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

宋九决定不是会投入,那他做不来的,毕竟赵匡胤对他不算恶。当然,自己对赵匡胤更不恶,做为一个臣子,自己做了很多,马上又要替宋朝做出贡献。

他也不敢进入,这些猛人兄一个比一个狠,明面上看到的是数人倒下,这些都大大佬,倒下醒目,下面此起彼伏的人更多,甚至许多无名小卒因之而死。自己卷进去是送死的,而非是谋富贵的。

所做的决定仅是旁观,不参与,不提醒,顺其自然发展。

三月十四,宋九匆匆忙忙回到京城,再不回京城,丈母娘要找他算账了,马上潘惟固大婚,却找不到新郎,事儿就会闹大了。宋九带着一大堆图纸,文字记录,进了皇宫。

赵匡胤看了,摇头,只能证明宋九有心了,他也没那细功夫慢慢翻看,于是说道:“你就禀报吧。”

“喏,陛下,想要解决牛的问题,微臣想过,一是肉价便宜,多,价格下跌,否则以后国家发展,有钱的百姓越来越多,吃肉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牛肉只能越来越贵。这个贵,意味着宰牛的人也会多起来。其次就是让牛贵。”

“让牛贵?”

“陛下,牛再贵,养的人还是养,不养的人还是不养,现在不是牛贵贱的问题,而是阻止百姓宰割,使牛数量增加,就象琉璃一样,才出来很少,于是贵,贵得我都无法想像,我售出一件器皿是五十贯,眨眼就变成一千多贯。蔬菜我是一斤四百文左右售出来的,市上还不知变成几贯钱一斤。无他,太少了。牛价未起来,是朝廷在控制调控,而且朝廷以它计税,或者将百姓财富增加达到增税用意,饲养的人积极姓不高,所以牛价未起来。若是牛肉价格是五十文钱一斤,牛价是七八缗钱一头,朝廷又不用它来增税,会将是如何?”

“这个很难。”

“是难,所以它成了千古以来未解决的课题,朝廷所能做到的只是下禁令不让百姓杀牛,死牛让里正做证明。于是中原一直缺少耕牛。而且微臣又想到一件事,马价很贵,为何马又不多?”

“说说看。”

“这是微臣看马监用意,朝廷饲养马成本很高,尽管有了牧场,大麦需要购买,还有其他饲料也要购买。大麦便宜,但从产地运到牧监,官吏再捞一点,就变得不便宜了,中间还役使了百姓,若将这个人力也计入成本,成本更高。反过来若是百姓饲养呢?一天只要几升大麦,大麦就种在地里,成本只要几文钱。一年不足两缗钱成本,至于牧草,可以让孩童放牧,或者割草回去过冬,这又不可计入成本。为何没有多少百姓养马呢?微臣到处看了一下,很少有百姓养马,一是马太贵了,尽管它比牛作用更大,能拉东西,能跑,能耕地。而且马又计入财产征税,本是五等户,一匹马出来,马上变成四等户,相差一个等级,征的税务截然不同。因此这个马在民间也有,要么象微臣这样的,不缺这几个钱,平时又用到马,于是养上几匹。要么就是用它来拉货物,或者拉车子载客。但这种用马,都是城镇用马,皆需要昂贵的成本。因此马虽贵,得养马人不多!”

“有理。”

这就是一个论证的过程。

说牛贱,又征税,杀是不敢杀,所以养的人不多,那么马呢。

有了它就可以证论若是将牛价提上来,免去税,就会有更多人愿意养牛。

宋九又说道:“牧监也有许多不妥,首先地利的影响。唐朝养马西起兰州凉州秦州,内达泾宁岐处,东接银夏南河套与楼烦(山西西北部)。我朝养马主要在开封、郑州、洛阳、大名、滑州、卫州、澶州,利用几万顷荒田作为牧监。这就是第一个问题。陛下,周边良马有三,一是青海马,青海马以青海湖一带为佳,洮岷处又多是矮小之马。西北马以凉州马与河套马为佳,府州马也为良马,往内陆来则次之,包括河东马。三是契丹马。”

“契丹马不佳。”

“陛下,微臣以为佳,特别是契丹西北乌古敌烈等部所产的马,虽奔跑速度不快,但它们能吃苦耐劳,能适合远征,长途跋涉,持久力长,能入平原低洼地带,能入雪域寒城。”

“就算它佳吧,”赵匡胤一笑,居然退步,主要他想听宋九往下继续说。

“最好的是青海马,这是唐朝的说法,但它们有一个显著缺点,与吐蕃人一样,适合在高原缺氧环境中奔跑作战,到了低洼平原区或者炎热区也不行,故吐蕃一直对大理虎视眈眈,只拨掉大理临近高原西部地区,而不能南下深入。西北马最好,跑得快,能高能低,故为唐朝牧监场所。但陛下,你来看地图。”

宋九指着地图详解。

青海湖产良马,可在赤山以西,更高更冷,天气更凉爽。

凉州与南河套产良马,但也有一条线,陇山(六盘山)到兜岭到横山一线以北以西地区,与青海湖一个道理,天气更冷更凉爽。乌古敌烈产良马,也是一个道理,金山(大兴安岭)以西,水汽不足,虽冷天气干爽。

宋九又说道:“桔子在南方为桔,在北方为枳。我朝的马仅有一小部分是从契丹私贩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回鹘那边得来的,大部分还是来自西北马,是良马。可在我朝饲养若干年后,开始变异,到下一代马力会更弱。甚至到了北方战场上不适应那种寒冷天气,眨眼就能冻死。我还做了比试,去了府州地界,未与折知府的大姐发生冲突之前,与一个牧民比试马力。微臣养的马不差,但牧民的马眨眼之间便将微臣的马丢下。只是朝廷还一直未用骑军直接与契丹或者西北羌人发生冲撞,大家皆不得而知。”

“继续说。”

“这是地理位置的差异,其次是人,马的饲料是规订数量的,一匹马吃多少,上下浮动不大,想多报,三司也不会同意。一些官吏想要贪墨,于是克扣马的饲料,马养不好,甚至发生许多马死亡现象。再说地,牧监所占的地虽是荒地,多是水草丰美之所,这些地适合用牧监也适合耕种。现在人口不多,一旦国家安定,人口数量增加,必然会侵地。”宋九忽然想到以前他不知在哪里看到的一组数据,说王安石推广保马法是迫不得己,宋朝一年仅是养马费用就达到了五十多万缗钱,还不计买马成本一百多万贯,一年所出马只有一千来匹,真正能供骑马当战马的只有两百来匹,一匹战马成本达到两千贯!汗血宝马!

“那你说怎么办?”赵匡胤愠怒道,但在心中说道,这个问题得派更多官吏下去查一查,若真的是如此,事情可不小。

“陛下是想要南唐那样的温顺百姓,还是要唐初、战国时秦朝,或者汉文景汉武时的开拓进取之百姓?”

“与马有何关系?”

“租马。”

“租马,如何租法?”

“必须派良吏主持此事,到各牧监将一些矮小,受伤残疾的马剔出来,这些马也不能养,早晚得让小吏养死,将它们分成公母租给各大户人家。无论死活,不管不问,一户人家一雄二雌,十年后交适当齿龄马两匹,二十年后复交两匹,以后朝廷不会再让他们交马,也勿需交纳任何税务。让他们饲养耕地,繁育。”

“二十年……”赵匡胤犹豫不决,算是百分之五年利息,二十年下来也不止四匹马,况且还有三匹本马。

“陛下,不给百姓还是会死,将这些马挑出来,牧监因为小吏贪污或者管理不善,依然继续死马,不如交给百姓,百姓养马的人多了,会骑马的人也多了,若是鼓励百姓业余之时练练武艺,到用兵时就是没有禁兵,也能挑出一些精兵出来。唐朝府兵制败坏,主要原因是均田制败坏,府兵制原先不是不好,培养了大量战斗力极强的兵士。微臣不是鼓励恢复府兵制,而是择其精华,让民间出现大量可用的兵源,说不定还能刺激禁兵平时的训练。同时藏马于民间,非是藏马于西北,西北全部是羌人,蕃人,陛下认为他们可靠吗?唐太宗乃是千古一帝,他一生最后悔的是征伐高丽,微臣以为非是征伐高丽,其过错一是嫁文成公主,和亲不提,反而送去几万工匠,由是吐蕃强大,自毁长城。二是迁各族胡人散于西北幽州,这些本是中原的篱笆,现在到处是一片胡音,说不定将来就成为我朝一大害。”

“藏马于民?”

“是啊,并且也没有那么简单,若不派良吏,想来领养的大户人家未必能得到,得到的说不定非是育期马,而是将要老死之马。或者一些有关系的大户人家,小吏将能上战场的壮马当弱马馈赠。或者将一些严重残伤或者病得奄奄一息的马强行摊派给百姓。那非是藏马于民,而成了国家的弊政,严重忧民。”

实际也不大好,交给百姓,百姓一定用来拉车耕地,马一拉重,而不是经常奔跑,到了战场上还是息菜,但总比现在诸牧监胡乱养马要好。宋九此议非是为战马,还是解决耕地问题,以及使国内马数量增加起来。

“这与牛有何关系?”

“有,马多了,又是用来耕地的,保护牛还不是用来耕地的?并且养的马多了,就会有马老死,它也是肉食,也能取皮革。当然,它是微臣附带的想法。主要还是使肉类价格下降。因此真正的办法是养,大规模的养。我朝牧监几万顷,几百万亩,养了多少马,一百亩地只能养一匹马。而且是一等一的好地方。若是这些地方种紫苜蓿,一亩地能收干草近两千斤,能养四匹马。悬差是四百倍!”(未完待续。

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88章 神灵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320章 大江(上)第76章 卷(中)第513章 寓言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2章 人心第451章 乱战第400章 未卜(下)第502章 黎明第356章 无敌第373章 原因第510章 胶着第519章 景德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第15章 非奸即盗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374章 交锋(上)第481章 等的人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485章 南方(上)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344章 矫正(下)第9章 歪才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81章 诱、惑(中)第270章 危机第475章 一(上)第86章 巡察(上)第99章 加码第258章 天堂的**第367章 相才第173章 第一枪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309章 硕麦(中)第295章 诅咒的国家第275章 反击(下)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253章 大过第242章 抚桑第284章 春闱(下)第194章 快乐第33章 始识第304章 打猎(下)第337章 窅娘第447章 野望(下)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82章 诱、惑(下)第523章 第三十七计(下)第240章 脱变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461章 走马灯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60章 关健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441章 妖星(中)第74章 南方(下)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100章 大舟第121章 变化(下)第362章 号角第373章 原因第147章 迷茫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346章 轻敌第23章 父辈(上)第473章 真相第113章 教材(上)第82章 诱、惑(下)第12章 从此醉(上)第167章 镜子(中)第518章 皇对皇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318章 摇摆第489章 大事不糊涂第172章 死(上)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329章 毒狐第295章 诅咒的国家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423章 定(中)第80章 **(上)第135章 夜战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73章 南方(中)第521章 无耻第178章 开业(上)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514章 三忧第55章 爹爹第381章 斗吧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157章 劲弩(上)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188章 立必行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
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88章 神灵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320章 大江(上)第76章 卷(中)第513章 寓言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2章 人心第451章 乱战第400章 未卜(下)第502章 黎明第356章 无敌第373章 原因第510章 胶着第519章 景德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第15章 非奸即盗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374章 交锋(上)第481章 等的人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485章 南方(上)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344章 矫正(下)第9章 歪才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81章 诱、惑(中)第270章 危机第475章 一(上)第86章 巡察(上)第99章 加码第258章 天堂的**第367章 相才第173章 第一枪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309章 硕麦(中)第295章 诅咒的国家第275章 反击(下)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253章 大过第242章 抚桑第284章 春闱(下)第194章 快乐第33章 始识第304章 打猎(下)第337章 窅娘第447章 野望(下)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82章 诱、惑(下)第523章 第三十七计(下)第240章 脱变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461章 走马灯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60章 关健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441章 妖星(中)第74章 南方(下)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100章 大舟第121章 变化(下)第362章 号角第373章 原因第147章 迷茫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346章 轻敌第23章 父辈(上)第473章 真相第113章 教材(上)第82章 诱、惑(下)第12章 从此醉(上)第167章 镜子(中)第518章 皇对皇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318章 摇摆第489章 大事不糊涂第172章 死(上)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329章 毒狐第295章 诅咒的国家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423章 定(中)第80章 **(上)第135章 夜战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73章 南方(中)第521章 无耻第178章 开业(上)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514章 三忧第55章 爹爹第381章 斗吧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157章 劲弩(上)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188章 立必行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