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定(中)

“这是你要的情报,”赵匡义将一大堆斥候打探来的情报送到宋九手中。

宋九翻看。

本来在贝州有一支军队,但被赵廷溥带到莫州,俺们防御了莫州,瀛州。事实宋九说他好回来养老啦,不是冤枉他,让他去瀛州是进入战场,增援刘廷让的,若是防御,还不如呆在原地不动了。

因此情况越来越恶化。

辽国小皇帝与萧燕燕呆在君子馆一带,并没有离开,用此掣肘东西两路的宋军。萧继远带着大约一万五六千兵力长驱深入祁深二州,此时正在深州,正分兵进入冀州,贝州与德州,林牙谋姑鲁与萧继远一道下祁州,也率近万兵马横跨赵州,拿下邢州后,复北上赵州,南下洺州北部地区,大肆抄掠。太尉林八率近万铁骑,由瀛州向东,攻打束城与文安。也就是大名府与与博州北部,除真州外,全部遭到辽国的抄掠。

而且不是抄掠那么简单,当时宋九撤出来时,向民夫发放武器,不然也丢掉了,就是如此,事后辽国打扫战场,所得器甲如山。甚至反过来用宋朝制造的一些武器来攻城拨寨。因此有一些百姓自发反抗,导致辽军凶性发作,所过之处,金帛抢之一空,然后将丁壮全部杀死,老幼女子俘获,然后余下的民舍建筑,焚之一空。

宋九看得两眼喷血。

这与后来的那些倭人进中国有何区别?

但好消息就是如宋九所料,确实辽国大意了。将兵力分散了。

也不算大意,河北后方没兵了。这样分兵若无宋九那个玩意,还是没错的。

“朕之百姓啊。”

“陛下,让臣去吧,天气越冷越有利,马上就到了元旦节,天气回温,此计不可能执行了。”

“这里有一份奏折,宋卿。你看看。”

宋九打开一看,是刘廷让写的奏折,大败了,便要推卸责任了,于是往李继隆头上推。然而宋九制订的计划,主要便是与李继隆联手,先行向乐寿方向靠拢。然后再与李继隆商议。王沔却提出向刘知信方向靠拢,毕竟刘知信证明过自己(刘廷让即刘光义)。

最后赵匡义还是同意了宋九的提议。

然而接到刘廷让的奏折,赵匡义又有些犹豫不决。

“陛下,曹彬在巴蜀立下的功劳并不比刘将军少,然岐沟关一役如何?辽军非是后蜀军可比拟。臣以前在西府一直留意诸将表现,老将早就表现过了。臣在心中一一比较,能勉强与耶律斜轸持平的不过潘美与崔彦进二人,因此臣就在注意后进之秀。非是一役就能证明的,有时候一些战役有一些偶然性。因此想判断将领军事天赋,必须数役才能证明。故臣说李继隆、李继宣、荆嗣、杨延昭、王超、范廷召、石普等将,郭守文、田绍斌、刘知信、呼延赞虽随臣撤出来时表现不错。但想达到臣要的高度,还有待判断。实际自从满城一役,再到河东,再到西北,臣一直在观注着李继隆,与他外戚无关,甚至与他年龄无关,而是他的军事才华。胜要看到其缺点,败要看到其亮点。郭进将军白马山一役,耶律斜轸败了,但几人是其敌手?曹彬平江南胜了,但他是不是耶律休哥敌手?若无潘美相助,若无刘遇与王明皖江口大捷,又会是什么光景?”

宋九坚持重视李继隆,赵匡义无奈了。好歹还是他的小舅子呢。

因此问道:“有没有准备好?”

“训练得差不多了,而且保密也做得很好,崔将军这次是发了狠心,想将功恕罪。各监司也没有怠慢,所用的物事一起抢制出来。”

“要小心啊。”

“臣知道,若是李继隆这一役表现合格,河北有人了。臣毕竟是文臣,就是一些军事知识,也不过是小心加着威望,实际还不如大多数将领呢。再上前线,也不大合适。”

这个结果也不大是赵匡义想要的。

但李继隆是否能胜任,是未知数,就是胜任了,如宋九所说的,潘美也老了,河东那块怎么办?

“陛下,勿要担心,臣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要小心啊。”赵匡义再次叮咛。

“陛下,勿要担心,但臣想恳请陛下给臣一道诏书,不然河北不好收拾。”

……

“哈哈,这小子终于出洞啦。”林八大笑道。

他攻打束城与文安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引李继隆出洞。

这股宋军不多,然而呆在乐寿,正卡在几股掳掠兵马中间,让辽军很难受。若无这股宋军,那么抄掠得会更欢快。

看到辽军胡作非为,不但抢,还大肆屠杀,李继隆忍无可忍,终于率四千兵马走出乐寿城。不过他很小心,不敢对付束城这股辽军,而是顺着永济渠河岸向东,意欲歼抄文安这小股辽军。

林八十分开心。

早盯好的。

以为小心就可能了吗?

在这个冰天雪地里,一群步兵能有骑兵快吗?

留下一部兵马看押掳来的百姓与大量财物,来到宋朝腹地,辽兵疯了。河北本来就是宋朝丝绢最好产地之一,自从宋九推广圈养后,河北地势并不大好,低洼,多沼泽河流湖泊与盐碱地,然而这种环境却生长着一种优秀的饲养,芦苇,在春天里将嫩芦割下来晒干,做饲料不亚于紫苜蓿。而且棉花在渐渐推广。

因此河北百姓比史上宋朝河北百姓要更富裕。

这让辽国此行收获满满。

抢得连萧燕燕与辽国小皇帝都不想回去过春节了。

林八带着主力部队扑了过去。

李继隆害怕,立即借着冰封河面。想逃向永济渠南边的南皮。

然而他无论如何逃,哪里有辽国铁骑快。第二天下午便被林八追上。

李继隆只好扎下营寨防御。

林八发起进攻,一个时辰下来,双方死亡惨重。

“这小子,不简单,”林八说道。天也晚了,于是下令扎营,明天再打,不过就几千吓破胆的步兵罢了。前面因营地所逼,只能在永济渠边扎下大营。

这也没有关系,辽军在营里欢哥载舞,一会儿休息。

夜色越来越深,这是都是腊月二十二了,没有月色的夜晚,北风呼啸。外面漆黑一团。渐渐到了四更时分,守值的辽兵忽然听到远处有响声,一种很奇怪的响声。

他们不由往西南方向看去,似乎是从永济渠河面上传来的。然而一个个警惕起来。这时河面不是夏天河面,在这段河面,河水平缓。早结上厚厚的冰冻,不但人能跑,连马都能在上面跑。

然而声音快得出奇,迅速就接近了,然后看到大团大团的黑影从河面上疾驰而来。一眼望不到边际。

守卫冲响了号角。

可是来不及了,无数的宋军脚下穿着一种奇怪的鞋子。眨眼之间就到了他们身后,开始在河面上列阵。

林八也惊醒了,他都来不及穿衣服,匆匆从营帐走出来,而这时宋军开始大踏步排着方阵,举着盾牌,走向岸。可能因为脚下那种鞋子的缘故,走得不习惯,方阵略有些散乱。

林八大声喊道:“备战,备战。”

然后让侍卫替他披盔甲。

然而这时宋军已接近,举起盾牌,从背后拿出短矛,非是弓箭,可能它的距离不远,但不会受天气冷掣肘,杀伤力更胜于普通的弓箭。

一排排短矛象巨大的雨点抛射而来,接着辽军便传出无数惨叫声。

“上马,冲刺,”林八急切地吼道。

然而后面继续一批批宋军到达。

林八忽然想到他们在河面上前进的速度,又想到宋朝整个河北的河流密布,忽然毛骨悚然。

这便是宋九的计策。

弓箭不行了,可以用短矛代替,没有马匹的优势,但可以有另外一样东西,再配以优势兵力解决。然后就是溜冰鞋。跟后世比肯定有不小的差距,不过随着钢质量在提高,铸就工艺也在提高,以及游乐场的收益,它也在陆续改进。不过以前是为了玩乐的,根本就没有想到军事上。

第一个辽国境内适用的范围只是在幽州的东南地区,与河北一样,湖多河多,然而人烟比较稀少。其次它只能用于严冬之时,而冬天出兵显然对宋军不利。因此以前赵匡胤似乎对它产生了兴趣,立即被宋九否决。

限制性太大了。

但在这时,却正好派上用场,辽国所抄掠的地区多是河北平原地区,至于太行山边一穷二白,或者西山地区,易守难攻,辽国干嘛派军队过去?

于是抢制了一批鞋子,然后从京畿附近紧急挑选三万禁兵,封闭起来训练了数天。同时派人与李继隆联系,商议计策。

并且它的速度真的很快,一个时辰能跑七八十里,从京城带上干粮,几乎不到两天就滑行到这里。甚至在河面上滑行,都能借助河面冰块的反光,不需要白天的光线行军,都是夜晚神不知鬼不觉地滑到了。若不是有的兵士不熟悉,时不时滑倒,拖累了一些速度,速度还会更快。

在一批兵士伤亡后,辽军终于清醒过来,披挂整齐,准备利用战马冲刺。

宋军前面方阵后撤,继续抛投短矛,后面却闪出另外武装的宋兵,手中皆持着短斧,然后滚向地面,滚向辽军的马蹄下,抄起短斧向马腿砍去。虽有许多宋兵被战马践踏,然而更多的战马受惊,痛楚地嘶鸣着,将一个个辽兵从马背上掀翻下去。

李继隆军营同时也吹响了号角,敲起了战鼓。

“逃!”林八急了,都说漏了嘴。

然而往哪里逃?

这四周有无数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即便骑马都未必有宋兵在冰面上滑行得快。一队队宋军继续列成方阵狙击,无论逃向何方,宋军都象疯狗一样追上,然后撕咬。

有的辽兵看到不对,慌忙地趴在地上举手投降。

林八仓皇之下,都不知道逃到哪里。大约是向东逃吧,东边人少啊,只能向东边逃了,可没有人想过,往东逃逃向哪里,难道逃向沧州逃向大海?可林八不知道答案了。几股宋军顺着河面追过来,其中有几个力气大的,奋力抛起短矛,一根短矛正好插在林八的胸口处。

林八大叫一声,翻身落马。

这时候他的亲兵也不顾救他了,继续向东逃窜。

这时候林八还没有死,又看到两个宋兵用奇怪的步伐走过来,手起刀落,他的脑袋被削飞。

契丹人的恶梦自这一天起,开始拉开了帷幕……(未完待续)

第283章 春闱(上)第362章 号角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442章 妖星(下)第53章 大笑第500章 破骑军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215章 贺礼第462章 前戏(上)第67章 高第158章 劲弩(下)第251章 暖冬(下)第131章 诘问(下)第198章 牛(上)第200章 父亲(上)第182章 功名(下)第195章 国舅(上)第172章 死(上)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420章 飘摇(上)第266章 太狠了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341章 傲娇的战友第181章 功名(上)第441章 妖星(中)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55章 爹爹第360章 小把戏第51章 负荆第145章 祭文第52章 地震第65章 温度第188章 立必行第504章 开始了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170章 巫蛊第15章 非奸即盗第116章 流民(下)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第242章 抚桑第155章 清明(中)第164章 新知州第93章 两道诏书第184章 求实(下)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349章 王气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42章 妖星(下)第173章 第一枪第528章 黑土地第46章 正八品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206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下)第154章 清明(上)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38章 信(上)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345章 杀气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518章 皇对皇第182章 功名(下)第447章 野望(下)第179章 开业(中)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292章 小鱼(上)第228章 猛人哥第420章 飘摇(上)第494章 朕累了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320章 大江(上)第42章 真小人第222章 大婚(下)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374章 交锋(上)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220章 大婚(上)第473章 真相第223章 皇后(上)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116章 流民(下)第49章 盛况第169章 寒瓜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41章 挖祖坟(下)第440章 妖星(上)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418章 荒诞(上)第242章 抚桑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214章 肥羊(下)第252章 宝宝第447章 野望(下)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
第283章 春闱(上)第362章 号角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442章 妖星(下)第53章 大笑第500章 破骑军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215章 贺礼第462章 前戏(上)第67章 高第158章 劲弩(下)第251章 暖冬(下)第131章 诘问(下)第198章 牛(上)第200章 父亲(上)第182章 功名(下)第195章 国舅(上)第172章 死(上)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420章 飘摇(上)第266章 太狠了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341章 傲娇的战友第181章 功名(上)第441章 妖星(中)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55章 爹爹第360章 小把戏第51章 负荆第145章 祭文第52章 地震第65章 温度第188章 立必行第504章 开始了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170章 巫蛊第15章 非奸即盗第116章 流民(下)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第242章 抚桑第155章 清明(中)第164章 新知州第93章 两道诏书第184章 求实(下)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349章 王气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42章 妖星(下)第173章 第一枪第528章 黑土地第46章 正八品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206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下)第154章 清明(上)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38章 信(上)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345章 杀气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518章 皇对皇第182章 功名(下)第447章 野望(下)第179章 开业(中)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292章 小鱼(上)第228章 猛人哥第420章 飘摇(上)第494章 朕累了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320章 大江(上)第42章 真小人第222章 大婚(下)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374章 交锋(上)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220章 大婚(上)第473章 真相第223章 皇后(上)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116章 流民(下)第49章 盛况第169章 寒瓜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41章 挖祖坟(下)第440章 妖星(上)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418章 荒诞(上)第242章 抚桑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214章 肥羊(下)第252章 宝宝第447章 野望(下)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