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脱变(上)

春节到来,得给老丈母娘拜年。

潘怜儿坐在车里,抱着宋玉,车中还带着宋福娘、宋小鱼、宋盼盼,还有两个小家伙,宋万娘与宋宝,他们让宋九抱着,坐在马背上。但莫要小视了宋家这几个孩子,玉苹在京城时教,潘怜儿更在教,宋九看似宠爱,实际是寓教于乐,也在教。七岁的宋福娘能算出三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能用算盘勉强打出加减,勉强地读出论语,宋宝也勉强地读千字文。而且在宋九带领下,他们性格外向,又会讲很多故事,虽不及极少数七八岁就会作诗的宋朝天才儿童,但智慧表现比其他的孩子高出一大半。

宋宝好一点,那是男孩子。

但宋万娘不同,她是女孩子,从一出生就集千宠百爱于一身,再加上长相好看,许多贵妇人都喜欢。然而听她在读论语,大家都无语了,一起责备潘怜儿,她是女儿身,你这样教她,以后谁家来娶她?

背下里还有一个人心里也悬着,赵匡义夫人符氏去年因病去世,临终前拉着赵匡义的手说,大王,别忘记了柴家。

赵匡义苦笑点头。

宋家那般教法,那是培养妖孽,自己那个侄孙真不般配啊。

来到潘家,潘仁美马上要回来,但不会太久,庆功宴后,他要回到驻地,也就是去汉中。但也不一定,也许赵匡胤会换地盘。或者象广州那样,带这个虚职,留在京城。节度使职位渐渐模糊了。有虚职与实职,即便是实职,权利也不多了,多少受文臣节制,有领兵与练兵权,可兵力很少,并且都是厢兵。

宋朝官职也开始含糊不清。如以宣徽南院使、义成节度使曹彬为枢密使、领忠武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为宣徽北院使,一般人会十分糊涂,但放在宋朝,官员们自己儿就知道了。那就是曹彬为西府宰相,同时身领着忠武节度使的虚职,这个虚职无实权,是一种荣誉,同时多拿一份工资。不过这个宰相有可能也是与石守信他们一样,成为一个使相。那就是两大虚职。潘美的情况会复杂一点,去汉中赴任了,那个西府重要的职位宣徽北院使成为虚职。荣誉与多拿一份工资,没其他的意义。若不赴任,召入西府谋事,节度使变成兼带的虚职。若闲赋在家。两个职位会全部变成虚职,若是征太原,两个职位是虚职,征太原的职位则是实职。也就是结缀,不过他们二人这个缀结得太大;尽管不多,但是一等一的官职。

所以田氏也在家中做了一些准备,防止去外地赴任。

看到几个孩子。田氏高兴地迎了出来。

宋九家的几个女孩子个个都垂涎三尺,不仅是宋九,自从赵匡胤承诺了国公之爵,以及其他种种迹象之后,无一人小视宋九。还有她们自身的素质,?以及宋家那个十万。

田氏也想来一个亲上加亲,那是不可能了。

她没有小视宋宝,这孩子精灵古怪,说不定将来会有大出息,而且女儿与宋九那个小妾关系不错,终于成功地为宋家生出一个男孩子,马上就取名为宋玉,宋九不同意,说有一个古人叫宋玉,潘怜坚持,自古以来同名的人太多了,咱们要么不同名,要么与名臣同名。两人争了一会儿,宋九华丽丽地撤退下去。

在宋家一切似乎反过来的。

实际这个名字,就是对玉苹的一种挂念。

相互传压岁钱,田氏微笑,两家人丁兴旺,她也感到喜欢。宋九对自己几个老小十分痛爱,这种景象是她乐于看到的。不过她也不大明白,为什么当初刘家看不上宋九,或者宋九为何那么迟才通了“七窃”。

宋九问:“丈母,丈人什么时候回来?”

不大好说,若是赵匡胤想留他们弹压江南,说不定又要呆上一段时间,若认为江南没有大问题,马上就能召回来。田氏在城内,消息灵通,因此问一问。

“老身听闻皇上即将下旨宣曹将军与你丈人一道率军回京,不过老身担心在京城时间不会太长,陛下又让我们去汉中。”

“去汉中未必,怕是接下来攻打太原。”宋九道。

邸报上说曹彬进入金陵城后,申严禁暴之令,士大夫保全者甚众,又派军法官大搜于军,没有搜出一个兵士敢匿人妻子,这才没有搜下去。然后让文臣许仲宣按籍检视,曹彬一概不问,攻伐是武将的事,治理交给文臣,因此这一行征伐虽慢,中间险象环生,也花了更多的钱帛粮草物资,但没有作孽,为接下来治理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这是邸报上说法,潘美在家中里还提到一件事,曹彬临行前,赵匡胤曾许诺,等到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想一想官拜宰相,又兼领着节度使,那几乎是武将荣誉的巅峰。

进入金陵城,将李煜捉住后,潘美贺。曹彬说道:“不然,此行能成乃是仗着天威,遵庙谟,我有何功,况且使相极品之职。”

潘美还不大相信,曹彬又说道:“太原未平尔。”

老曹心胸很广大,可未必了,这一行他暴露出许多缺点,特别是皖江口一战,险之又险,若那个南风继续刮,朱令赟成功突破皖江口,直下采石矶,战况又是另外一种情问。赵匡义也许会用他,但精通军事的赵匡胤不可能会继续以他为主帅,北汉弱小,可背后有一个庞然大物!因此接下来只能用潘美,要么赵匡胤再次亲征。

“还要打啊?”

“北汉未复,何来大一统之说?”

“若那样,岂不是还有燕云,还有吐蕃……”

“丈母。燕云就足矣了,吐蕃太远,又没有危害。这个你不用操心了,自由皇上考虑。”

他们在说话,潘怜儿在发果子,潘惟正过来抢,潘怜儿敲他的脑袋:“你都是大人了。马上就要成亲,还好吃。”

看着这和协的一家子,田氏又快乐的微笑。

宋九说道:“丈母,我还要去一趟皇宫。”

“去皇宫?”

“献冶铜技术,”宋九道。去年冬天南方传来捷报。蔗糖可以实际推广了,并且托驿使带回几百斤白糖,不是卖的,都送人了。这不代表着技术成熟,可能还存在一些缺点,但在试验室里找不出来。因此先进行小规模的投产,再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大约会花费两年。那时候技术基本能成熟,那时不仅能大规模上蔗糖,还会产生许多连带技术,包括改进硫酸的制造方法。包括一系列的结晶沉淀等相关的技术。最终这一系列的技术一起起来,整个工业就会产生彻底的脱变。

若是变在农业,味道差不多,选种,小田种植,推广到大田。

但冶铜技术还逊色一筹,准确地说现在就进行小规模的实产还有些早。这个只能宋九一人清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赵匡义叮嘱过自己,最好抢在南唐捷报传来,将冶铜技术交上来,来个喜上加喜。

赵匡义有这个心,宋九也想它早点成功,最好连纺织机械也研究成功,但不是想就能实现的,捷报传来,马上李煜就要带到京城了,宋九不得不提前交上去。

也不大碍事,先来一个小规模的投产,会找出更多的问题,大不了国家会浪费许多钱帛,可除了宋九,谁人知道?

宋九还想与赵匡胤来一个私下的交易。

再者是挂钟,如今改了名字,开宝仪,不伦不类的名字,开宝仪同样有很多问题,但能作为一件商品销售了,反正好与坏,无一人知道,投入许多钱帛,也培训了一些工匠,打造了许多零件,宋九听从赵匡义的吩咐,一直没有组装销售,别人同样也不清楚,于是又将早期打造的零件毁去,打了毁,毁了打。虽技术进一步提高,工匠手艺也渐渐熟练,但这个浪费太大,也到了销售的时间。

因此宋九打算先行将这个技术交上去。

田氏不大懂,道:“那也好,这是正事儿。”

大的道理她不懂,但基本的还懂,国家缺钱用,以至下令铜钱不得过江,以前仅是南汉与湖南,如今南唐收回来,还能让铜钱不过江?

她忽然想起来道:“陛下曾承诺给你一个国公之爵。”

“丈母,国公之爵无所谓,只要安心做事,还愁没有官爵,以前陛就曾想让我担任三司副使与秘书省少监,都被我拒绝。想不想做官,在我一念之间,何必急着做国公?树大招风哪。”

“你这孩子,也好,低调做人,省得别人眼红,去吧。”

宋九骑着马来到皇宫。

知道他来是献宝贝了,赵匡胤马上吩咐太监将他带到便殿笔吟吟地看着宋九道:“弄出来哪?”

还用得着宋九禀报吗,他眼睛同样在盯着那个试验。

“差不多吧,不过微臣来还说另外一件事,关贸保护政策。”

新名词,赵匡胤茫然了。

宋九解释道:“关贸也就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自古以来,对此比较忽视,因为微臣主持着市舶司的一些事务,后来认真思考过这些商贸,发现了一件趣事。”

“说来听听。”

“比如进口,也就是从外番进过来的货物,微臣打一个比喻,就说香料吧,香料到了我朝,一做了美味佳肴的调味品,二是薰香或者薰衣,薰器皿用掉。中间获利的第一个是市舶司的关税,第二个就是商人。再就没有了。”

“那有什么不对?”

“有啊,微臣再说出品,做一个比喻,瓷器,最后一道收益是市舶司的关税,海上也有收益,但那都是海商的事,多为大食南海所得,我朝海商现在不多,若有,我家规模最大。”

赵匡胤笑了笑,别的人经商他未必很在意,倒是宋九家经商规模越大越好,那是反馈给国家的。

“微臣只说陆上的收益,其次是运上两个市舶司商人的收入,再次便是瓷器作坊的收入,这中间朝廷都会征到商税,但与进口不同之处,便是已多了一个瓷器作坊的税务。这才是一个开始,瓷器作坊随着出口规模的庞大,每卖出一件瓷器,便会有一些钱流入作坊主口袋里,也有一部分流入仆役口袋里。卖得越多,养活的仆役会越多。但瓷器不是凭空造出来的,它需要瓷土,需要石炭,以及其他种种,连带着许多产业规模变大,养活的人会数不胜数。国家商税也会变相地越征越多。这些百姓生活变好了,又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整个国家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状态。”宋九尝试着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

“其次就是钱,无论金银做准货币,还是铜钱为货币,一旦大肆进口,这些钱币是对外流通的,并且我朝文明经济发达,就象水往低处流一样,相对外国的钱币少,若不进行控制,进口数量会远大于出口数量,我朝得利不多,钱币也会紧张。但出口不同,钱币是向我朝流通的。除非我朝钱币多得都用不完,那是不可能的。”

“宋九,你想说什么?”

“国家来控制,两个市舶司征关税时,出口货物不征任何税务,鼓励刺激出口,仅征进口关税,最少此举能勉强使进出口数量持平。这就叫贸易保护政策。”

赵匡胤有些迟疑,若那样,国家一年就会少收入几十万缗的关税。

“陛下,实际若舍得,每出口一样货物,国家给予一些小小的奖励,那么不久以后若精心统计,会发现商税不是减少,相反的是提高。当然,这必须要商税规范化。国家商税征收严重不均,越有钱有势的商税征不到,相反的只能征中小商人税务,渐渐会成为弊端。”宋九说完第一条,没有再说了,这得看赵匡胤如何看,自己解释得够清楚了,于是才说正事。国公的什么他不在乎,可在乎的赵匡胤未必能同意。

第441章 妖星(中)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17章 约战(下)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215章 踢第82章 诱、惑(下)第292章 小鱼(上)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17章 约战(下)第442章 妖星(下)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338章 坦白第308章 硕麦(上)第215章 贺礼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77章 卷(下)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240章 脱变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459章 小妾第53章 大笑第198章 牛(上)第396章 枭雄的末落(下)第25章 杀伤力第83章 夜郎(上)第473章 真相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220章 大婚(上)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241章 金贵第37章 果子(下)第391章 打脸(上)第263章 辞戟(下)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459章 小妾第399章 未卜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317章 学问第369章 拓跋第101章 宇文恺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333章 入相(下)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265章 折腾第195章 国舅(上)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440章 妖星(上)第250章 暖冬(中)第223章 皇后(上)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328章 怜奴第462章 前戏(上)第23章 父辈(上)第292章 小鱼(上)第133章 荒野(上)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52章 比较(上)第181章 功名(上)第352章 安定第66章 悬赏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503章 遗言第49章 盛况第464章 前戏(下)第38章 信(上)第198章 牛(上)第321章 大江(下)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507章 求和第263章 辞戟(下)第198章 插钗第142章 又是豪赌(下)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217章 归来(上)第192章 上朝第216章 亲征第187章 用(下)第371章 那一年第78章 孤家寡人第222章 大婚(下)第486章 南方(下)第454章 燕南归第314章 才子(下)第234章 快乐岛第126章 影响第38章 信(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283章 春闱(上)第234章 快乐岛第473章 真相第241章 金贵第219章 弄错了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46章 正八品
第441章 妖星(中)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17章 约战(下)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215章 踢第82章 诱、惑(下)第292章 小鱼(上)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17章 约战(下)第442章 妖星(下)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338章 坦白第308章 硕麦(上)第215章 贺礼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77章 卷(下)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240章 脱变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459章 小妾第53章 大笑第198章 牛(上)第396章 枭雄的末落(下)第25章 杀伤力第83章 夜郎(上)第473章 真相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220章 大婚(上)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241章 金贵第37章 果子(下)第391章 打脸(上)第263章 辞戟(下)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459章 小妾第399章 未卜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317章 学问第369章 拓跋第101章 宇文恺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333章 入相(下)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265章 折腾第195章 国舅(上)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440章 妖星(上)第250章 暖冬(中)第223章 皇后(上)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328章 怜奴第462章 前戏(上)第23章 父辈(上)第292章 小鱼(上)第133章 荒野(上)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52章 比较(上)第181章 功名(上)第352章 安定第66章 悬赏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503章 遗言第49章 盛况第464章 前戏(下)第38章 信(上)第198章 牛(上)第321章 大江(下)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507章 求和第263章 辞戟(下)第198章 插钗第142章 又是豪赌(下)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217章 归来(上)第192章 上朝第216章 亲征第187章 用(下)第371章 那一年第78章 孤家寡人第222章 大婚(下)第486章 南方(下)第454章 燕南归第314章 才子(下)第234章 快乐岛第126章 影响第38章 信(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283章 春闱(上)第234章 快乐岛第473章 真相第241章 金贵第219章 弄错了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46章 正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