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影响

玉苹说道:“九郎,大夯他被吕相公收为弟子,朝廷也嘉迁为益州司户参军事。”

“益州司户参军事啊?”宋九张大嘴巴道。

“嗯。”

“益州司户参军事……”宋九又喃喃道,要知道这可是一个上州的司户参军事,其官职相当于一个上县知县。别看中了进士贵,去年今年只中了几人,宋九不知道他们现在身任什么官,但开始必须磨勘,这要过好几年才能根据表现慢慢升迁。恐怕这两年十几名进士还没有一个人担任与之差不多的官职。

自己官职高,可都是假的,没有实权。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吕相公弟子啊。”

这意味着什么?一条铺得又宽又平的青云路。

玉苹又说:“吕翁翁他们接到信后,第一个就来登门拜谢。”

宋九走来走去,过了好一会儿心情才平静,对吕家夫妻说道:“吕翁翁,这是好事儿。”

废话,肯定是好事,老两口直点头。宋九又说道:“玉苹,去拿两贯钱出来,让吕翁翁明天办酒宴。”

“这怎么好意思。”

“吕翁翁,咱河中又出了人才,这是河中百姓的光荣,也是学舍几个先生的光荣。”拿了两贯钱,让吕家夫妻回去。宋九还没有平静,走来走去,对玉苹说道:“这升得也太快了吧。”

“九郎,你吃味不成?”

“我那会吃味……”宋九忽然又道:“不对,这小子木讷又倔强,一定在益州做了大事。”

猜得差不多。说实话这个升迁是快了,但赵匡胤迁吴大夯的官职。颇有深意的。对于普通人,那怕对于宋九。都是不了得的官,但对赵匡胤来说又算什么。接下来就看王全斌能有何反应。

玉苹吃吃地笑,说道:“九郎,让前面朱杨两家搬走吧。”

“为何?”

“九郎,为何读书人多,那个没有富贵心,就包括学舍的学子,他们也许不想做大官,但也想谋一个好生活。这才用心读书。但功名那么难考,以九郎才智都数次落第,这是多少读书人才取一进士。现在只学了一年物格算术,便能当上益州司户,消息传出去,来年一百五十名学子肯定不行了。到时候大家会烦得你我与几个姐姐他们都不得安生,包括几个博士。只有一个办法能解决,明年再扩大名额。”

“玉苹,你果然很聪明。”

“九郎。你别夸我,奴家再聪明也不及九郎。”

宋九喝了一口茶,想了想道:“不用朱杨两家搬走,院中有些财物。就是没有财物,平时我们家中也放一些钱帛。郭家兄弟身手好,可若是人气少了。还会招来一些宵小。朱大郎与杨大郎虽难是苦力,但长得五大三粗。实际也有震慑力。要扩招也简单,明年三伏放一次署假。趁机修一栋教学楼,上面四间,下面四间。一间用来做先生室。再将前面正厅房改建一下,开大门,边上也建小楼,一个当成食堂,楼上当成杂货间。”

“以后要建书院。”

“建书院也要扩招,实际我这段时间事儿多,没有细想,以前也隐隐想过,学一年就毕业,时间太仓促,不能学到更多的学问。最少要学两年三年,从明年起,严格执行留学制,顶尖的放出去毕业,余下的留下。后年请求朝廷建书院吧。”

“奴家听说朝廷也要准备建太学,就在朱雀门街的南边。”

“太学啊,”宋九呵呵一乐,摇了摇头说:“太学别当真,那会成为衙内们的玩物。”

宋九不是历史专家,就是历史专家不看资料书,也不可能记得那么多,但好歹是看到十几本架空小说的,可惜当时没有专看宋朝的,似乎唐朝国子监还出过一些人才,但就没有听说宋朝太学出过什么人才。也许出过,自己不知道,但自己不知道,也证明出过也不会多。

“那朝廷……”

“人才不人才其实也不重要,若不会实用,只会读死书,记得知识再好,还是一个书呆子,不能称为人才。朝廷建朝廷的,我建我的。”

“难怪九郎重视实用课。”

“不重视不行哪,那么多事,必须要学子帮助。”

玉苹又吃吃地乐,然后说道:“我炖了一碗清茶莲子粥给你喝,解解酒。”

说着将充满莲子与茶香的小米粥端过来,里面还放着一些砂糖蜂蜜,香甜可口,宋九喝了一大口道:“朱三呢?”

“朱郎带着娘子去瓦子看望旧友。”

“这个官迷,若得到吴大夯的消息,准得跳起来。”

宋九与李妈妈、玉苹正在捣鼓食材,不仅要有点心,还有一些菜肴配方,这时候的调料品与后世会有些误差的,必须一一较正,然后让李妈妈用它们来做菜,看学子的反应。

总之用两个博士的一句话,叫值,学生们一顿晚饭只花二十文钱,太值了。但这个值是有代价的,宋九的钱越来越少,试验室那边大规模的试验,用钱更厉害。

现在宋九手中的余款不足一千贯,若不是大棚蔬菜敛财,很快就揭不开锅。

朱三刚从外面回来,听翠儿将消息禀报,一下子跳进来,抱着宋九:“益州司户啊。”

“朱兄,别激动,防止得了失心疯。”

这件事影响太大了,第二天将两个博士,黄陈两个先生也震憾了。不远处传出鞭炮声,是吴家的,吴大夯父母又来到学舍感谢,邀请两个博士,两个先生以及宋九朱三晚上放学到他家吃酒。

燕博士捻着胡须道:“这个酒要吃的。”

下午就开始,许多乡亲们求两个姐姐,宋九哪里铁面无私。甚至连结一个平安社的钱都一一退还。只能求两个姐姐。宋九不得不在外面贴出一个告示,将他扩招的事说出来。

不要求。求了也没有用,但明年会有七个班学生。

三年级一班与扩招无关。但会有二年级两班,一年级四班,明年春天还会印刷一些教材,分发两河百姓,让他们给家中孩子自学,以便测试得过。河中一年级学生会征一百名,河北名额是四十名,外坊贫困弟子是三十名,另外三十名外坊弟子以成绩优者录取。实际这个成绩优者等于放给各个富家子。二年级与任何一坊无关。一班是成绩优者,一班是专门留给贫困弟子,除留级的学生外,两班名额均摊。

前面告示贴出,后面赵匡义便来了,问宋九:“为何要刻意说出贫困子弟?”

“二大王,学舍成立,河中百姓费了心思,几个先生也费了心思。朝廷更费了心思。本来我想以成绩择生,这样择出来的学子素质高,易教。然而择过后却发觉有许多富家子进入,这是无奈。他们家境好,在家里就接受过教育。家境好也不碍事,关健又非是官户弟子。皆是商贾子。这些学子毕业后不会为朝廷服务,而且进入学舍后。若非我管教得严,都能将一些不好的风气带进学舍。”

“这倒也是。”赵匡义额首。

朝廷缺少这样的书吏,第一批学子下去表现太优异了,优异得大哥与赵普都在寻找原因。这中间质朴是一个关健因素。

“也不能说不收,但起初以成绩收,本身不公平,起跑线不同,实际各人素质未必有那么大悬差。比如这次我招收的一百五十名学子,起初富家子占据着优势,经过两三个月时间学习,一部分学子渐渐就跟上来。但若以德操招生,如何评价一人德操?屠夫里也有好人,妓子里也有烈女子,这样也不大公平。我去年还与两个博士争论过。而且德操也十分含糊,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周处先是三害,后化身为忠臣。但有的人早先是好的,后来却变成了国之奸贼。因此又不能评定。于是我想出这条折中之策。”

“这也是一个办法。本官来是为另一件而来的,你榜文上的河中名额太多。”

“二大王,学舍起来,最初就是……”

“不要说什么最初,它马上就要变成国家的书院,还能谈什么最初?”

“现在还没有变成书院。”

“是没有变成书院,但这股风头你必须打压下去,我算一下账,一年你收一百名河中弟子,打算五十人为朝廷所用,他们岁数皆不是很大,朝廷好用四十年。其中三分之一转换成官员,这恐怕还是最少的,那怕就是底层官员,三十年下来,五百名官员,四十年下来就是六百多名官员。宋九……”

“二大王,如何择人还不是在于朝廷。”

“然而河中弟子始终占据一半多,外坊的如你所说,还有富商子,让朝廷如何择人?”

“二大王,没有河中就没有学舍。”

“所以朝廷也默许了你一直将河中名额占据优势,可也要节制也要折中。”

“二大王,如何折中?”

“河中依然变成八十人,河北变成五十人,外坊贫困弟子变成六十人。你不为难,也进一步融合两河,甚至对你还有利,难道以后你用工全部用河中百姓?莫要忘记了,河北百姓对你也不错。这样择生范围会渐渐扩大到整个京城,京城出身的官吏,朝廷用得也放心,对国家有利,也不会造成某一地区人才过份臃肿。”

“是这个理儿,不过吴大夯……”

“他不是吴大夯了,吕相公给他取了一个新名字,吴大正,字子尹。”

“好吧,吴子尹他迁为益州司户,乡村们都轰动了,名额不增加,我也不得安生。”

“宋九,不要懵懂了,这是国家利器了,容得你做人情?”(未完待续。。)

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384章 雁归来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476章 一(下)第450章 良机第279章 二敲第449章 风起第440章 妖星(上)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115章 流民(上)第18章 君子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474章 背嵬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475章 一(上)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373章 原因第180章 开业(下)第241章 金贵第389章 封禅(上)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214章 肥羊(下)第71章 神奇(下)第165章 有约第344章 矫正(下)第54章 独一无二第65章 温度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428章 乌鸦嘴(上)第269章 谋划第382章 中策(上)第210章 钱啊第235章 比较第388章 新人第140章 奸细第342章 亲事第270章 危机第162章 提亲(下)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499章 示弱第361章 黑辽河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65章 温度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82章 诱、惑(下)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204章 老韩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102章 好东西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110章 新任务(下)第515章 捉猫猫第128章 雪话(上)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161章 提亲(中)第403章 铁血之路(三)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24章 父辈(下)第39章 信(下)第183章 求实(上)第51章 负荆第80章 **(上)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283章 春闱(上)第59章 七幅画第102章 好东西第500章 破骑军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373章 原因第39章 信(下)第362章 号角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291章 大鱼第264章 人才第87章 巡察(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449章 风起第234章 快乐岛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82章 诱、惑(下)第215章 贺礼第317章 学问第449章 风起第6章 金子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16章 约战(上)第349章 王气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463章 前戏(中)
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384章 雁归来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476章 一(下)第450章 良机第279章 二敲第449章 风起第440章 妖星(上)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115章 流民(上)第18章 君子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474章 背嵬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475章 一(上)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373章 原因第180章 开业(下)第241章 金贵第389章 封禅(上)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214章 肥羊(下)第71章 神奇(下)第165章 有约第344章 矫正(下)第54章 独一无二第65章 温度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428章 乌鸦嘴(上)第269章 谋划第382章 中策(上)第210章 钱啊第235章 比较第388章 新人第140章 奸细第342章 亲事第270章 危机第162章 提亲(下)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499章 示弱第361章 黑辽河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65章 温度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82章 诱、惑(下)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204章 老韩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102章 好东西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110章 新任务(下)第515章 捉猫猫第128章 雪话(上)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161章 提亲(中)第403章 铁血之路(三)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24章 父辈(下)第39章 信(下)第183章 求实(上)第51章 负荆第80章 **(上)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283章 春闱(上)第59章 七幅画第102章 好东西第500章 破骑军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373章 原因第39章 信(下)第362章 号角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291章 大鱼第264章 人才第87章 巡察(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449章 风起第234章 快乐岛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82章 诱、惑(下)第215章 贺礼第317章 学问第449章 风起第6章 金子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16章 约战(上)第349章 王气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463章 前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