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一)

已经是仲春,但出城踏青的热潮方兴未艾。

唐州城外的名胜,到处都是出来踏青的游人访客。

几处私家园林,只要主人家并不住在里面,也都向游人敞开了大门。这是一年一度的好时节,一季下来的收入,往往能将一年的维持费用给赚回来。

韩冈骑在马上,眺望着远近,路边游人如织,有不少人模仿着东京城的风俗,无分男女老少,在头上簪上一朵鲜花,在街道上招摇而行。

观花吟诗的酸丁为数甚多,但更多的还是有些闲暇和闲钱的百姓。还算是太平年景,就是底层做些小买卖的市民,也都有闲心出来游逛一番。一个个拖家带口的,望着湖光水色,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

韩冈从关西来,参与的是军事;在开封时,则遇上了几十年不遇的大灾;接着又去广西攻打交趾,他这些年来,任官天南地北,却几乎没怎么见到如今出现在他眼前的这幅太平盛世的画卷。

看着前路行人渐多,韩冈随行的伴当就想将旗牌给打起来,驱赶前面的人群。韩冈则是将他斥退了下去,摇摇头,“大家都开心的时候,何必吆喝几嗓子,扰人兴致。”

王旖和周南透过车窗上的竹帘,看到韩冈训斥家人的这一幕,相视而笑:“官人心情终于好了。”

“都是那个吕与叔。”周南抱怨了一句。

“好了,这几天你跟云娘就没少骂他。”王旖笑道,“官人心情好了就行了。”

韩冈现在的心情的确不错。

虽然因为种种缘由,坏了心情,韩冈还是打算在离开洛阳前,去独乐园拜访一下司马光,谁料到司马光去了嵩阳书院,半个月之内都不会回来。这就没办法了,韩冈不可能因为司马光一人而在洛阳久留,随即整理好行装,携全家启程南下。

因为得知司马光去了嵩阳书院,在路上,韩冈也在计算着道学的支持者。

司马光去嵩阳书院,当然是为了讲学。同在一堂讲学,司马光和二程的关系自然也不会差。而富弼、文彦博以及住在洛阳的一干老臣,二程凭着当世大儒的身份,也都能悠游地穿梭于他们的行列之中。

二程在洛阳授业,有人引荐、有人相助,由于旧党元老来往频繁,相对于关学,位置得天独厚,除了开封府,其他地方都比不上。

如果韩冈当初没有将张载举荐入东京,恐怕关学在失去了核心之后,只要程颐一入关中,转眼就会败落了。毕竟当初对张载一力支持的蓝田吕氏,现在似乎已经偏向二程那一方了——如果只看吕大临,甚至可以将似乎二字也去掉。

韩冈已经写信给苏昞和范育,以及身在陕州的游师雄,更重要的是,他也没将自己的师母和小师弟忘掉,没多说别的,只是将吕大临起草的行状的片段寄了过去。他的记性虽说达不到过目不忘的境界,但“尽弃其学而学焉”几个字,却是记忆深刻。同时在犹豫了一阵后,又给吕大钧和吕大忠写了信,向他们对此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韩冈也不在乎被人批评是背后论人短长,以他的身份地位,加上吕大临犯的错,无人能用这个罪名批评他。而韩冈之所以会这么做,是为了向张载的几位重要弟子展示自己的立场,自己并不是程门弟子,受教于程颢是事实,但依然是气学一脉。他不想让自己之前对程颢程颐两位的敬重,当成是投入程门的标志。

不论回话如何,韩冈有信心将除蓝田吕氏以外的几位张门弟子,都拉到自己这边来。吕大临所做的行状,只要公布开来,都会让所有的气学一脉感到愤怒。加上韩冈这位地位最高的弟子态度十分明确,就不用担心有人顾忌他的立场。

但这只是见招拆招的应对,如果不能解决气学核心缺失的问题,再多的计算都是无用功。

韩冈对此已经有了觉悟,他本来也有成为气学学派核心的打算。经过这几天来对计划的不断推演,也算是有了足够的把握。

唯一担心的就是到底能不能来得及,程颐不久便会入关中讲学,目标自然是关学弟子。如今的这个时代,道统之争近乎于你死我活,但门户之见的程度并不深。在气学的墙角被彻底撬光之前,韩冈就必须表现出气学衣钵传人的实力——不是靠官位、而是靠学术。

“时不我待啊。”

韩冈很明白时间的紧迫,而他的信心依然充足,在都转运使的任上,不论政事还是学术,他都打算将自己的地位彻底确立。

道边的建筑越发的多了起来,道上的行人也多了,离着唐州城就剩二十里。

韩冈望着前方,前天抵达方城垭口时,沈括派出来的人已经在那里候着了。穿过方城山,进入唐州地界后,这一个个驿馆铺递过来,都能看到沈括的人。唐州城就在眼前,“沈存中也该出来了。”

……

沈括的确出来了,论地位、论关系、论恩德,他都不能不出来迎接韩冈。

带着满城的官吏,还有城中耆老,沈括出城十里相迎。连同唐州教坊司中的妓女都带出来,用着远比洛阳要盛大百倍的场面,迎接都转运使韩冈的到来。

沈括从京城贬谪而出,由高位一落而下。加上又是毁了名声,从心情上,当然是十分失落的。不过上天也没有就此抛弃他,一个绝佳的机会落在他的面前。

韩冈为了保证打通襄汉漕运,而请动了天子,将他的贬谪之地定在了唐州,而不是更远的南方。幸运地得到这个机会的沈括,就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很是勤力地在襄汉漕渠上挥洒着自己的才智和汗水。而在筹备襄汉漕运工程的同时,他也出色地尽了一名知州的责任。

在盛大的欢迎场面上,韩冈与沈括见了面。看着沈括凹陷下去的双颊和凸出来的颧骨,韩冈不禁有些感慨:“存中清减了不少,只看信上,哪里知道有着这般辛苦。”

“还好,还好。”沈括连声说着,转而却又笑了起来,“若不是有这番辛苦,也不敢来见玉昆你。”

寒暄了两句,沈括便将他手下的属僚一个个都引见过来,韩冈一一见过礼,接着又与当地的父老说了些惯例的废话。

说起来,以韩冈的感觉,唐州的当地人中,真正欢迎他的只有那些个在旁努力做着壁花的官妓——多半是因为韩冈年少位高,外形看着又不错而已——其他人则是看着谦卑,但实际上都只是在应付故事。

韩冈估摸着,这或许是因为自己是重启襄汉漕运的倡议者,由此在唐州兴起大役的缘故。这世上有远见的不多,被触犯到一点利益就立刻跳起来的人却是不少。还没见面就被人讨厌了,韩冈也只能摇头感叹。

迎客的一遍流程走完,韩冈便上马往唐州城过去,沈括则紧随在后。

一路上看着道路两面的田地,韩冈和沈括脸上都有掩不住的喜色。

唐州这里有水稻、有小麦。小麦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蛰伏,到了三月的时候,已经长得郁郁匆匆,水稻长势亦是喜人,沈括指着满眼的绿意炫耀似的展示给韩冈:“今年的收成不会差,当是个好年景。”

韩冈笑着点头:“若能丰收,今冬兴工可就省心省力了。”

沈括答道:“京西这几年收成都不差,府库充盈,无论是入冬后的工役,还是眼下动用厢军铺设。”

从熙宁五年起,大宋各地年年灾异,基本上各路都轮上了,唯有京西一路没什么大的灾害,正如沈括所说,年年收成都不差。

时间已经是傍晚了,正是寻常人家一日两餐的晚饭时候。一道道炊烟腾上天空。韩冈望着远山近水,发现炊烟的数量并不算多,“怎么人家都聚在官道附近,远一点的地方似乎就没有了。都说京西诸军州户口远比京畿少,想不到还当真如此。”

“不过户口再少也比熙河路要好,唐州好歹也有八万户,熙河一路的汉人户口,如今当也没有超过五万才是。”沈括信心十足地对韩冈说道,“襄汉漕运打通之后,沿线州县的户口会渐渐多起来的。就像现如今的淮南西路,开国前连番遭劫,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但开国后,依靠汴水,如今一路之地,各州各县都是富庶无比。”

襄汉漕渠之事,是关系到他是否能将功赎罪的关键,容不得沈括不放在心上。甚至说牵肠挂肚都可以。对于漕运开通后的好处,也是如数家珍。

一边说话,一边前进,很快就抵达了唐州城。一行人入城之后,直往州衙而来,这便是给韩冈的接风宴。说奢侈也不算奢侈,但菜肴和酒水也绝不便宜。如果沈括抵达唐州后,都是如此使用公使钱,到了年终查账,他少不了会有些麻烦。

韩冈并没有提醒,沈括做了那么多年官员,政治智慧欠缺,但头脑不差,此事不会不知,既然如此铺陈,想必会有积极的解决办法。

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中)第二十二章 声入云霄息烽烟(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借款(六)第二十五章 鸟鼠移穴营新巢(下)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七)第四章 秋来暮色寒(下)第一十九章 虎狼终至风声起(上)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上)第一十八章 诸士孰为佳(上)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三)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四)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五)第二百六十章 新议(二十六)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八)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议(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六)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五)第一百六十章 京师(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五)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三)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六)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十一)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九)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十二)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四)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八)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中)第二百七十章 长风(七)第二十三章 内外终身事(上)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八)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五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一)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无明(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三)第一十九章 波澜因风起(上)第七章 惊闻东邻风声厉(中)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七)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四)第一十六章 庙堂(七)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上)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二)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三)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中)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击(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一)第三十三章 虚实(十三)第九章 纵行潼关道(上)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三)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七)第四十七章 南北(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九)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九)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上)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七)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三)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议(三)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一)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三)第九十六章 微雨(三)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二)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下)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三)第四章 力可回天安禁钟(下)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下)第四章 素意兰心得君怜(下)第九十章 尘嚣(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七)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九)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五)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一)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下)第七十七章 尘嚣(八)第三十六章 骤风(三)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中)第三十六章 不意吴越竟同舟(下)第八章 君臣(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二)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上)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余恨(上)第三十七章 蒿目黄尘顾世事(中)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二)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三)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五)第二十五章 鸟鼠移穴营新巢(下)
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中)第二十二章 声入云霄息烽烟(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借款(六)第二十五章 鸟鼠移穴营新巢(下)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七)第四章 秋来暮色寒(下)第一十九章 虎狼终至风声起(上)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上)第一十八章 诸士孰为佳(上)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三)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四)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五)第二百六十章 新议(二十六)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八)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议(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六)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五)第一百六十章 京师(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五)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三)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六)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十一)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九)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十二)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四)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八)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中)第二百七十章 长风(七)第二十三章 内外终身事(上)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八)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五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一)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无明(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三)第一十九章 波澜因风起(上)第七章 惊闻东邻风声厉(中)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七)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四)第一十六章 庙堂(七)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上)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二)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三)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中)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击(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一)第三十三章 虚实(十三)第九章 纵行潼关道(上)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三)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七)第四十七章 南北(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九)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九)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上)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七)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三)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议(三)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一)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三)第九十六章 微雨(三)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二)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下)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三)第四章 力可回天安禁钟(下)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下)第四章 素意兰心得君怜(下)第九十章 尘嚣(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七)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九)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五)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一)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下)第七十七章 尘嚣(八)第三十六章 骤风(三)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中)第三十六章 不意吴越竟同舟(下)第八章 君臣(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二)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上)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余恨(上)第三十七章 蒿目黄尘顾世事(中)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二)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三)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五)第二十五章 鸟鼠移穴营新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