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入相(下)

未动身之前,先看了铸钱监。

宋九奏折到了京城,古通判与张霁二人削籍为民,这让潘怜儿更不满意。当年宋九仅是出征了交趾,便让赵匡胤削籍为民。两者能相同吗?

至少有一个流放处执吧。

宋九好言安慰了许久。

对宋九在江州的做法,朝廷未置与否,但同意了两条。

那就是将江南国学改成白鹿洞书院,从江州财政中拨出一笔款子,扶持白鹿洞书院,并且从河洲书院里调出一些师生,前往江州。但白鹿洞书院以儒学为主,其他学问为辅。

第二条就是铸钱监。

并且三司调来详细的数据,又从其他数州调来一些匠户。

年底铸钱监就能正式营业。

宋九看着三司数据,开始起铜产量并不高的,但随着火药的使用,每月江南铜产量在逐步增加,若是按照这个走向,明年整个南方课铜量能达到三百多万斤。

这是课铜数量,再包括私铜,实际产量能达到五百万斤。

并且它是指原始冶铜后的结果,若是推广反射炉冶铜,这个产量会增涨两到三倍,包括一些贫铜矿也能利用上。

但这些铜不可能全部用来铸钱,大约能利用三分之二,那么一年能铸钱三百到四百万缗。

这个铸钱数量仍满足不了国家的货币需要,可多少能解决一半钱荒的问题,至少两三年过后,朝廷不需要下诏钱不得过江。

它尤着国家的民生,朝廷对此十分重视。

宋九看了看,带着家人前往湖口。

江州十分麻烦,然而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时光渐渐接近十月,纷争渐渐平息。

宋九又派出官吏,于彭蠡湖修筑一个面积达到四百多顷的湖圩。它不是为了大兴圩田。江州如今成了地广人稀之所,圩田虽然肥沃,筑圩堤时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筑好后还要兴修沟渠,平整田亩,汛期时又要防洪抗讯,老百姓未必喜欢。

所以从宋九去湖南提出筑围。再到江东,如今真正的围田与圩田并不多。

它主要作用,还是起一个表率,以后人口增涨了,就能用它做一个示范。

同时又于江州城外勒石为巨碑,上面标洲彭蠡湖以及周边地区可以筑圩的范围。可以筑圩,但必须留下深湖区域,以便蓄水,包括各个河道也不能大肆侵占,否则一旦汛期来临,洪水不得泄,就会出现大面积涝灾。所谓的圩,在汛期时圩区远低于河面,一旦圩堤冲垮了,那会死很多人的。

除了巨图,还有相关的文字说明。

除了这三件实事,宋九也没有其他举措了,要么就是成天地调解。

一直调解到年底,才勉强将江州所有宅地处理。

……

风依然很是凛冽。但江河冰川渐渐融化。

前面就能看到河洲魄丽的身影。

它已经成为京城最亮丽的风景线。

潘怜儿高兴地从船舱走出来道:“官人,京城到了。”

宋九闻声,放下书本,也从船舱里走出。回京的这段时间,宋九一直在埋头苦读,以后的日子一定要做一个文官,但有学问的人越来越多了。不读书是不行的,能让这群文人活活吃死。

两人站在船头,潘怜儿悄声问道:“官人,你认为陛下真的病崩?”

“勿要问。”宋九严肃地说。

去年年底。宋九在江州听到赵匡胤驾崩的消息。

听到的传言更多,真真假假,宋九难以辨别。

中间有诸多谜团,即便是宋九,身在局中,恐怕都不能得到真相。而且他也不能去查问真相,找死啊。

但在短短两个月内,已经能看出赵匡义重视内治的程度。先是在年底发布诏书,以贾琰为三司副使,之前前川与夔峡分别设转运使,峡盐运到荆南,导致西川百姓缺盐,赵匡胤生前时追究了两地转运使的责任。

这个追究是没有道理的,川盐是井盐,产量就那么大,调到荆南了,当地肯定缺少盐巴。于是赵匡义赦免两地转运使之失,任命西川转运使申文纬遥兼峡路,峡路转运使韩可玭兼西川路,让两地转运使互兼异地长官,那么对对方的情况就会了解。至此,巴蜀盐业运输再没有发生梗阻。

接着赵匡义闻听有的节度使能养一千多匹马,用一千多个仆役,并且这一情况十分普遍,于是在朝会上问,这些节度使钱是从哪儿来的?就象宋九算的账那样,养一匹马相当于养几个仆役,即便节度使薪酬很高,但顶多养一百匹马一百个仆役就吃不消了。在赵匡义逼问下,大臣不得不吐出真相,各节度使利用朝廷官运,夹带私货进京贩卖,以谋取私利,既省了运费,又避免了税务。

赵匡义下诏严令禁止。

然而他无论在内治上再怎么精通,赵大死得不明不白,军事上又成了短板,只能在史书上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

但赵匡义登基,对宋九却是一个福音,刚过完元旦节,赵匡义便下诏,将宋九提为参知政事。

宋九返回船舱,问怜奴:“你家官人究竟叫什么名字?”

他写信让昇州知府杨克让打听李秀,杨克让年底给他回了一封信,说查无此人。

金陵有叫李秀的大户,但皆与怜奴所说的李秀不符合。

宋九便追问怜奴,问急了,怜奴便哭。宋九无奈,只好让杨克让再打听,但快近了京城,宋九又接到杨克让的信,信上首先恭贺宋九进入两府,最后还是说查无此人。

在江州也就罢了,但到了京城,宋九不能不明不白地带着她回家。

怜奴急切地说:“宋国公,奴婢替你带孩子。”

“你有何难言之隐,尽管说出来,说不定我能替你解决。”

怜奴又垂泪了。

宋九没办法,只好不问,但向潘怜儿努了努嘴,自己不便问得太深。可是妻子能问。

回到家中,三个姐姐也高兴地赶过来。

赵匡义登基后大赦天下,然后封赏群臣,宋氏封为开宝皇后,赵德昭封为武功郡王同平章事加节度使,赵德芳为开封府尹同平章事,赵匡美为齐王。位宰相之上,昭庆公主为郑国,延庆公主为许国,永庆公主为虢国。权知高丽国事王伷为高丽国王,后面的这个就别当真了。

而且赵德芳虽为开封府尹,但无处理开封政务之权。真正处理开封事务的是赵匡义的亲信,原开封判官程羽权知开封府。

宰相薛居正加左仆射,沈义伦加右仆射,卢多逊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曹彬呆在京城什么事也没做,加同平章事,楚昭辅为枢密使。

等到京城安定后。赵匡义这才下诏让潘美等将回京,然而那些大兵们继续留在北汉境内。

要召回的,但那时不敢召回来。

这段时间,升官发财的不知凡几。

可真正升得快的只有宋九一个人,再看看两府,薛居正他们都是老人了,就是赵匡义登基,新人仍然仅是卢多逊一个人。

因此宋九一回来。大姐准备摆香案祭祖。

“大姐,不用急,我会祭祖的,但不能太嚣张,做人还是低调一点好。”

“也是。若是玉苹能回来就好了。”

“大姐,放心吧,我一定会让契丹将玉苹送回来的。若不是为了她,我也不会这么快答应做参知政事。”

“玉苹回来,也要做参知政事。”

“大姐,你不懂。这个参知政事那么好做的?”

潘怜儿在边上点点头,在路上宋九也与潘怜儿说过,两府数人,薛居正、曹彬、沈义伦是老好人,楚昭辅与宋九关系不错,卢多逊虽奸滑,但与宋九没什么矛盾。

然而洛阳还有一个人。

潘怜儿表示怀疑,宋九道:“你看吧,他会回来的。”

赵普手腕太高明了,而是两府诸相才能比较弱,除了卢多逊外,其他几人皆拿不出手。因此只要给赵普一个机会,继续从鱼又化为龙。一旦赵普回来,那么宋九呆在东府同样会难受。

大姐又看着怜奴,问:“她是谁?”

“你问怜儿吧。”宋九没好气地说。

数次问怜奴,皆让妻子打断了,这个娇小的弱女子跟在他身后快半年时间,居然还没有摸清她的身世,这让宋九感到很无语。

潘怜儿小声地在大姐耳边说了几句。

大姐看着怜奴,眼中狐疑,潘怜儿是说怜奴知书达礼,宋家太单薄了,想让宋九纳下来。可她弱小的身材,让大姐怀疑她能不能生养孩子。

宋九听不到她们在说什么,但能猜到,低声道:“怜儿,她是有夫君的人。”

“她叫怜奴,与我有缘,你不要为难她哪。”

“由你吧,我去中书报到去。”

宋九骑马去中书交接,中书几个大佬齐齐贺喜。

刚在谈话时,小黄门让宋九进宫。

由小黄门带到皇宫,见到赵匡义,宋九山呼万岁,然而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赵匡义让他坐下来,说道:“宋卿,你在江州做得不错。”

“不敢,臣临行前,江州还有许多矛盾。”宋九道。表面上看宋九在江州做得不出色,产生诸多纠纷。原江州百姓还是感恩宋九的,但江北来的百姓心中皆在怨恨宋九。实际两者,真正吃亏的是原江州百姓,现在估价,无论是宅或是地,都贬值了,并且贬得厉害,江北大户与商贾暂时多出了一些钱,然而相对于江州的前景,他们其实是沾了大便宜的。除非他们想学赵承宗,或者象张霁时那样,以小博大。

宋九喊过去的诸衙内管事能理解,然而这些江北百姓不能理解。

因此走的时候,送行的百姓并不多。

但宋九在江州所做的,为以后江州打下了好底子,并且多少挽回了朝廷在江南的恶劣名声。

赵匡义笑咪咪地看着他,很早的时候赵匡义就想用宋九为相了,说道:“宋九,朕以你为参知政事,可有什么国策对朕说一说。”

“啊。”

“就象诸葛亮见先主,王猛见符坚,姚崇见唐明皇那样。”

朕赏识你,给朕来个隆中对吧。(未完待续。。。)

第175章 聘礼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220章 夜宴(五)第174章 嘉禾第279章 二敲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293章 小鱼(中)第302章 高下(下)第73章 南方(中)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514章 三忧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329章 毒狐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486章 南方(下)第146章 桃花第320章 大江(上)第61章 爱因斯坦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12章 从此醉(上)第387章 好人第488章 要翻天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346章 轻敌第425章 上位(上)第381章 斗吧第470章 将功折罪第75章 卷(上)第204章 老韩第134章 荒野(中)第364章 弃子(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131章 诘问(下)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214章 肥羊(下)第60章 关健第37章 果子(下)第142章 又是豪赌(下)第491章 狼来了第139章 派系第213章 肥羊(上)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325章 拜第318章 摇摆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250章 暖冬(中)第228章 猛人哥第189章 强上了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418章 荒诞(上)第472章 驱(下)第70章 神奇(中)第220章 大婚(上)第258章 天堂的**第173章 第一枪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528章 黑土地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75章 卷(上)第2章 人心第470章 将功折罪第508章 口袋第64章 糊涂第156章 清明(下)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220章 夜宴(五)第243章 插花第189章 强上了第170章 巫蛊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160章 提亲(上)第386章 礼物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149章 背后(下)第223章 皇后(上)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第62章 我的地盘第314章 才子(下)第278章 公主(下)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120章 变化(中)第120章 变化(中)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193章 朝会第99章 加码第502章 黎明第381章 斗吧第7章 要钱不要命
第175章 聘礼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220章 夜宴(五)第174章 嘉禾第279章 二敲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293章 小鱼(中)第302章 高下(下)第73章 南方(中)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514章 三忧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329章 毒狐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486章 南方(下)第146章 桃花第320章 大江(上)第61章 爱因斯坦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12章 从此醉(上)第387章 好人第488章 要翻天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346章 轻敌第425章 上位(上)第381章 斗吧第470章 将功折罪第75章 卷(上)第204章 老韩第134章 荒野(中)第364章 弃子(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131章 诘问(下)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214章 肥羊(下)第60章 关健第37章 果子(下)第142章 又是豪赌(下)第491章 狼来了第139章 派系第213章 肥羊(上)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325章 拜第318章 摇摆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250章 暖冬(中)第228章 猛人哥第189章 强上了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418章 荒诞(上)第472章 驱(下)第70章 神奇(中)第220章 大婚(上)第258章 天堂的**第173章 第一枪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528章 黑土地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75章 卷(上)第2章 人心第470章 将功折罪第508章 口袋第64章 糊涂第156章 清明(下)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220章 夜宴(五)第243章 插花第189章 强上了第170章 巫蛊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160章 提亲(上)第386章 礼物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149章 背后(下)第223章 皇后(上)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第62章 我的地盘第314章 才子(下)第278章 公主(下)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120章 变化(中)第120章 变化(中)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193章 朝会第99章 加码第502章 黎明第381章 斗吧第7章 要钱不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