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谁敢惹(上)

一亩棉花有多少劳动量,十五箔蚕有多少劳动量,难是采桑叶就不知道派多少人手盯在上面。

这样算账,一起关切地看着这大堆大堆的雪白。宋九老实地说了一句:“陛下,诸位,这种产量不正常,有一个种子适应时间,最少十年,种子才能适应北方天气。一旦大规模种植,它的价格也必然下跌,与麻葛相齐。只能说更多的百姓能穿上保暖衣服。”

也可能让蚕桑业渐渐萎缩。

西方人统称为丝绸,后世中国也称为丝绸,实际说法不对的,真分起来是绸、缎、绢、锦、纱、罗、绮、縠、絁、绢、??、纨、绫,还有鹿胎、透被、绣锦、刺绣、刻丝、绒背锦等更高档的丝绸品种,各个种类工艺皆不相同。但未来在棉布冲击下,许多种类必将消失。

这个历史也象宋九来到宋朝历史一样,起初还看到许多麻葛种类,与唐朝差不多,但几年宋朝大治,河北山东植桑养蚕的百姓越来越多,许多麻布种类名词也渐渐消失。

宋九又说道:“至少能证明它在北方能种起来,而非是南桔北枳。”

赵匡胤抬起头,看着远处,远处还是大片庄稼地,里面有蔬菜,有冬小麦,宋九只将那两户贪心不足的人撵走,或者余下几户的地并给其他百姓,并没有动。虽地是我的,你们还可以继续种植,不过税务由你们来承担,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才提前通知,你们不要种东西了。只是在外围砌了一道围墙,怕周边百姓来占地。

赵匡胤看的不是这些。徐徐说道:“不知道外面有多少庄稼果蔬能引进。”

“陛下,这个微臣也不能知道。但很多是能引进的,张骞出使西域最大的贡献非是联系西域各国,而是带回来许多庄稼果蔬的种子。”

“这种织机能不能织出棉布?”

“不能,也许能,可技巧非是中原女工能掌握的。但它还是很落后,等微臣有空时,以后会逐步改进。这个时间会更长,也要陛下支持,遍请各地手艺精巧会制造织机的织工。大家协手研发。”

“这就是棉被?”

“就是它,等会微臣送几床给陛下,”宋九说到这里,又看着刘温叟说道:“江东犁出现一百多年,可举国上下还有一半地区继续使用落后的各种犁具,推广不得力也。这需要陛下推广,才能迅速使百姓受益。刘中丞,有多少好处得先让陛下体会,非是微臣阿谀之。请勿弹劾。”

刘温叟哭笑不得。

宋九又说道:“诸位,再来看这一样东西。”

宋九拿出一件棉衣。

很早就出现棉衣,但那是真正的木棉,出产量少。要么蚕丝头,一件衣服塞几两,棉衣了。所以一到冬天。往往有百姓活活冻死。

它的意义也非同小可。陶谷说道:“陛下刚封医巫闾山,它便出现。难道这是天意?”

这是指岳海渎,山川大河与大海。按照礼度也要祭拜的,唐朝有唐朝的规矩,宋朝有宋朝的规矩,原先是四岳,还有一岳恒山,它在契丹境内,于定州遥祭。又设五镇,沂州东镇沂山,越州南镇稽山,陇州西镇吴山,晋州中镇霍山,有数镇非是宋境,但要yy,也无不可。莱州东海,广州南海,西海是指西方的大海,那个太远了,河渎并于河中府,北海济渎于孟州,淮渎于唐州,江渎于杨子江口改为成都府,北海就是渤海以及往北的大海,几渎就是黄河济水淮河长江,还有一镇,医巫闾山在营州境内,设为北镇,但不好意享祭了,那个yy太过份,能将幽云十六州收回来,赵匡胤估计就会乐得打滚儿,还谈什么营州。

宋九白了他一眼。

他十分看不起陶谷,原先他还没有发迹之时,这个老小子打压宋九多回。后来渐渐发迹,又娶了潘怜儿,开始说宋九好话了。但陶谷狠狠让钱俶嘲讽了一通。陶谷在翰林多年,想要升官,便对赵匡胤说自己有多辛苦,赵匡胤说到,翰林起草文书,都是翻阅前人旧作,俗语说依样画葫芦,有何辛苦?后来他出使吴越,钱俶好心,拿来梭子蟹招待他,陶谷不懂,于是钱俶从大到小拿出十几种蟹子罗列,给他观看。人家是好心,但陶谷狐假虎威,讥讽钱俶一蟹不如一蟹。钱俶恼了,就是你们皇帝见了我还客客气气的,你算那一门子,派人安排了一道葫芦羹,说道,先王在世时,厨子善长烹调葫芦,今依样制作呈上。陶谷羞愧而退。

宋九讥讽道:“医巫闾山在我朝东北,不能为北镇也,若设那就设乌山(杭爱山),混同江。”

众人哑然失笑,一个太原城都让大家头痛了,还谈什么医巫闾山。

宋九又说道:“陛下,余下还有一些棉种,可分散京畿附近一些盐碱地、沙地、坡地、旱地来年分别试种,微臣再派人前去指导,渐渐摸索出更准确的种植方法,以便日后推广。”

一句话又让诸人关注,大家脑海里出现另一样东西,寒瓜,现在种的人多了,而且开封地界也适合种西瓜,一到夏天满大街叫卖西瓜,价格也便宜下来,十文钱就能买一个大寒瓜,大家对这个变革很欢迎的,首先它就是沙地旱地,不占地,百姓口福不提,但种的百姓会有一些收入,就是陶谷也想百姓过上好日子,只是苦于良策罢了。吕馀庆不由道:“又是沙旱地?”

“也非是,它同样需要灌溉,不过若培育得当,会进化成一些耐旱品种,种植方法也不同,更加密植,但这个品种一旦出现,许多贫瘠之地会得以利用。”

宋九送了九床六斤重棉被给赵匡胤。听到这两个数字,赵匡胤哭笑不得。河洲有两个数字是忌讳的,一个是六。一个是九。是需要忌讳,但犯得着如此慎重?

这几床被子宋九早准备好了,外面还套上锦绣被套,现在天又冷,正好用上,其实就是棉花,可大家伙儿看得眼热。赵匡胤看看左右,不是舍不得,他生活很自律的。关健是不够分的。于是给了赵普一床,赵匡义一床,还有赵匡美一床,二赵三赵未来,但派侍卫送了过去,毕竟是兄弟,然后又看了看余下的人,又赐了薛居正、李崇矩、沈义伦、吕馀庆、楚昭辅、刘温叟各一床。刘温叟急了:“陛下,老臣不能受啊。”

吕馀庆说道:“陛下。宋九献给你,你如何不留呢,将臣的一床留给陛下吧。”

“朕拥有四海,何争一床棉被。”

几个得到棉被的大臣痛哭流啼。

宋九这一刻很晕。老赵这件事做得可不地道,拿自己的东西在做人情,他再送。自己还不得补上,别的不说。宋家小娘子,那个小小皇后将潘怜儿往宫里一招。自己的棉被也睡不上了。

赵匡胤离开,后面还跟着几个嚎叫的大佬。

宋九叹了一口气,对几个女工说道:“将余下的棉花一起抢做出来。”

总共才一百七十斤皮棉,三十几床,自家要留下几床,两个姐姐家要留下几床,潘家那边还要有几床,朱三最少给一床,家中其他几人也要一家一床,哪里够分。

得立即送出去,不然自己都捞不到,做好了,盖上了,自己用过了,不好意思向自己要吧。

宋九又转到琉璃作坊。

琉璃作坊里全部在做镜子,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宋九手中钱帛并不多,但又拿出五万缗给了水泥作坊做试验。现在又来编书,这可不是少书,一年级语文,这是宋九的名词,因为学到一些策论,用经义不大合适了,宋九提出语文,与文的有关,大家没有反对,也不说算术,而说数学,数字上的学问,也没有人疑问,算术到了宋九手中,已经与以前算术性质不一样了。这是两本,二年级加了自然,三本。三年级加了珠算,四本,四年级与五年级去掉珠算自然,加了会计与明律与物格,五本。仅是初学就是十九本教材,而且现在更详细,短的十几万字,长的三十多万字。

仅是雕版就不知道会花多少钱。

有的编写好了,今年编写的助手更多,特别是二年级学子多达近一百八十人,三年级也有四十多学子。若非河洲动静太大,编写速度更快。任务仍然不轻。

中学的教材更多,达到三十本,每本最少在三十万字以上,有的会有四十多万字。其实也不算多,若是按照后世,那等于是两学期。这个任务也重,多是各个文人编写的,先让学子审阅修改,宋九再审阅修改,改完了,还要请一些官员重新审核。现在一本书也没有出来。但这么多书仅是刊印的雕版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宋九也没有提分红的事,一起感到古怪,最终想到镜子。一窝蜂一起订镜子,然后卖给杭州番子。估计会有许多蕃子苦逼,他们带回去必卖成天价,也许卖给国王公爵什么的,随着大批镜子就象大白菜一样到来了,能眨眼之间从几千金币掉到几个金币,那些国王公爵上了当,会怎么做?

杭州番子估计几个月后是彻底崩溃了,因此前面泉州的管事回来,后面宋九立即让他带了一批镜子过去。广州的也许好一点,泉州那边价格顶多半年时间也会崩溃。接着广州的管事与学子风尘朴朴回来。他们这趟盈利最多,几乎近七万缗钱,但出了意外,他们在卖,引起南汉那个国王刘鋹的注意,他派人将宋九的手下抓起来,你们卖可以,必须先卖给朕。又派人审问,还有什么种类,管事的熬不住,只好一一回答。也给了钱,但扣下两人,指明数字,必须将这些琉璃制品明年带到广州,否则朕就将他们裂割。这个残暴的昏君真能做得出来。对此宋九鞭长莫及,只好听他的吩咐,打造各种琉璃制品,明年带到广州,同时还吩咐管事必须低价卖给他,另外想办法将人弄出来,真不行免费给他琉璃。人在他手中扣押着,太危险了。那怕不处死,也说不定能阉割太监。

宋九经济宽裕就是镜子得来的钱。

广州那边虽时间更长,那个皇帝却让他忐忑不安,但杭州还能捞一笔,泉州若是动作快,能捞上两到三笔。随后就变成大白菜。

第二天果然来了,原先宋九听任百姓参观,那是河洲办的学舍,乡里乡亲的,能上学的少年少,宋九不大好意思。如今已没有那么必要,加上学子又多,因此上课时间若无急事,禁止外人入内。刻意在外面挂了一个牌子。于是一起候到实习课时间,学子们各有各的任务,有的去了河洲,有的还在继续露天式教育,这个教育使河中百姓得益很大,现在三十岁以下的,不识字的男子少之又少,大多数识一些字,会一点算术,要么多与少的区别。河中百姓整体素质明显在提高。还有近半人留下来,在编写教材。

许多衙内涌进来,要棉被,宋九一摊手说道:“我哪里有?”

但他灵机一动。(未完待续。。)

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83章 夜郎(上)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180章 开业(下)第200章 父亲(上)第308章 硕麦(上)第391章 打脸(上)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178章 开业(上)第265章 折腾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222章 大婚(下)第144章 事了(下)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400章 未卜(下)第508章 口袋第187章 用(下)第186章 用(上)第235章 比较第343章 矫正(上)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258章 天堂的**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78章 孤家寡人第181章 功名(上)第329章 毒狐第12章 从此醉(上)第3章 好戏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492章 疏忽第178章 开业(上)第332章 入相(上)第120章 变化(中)第502章 黎明第185章 钉子户第217章 夜宴(二)第154章 清明(上)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431章 四人帮(下)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184章 求实(下)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236章 三槐王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356章 无敌第245章 献酒(下)第492章 疏忽第199章 牛(下)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291章 大鱼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329章 毒狐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325章 拜第352章 安定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87章 巡察(下)第271章 前兆第518章 皇对皇第108章 走后门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525章 选择题(下)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162章 提亲(下)第270章 危机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195章 国舅(上)第37章 果子(下)第210章 钱啊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336章 东华门第388章 新人第212章 哥哥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75章 卷(上)第147章 迷茫第241章 金贵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58章 异人奇课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24章 父辈(下)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363章 弃子(上)第209章 游园(下)第473章 真相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262章 辞戟(上)
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83章 夜郎(上)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180章 开业(下)第200章 父亲(上)第308章 硕麦(上)第391章 打脸(上)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178章 开业(上)第265章 折腾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222章 大婚(下)第144章 事了(下)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400章 未卜(下)第508章 口袋第187章 用(下)第186章 用(上)第235章 比较第343章 矫正(上)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258章 天堂的**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78章 孤家寡人第181章 功名(上)第329章 毒狐第12章 从此醉(上)第3章 好戏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492章 疏忽第178章 开业(上)第332章 入相(上)第120章 变化(中)第502章 黎明第185章 钉子户第217章 夜宴(二)第154章 清明(上)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431章 四人帮(下)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184章 求实(下)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236章 三槐王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356章 无敌第245章 献酒(下)第492章 疏忽第199章 牛(下)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291章 大鱼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329章 毒狐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325章 拜第352章 安定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87章 巡察(下)第271章 前兆第518章 皇对皇第108章 走后门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525章 选择题(下)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162章 提亲(下)第270章 危机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195章 国舅(上)第37章 果子(下)第210章 钱啊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336章 东华门第388章 新人第212章 哥哥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75章 卷(上)第147章 迷茫第241章 金贵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58章 异人奇课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24章 父辈(下)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363章 弃子(上)第209章 游园(下)第473章 真相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262章 辞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