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西线决战(二)

在历史上,秦王攻破俘虏了赵王迁,赵国的公子嘉逃到代地,凭借李牧在代地打下的基础自立为王,聚集赵国的残余势力自保。然而天算不如人算,五年之后,秦军在王贲的率领下北征,以破竹之势击破代兵,灭了残赵。

李牧要去见的就是这位公子嘉,李牧北伐时,赵王派他监军,是以逃过在被俘的厄运。公子嘉对李牧还是信任的,监军只是挂个名,完全放手给李牧去处理,根本就不过问。

“百里奚贤者,为了一点禄,草率出仕,为虞君之臣。虞君昏君也,百里奚虽贤,屡出奇策,却终是不用,才有虞国被灭,百里奚为晋国所俘之事。”公子嘉侃侃而言,道:“嘉自思,百里奚也太那个了点,与贤者之名不太相符。”

公孙辩不同意他的看法,道:“公子所言不无道理,不过公孙辩却以为百里奚者不仅仅是贤士,还是识时务的俊杰之士。百里奚仕于虞,非贪图富贵,实是不得不为也。百里奚一生多磨难,妻子为人洗衣,艰难渡日,数十年不相见,夫妻团圆,骨肉相聚时已是物是人非,要不是其妻因歌声而讽喻,哪里能够团聚?百里奚至晚年方才官至极品,位在丞相,要不是虞君的俸禄,他早就给饿死了。公孙辩倒是佩服他的勇气,并没有拘泥于名节,如此之臣方是治世之能臣。”

公子嘉有些不明白了。道:“公孙先生话里有话,还请明讲。”

公孙辩道:“公子请想,若是百里奚不为禄而折腰,岂不是给饿死了?何来为穆公所识,显名诸侯?太公,后世之楷模也,然而太公五就商五就周,历经磨难最终为文王所识。七十为相,开周天子八百年天下。

“由此而观之,凡能臣者不仅在于精于治世,还要在于能够保身。依公孙辩观之,当今之世,有些人有才具。有品德,就是没有保身之道,恐才未举而身已死。”

“请问先生,你指地是谁?”公子嘉问道。

公孙辩笑道:“公子何故明知而故问,这人我赵国就有。”

“你是说李将军?”公子嘉点头道:“李将军有才智,有胆略,忠贞不二,就是脾性不太好,父王对他是不得不用啊。”

公孙辩摸着胡须不再说话。

“启禀公子,李牧将军求见。”侍卫进来通报。

公子嘉还没有及说声有请。只见侍卫身子一晃,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眼前。侍卫正是给李牧一把推开,一下跪在公子嘉面前。以头触地,哭泣道:“公子,你救救赵国吧。”

这话太没来由,弄得公子嘉丈八金刚似的,摸不着头脑,愕然一阵才来扶李牧,道:“李将军快快请起,快快请起。这话是从何说起。”

李牧站起来,扫视一眼屋里。除了公孙辩再也没有其他人,方才说出惊天之事,道:“公子,给暴秦攻下了,王上给暴秦抓住了。”

“给攻破了?父王被俘了?”公子嘉根本就不相信,以打量怪物的眼神打量李牧,道:“李将军,那可能吗?司马将军与秦军在西线大战,秦军怎能抵达?公孙先生,你以为有这种可能吗?”

他原本对李牧很是信任,可这事太也骇人听闻,他哪里会信。

公孙辩深知李牧生性谨严,绝不会信口开河,可这事太难以让人相信了,迟疑着道:“这……”

李牧从怀里掏出绢帛,道:“这是王上下的诏书,公子请过目。”这是赵王在周冲的安排下下的投降诏书,就是号召赵国军队百姓放弃抵抗,李牧当然不会说投降两字。

“父王有诏书来了,好啊。”公子嘉反应慢了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是高兴地从李牧手里接过诏书,展开一阅,还没看完,就声嘶力竭地大叫,道:“不不不,不可能,这不可能!”手里地诏书掉在地上,晃了几晃,一屁股坐在地上,痛苦异常地道:“这怎么可能?”

公孙辩意识到不妙,顾不得其他,抓起诏书一看,双手发抖道:“这这这……秦军是怎么到了的?难道他们长了翅膀会飞?”

李牧痛苦地道:“暴秦对我赵国突袭,这倒在李牧意料之中,可李牧就是没有想到周冲下手如此之快,居然在西线战事处于胶着状态时却攻占了,这是李牧的罪过。”跪在公子嘉面前,道:“公子,李牧请罪来了。”

公子嘉头抵在李牧额头上,双手不住地在李牧结实的肩头拍着,哭道:“李将军,这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是天意,是天意,是天要亡我赵国,非人力所能为。”泣下沾襟。

李牧也是垂泪道:“不,公子!天不亡我赵,还有公子在,只要公子登高一呼,我赵国地军民无不响应,唯公子马首是瞻,还请公子早登大位,抚定民心,使民心有所归依。”

国家领导人除了权力之外,在政治上还有象征意义,那就是让老百姓有一个效忠的对象。赵王被俘了,对赵国来说是最沉重的打击之一,要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登上王位,那么赵国的残余势力就无所归依,无所适从,就是不攻自破了。

李牧说的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公孙辩赞同道:“是啊,公子。李将军言之有理,还请公子马上即位,率军抵抗暴秦。”

公子知道自己是目前拯救赵国的不二人选,也没有推辞,道:“即使我即位,可赵国残破,也难以与暴秦相抗。现在的暴秦兵威正盛,所向披靡,而父王刚刚被俘,于我赵国的士气民心打击极为沉重,这可如何是好?”

他能在短时间内想到此点,也算不错了。

对于这事,公孙辩也是束手无策,只有干瞪眼的份。

李牧不慌不忙地道:“公子请放心,这事臣倒是有一策。”

他是柱石将军,智计百出,深得公子嘉地信任,闻言大喜,忙问道:“李将军快讲。”

第8章 疲赵之计(九)第4章 宫闱之乱(下)第8章 进军西域(一)第10章 国士之礼(上)第13章 绝世美人(六)第3章 一点小发明(上)第5章 谏秦王(二)第10章 帝王之师(三)第10章 绝世神医(上)第1章 高人(上)第3章 国士无双(二)第19章 大破李牧(六)第35章 张良挂帅(二)第4章 一语定乾坤(五)第26章 打造海军(三)第12章 里中趣闻(五)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6章 河西走廊(二)第12章 里中趣闻(五)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7章 不战而获(七)第16章 伐赵(五)第16章 伐赵(十二)第8章 乱楚奇计(八)第1章 群英聚会(七)第24章 灭三国(一)第19章 大破李牧(六)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13章 沛里英豪(一)第1章 韩非出使(四)第32章 灭楚之战(二)第1章 人,要靠自己第10章 帝王之师(十)第38章 天下归一第8章 疲赵之计(八)第6章 河西走廊(六)第28章 故人归来(一)第2章 灭韩之战(上)第8章 乱楚奇计(五)第8章 乱楚奇计(三)第10章 国士之礼(下)第2章 灭韩之战(中)第8章 进军西域(三)第12章 如此收获(上)第1章 周冲议政(六)第7章 不战而获(七)第7章 不战而获(一)第6章 官袍加身(五)第5章 周冲请客(下)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一)第7章 不富不行(下)第9章 满载而归(上)第12章 胯下将军(十)第7章 不战而获(六)第4章 宫闱之乱(下)第6章 河西走廊(六)第31章 英雄归来(七)第4章 问计(下)第7章 人生喜事(一)第7章 又逢奇人第3章 闹分封(五)第17章 攻占邯郸(十一)第8章 进军西域(一)第4章 一语定乾坤(五)第18章 西线决战(十)第3章 闹分封(八)第12章 里中趣闻(一)第12章 胯下将军(九)第24章 灭三国(十一)第3章 活捉韩王(上)第8章 初识名臣(下)第2章 君臣欢聚(下)第6章 废分封(六)第1章 片言回天(一)第14章 御驾亲征(中)第31章 英雄归来(四)第8章 进军西域(一)第13章 绝世美人(七)第20章 劝降李牧(下)第14章 攻韩(上)第17章 攻占邯郸(六)第5章 奇书问世(上)第5章 狼烟四起(五)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4章 寻访张良(七)第2章 周冲装病(下)第35章 张良挂帅(二)第7章 折辩荆轲(三)第30章 一箭双雕(四)第1章 周冲议政(一)第1章 周冲议政(七)第13章 沛里英豪(九)第37章 平定百越(六)第35章 张良挂帅(三)第4章 一语定乾坤(四)第5章 谏秦王(二)第10章 绝世神医(下)第8章 疲赵之计(二)第37章 平定百越(一)
第8章 疲赵之计(九)第4章 宫闱之乱(下)第8章 进军西域(一)第10章 国士之礼(上)第13章 绝世美人(六)第3章 一点小发明(上)第5章 谏秦王(二)第10章 帝王之师(三)第10章 绝世神医(上)第1章 高人(上)第3章 国士无双(二)第19章 大破李牧(六)第35章 张良挂帅(二)第4章 一语定乾坤(五)第26章 打造海军(三)第12章 里中趣闻(五)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6章 河西走廊(二)第12章 里中趣闻(五)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7章 不战而获(七)第16章 伐赵(五)第16章 伐赵(十二)第8章 乱楚奇计(八)第1章 群英聚会(七)第24章 灭三国(一)第19章 大破李牧(六)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13章 沛里英豪(一)第1章 韩非出使(四)第32章 灭楚之战(二)第1章 人,要靠自己第10章 帝王之师(十)第38章 天下归一第8章 疲赵之计(八)第6章 河西走廊(六)第28章 故人归来(一)第2章 灭韩之战(上)第8章 乱楚奇计(五)第8章 乱楚奇计(三)第10章 国士之礼(下)第2章 灭韩之战(中)第8章 进军西域(三)第12章 如此收获(上)第1章 周冲议政(六)第7章 不战而获(七)第7章 不战而获(一)第6章 官袍加身(五)第5章 周冲请客(下)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一)第7章 不富不行(下)第9章 满载而归(上)第12章 胯下将军(十)第7章 不战而获(六)第4章 宫闱之乱(下)第6章 河西走廊(六)第31章 英雄归来(七)第4章 问计(下)第7章 人生喜事(一)第7章 又逢奇人第3章 闹分封(五)第17章 攻占邯郸(十一)第8章 进军西域(一)第4章 一语定乾坤(五)第18章 西线决战(十)第3章 闹分封(八)第12章 里中趣闻(一)第12章 胯下将军(九)第24章 灭三国(十一)第3章 活捉韩王(上)第8章 初识名臣(下)第2章 君臣欢聚(下)第6章 废分封(六)第1章 片言回天(一)第14章 御驾亲征(中)第31章 英雄归来(四)第8章 进军西域(一)第13章 绝世美人(七)第20章 劝降李牧(下)第14章 攻韩(上)第17章 攻占邯郸(六)第5章 奇书问世(上)第5章 狼烟四起(五)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4章 寻访张良(七)第2章 周冲装病(下)第35章 张良挂帅(二)第7章 折辩荆轲(三)第30章 一箭双雕(四)第1章 周冲议政(一)第1章 周冲议政(七)第13章 沛里英豪(九)第37章 平定百越(六)第35章 张良挂帅(三)第4章 一语定乾坤(四)第5章 谏秦王(二)第10章 绝世神医(下)第8章 疲赵之计(二)第37章 平定百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