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荒诞(上)

早在宋九未动身之前,杨业等人就召到了京城。

只有两人未去成,一个杨延昭去了辽东,岐沟关兵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臣对宋九资助辽东罗嗦了。

值啊。

这一战死了多少战士,百姓,花了多少钱帛,若是将这个钱帛放在辽东,能让那些落后的女真人个个成为土豪,可结果呢?但也出现一种新的说法,那就是等经济缓过来的时候,宋朝可以在暗中支持钱帛或物资武器,杨延昭与石显他们必须从辽东调回来。

也就是不授予辽国之话柄。

还有一个人,史珪,本来他身体就不大好,然后在军中拼命,与宋九一样,在雄州养伤,最终伤病连环发作,宋九未动身,史珪就去世了。老史死得很光荣,一时间士大夫全部转变了语气,差一点将他塑造成大宋的周处。

最先回来的是符昭寿。

他还带着一个使命,履行承诺。

先将信带到宋家,那时潘怜儿已得知丈夫逃出生天,全当是报答上天吧,从家里面拿出无数钱帛,换成铜钱,棉布,暗中送给了符昭寿。毕竟丈夫与符昭寿不同的,弄不好会落得一个收买军心的嫌疑。

这个道理符昭寿也明白,因此打着的旗号,便是他自己的。

然而哪里瞒得过赵匡义,便将符昭寿喊来询问,符昭寿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赵匡义终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就是符昭寿也不知道宋九写的那篇奏折内容,也没有听符昭寿说宋九提起自己战略的失误。

赵匡义一边心中有愧,一边松了一口气,唾骂道:“那个刁妇想得美,宋卿仅值万两黄金?”

符昭寿心想,后面还有一个王爵呢。

赵匡义又说道:“你与宋卿是好友,可是不学无术,远不及你父亲。兄长,两个姐姐,好好向他学一学。”

“是。”

今天赵匡义于宫中设宴,又将二十几员立功将校召入皇宫。

看到杨业,赵匡义欣喜地说道:“卿报朕何如此之隆。”

原先是报朕如此之速,现在变成如此之隆。

杨业对赵匡义那是死忠,然而许多大臣无语啊。人家当然对你回报如此之隆了,一个降将,仅立了一些功劳,眨眼之间就让你升起了河东军区二号人物,换我,也拼命回报你啊。

杨业以头叩地。悲痛地说道:“臣那敢当隆,三军崩败,伤亡无数,天子受辱,百姓妻离子散,臣当死啊。”

“杨卿,揭开袍甲。让朕看看你的伤势。”

杨业将袍甲揭开,又说道:“陛下,我们人人带伤,非是臣一人。”

“好,你们揭开袍甲,让朕看,让朕之近臣看。”

二十几个大将将盔甲脱开,露出上身。实际这些人都有机会逃走的。然而没有一个逃跑,个个都在拼命,因此个个都挨了很多次刀箭。

赵匡义唏嘘不止,道:“卿等,皆朕之忠臣,国家栋梁也。”

不知道他是真的动情,还是在作秀。反正这几十名大将一起感谢零涕。

赵匡义又问道:“杨卿,刘卿,你们二部一在前行一在中军,宋卿如何将你们拢在一起?”

实际这时候赵匡义差不多猜了出来。尽管符昭寿说得不清不楚。杨业悲愤地说道:“陛下,曹将军误国啊。”

他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出发时就宋九就感到不好,然后问杨业,杨业也感到不好,一是三路离得远,又隔着万重山,不便联系,二就是曹彬的能力可能欠缺。随后宋九就想到了粮草,问曹彬,曹彬利用老资格将宋九搪塞过去。到了涿州,宋九仍不放心,到处看,只看到军中有少量粮食,这才着急起来。然后不顾曹彬看法,越职授权杨业领兵前去固安护粮,结果粮草一起被耶律休哥劫了。

回到雄州就食,再等后方将粮草筹集,赵匡义诏书到了,宋九是赞成赵匡义诏书的,新城离边境近,运输粮草方便,二军合一,也有威慑力。即便不利,也利于撤退。

然而曹彬态度不坚决,崔彦进看到中西二路立功,贪功心切,最终从白沟道赴岐沟关。宋九感到不妙,便将几将聚在一起,为什么是刘知信符昭寿与杨业,这个不用解释,大家都清楚。

但杨业也没有说宋九筹资奖励兵士,辅助兵士加强军纪的事,只是说了让他们加强军纪,以防万一。随后自涿州城撤向岐沟关。宋九隐隐感到不妙,便有意让几部靠扰,看护好武器,以备不测。果然辽军扑来了,宋军无路可逃,一起穿着盔甲就往拒马河中跳,本来大多数就不善水性,这一跳那能上来?

宋九无奈,开始拼命。

前面的大家不知道,后面的几乎快家喻户晓,杨业没有再说。

但杨业同样不知道宋九的那份奏折。

大家听得义愤填膺。

不是皇上错啊,皇上多英明哪,错就是曹彬,必须要严惩曹彬。

这是宫宴,不是菜市场,赵匡义制止了大家的讨伐,然后回顾过去,有悲的一面,也有喜的一面。再展望未来,感慨万千,赋诗一首,传阅近臣。

李昉更是感谢万千。

当初是当初,现在他心境又不同了。宋琪下去了,这次北伐悲催了,再也上不来。宋九下去了,要回来,可是大病一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理政。西府还有一个王显,但王显是打酱油的。因此李昉几乎是独相,尝到权利滋味后,他也不想给赵普挪窝了。

因此说道:“这次陛下出兵是对的,只是错在将帅无能。”

在这里比赵普更明确,赵普说连出兵都是错误的,那么赵匡义还多少有些错误,你是皇帝唉,为什么耳朵边子软?现在连赵匡义最后一点责任都没有了!

诸臣深以为然,纷纷附和。

那么正式审问曹彬吧。

曹国华,是不是这样?

是。

是你错误吧。

是。

是你害了国家,害了百姓吧。

是。罪臣当死……

曹彬怂了,其他几名大将也无辄了,都懂的,于是干脆的承认错误。

贾黄中于是上书,曹彬、傅潜具伏违诏失律,士多死亡;米信、崔彦进、董愿、张绍勍违部署节制,别道回军。为敌所败;杜彦圭不容士晡食,设阵不整,军多散失;蔡玉遇敌畏懦不击,易服潜遁;陈廷山涿州会战失期;薛继昭临阵先谋引退,军情挠惑:法皆当斩。

“斩啊……?”赵匡义喃喃道:“斩就不必了,诸将也为我朝立下大功。朕就免其死罪吧,但活罪难饶。”

贬曹彬为右骁卫上将军,崔彦进为右武卫上将军,米信为右屯卫上将军,攻张二人为右屯卫大将军,傅潜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好养老去了。杜彦圭为归州团使副使。陈延山为复州团练副使,蔡玉带头逃的,性质最恶劣,除名配商州管制,薛继昭罢文思使为供奉官。

然后再诏,若郡臣列校,有没于军阵或陷于戎寇者,宜加抚恤。录其子孙。百姓有运粮不还者,免税二年,家赐粟三硕。

再到赏赐。

杨业等将校皆有厚赏,史珪甚至追赠为褒国公,这个不意外,中原王朝制度向来是封死不封活,象宋九。若没有犯重大错误,死后甚至可以追赠郡王。

各将士牺牲者加辈抚恤,不过有的士兵就悲催了,大部分士兵都有战友存活下来。后来让宋九派人通过他们的嘴巴,将牺牲者姓名籍贯一一记录,到雄州后,上报朝廷。然而当时三军混乱,包括杨业与符刘部下都有一半以上人逃走了,难以分辨,特别是后来主动冲上去参战的各部,甚至许多兵士都不成编制了,这些士兵无法甄别了,只好享有普通兵士的待遇。

还有各乡兵、义勇、壮丁、弓箭手的赏赐。此战过后,禁兵元气大伤,因为这些民兵,或乡兵在这一战中表现出色,特别是乡兵,经过十天持续性血战的锤炼,一起编入禁兵。

若是不同意加入禁兵,额外再有丰厚的赏赐。

三司官员愁肠百结,这样一来,国库哪里有这么多钱帛?

但没有过一个人吭声,站在萧燕燕的角度来看,啃下宋九的军队以及在雄州即将到来的援兵代价太大了,又要防止潘美军队扑到幽州,于是下诏撤军。可站在宋朝的角度来看,若不是宋九率领着这几万兵马,死死地将辽军拖住,那时候整个河北兵力空虚,辽军挥旗南下,至少整个河北将会是一团糟。

不仅有宋九功劳,也有这些悍兵强将的功劳。

再赏田重进,田重进明智,跑得那个叫快,甚至有降卒后到的,田重进就要斩杀,还是袁继忠阻止,以杀降不祥才没有杀。因此大踏步从蔚州撤了回来,几乎所有主力全部保住,甚至还带走了一部分百姓,许多蔚州飞狐的降兵降将。

因此提为马步军都虞候。

就是马步兵执法官,原先是张令铎担任的,后来张令铎改任,二十五年这个官职一直未授过他人。

但田重进一撤,将潘美害苦了。

连番败于耶律斜轸之手,若是田重进不撤,他部下有袁继忠,荆嗣等勇将,二路合一,兵力虽劣于耶律斜轸,然而相差不会太大,最后会不会打败辽国这头凶狠的狐狸?或者两人联手,就象曹彬与崔彦进一样,你不服气我,我不服气,不但没有产生一加一等于二的作用,反而在内耗中更加虚弱,从而大败?

这永远是一个谜面了。相比于田重进,潘美因为数次失败,虽然主力也保住,最后因为没有很好执行赵匡义移民政策,导致耶律斜轸大军抄到朔州,将百姓一起截回去,又将各州少量驻兵与官吏一起坑杀,于是不奖也不罚。倒是李继隆代替了杨业的职位,在先前诸战役中攻城拨寨,表现出色,调向河北。杨业暂时还留在京城养伤,这是朕赏识的人,让你们看看他是如何的忠心!

面子工程是必须要的。

但最惨的还是经济。

国库这一战打得空空如也,内库一毛也不剩了。

那么怎么办?只好加税!

宋九就快到京城。

赵匡义很感谢,宋九挽求了宋朝的命运,并且做事很谨慎,就连那封奏折,至今都没有第二人知道,这让赵匡义很满意。因此隆重地让二子元佑与三子元休前去滑州迎接宋九。

待遇虽隆重,不过也当受之。

如果没有宋九在拼命,现在北方会是什么样子,都没有人敢想像。

当初兴兵时,赵匡义只召枢密院计议,甚至一天六召,中书不预闻,若胜了,当然没有人说话,赵匡义召西府数相是干什么的,那是补漏拾遗,主要计划四个西府宰相谁敢更改?

但败了,话题也就出来了,皇上想出好的策略,本来是大胜的,然而各个细节上出现了失误,不能怪皇上,难道皇上每件事都要管吗?这个军政是西府的责任。

前线诸将做得不好,西府更有失职之过。(未完待续。。。)

第135章 夜战第363章 弃子(上)第400章 未卜(下)第259章 枪杆子第267章 海货第3章 好戏第443章 高处不胜寒(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397章 自作聪明(上)第200章 父亲(上)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280章 可怕的误会(上)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52章 地震第424章 定(下)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177章 夜探第426章 上位(中)第208章 游园(中)第199章 牛(下)第136章 夜审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42章 真小人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229章 石岭关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446章 野望(上)第126章 影响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38章 信(上)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499章 示弱第420章 飘摇(上)第419章 荒诞(下)第451章 乱战第89章 结社第53章 大笑第195章 国舅(上)第257章 神仙第518章 皇对皇第325章 拜第519章 景德第387章 好人第3章 好戏第519章 景德第468章 均贫富(上)第494章 朕累了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136章 夜审第74章 南方(下)第492章 疏忽第189章 强上了第200章 父亲(上)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53章 比较(下)第251章 暖冬(下)第11章 师规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12章 从此醉(上)第481章 等的人第190章 深山的贵人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11章 师规第477章 几千年的话题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490章 大秘密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361章 黑辽河第84章 夜郎(下)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48章 后院第176章 真是他第254章 妹妹找哥泪花流第128章 雪话(上)第482章 天堂第303章 打猎(上)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464章 前戏(下)第163章 想不通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211章 思念第184章 求实(下)第255章 两知州(上)第345章 杀气第462章 前戏(上)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89章 结社第193章 朝会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490章 大秘密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177章 夜探第24章 父辈(下)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287章 春行(上)
第135章 夜战第363章 弃子(上)第400章 未卜(下)第259章 枪杆子第267章 海货第3章 好戏第443章 高处不胜寒(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397章 自作聪明(上)第200章 父亲(上)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280章 可怕的误会(上)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52章 地震第424章 定(下)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177章 夜探第426章 上位(中)第208章 游园(中)第199章 牛(下)第136章 夜审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42章 真小人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229章 石岭关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446章 野望(上)第126章 影响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38章 信(上)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499章 示弱第420章 飘摇(上)第419章 荒诞(下)第451章 乱战第89章 结社第53章 大笑第195章 国舅(上)第257章 神仙第518章 皇对皇第325章 拜第519章 景德第387章 好人第3章 好戏第519章 景德第468章 均贫富(上)第494章 朕累了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136章 夜审第74章 南方(下)第492章 疏忽第189章 强上了第200章 父亲(上)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53章 比较(下)第251章 暖冬(下)第11章 师规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12章 从此醉(上)第481章 等的人第190章 深山的贵人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11章 师规第477章 几千年的话题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490章 大秘密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361章 黑辽河第84章 夜郎(下)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48章 后院第176章 真是他第254章 妹妹找哥泪花流第128章 雪话(上)第482章 天堂第303章 打猎(上)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464章 前戏(下)第163章 想不通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211章 思念第184章 求实(下)第255章 两知州(上)第345章 杀气第462章 前戏(上)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89章 结社第193章 朝会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490章 大秘密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177章 夜探第24章 父辈(下)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287章 春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