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执政以公 捉拿周群

第175章 执政以公 捉拿周群

这位渊渟岳峙的男子,便是时任军师将军,署理大司马府事的诸葛亮。

当年刘备在初步平定荆南四郡后,首创军师中郎将一职由诸葛亮担任。

军师,本义便是参议军事。

所以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其实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是作为军事谋臣的。

毕竟那时候刘备地盘只有新野,根本就没有繁杂的政务可以处理,以刘备自己的才能,就足以处理新野的政务。

建安十三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承他荆州牧的位子。

那年曹操刚刚统一北方,为了一统天下,在得知刘表身死的消息后,他便亲自率20万大军南下荆楚。

刘琮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向曹操投降。

那时诸葛亮劝说刘备,出其不意攻打刘琮,可趁机占领荆州,但诸葛亮的这个建议因为刘备不忍而没得到实施。

同年,诸葛亮为了抵抗曹操的大军,毛遂自荐亲自到柴桑游说孙权与刘备结盟,共同抵抗曹操。

游说的过程中,诸葛亮巧妙的把握住孙权的心理,从政治、军事,人心三个方面成功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一起出兵抵抗曹操。

在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回到北方后,是诸葛亮率先建议刘备以部分江夏郡与周瑜置换部分南郡,以方便刘备征讨荆南四郡。

刘备能拿下荆南四郡,诸葛亮在居功至伟。

刘备感念诸葛亮的功德,便首创军师中郎将一职让诸葛亮担任,并同时让他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从那年开始,诸葛亮逐渐成为了刘备势力中事实上的“丞相。”

在刘备攻下益州之后,诸葛亮被刘备任命为军师将军,署理左将军府事。

在汉末,各地诸侯因为碍于名义问题,不能直接建立一个新的中枢朝廷,来统率势力中的各郡县。

因此在实际的需要下,各地诸侯采取了一个则中的办法。

那便是他们在具备开府资格之后,便会构造出一个将军幕府的架子,以此架子来代替中央朝廷在己方势力中的作用,统御地方各郡县。

而署理刘备幕府的诸葛亮,也从名义上正式成为刘备势力中的“丞相。”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后,同时自称为大司马,他原来左将军的幕府亦正式成为了大司马幕府,同年,诸葛亮顺势署理大司马幕府。

可以说,自从很多年前开始,诸葛亮便是刘备势力中毋庸置疑的二把手。

当年诸葛亮治理蜀地后,为了维护民生,崇尚严刑峻法,有怨气的大族很多。

那时法正对诸葛亮援引汉高祖进关中后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的故事,希望诸葛亮能宽容治理。

但法正的建议却被诸葛亮所否决,由此可见,在刘备的势力中,政策的决策权,除了刘备之外,一直就掌握在诸葛亮手中。

哪怕在汉中王国建立后,刘备设立尚书台,以法正为尚书令,这一点亦不曾改变。

因为今日是汉中王刘备远征得胜归来的日子,所以诸葛亮今日特地让群臣穿着官服迎接以示郑重。

今汉世祖再创大汉后,将汉的五德之属改为火德,因此近两百年以来,大汉高级官员的官服皆为红色。

身长八尺的诸葛亮头戴高山冠,内着青色锦衣,外穿一件深红朝服。

在他腰间佩挂着一条紫绶,紫绶一端系在他腰间的组带上,另一端盖住装着金印的鞶囊。

紫绶垂腰而下,迎风微微摆动,无形中显示着诸葛亮的地位。

本来仪表出众的诸葛亮在这副装扮下,更显得气度不凡。

就在诸葛亮闭目养神站在道边,等着刘备王驾出现的时候,他身后的许慈上前一步,来到他身边对其言道:“孔明,周群今日未来。”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士。

许慈年轻时师从刘熙,精通郑玄经学,多年钻研《周易》、《尚书》、《论语》等。

建安年间,许慈与许靖等一道来到蜀地。

刘备平定蜀地后,益州地方历经丧乱破坏,学问之事久废不举。

于是刘备聚集法典图籍,淘汰各家学说,并且任命许慈、胡潜同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一起掌典文献古籍。

刘备的本义是希望这四位名士,能够同心协力,恢复蜀中一地的文学。

但许慈性格狭隘,加上当时正是百业草创之际,学术商讨动辄就引发不少疑议。

所以在那四人中,许慈、胡潜经常互相争胜攻击,忿争毁谤,声色俱厉。

两人之间书籍从不互通有无,有时还寻衅厮打,以此震慑对方。

正如刘备所评价的那般:许慈虽博涉多闻,然德业不佳,仅为一时之学士。

许慈的为人刘备知道,诸葛亮也知道。

听到许慈的话后,诸葛亮的眼睛逐渐睁开,而后诸葛亮看向了许慈。

诸葛亮的目光虽温和,但他的那双眸子深沉如水,在这样的目光注视下,许慈一时间竟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许慈感觉好像自己心底间的所有秘密,都被看穿了一般。

诸葛亮看向许慈后,他言道:

“仲直今日身体抱恙,故而未曾前来。”

听到诸葛亮的话,许慈的脸上浮现焦急之色。

他以为诸葛亮被蒙蔽了。

许慈接着对诸葛亮言道:“前几日,周群还经常出现在各大宴席之间,高谈阔论,丝毫不显病态。”

“大王王驾回归的日期,将军数日前就曾宣谕百官过。”

“周群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今日告病,将军难道不觉得疑惑吗?”

“我料彼定是因为上次之事,而对大王心怀怨怼,故而今日才特意不来迎接。”

听完许慈的话后,诸葛亮的脸上并没有浮现怒色,而是依然平静如水。

诸葛亮对着许慈言道:“许公想来是多虑了。”

www _TTKдN _¢O

面对诸葛亮的不以为意,许慈脸上的焦急之色愈浓。

他今日会主动在诸葛亮面前,弹劾周群有不敬刘备之举,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周群往日里多与他作对。

第二个原因是周群往日里仗着自身在益州的名气,对诸葛亮的施政方针多有抨击之举。

对于诸葛亮,许慈是真心敬重的。

故而他发现今日周群假意托病未来后,便想着提醒诸葛亮这一点。

心怀怨怼,不敬王上这一点,罪行可大可小。

只要诸葛亮利用的好了,是足够让周群受到苦楚的。

甚至可以一举拔除掉这个,往日里一直诽谤新政的狂徒。

许慈觉得他今日弹劾周群之举虽然有私心,但对诸葛亮亦是有利的。

毕竟周群在益州名声不浅,他往日里的诽谤给诸葛亮的施政造成了不少阻碍。

他本以为诸葛亮听到他的弹劾后会开心,岂不料诸葛亮是这副不在意的样子。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也许是诸葛亮还不理会他的深意吧。

想到此,许慈见目前周边无旁人,因此他便压低声音对诸葛亮言道:“周群狂生耳!”

“他往日里就对《蜀科》这部将军亲自编写的法典,有诸多不满及诽谤之语。”

“今其既然敢不敬王上,将军不若以此罪之。”

“一则可以正视听,树立威信。”

“二则可避免来日有不好传言,会传至王上耳中。”

许慈说完后,满脸期待的看着诸葛亮,希望他脸上流露出意动之色。

他都已经将话说的这么明白了!

但可惜,许慈失望了。

诸葛亮脸上没有浮现意动之色,反而他在听到许慈的话后,还深深皱起了眉。

诸葛亮脸上浮现叹息之色,他对着许慈言道:

“许公,仲直今日虽称病未来迎接王上,然目前尚无证据证明,他此举乃是因为心怀怨怼。”

“无证即不可论罪,执法当不偏不倚,何能以猜测论罪乎?

况且许公所言周群诽谤国法之语,更大谬矣。吾当初制定《蜀科》,所为者乃是造福百姓。”

“吾非圣人,《蜀科》亦非圣典,有所疏漏不足之处,再是寻常不过。

仲直或出于私心而对《蜀科》不满,然我不可因为私心而因此对其定罪。”

“其所言者,若有道理吾当从之。若乃狂言,吾一笑置之即可。

《蜀科》是害民苦民之法,还是爱民养民之法,一切自有公论。”

“况且主上命吾留镇成都,保境安民,此乃主上对吾的信任。权力公器也,为臣者不能乱用,更不能用此来打击异己,党同伐异!

今日之言,吾以后不希望再听到。”

说到最后,诸葛亮的语气已经有些严厉。

而许慈在诸葛亮严厉的语气之下,脸上不禁浮现慌乱之色。

他根本就没想到,诸葛亮会因此生气。

成都城中不是时有传言,荆州与益州士人一向水火不容吗?

怎得诸葛亮还会维护周群?

但其实许慈不知道的是,诸葛亮维护的不是周群,而是他心中执政公正,一心为国的政治理念。

面对诸葛亮的训斥,许慈最后只能收起心里的小心思,脸上带着慌乱之色退后。

许慈这慌乱的一幕,被诸葛亮身后的许多大臣所看见。

但他们并不知道许慈对诸葛亮说了什么,所以心中也只能暗暗猜测。

只是种种猜测,在他们看到眼前那挺拔高大的身影之后,亦都纷纷按捺了下去。

就在这成都外的十里郊外,看似穿着一色威严袍服的成都众臣们,心中却都或多或少打着各色各样的算盘。

仅仅百余位臣子,就泾渭分明分成四个派系。

若没有一心为公的诸葛亮坐镇,成都城在刘备走后,还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

更别说为远征在外的刘备,源源不断提供粮草兵力了。

就在许慈退下之后,庞大的上万人队伍,已经出现在了成都众臣的视线中。

看到这一幕,站在众臣之首的诸葛亮,脸上流露出了笑容。

大王,到了。

在如一条长龙般的行军队伍出现在众臣眼中后,众臣的脸上如诸葛亮一般,纷纷流露了喜意。

不久后,那支庞大的王驾队伍已经来到了诸葛亮面前。

在上万人队伍中间的正是刘备的王驾。

今日诸葛亮亲自率领百官于成都城外十里外郊迎一事,刘备是知道的。

因此当队伍中的前锋报告百官就在不远处时,刘备命人撤下了他身前的车门。

不久后当刘备的身影,清晰的出现在诸葛亮及百官眼前后,诸葛亮立即领着百官纷纷朝刘备一拜。

“臣等恭贺大王凯旋归来。”

百余声祝贺声,响彻在成都城外的田野之上。

刘备一眼就看到了站在百官身前的诸葛亮,在王驾在众臣面前停稳后,刘备下了王驾来到诸葛亮身前,扶起了他。

刘备将诸葛亮扶起后,他握着诸葛亮的手言道:“这数月以来,辛苦孔明了。”

面对刘备的慰劳,诸葛亮只是微微一拜答道:“臣做的是本分之事,谈不上辛苦。”

虽然诸葛亮这么说,但刘备却不会不知道诸葛亮的辛苦。

在他领兵三万支援荆州时,益州就还没从汉中之战的元气大伤中恢复过来。

后来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还能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为他不断征集粮草,这其中的艰辛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而这时,糜旸亦来到了诸葛亮身前。

之前在队伍中,糜旸就一直驾马跟随在刘备的王驾左右。

因此当刘备看见诸葛亮之时,糜旸亦是看到了他。

与别人不同,糜旸与诸葛亮有师徒之名,故而他主动来到诸葛亮身前执弟子礼对其拜道:

“葛师安好。”

诸葛亮先祖本为葛氏,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

因为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

所以若要对诸葛亮表示尊称,称呼葛公或者诸葛公都是可以的。

面对糜旸的行礼,诸葛亮脸上浮现了笑意。

对于这个弟子,他亦是想念的。

诸葛亮点头对糜旸言道:“回来就好。”

说完后诸葛亮便转头看向刘备,奏请刘备道:“城内已经清宫除道,还请大王入城。”

面对诸葛亮的这个奏请,刘备并未马上同意。

他用探寻的目光,在在场的众臣中看了一圈。

最后刘备转头看向糜旸,对其言道:“你带领一队精骑入城,去周群府上,将其带出城来见孤。”

糜旸虽不知道刘备为何突然会有这命令,但他在得令后,立即领命而去。

而当刘备说出这番话后,诸葛亮脸色微变。

他想起了张裕!

诸葛亮正要谏阻,刘备却摆手止住了他。

刘备负手在后,他望着眼前俯首的群臣,眼神中闪烁着锋利的光芒。

他对诸葛亮言道:“孤自有分寸。”

停电了,用手机码的,影响我速度。

本来最多4小时的事,拖到了快7小时,晕死。

继续码字,还有一章。

(本章完)

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473章 三路合围 为师必胜第634章 宛若游龙 惊为天人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505章 万人空巷 赤脚寻报第218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第479章 汉水之誓 主动出击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61章 有部众五千,可乎(求追读,求月票)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张昭叩阙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读!不要养啦!)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错 伤心糜旸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关中地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卷天下第427章 兵分两路 交州兵至第129章 温酒相会 糜旸斥孙第538章 荆州出兵 两面夹击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441章 以快打快 两军相遇第461章 情势不利 别出心裁第606章 锦侯之愿 星落之日第351章 治中直谏 镇北兴奋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货世子 幼麟为师第471章 群臣拜服 刘封怒视第522章 上头刘备 句句昭烈第555章 先震刘封 再杀满宠第491章 险恶用心 卧龙大笑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张昭叩阙第87章 糜旸城头骂虞翻 (四更求追读!)第604章 设伏密林 斩断生路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21章 于将军,你好呀第132章 忍辱负重 反客为主第294章 糜暘危急 云长终动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第431章 曹真大笑 杨阜私请第234章 无翅雄鹰 御驾亲征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环 囚车送首推两本书第七百零四章 何时开战 今日始也第34章 武力爆表的关平第660章 山野忠义 歹毒用心第516章 内心煎熬 一网缚之第588章 连破七寨 天大笑话第420章 局势变化 郭淮到来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敌骑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将军羽各位书友,新春快乐第194章 五大纲领 强军将成第637章 天命谓何 去逆就顺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356章 该死则死 夏日之阳第57章 江东烹鹿天团出发(求追读,求票)第62章 校场比斗(追读呀,票票呀)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马挫败第253章 优势明显 夏侯请战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461章 情势不利 别出心裁第152章 英雄迟暮 曹操邀约第38章 司马懿的毒计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烧张府 老而弥辣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环 囚车送首第466章 死者层积 敌践而散第480章 魏军应对 逆天改命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场景第532章 汉皇冬狩 夙愿将偿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143章 双壁合兵 十万俱灭(5000字!)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第462章 兵无常势 曹洪退兵章推第415章 一擒孟获 鹿马相会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394章 汉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552章 所见略同 呼唤援军第520章 当头棒喝 不按章法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313章 两件大事 急召糜旸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后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厌诈第176章 谯周跌坐 大乱将起第526章 各有选择 长安震恐第六百七十七章 莅临京口 孙权反击第414章 精锐彝军 血染白袍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670章 齐侯新号 天策上将第232章 麋马角力 胜必生骄第七百二十章 围三缺一 岿然不动第457章 神兵天降 两军合围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孙权心思第614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第412章 主动出击 夜郎自大第473章 三路合围 为师必胜
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473章 三路合围 为师必胜第634章 宛若游龙 惊为天人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505章 万人空巷 赤脚寻报第218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第479章 汉水之誓 主动出击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东第61章 有部众五千,可乎(求追读,求月票)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张昭叩阙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读!不要养啦!)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错 伤心糜旸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关中地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卷天下第427章 兵分两路 交州兵至第129章 温酒相会 糜旸斥孙第538章 荆州出兵 两面夹击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441章 以快打快 两军相遇第461章 情势不利 别出心裁第606章 锦侯之愿 星落之日第351章 治中直谏 镇北兴奋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货世子 幼麟为师第471章 群臣拜服 刘封怒视第522章 上头刘备 句句昭烈第555章 先震刘封 再杀满宠第491章 险恶用心 卧龙大笑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张昭叩阙第87章 糜旸城头骂虞翻 (四更求追读!)第604章 设伏密林 斩断生路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21章 于将军,你好呀第132章 忍辱负重 反客为主第294章 糜暘危急 云长终动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第431章 曹真大笑 杨阜私请第234章 无翅雄鹰 御驾亲征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环 囚车送首推两本书第七百零四章 何时开战 今日始也第34章 武力爆表的关平第660章 山野忠义 歹毒用心第516章 内心煎熬 一网缚之第588章 连破七寨 天大笑话第420章 局势变化 郭淮到来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敌骑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将军羽各位书友,新春快乐第194章 五大纲领 强军将成第637章 天命谓何 去逆就顺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356章 该死则死 夏日之阳第57章 江东烹鹿天团出发(求追读,求票)第62章 校场比斗(追读呀,票票呀)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马挫败第253章 优势明显 夏侯请战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461章 情势不利 别出心裁第152章 英雄迟暮 曹操邀约第38章 司马懿的毒计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烧张府 老而弥辣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环 囚车送首第466章 死者层积 敌践而散第480章 魏军应对 逆天改命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场景第532章 汉皇冬狩 夙愿将偿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143章 双壁合兵 十万俱灭(5000字!)第299章 以骑逐步 天道有常第462章 兵无常势 曹洪退兵章推第415章 一擒孟获 鹿马相会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394章 汉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552章 所见略同 呼唤援军第520章 当头棒喝 不按章法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313章 两件大事 急召糜旸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后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厌诈第176章 谯周跌坐 大乱将起第526章 各有选择 长安震恐第六百七十七章 莅临京口 孙权反击第414章 精锐彝军 血染白袍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670章 齐侯新号 天策上将第232章 麋马角力 胜必生骄第七百二十章 围三缺一 岿然不动第457章 神兵天降 两军合围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孙权心思第614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第412章 主动出击 夜郎自大第473章 三路合围 为师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