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

一会儿孔守正也带着侍卫奔向南方,但他这一队乃是骑兵,人数不多,仅数百人,典后的。随后就漫上黑压压的契丹铁骑,有的人穿着盔甲,有的穿着皮甲袒胸露腹。

实际两个人种相貌区别不是很大。

不过自有一种凶悍之气,嘴中还不停地吆喝着,就象赶鸭子一般,何继筠低声说道:“有了。”

契丹人很强大,可宋军已成功的迷惑了他们,这样漫山遍野而来,看上去十分怕人,实际少了一种最重要的东西,军纪,或者叫阵型。其中领首的一人还在大叫,显然催促手下快点追。一个是步兵,一个是骑兵,追上去就是当肥羊宰割的。

何继筠手一挥,侍卫吹响号角。

宋兵一个个翻身上马。

胡大与郭大也翻身上马,宋九差一点想说,你们真打啊,可你们不是兵士,就算杀死了敌人,这个功劳怎么记?

宋九也翻身上马。

大黑用舌头舔了舔宋九,显然它也不知道即将发生的惨战。

第一个行动的是各个山头上的宋兵,但离得远,宋九看不到了,他们一个个掀开自己身上的伪装,山顶离山道近的就搬起大石头往下砸,离得远的就用伏虏弩射。

契丹人莫明其妙,有人在大喊,契丹语,宋九听不懂,大约是喊中埋伏了。山道里发生的契丹人也看不到,但能听到自己战友的惨叫声。

实际往往以少胜多就是这样产生的。不仅是武器,兵士的战斗力。还有就是士兵的心理素质与士气。就在他们迟疑时,宋军杀了出来。非是步兵对步兵,若那样赵匡胤也不会说亭午等候捷报,真正决战的还是骑兵。还有就是马,这时候宋朝用的马多是西北马,不缺马,就是代价的问题,养马的费用能不能吃得消。

西夏一独立。宋朝苦逼,不仅缺少战马,就是有,也没有良马。

这种马块头比契丹马更高大,爆发力也强,但契丹人也有优势,契丹马能吃苦。耐力好,并且他们多是轻甲,或者皮甲,非是宋骑沉重的马甲。因此跑长了,契丹骑兵还是占据速度优势。

一支支宋军从山林中杀出来。

没有立即崩溃,但宋军占据着优势。以整齐的阵型反复地切割着。更要命的是后面契丹人涌不上来,越是狭窄的山道,两边越是埋伏着宋军,源源不断地将石头砸下,契丹人也怕死的。

宋九站在山坡上看。

胡大嗷嗷叫地冲下山坡。郭大还好,尽职地站在他身边。但还是战了一下。一名契丹人仓皇之下冲了过来。宋九见势不妙,拨出朴刀迎上去,郭大也迎上去。实际两人合在一起实战经验也许不及这个契丹兵,但这个契丹兵也乱了,三人手舞着兵器,不知道在做什么,象是在空中鬼划符。最后郭大凑巧,近了身,一刀将此人劈于马下。

郭大用刀将其脑袋削去,挂在马背上,要领功的,可是宋九在呕吐,郭大也不大好,弯着腰想吐。

一个个若是象他俩,那完蛋了,但其他宋军全部很凶悍。战场就是这样的,很少能战斗几个时辰,谁去心理崩溃,谁就先会败。契丹人看势不妙,开始崩溃,有部分人向回逃跑。

这时候孔守正带着佯逃的宋军返回,加入战斗。他部下多是步兵,但一加入,让契丹人终于崩溃,一个个向回逃去。何继筠大喝一声:“追。”

又扭头对何承睿说道:“带盔甲脑袋向陛下报捷。”

不然来不及。

何承睿用刀砍地上的契丹人脑袋,带了几十个人头,回去献捷。宋九看着他在忙活着割人头,看不下去,也带着郭大追赶下去。一路杂七杂八的倒下许多尸体,有契丹人的,有宋人的,但宋人的少,八成是契丹人的,一场大捷是有了,可是场面十分血腥。宋九有时候闭上眼睛,由着大黑载着他往前跑。

出了石岭关,孔守正还继续带着手下追赶,何继筠却停下,开始打扫战场,收押战俘,救治伤员。看到宋九来了,他仰天大笑,说道:“如何?”

孔守正还在追,快到中午了,宋九起疑,诸臣也起疑,一起朝北看。赵匡胤实际也不大放心,终是契丹人,就站在北台上向北看。

正午稍过,也能算是正午,一骑自北来,侍卫将他拦住,问何人,何承睿答道:“我是何继筠之子何承睿,向陛下献捷。”

诸臣一个个面面相觑,赵匡胤也大乐,胜了就是自己的神机妙计。

实际他这个后果很恶劣的,以后有好几个宋朝皇帝想学习之,弄得前线将士头痛万分。

这一战因为宋九无意中的加入,战果辉煌,击毙近两千多名契丹兵士,俘获一千余人,包括排阵使王破得,武州刺史王彦符等两个刺史。但也不能全是契丹人,其中一半是幽云境内汉人。

这让宋九很担心,这打来打去的,别将玉苹的父亲给弄死了。这是武州朔州境内的契丹兵,一旦出兵河北,玉苹父亲肯定要披挂上阵的。战斗结束,最抢眼的就是孔守正,他带着兵马追击了三十多里,这时候慢慢就追不上了,这才调回头抓后面的俘虏。契丹主帅南大王沙相公让他追得失魂落魄,带着手下,一路风声鹤唳,逃出雁门关,才停下脚步。

实际宋朝不知道契丹国内形势,否则这次何继筠放开手脚追敌,收获会更大。但也能看到一些,若是宋军大败了往往就全军覆没了,逃不了。但契丹人败到这种地步,损失不足一半。见好就收,宋九等将领押着俘虏与缴获的武器辎重。返回太原城。

赵匡胤没有大喜,反在帐中暴跳如雷。

ωwш ▲тт kΛn ▲c o

北汉以为契丹来援。有持无恐,赵匡胤将人头也摆了,俘虏们也押在阵前亮相了,这一回好投降了吧。仍然不投降。

于是攻城。

这几天投石机不知砸死了多少北汉兵士,但砸死最多的是无辜百姓,兵士躲在墙垛后面,死亡数量并不是想像的那么多。四营同时出动,开始进攻太原城。

但这时北汉人却将宋军投入城中的石头搬出来。反过来用这些石头守城。攻打了一天,宋军伤亡惨重,赵匡胤不得不下令停止进攻。左神武统军陈承昭献策,陛下自有数千万兵在左右,胡不作之。

赵匡胤让他说得一愣。

陈承昭指着汾水。

赵匡胤大笑,那还能不明白。宋九未反应过来,赵匡胤开始下诏了。命官员将太原诸县郊外农民一起驱逐到城下,筑长堤壅汾水。然后让宋九带着学生察看测量。

宋九会意了,叹了一口气,这一淹城中不知多少百姓又遭了秧。

但不得不听从命令,而且这该死的战争早点结束吧,否则死的人更多。

不能先填汾水。而是从两边开始,东侧长堤加高,利用由高往低的地形,抬高河堤,又于城南建河堤。不可能将所有太原南城墙一起淹没。但由于地形。城墙也高低不平,例如南城门一带地形就很好。往西去又很低。淹的就是这段城墙。

量出高度。两边堤坝建起来,再塞汾河,决开汾堤,囤高水位,水就漫向城南,直到将城墙淹没或冲垮。赵匡胤下诏造小船,准备乘船入城。然后又将宋九召进中帐,说道:“好炸城墙了。”

“陛下,不是开始壅堤了吗?”

“能不壅堤最好,否则就是攻破太原城,百姓死得太多,也有伤天和。”

“喏。”宋九来到北营,是曹彬的大营。

也是老朋友了,曹彬说道:“小九,做得不错啊,这一役你也有功劳。”

因为是赵匡胤手指策划,无人敢说,实际宋九有着完善之功,但他能与赵大抢功吗?宋九也无所谓,论功他的功很多,不在乎这个军功,也不想要军功,不是好事儿。

宋九在测量,赵赞在堵晋祠水,四月水大,风谷河水堵不起来,水流量太大,但从西边切断了。

不过城中显然也得知消息,兵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在里面也挖了一条壕沟。曹彬问宋九:“行吗?”

“曹将军,它非是万能的,不过暂时想破解,够太原城中忙活一段时间。你看我手中的图。”宋九将图递给曹彬看。城中有两法对付,一法是引水注壕,那样泥土会潮湿不堪,地道挖到城墙下面,壕水会涔入地道,不过那样城墙也有危险。受潮了,城墙基不稳,不用火药,也可以用撞车将城墙生生撞倒。因此只有第二法,它的爆点在城墙下,派兵士伏在壕沟上听,若有动静,用长矛刺,能将兵士活活刺死在地道中。不得不承认,人们对战争接受能力很快的。

然而还有办法,就是听,这么长的城墙,城头要需要人手,城中需要人手,能派出多少兵士倾听。因此可以将地道挖斜。但还是有办法对付。

主要它的优势不明显。

或者明显了,宋九不愿去想,无他故,头号大敌是契丹,就是西夏,也是以野外作战为主,研究攻城术弄不好反成了自家祸害。

曹彬看着图样,问:“这样若计算会很麻烦的。”

“不然我何必弄出三角函数?”宋九说道。有它在手中,直线与斜线有什么区别?

这个曹彬不懂了,而是看着太原城道:“这个城很古怪。”

说它高大坚固,或者地形险恶,他也攻破过许多城池,有的城池虽不及它高大,比它还险恶,说北汉兵强悍,也不是,但两者一结合,就会产生化学反应。都折腾到这份上,城中仍不投降。

挖地道工程也不小。

五月就到了,宋九心中委实放心不下,在军中吃了很多辛苦不提,家中那摊子事还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就听到另一边的捷报,也正是宋九担心的事,契丹人也懂围魏救赵之计,一路分兵河东,一路分兵河北。韩重赟拜见赵匡胤,赵匡胤也说了策略,契丹人深入,必从定州来,于嘉山经过。契丹人真的从嘉山经过,韩重赟严阵以待。

契丹人抬头看到无数旗帜,大骇,这时代战争一旦让对方知道行军路线,种种布置之下很危险的。就象薛仁贵与论钦陵在大非川躲猫猫,薛仁贵一直找不到论钦陵的主力部队,可是薛仁贵主力所在论钦陵一清二楚,最终结果薛仁贵大败。韩重赟挥旗痛击,契丹又败。此战出现一个小将,李汉超的儿子李守恩,领着数千牙兵随后追赶,击毙多名契丹兵士,又擒获了许多头领。其父李汉超更是良将,他还有一个好朋友,叫马仁瑀,也就是王继勋要干掉的那个大校。这次马仁瑀将会做出一件更了不得的事,由是李汉超与马仁瑀反目成仇……

还有一点宋九也没有注意到,那就是真正产生杀伤力的非是韩重赟主力,他起的是击败作用,当然功劳最大,只有击败了才能杀伤。然论杀伤力是李守恩的部下,又是骑兵!

契丹东西两路大军全部击败,宋九听着战报,先是担心玉苹父亲,接着心中疑惑,杨业非是他记忆中的杨业,契丹更非是他记忆中的契丹,难道宋军强大如此?(未完待续。。。)

第9章 歪才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261章 保护(下)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443章 高处不胜寒(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224章 皇后(下)第528章 黑土地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472章 驱(下)第179章 开业(中)第480章 不杀第477章 几千年的话题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84章 夜郎(下)第267章 海货第317章 学问第286章 落幕第39章 信(下)第385章 五十年第164章 新知州第213章 肥羊(上)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210章 钱啊第283章 春闱(上)第419章 荒诞(下)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470章 将功折罪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219章 夜宴(四)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19章 分岐第486章 南方(下)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144章 事了(下)第8章 神奇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第234章 快乐岛第50章 火花四射第16章 约战(上)第360章 小把戏第38章 信(上)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9章 歪才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179章 开业(中)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265章 折腾第217章 夜宴(二)第269章 谋划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224章 皇后(下)第474章 背嵬第303章 打猎(上)第360章 小把戏第165章 有约第372章 包青天第101章 宇文恺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123章 两重天(上)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202章 停修第275章 反击(下)第352章 安定第89章 结社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264章 人才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11章 师规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305章 不杀人(上)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399章 未卜第425章 上位(上)第180章 开业(下)第374章 交锋(上)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381章 斗吧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25章 杀伤力第166章 镜子(上)第260章 保护(上)第338章 坦白第115章 流民(上)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172章 死(上)第219章 弄错了第130章 诘问(上)第309章 硕麦(中)第211章 思念
第9章 歪才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261章 保护(下)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443章 高处不胜寒(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224章 皇后(下)第528章 黑土地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472章 驱(下)第179章 开业(中)第480章 不杀第477章 几千年的话题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84章 夜郎(下)第267章 海货第317章 学问第286章 落幕第39章 信(下)第385章 五十年第164章 新知州第213章 肥羊(上)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210章 钱啊第283章 春闱(上)第419章 荒诞(下)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470章 将功折罪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219章 夜宴(四)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19章 分岐第486章 南方(下)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144章 事了(下)第8章 神奇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第234章 快乐岛第50章 火花四射第16章 约战(上)第360章 小把戏第38章 信(上)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9章 歪才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179章 开业(中)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265章 折腾第217章 夜宴(二)第269章 谋划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224章 皇后(下)第474章 背嵬第303章 打猎(上)第360章 小把戏第165章 有约第372章 包青天第101章 宇文恺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123章 两重天(上)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202章 停修第275章 反击(下)第352章 安定第89章 结社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264章 人才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11章 师规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305章 不杀人(上)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399章 未卜第425章 上位(上)第180章 开业(下)第374章 交锋(上)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381章 斗吧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25章 杀伤力第166章 镜子(上)第260章 保护(上)第338章 坦白第115章 流民(上)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172章 死(上)第219章 弄错了第130章 诘问(上)第309章 硕麦(中)第211章 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