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流民(上)

宋九不以为意,饶有兴趣地翻看着,问:“青衣,你从哪儿得来的?”

“我在应天府看到了,便买了它。”

“多少钱?”

“八百文钱,我还了一下价,七百二十文买来的。”

“九郎,这怎么可以,他们用你的学问赚钱,”翠儿急道。学生开课了,家中杂活是学生做的,这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玉苹主仆除了李妈妈外,便闲了下来。玉苹时常随大姐去买买菜,看一看她的小酒肆如何经营,又问几个衙内敲来的勾当人,以便更了解正店的经营程序。或者闲下,替宋九做几件衣服,或者与翠儿看看宋九的讲义与教材。

是在后面看的,在唐朝如何宋九不知道,但在宋朝,女子想与学生们挤在一起学习,那是不可能的。她与翠儿对教材比较熟悉,虽有几十个学生帮助,这个教材也花了宋九很长时间,编写到现在,还没有将半学期的编完。

也没有雕版印刷,成本太高,仅是一百几十本不值,也等不及,于是让张燕二人请了士子继续誊抄。大约教材就是从这些士子手中流出。现在宋九翻看的正是算术教材。青衣在应天府看到后,留了心,买下一本,禀报宋九。

宋九敲了一下翠儿的脑袋,说道:“你懂什么,这是好事儿。”

“这是什么好事儿?”

“青衣,你想明白没有?”

“好事……我不大明白。”

“三教九流,什么农家小说家阴阳家不谈了。主要的流派就是儒道法,释家不算。那是从天竺传过来的。道家无为,但讲究出世。故难以用。法家与儒家都讲出世,法家太苛酷。因此温和的儒家最后成为正宗,然而无论是道法、阴阳、农、兵、杂、纵横等流派,都有它们的长处,实际后人皆吸长补短,将它们融入到儒家学术当中。但为何非一儒家来包容其他学说?”

“九郎,是,我知道了,教育。”

“中的。夫子一生有教无类,授无数人学业,包括得意的七十二门徒,故迅速将他的学术发扬光大,那怕儒家在春秋战国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很小。”

“你们在说什么?”

“翠儿,我在授物格算术与会计,算术为了简化,引用了一些西方文字符号,再加上会计。账目便不易混乱。有了物格,便能使国家课铁产量激增,以及其他种种。但反过来说,物格是杂学。弄不好就成了奇技淫巧。算术与会计的结合,就是理财,君子以谈利为耻。若这种论调成为主流。那将如何?”

“怎么有这种理儿!”

“真有,我去巡察河北坑矿。一些大臣故作清高,不问朝廷收入。不问矿收多少,以示耻于利。实际呢,若几个月不发他们薪酬,夫子说为了金子能执牛鞭,那他们会愿意为了钱做部曲!这已经不是夫子的初衷,夫子之道是取之正道,财道,官道,德道,皆取之以正,而不是不取,否则何来先齐家后治国的说法。然而魏晋清淡依然是荼毒,为何,正是因为学习的人多,影响力大。所以这门学问最后能造福我,造福河中,造福国家,关健就是在于学的人多,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它。”

“可那样……”翠儿还是想不开。

“是好事儿,能卖钱,说明人重视,买回去就会学,若只售几十文钱笔墨纸钱,谁在乎?若非时间仓促,现在所编写的教材缺陷很多,我也缺钱用,否则我会花钱大肆印刷,向百姓主动折价销售。”

“九郎,你想成为夫子?”

“什么夫子啊,只想这门学问象以前算术那样,成为士子们承认的一种学问,而不是将它视为奇技淫巧罢了。夫子?你认为可能吗?就象你们对两个博士,有多尊敬哪。但学舍主要学的是什么?为何学子一出便引起轰抢,难道真是经义?”

就这么一道坎,可人们就是转不过来,宋九奈何?

无所谓,这时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最坏的年代是政治并没有进入温文尔雅,刑不上士大夫的官员快乐时光,最好的年代便是一切推翻,可以从容从头再来。

“我明白了。”

“你还不明白,只要有更多的人承认它是一门有用的学问,前些天两个博士争山长,那时根本不用争!”宋九说着将青衣安排到甲班。甲班学生看到有人插队,有几人悄悄议论,不过随后就安静了。

南唐国力不强,可是文教事业发达,韩熙载与张洎等人名气太大了,甚至在学子当中就有人读书韩熙载的文章。那怕是韩熙载的僮子,与他们一起就读,也是一种荣幸。

宋九找到燕博士。

燕博士教明律,他对宋律比较懂,甚至前年制订宋律,他也是参与者之一。

宋九将事情经过说了一说,燕博士道:“若是按照宋律,妾也有自己财产权,无论是前夫或者娘家馈赠的财产,夫家一律不得强制性的挪用。然而九郎,事情有点不大好办,韩学士是唐国大臣,一不能过江前来对质公堂,二是对国,非是我朝。”

“我知道,财产我不追究,青衣很是聪颖,只要用功学几年,不愁没有前程,有了前程财产也就有了。我只是想救救他母亲。”

“这个有点儿难办。”

“我朝是人治还是法治?”

“什么人治法治……那个嘛,只要能讲出道理,还是人治。”燕博士先是糊涂,后是醒悟一些,还没有明白这两个词的含义。当然,在这时讲法治是不大可能的,若是讲法治,张琼就不当死,王全斌要死上千遍万遍。但他知道宋九想什么了,道:“九郎,莫急,毕家无外乎以为青衣手中有钱,多贪几个钱。但这件事最好不要闹大,到时候皆不大好说。”

“我懂,”宋九道。韩熙载给青衣披上了一层光亮的外衣,同时也披上了一些小麻烦。

“你对青衣说莫急,老夫回去问一问和州知州是谁,与谁亲近,然后你去找那些衙内,到时候给一些钱,再加上当地知州出面,相信毕家不得不将人交出来。”

“这是一个办法。”

不难打听,第二天燕博士就带回消息,说和州马知州原先做过石守信的书吏。

这就足够了。

宋九将石保正找来,再次将情况一说。石保正怒道:“九郎,放心,我让毕家连血带肉一起吐出。”

“勿用,我给一百贯钱,事情从容解决就行了,不能多事,毕竟青衣是韩熙载的僮子。”宋九在心中说,人之贪财,岂不是很正常,象你父亲,为了一点儿小钱,居然都拖欠民工钱。

“又给钱又占理,那更好办了,”石保正打着包票。

青衣又要下跪,宋九将他扶起,说道:“男儿膝下有黄金,不要动不动就下跪。”

外面在下着秋雨,不大,汪汪地落个不休,风吹起,刮起了道道雨幕,宋九似乎从雨幕里看到那一叶扁舟,听到那一行清唱。其实来到宋朝后,接触的多,想得多,但越想越糊涂了。

送走石保正,宋九翻看史书。

数理化肯定解决不了流民问题,西下也是在所难免,宋九不会打算象湖南那样细看了,至少在湖南还能看出一点,到巴蜀能看出什么?因此从史册里找各朝各代安置流民的方法。有的坏,有的好,可放在当时是好办法,若是自自己嘴中出来,又放在巴蜀,可能会添更大的乱子,不如不说。

正在他想安置流民的办法时,流民来了。

黄河危机重重,赵匡胤准备修古堤,议者看到国家财力困乏,一起反对。事实也不大好办,就是花费了大量钱帛修古堤,那是多长,一千多里路,并且也未必起作用。去年河决于东平县,哪是在京东路,离京城还有一段距离,感受不到。然而今年更近了,随着秋雨连绵,先是开封府西北阳武河决,接着开封府西边的孟州水涨,淹没了多处。澶郓二州又报河决,整来一个四面开花,并且离京城皆很近。

唯一的好处就是现在百姓不是那么密集。

水害的地方多,还不至于造成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不过这次水祸影响也很大。赵匡胤下诏派兵士救济堵缺口。可另一个问题接着而来。

究竟多少耕地被淹,不清楚,多少百姓受害,也不清楚。但在河中就能感到,受黄河水位影响,作为上游的汴水水位也在暴涨。官府组织了百姓在汴水两边抗汛,看到水位渐渐与汴堤相齐,于是用泥袋堵在河堤上。城中一部分百姓开始出现内涝,开封漕运发达,但最怕的就是内涝,下水道的废水排不出去,整个城中都能迷蔓着一种难闻的味道。

工地是彻底停了。

厢兵调去堵黄河决口,救灾。民夫要回家防汛,一部分民夫是农民,秋收也要到来了,必须要收割。好在河洲当时建设时,宋九就没有怕花钱,将地势抬得很高。汴水水位再高,对河洲没有妨碍。

一片秋雨中,河洲上所剩的人不多了,只有几百人,维护以看管。

接着一批批衣衫褴褛的流民从四面八方涌上京城。有的流民便涌到河中,看着这些流民,宋九心头产生一个想法,先去找韩重赟。韩重赟也早跑回家中,不在工地上,宋九到韩家找到了韩重赟,先施一礼,坐下说道:“韩将军,有一件大功,韩将军愿不愿意受之?”(未完待续……)

第219章 弄错了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475章 一(上)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304章 打猎(下)第273章 中伤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352章 安定第108章 走后门第202章 停修第449章 风起第140章 奸细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214章 肥羊(下)第217章 归来(上)第494章 朕累了第92章 地图(下)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400章 未卜(下)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417章 一地鸡毛(下)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292章 小鱼(上)第281章 可怕的误会(中)第93章 两道诏书第224章 皇后(下)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315章 脱变(上)第366章 幕后者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242章 抚桑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250章 暖冬(中)第224章 皇后(下)第471章 驱(上)第482章 天堂第83章 夜郎(上)第278章 公主(下)第86章 巡察(上)第187章 用(下)第388章 新人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228章 猛人哥第155章 清明(中)第17章 约战(下)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490章 大秘密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115章 流民(上)第160章 提亲(上)第197章 草帖子第472章 驱(下)第177章 夜探第163章 想不通第521章 无耻第224章 皇后(下)第178章 开业(上)第58章 异人奇课第11章 师规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473章 真相第50章 火花四射第258章 天堂的**第417章 一地鸡毛(下)第267章 海货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352章 安定第201章 父亲(下)第500章 破骑军第115章 流民(上)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195章 国舅(上)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388章 新人第517章 养猪第130章 诘问(上)第198章 插钗第9章 歪才第344章 矫正(下)第82章 诱、惑(下)第250章 暖冬(中)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259章 枪杆子第421章 飘摇(下)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39章 信(下)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161章 提亲(中)第221章 大婚(中)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372章 包青天第152章 烧酒会(上)
第219章 弄错了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475章 一(上)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304章 打猎(下)第273章 中伤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352章 安定第108章 走后门第202章 停修第449章 风起第140章 奸细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214章 肥羊(下)第217章 归来(上)第494章 朕累了第92章 地图(下)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400章 未卜(下)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417章 一地鸡毛(下)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292章 小鱼(上)第281章 可怕的误会(中)第93章 两道诏书第224章 皇后(下)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315章 脱变(上)第366章 幕后者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242章 抚桑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250章 暖冬(中)第224章 皇后(下)第471章 驱(上)第482章 天堂第83章 夜郎(上)第278章 公主(下)第86章 巡察(上)第187章 用(下)第388章 新人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228章 猛人哥第155章 清明(中)第17章 约战(下)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490章 大秘密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115章 流民(上)第160章 提亲(上)第197章 草帖子第472章 驱(下)第177章 夜探第163章 想不通第521章 无耻第224章 皇后(下)第178章 开业(上)第58章 异人奇课第11章 师规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473章 真相第50章 火花四射第258章 天堂的**第417章 一地鸡毛(下)第267章 海货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352章 安定第201章 父亲(下)第500章 破骑军第115章 流民(上)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195章 国舅(上)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388章 新人第517章 养猪第130章 诘问(上)第198章 插钗第9章 歪才第344章 矫正(下)第82章 诱、惑(下)第250章 暖冬(中)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259章 枪杆子第421章 飘摇(下)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39章 信(下)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161章 提亲(中)第221章 大婚(中)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372章 包青天第152章 烧酒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