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激战平罗城

三 激战平罗城

贴刚堡失守,使马鸿宸大为震惊。贴刚堡的阵地,是他亲手布防的,在他看来如此险要之处,没有十天半月孙军是难以攻克的,不料敌人如此凶猛。此刻,他打消原来的军事布署,将城外的零星据点,立即折除,全部人马统统撤进城中。平罗是座小城,虽然城垣不大,但城墙皆为石块砌成,十分坚固,易守难攻。马鸿宸打消以往的想法,不图有所进取,只求守住城池。因为他在兄长面前立下军令状,若有失误,军法无情。失了他半世英名事小,误了宁夏省的大事将给他马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他加强城上布防,日夜亲自登城巡罗。守城军士见主帅如此认真,不敢有一丝懈怠。

在贴刚堡失守的第三天下午,孙殿英挥动大军,直逼平罗。参谋长宋敬如下令立即攻城,孙殿英却摇着大手说:“攻城,还不到时候,先将平罗城团团围困!”一时间,大队人马将平罗城围得水泄不通。孙殿英和宋敬如、刘月亭、杨克猷、于世铭一班人登上一座山头,用望远镜看着平罗城的布防。当他看到护城河里的河水已冻成坚冰,不禁哈哈大笑,即指着护城河说:“我军攻城如走平地,天助我也!”他回过头去下达作战命令。他知道四十二军代军长杨克猷立功心切,也急于想去掉军长前面那个代字,像刘月亭那样当个正经八百的军长。但孙殿英偏偏不让他上阵,意思让他争一争,这样上得阵去,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战果。

他干咳几声下达命令:“着四十一军军长刘月亭部于今夜凌晨三点向平罗发起总攻,余部做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三日内城破,赏黄金百两。”

其他将领还在用心听着,他却说:“没有了,就这。”

炮兵司令刘广德怀疑听错了话,忙问:“不用我炮兵掩护?”

孙殿英阴着脸说:“不用,大炮一响,不就打草惊蛇了,此仗要攻其不备,以偷袭为好。”

看看一群将领就要散去,杨克猷红着脸说:“司令,我这代军长还要代到何时?啥时候才轮到我杨某人打一仗?”

孙殿英故作忧虑:“平罗石城,易守难攻,这三日之内……”

杨克猷急了:“司令,三日之内,我军攻占平罗,若不然我愿立下军令状。”

孙殿英笑着:“算了,算了,这一仗就由你来打,我还是相信你的。”

这一夜,天格外黑,风格外大,乌云密布,把星光遮盖了一层又一层。四十二军的将士们午夜就做好了准备,他们把云梯、炸药运到护城河附近,只等一声令下,便向平罗发起进攻。

凌晨二时,马鸿宸还在城头巡逻,他知道孙军炮火厉害,吩咐守城将士炮声一响,立即投入战斗。他向城外望去,四下漆黑一片,无有一丝的响动。他想敌军远道而来,这一晚不会有什么战斗。

时针指向三时,守城人也渐困乏,城外天空的信号弹一出现,孙殿英的四十二军蜂拥似的向城下奔去,大风的呼啸遮掩了他们的脚步声。一座座云梯在城墙上立起,一队队兵士向城头爬去,很快两个连的孙军登上东门城墙,撕杀声、手榴弹的爆炸声震撼四野。

马鸿宸下了城以后,并没有入睡,一场恶战在即,他不敢掉以轻心。守城部队是一个旅,刚送走守城的两个团长,他和旅长及预备队的团长在议论着战事,过了片刻便听到城头的撕杀声。走出门来,看东门处火光冲天,立即命令三团长带一营人马,支援东门,务歼城上之敌。

城上守军听见东门枪响,立即投入战斗。这时有的孙军已爬上城头,马家的回回军多以骑兵为主,他们的大刀队著称全国,因此在近战上颇有威力。两军在城头拼着刺刀,孙军的刺刀哪有回民的大刀利害,况且孙军的体力也远远不如回民。马家军一边砍着大刀,抽空不时向下投着手榴弹,城上两个连的孙军士兵,皆死于大刀之下,城下的后续部队也被炸得死伤无数。

杨克猷杀得眼红,看见败下来的士兵不禁破口大骂,片刻又组织进攻。这时候孙司令打来电话:“杨军长嘛,老弟不要着急,让广德的大炮杀杀敌人的威风,大炮一停,你再冲上去行不行?”

孙军的大炮都是纯一色的德国货,是东陵墓中的珠宝和德国人交换的。这些炮重量轻,射程远,威力大。大炮一响,回回军逃得无影无踪。城楼被炸塌了,战旗被炸飞了,炮击使孙军士气大振。

太阳从东山升起来,云彩被大炮染得血红。炮击中杨克猷部已做好了攻城的准备。大炮一停,他们向城墙奔去。先头部队已从云梯登上了城墙。城头上又一场撕杀开始了。

马鸿宸不愧是黄埔军校的高才生,打仗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他知道无论从兵力上、装备上自己的军队都无法与孙军相比,必须有奇招才能以少胜多,固守平罗。首先他命令在城墙上建起了无数的小地堡,钢筋水泥砌成,防备敌军炮击。大炮一响守军进入地堡,大炮一停兵士投入斗,一排一堡就近建制,十分方便。另一方面他从附近的农民家中收集了几千把抓钩,这抓钩本是农民松土保墒的农具,上面有抓有钩十分锋利,这种农具在守城的战斗中派上了用场。马家的回回军三人一组,一人持抓钩,一人持大刀,一人拿手榴弹,爬上城的孙军士兵一上城墙先被抓钩抓住,大刀便砍来,另一人向城下投着手榴弹。这种战法鲜为人知,孙军却在这里领教了。一批批兵士攻上去,又一批批的败下来,一直坚持了七天,战斗仍未进展。这些天急坏了杨克猷,更急坏了孙殿英。

有一日侦探来报,马步芳的青海援军已从西宁出发,这使孙殿英更加着急。他决定以工兵纵队留困平罗,余部即日向宁夏省城银川进兵。

第2节 洞房花烛夜第9节 夫妻情深第3节 只赚不赔第3节 孙殿英看戏第3节 真假孙殿英第5节 骄兵必败第12章 匪司令翻脸露凶相第3节 新五军怪事连连第2节 传经送宝第3节 瞒天过海第3节 激战平罗城第2节 碧螺春慰军第3节 南京晋见第8章 朱老总传经洪洞县第2节 传经送宝第2节 弄巧成拙第5章 蒋介石召见孙殿英第3节 激战平罗城第2节 碧螺春慰军第14章 机关算尽第2节 匪司令请客第6节 反目成仇第9章 新五军中立太行山第2节 黄梁美梦第5节 骄兵必败第4章 巾帼女豪真丈夫第4节 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第4节 秣兵厉马第2节 王近山致信孙殿英第4节 骂娘计第8章 朱老总传经洪洞县第6节 师妹替婚第7节 我是土匪我怕谁第12章 匪司令翻脸露凶相第8节 三医张玉娟第3节 真假孙殿英第5节 毒杀三姨太第8节 三医张玉娟第6节 师妹替婚第5节 以退为进第13章 三姨太气绝郁香楼第2节 重掌兵权第3节 求蒋拒孙第3节 戴笠的奸计第2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章 自古美人爱英雄第3节 孙殿英看戏第6节 两面讨好第3节 晋家坡大捷第11章 新乡城孙庞斗智第6节 梦是心中想第4节 让部下投降的军长第4节 兵败宁夏第13章 三姨太气绝郁香楼第3节 南京晋见第7节 逼日本人掏腰包第2节 老牛吃嫩草第5章 蒋介石召见孙殿英第2节 黄梁美梦第5章 蒋介石召见孙殿英第4节 兵败宁夏第4节 天衣无缝第5节 强娶女伶第5节 老友重逢第4节 坐等情人到天明第11章 新乡城孙庞斗智第12章 匪司令翻脸露凶相第2节 碧螺春慰军第2节 匪司令请客第5节 毒杀三姨太第2节 王近山致信孙殿英第11章 新乡城孙庞斗智第5节 脚踩两家船第6节 反目成仇第6节 黑吃黑第11章 新乡城孙庞斗智第2节 弄巧成拙第14章 机关算尽第9节 夫妻情深第12章 匪司令翻脸露凶相第6节 两面讨好第2节 重掌兵权第4节 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第2节 严家浩寻花觅柳第8节 三医张玉娟第7节 逼日本人掏腰包第2节 重掌兵权第6章 张玉娟笑荐四姨太第3节 八路军解难第4节 全身而退第3节 新五军怪事连连第3节 晋家坡大捷第10章 川岛重钩钓大鱼第2节 王近山致信孙殿英第10章 川岛重钩钓大鱼第5节 拉个垫背的第4节 友情为重第3节 求蒋拒孙第2节 保存实力第6节 反目成仇
第2节 洞房花烛夜第9节 夫妻情深第3节 只赚不赔第3节 孙殿英看戏第3节 真假孙殿英第5节 骄兵必败第12章 匪司令翻脸露凶相第3节 新五军怪事连连第2节 传经送宝第3节 瞒天过海第3节 激战平罗城第2节 碧螺春慰军第3节 南京晋见第8章 朱老总传经洪洞县第2节 传经送宝第2节 弄巧成拙第5章 蒋介石召见孙殿英第3节 激战平罗城第2节 碧螺春慰军第14章 机关算尽第2节 匪司令请客第6节 反目成仇第9章 新五军中立太行山第2节 黄梁美梦第5节 骄兵必败第4章 巾帼女豪真丈夫第4节 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第4节 秣兵厉马第2节 王近山致信孙殿英第4节 骂娘计第8章 朱老总传经洪洞县第6节 师妹替婚第7节 我是土匪我怕谁第12章 匪司令翻脸露凶相第8节 三医张玉娟第3节 真假孙殿英第5节 毒杀三姨太第8节 三医张玉娟第6节 师妹替婚第5节 以退为进第13章 三姨太气绝郁香楼第2节 重掌兵权第3节 求蒋拒孙第3节 戴笠的奸计第2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章 自古美人爱英雄第3节 孙殿英看戏第6节 两面讨好第3节 晋家坡大捷第11章 新乡城孙庞斗智第6节 梦是心中想第4节 让部下投降的军长第4节 兵败宁夏第13章 三姨太气绝郁香楼第3节 南京晋见第7节 逼日本人掏腰包第2节 老牛吃嫩草第5章 蒋介石召见孙殿英第2节 黄梁美梦第5章 蒋介石召见孙殿英第4节 兵败宁夏第4节 天衣无缝第5节 强娶女伶第5节 老友重逢第4节 坐等情人到天明第11章 新乡城孙庞斗智第12章 匪司令翻脸露凶相第2节 碧螺春慰军第2节 匪司令请客第5节 毒杀三姨太第2节 王近山致信孙殿英第11章 新乡城孙庞斗智第5节 脚踩两家船第6节 反目成仇第6节 黑吃黑第11章 新乡城孙庞斗智第2节 弄巧成拙第14章 机关算尽第9节 夫妻情深第12章 匪司令翻脸露凶相第6节 两面讨好第2节 重掌兵权第4节 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第2节 严家浩寻花觅柳第8节 三医张玉娟第7节 逼日本人掏腰包第2节 重掌兵权第6章 张玉娟笑荐四姨太第3节 八路军解难第4节 全身而退第3节 新五军怪事连连第3节 晋家坡大捷第10章 川岛重钩钓大鱼第2节 王近山致信孙殿英第10章 川岛重钩钓大鱼第5节 拉个垫背的第4节 友情为重第3节 求蒋拒孙第2节 保存实力第6节 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