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景德

除夕即将到来。

耶律隆绪没有办法,他不是傻子,赵恒说什么部下,什么全族命运的什么,都未必能当真,但这是给他台阶下的。

然而不降,自己等死啊。

相信一旦暮色到来时,宋军必然四面八方发起总攻,以图新年大吉。自己这点兵马,早就三军夺气,上下沮丧,怎么打,况且就是打回去,也被弟弟给做掉了。

于是派萧挞凛到宋军大营里请降。

九成将士仍恨辽国,包括宋九在内。可得顾全大局,治理之道,恩威并用,威足够了,若非宋朝有意释放,可能能逃回去的辽国兵士不会超过五千人。三十万人一下子全没了。

因此也要顾全着恩。

为什么李世民收养着颉利两个可汗,不仅是掣肘李靖等功臣,有他们在,多少能安抚北方突厥百姓的心。于是赐耶律隆绪辽国太保兼开府仪同三司同平章事,再赐上朝不拜。好歹是一个大国的皇帝嘛。

面子给足了。

而且亲自询问耶律隆绪的意思,萧燕燕死了,遗体宋朝妥当保管好的,是送到辽国皇陵下葬,还是在巩县下葬。

耶律隆绪想了半天,最后愁肠百结地说:“送到上京吧。”

但估计上京这个名字也要改了。

开始受降。

整编辽军降兵后,又封赏了辽国一些重将与官员闲职,官职很高,但非是差职。可能以后会用。但眼下不会用他们。但是斩杀了此入侵的罪盔祸首萧挞凛,此人不仅在望都之战中做了许多孽。也是此次入侵的主要蛊惑者。

然后三军欢呼,于此欢度除夕。

当然不及开封除夕热闹。然而消息传开,整个宋朝几乎快乐得要发疯。

据说正月初二消息送到京城后,整个京城陷入欢呼的海洋,那一天不知多少人高兴地吃醉了酒。

然而大军不能耽搁。

随着粮草渐渐抵达,宋军兵分几路,正式打响收复燕云的战役。

口号很大,然而战斗规模却很小。

若是萧燕燕还在,若是没有这次惨败,辽国还能聚集三十万兵马。

然而萧燕燕不在了。又败得这么惨。其中大半属于辽国直系军队,上哪儿召那么多军队。能召到,可是非嫡系,从其他部族强行召来,干弱枝壮,会不会发生更坏的事?

当然必须要征召军队,但必须以契丹、奚族人为主,但能招多少,是一个问号。花多长时间是一个问号。因此耶律隆庆迅速即位后,立即下诏,将燕云的军队撤回来,尽量将百姓与财富。以及官吏也撤回来。留下一部分官兵抵抗,为大撤退赢得时间。

非是耶律隆庆听到了萧观音奴的建议,而是形势所逼。不仅是三十万兵马。山后还损失了许多人马。辽国掉到坑里了,而宋军又迅速北上推移。很快就兵临城下。

辽国没有足够的兵力与之抗衡了。即便耶律休哥在世,也挽回不了这个局面。

只有将军队撤出燕云。好集中兵力与宋朝即将到来的大军抗衡。

不过耶律隆庆才能就那么一回事,是让出了燕云十四州,幽州是北京,顺州是北京顺义,儒州是北京延庆,檀州是北京密云,蓟州是天津蓟县,涿州就是涿州,瀛州是河北河间,莫州是河北任丘,新州是河北涿鹿,妫州是河北怀来,武州是河北宣化,蔚州是蔚县,应州是应县,寰州朔州东,朔州,云州即大同。如今有一些州名改了,有一些州兼并了。它们基本上都在长城以内。

然而长城以内还有,蓟州与檀州东面还有广大的一片区域,也就是后来的秦皇岛南部地区与唐山地区。唐朝叫平州,但在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四州之前,辽国已经在几年前得到了平州,以及蓟州北部的遵化县,后来辽国将遵化县改名为景州,平州一切为三,命名为平州,营州与滦州,与那次割让无关,但也是在石敬塘手中失手的。

因此耶律隆庆抱着侥幸的想法,等于默契地让出了燕云十四州,然而未让出景州,平州,营州与滦州。你们宋朝不是争燕云十四州嘛,我给你们,还想要怎么着?

辽国有意让,宋朝大踏步地收,不过到了景州宋军自动停下。然而宋朝做了一件让耶律隆庆十分担心的事,宋朝除了将燕云十四州收下来,还有意接管了云内州、丰州中部与南部、德州与东胜州这长城外的广大地区,宋朝皇帝又下诏将德州改为宣德州,云州改成九原,丰州改成云中。

这使他想到了秦朝的古地图。

古长城的古干线就是如今燕云十四州的北界线,另外还有一些内长城,如朔州一带的古长城,太行山一带的古长城,有的在战国时修建的,有的是秦朝扩建的,然而自战国起,还有一道被人遗忘掉了的古长城。那就是北赵长城与燕长城,北赵长城覆盖了整个阴山地区,修在阴山以北,将所有阴山一起笼罩,还在云朔之北的这些地区取了几个好听的名字,最西是西安阳,往东是九原、原阳、云中、原阳、武泉等等。也就是宋朝如今拿下的这些云中地区。

另一条长城更恶心了,那就是燕长城,它连接着北赵长城,一直向东北蜿蜒,覆盖了整个滦河流域,辽河中下游地区,一直穿过鸭绿江,接近高丽平壤才停下来,包括整个辽国中京地区,以及辽东的东京、沈州与辽东半岛,最北边到当初乌玄明占领的通州。

这道长城秦朝又重新修葺,并且设了九原郡、云中郡、辽西郡与辽东郡。然后刘邦受辱于匈奴,这道古长城才渐渐被匈奴催毁,以后就没有再重建了。

难道宋朝胃口那么大。得到了燕云十六州不算,还要恢复秦朝时的北界疆域?

宋朝胃口大不大。耶律隆庆判断不出来。

这个悲催鬼在史上很悲催,但在这时候他恐怕还会悲催。

宋军暂时停下脚步。

先是建设天津港。设市舶司。

就在拒马河入海处,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此时河北水土也渐渐恶化,因此入海口有许多淤沙,导致大的海船航行会极度不便。但也有利的地方,在此建港,可以自各条河流与河北地区相连,上面通过桑干河等河流可以沟通幽州许多地区。若是财政可以,重新将隋朝永渠竣修一遍。那么幽州就可以重新与江南相连。

有海港,有的市舶司,很快这里的经济就会繁荣起来。

但这个提议仍然遭到许多大臣反对,这里离胡人太近了,况且幽州百姓还念念不忘不辽国的好处呢。

宋九冷笑一声:“难道你们还想让辽国存在吗?”

“如此大捷,你们还懦弱吗?”

一个懦弱的大帽子往下一扣,鸦雀无声。

随着春暖花开,大量物资自海船从各地运来。宋朝开始重建幽州城了。

赵恒在忙着会见各个长老,安慰百姓。

做秀嘛。况且是皇帝亲自做秀。同时明确了宋朝的税务政策,相比于辽国的税务,就看怎么看了,税务差不多重。甚至宋朝更重一点。但宋朝的税务分摊得比较均匀,辽国仍受唐朝影响,贵族豪强税务很低。甚至没税,平民最悲惨。

耶律隆庆撤出许多达官贵人。反而给宋朝重建带来了便利。

而且燕云地区仍是唐朝的部曲制,随着这些豪强逃走。顺势免除了部曲制度。

又废除了一些岐视法令,推广教育,甚至发出诏书,整个燕云地区将免三年两税,酌情落实相关的榷法,尽量以惠民为先,然后再诏书废除所有徭役,若是官府用工,必须雇佣,而且规订了雇佣的钱帛数量,以及天数。还是防止官员发生不好的事,因此限制了天数。三年两税全免后再三年只纳一半两税。

以便让百姓得以休生养息,只有商税没有免,然而辽国也在征商税,并且税率比宋朝更高。不交商税的是那些豪强,与这些没有逃走的中小商人无关的。

云中那边政策又是不同。

这里以胡人为主,多是党项人,羌人,吐谷浑人,吐蕃人,有少量契丹人撤走了。还有一部分汉人。

想在这里征两税不切实际,于是还是南河套的税务政策,朝廷以半羁縻为主,设官员,驻官兵,不过只征商税,民族事务由他们内部处理,官员尽量调解,尽量地不干涉他们内部事务。

不过又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封赏与划分地盘。

有都督,有刺史,有县令,都是不要钱的虚官,一下子封了四百多个出去,甚至一个一百来户的小部族长也能混一个县令当当。都是首领,然后朝廷打着害怕他们发生冲突的借口,派官兵协助他们划分各地的地盘。明面上宋朝做得无可挑剔,这里各部族不相团结,相互仇杀情况太多了。实际这一封一分,整个云中地区变成了四百多个小势力。最大的都督也不过两千来户。

只要朝廷不出漏子,不足为害了。

这便是有惩汉唐以来的危害,特别是唐朝,学习诸葛亮政策,喜欢扶持代理人,一个代理人往往有管辖很大一片地区的权利,结果南诏壮大,契丹壮大,吐蕃壮大……现在宋朝反其道而行了。

可能这样以会官员会头痛一点儿,然而不会有枭雄立国的事发生。不过总的来说,之前羊毛商道打通,使得这些的百姓环境比燕云更要好,至少他们对宋朝的亲近度比眼下的燕云汉人更高。

归了宋朝统辖,税务上并不比宋朝少,宋朝征的仅是商税,辽国征的也多是商税,然而避免不了会产生一些杂税与兵役,并且饱受岐视,但在宋朝治下没有了。

因此除了划分地盘时产生纠纷外,多数部族闻听宋军到来,一片欢呼。

接着任命两个官员,在河北表现不错的王屿担任了并州知州,赵延渥为幽州知州。这两个官员能文能武,无一不是最佳人选。又让老将裴济为云中知州兼九原、宣德、东胜与云州四州都部署。

赵恒在幽州的动作还没有结束,又拨出许多钱帛,雇佣军民,于阴山燕山外侧广植耐旱树木,杂以各种密集的灌木。又派人找出许多煤矿,开始烧砖,将古长城做简单的重新修葺,至于阴山的长城,那一点基础也没有了,至少眼下没有财力重新修葺长城,不过修了许多关卡。

会花很多钱,然而中原等于有了三道屏障,第一道是阴山,第二道是古长城,第三道便是拒马河到雁门关这一线。

最后赵恒听从王钦若之意,将幽州改成景德城,将它当成宋朝的北京,以便治理与安定燕云。

宋九以年号建军,王钦若以年号建城,这使得寇准差一点与王钦若当场反目成仇。

然而宋九不置与否,实际表示了赞同。王钦若肯定是想拍马屁的,可以年号为城池名字,又立为北京,那是表示了朝廷的尊重,赵恒与官员以后也会重视。在燕云百姓未完全归心之前,在辽国没有覆灭之前,它还存在着许多变数,特别是燕云北部的百姓。

三月到来,整个云中燕云在建设。

随着种种惠政落实下去,百姓也渐渐安定。

不管怎么说,虽现在很难让人做到有民族自豪感,然而实打实的政策比辽国更仁慈。

耶律隆庆试探性的派使前来。

咱们两国和好吧,我国将燕云甚至将云中全部交给贵国。

宋九问了一句:“不归还我朝,你们还想收回去啊?”

使者哑口无言。

宋九说道:“想要和好,只有两条,一是称臣,二是将平州还给我国。”

为什么想要得到燕云,主要就是战略的防御,然而平州在辽国手中,还有什么战略性防御?(未完待续。。)

第373章 原因第198章 牛(上)第380章 交锋(下)第391章 打脸(上)第250章 暖冬(中)第20章 拒第86章 巡察(上)第65章 温度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448章 南方有风第216章 夜宴(一)第321章 大江(下)第513章 寓言第271章 前兆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10章 制造标准第417章 一地鸡毛(下)第270章 危机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195章 国舅(上)第142章 又是豪赌(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260章 保护(上)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178章 开业(上)第442章 妖星(下)第287章 春行(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464章 前戏(下)第254章 妹妹找哥泪花流第198章 插钗第306章 不杀人第174章 嘉禾第25章 杀伤力第223章 皇后(上)第156章 清明(下)第519章 病第425章 上位(上)第86章 巡察(上)第215章 贺礼第265章 折腾第1章 狗血的剧情第120章 变化(中)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177章 夜探第133章 荒野(上)第70章 神奇(中)第262章 辞戟(上)第65章 温度第67章 高第172章 死(上)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177章 夜探第200章 父亲(上)第162章 提亲(下)第19章 分岐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253章 大过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132章 抢老婆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160章 提亲(上)第321章 大江(下)第472章 驱(下)第108章 走后门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342章 亲事第217章 夜宴(二)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262章 辞戟(上)第464章 前戏(下)第10章 制造标准第316章 脱变(下)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497章 咸平军第176章 真是他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384章 雁归来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507章 求和第306章 不杀人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425章 上位(上)第392章 打脸(下)第399章 未卜第69章 神奇(上)第147章 迷茫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352章 安定第503章 遗言
第373章 原因第198章 牛(上)第380章 交锋(下)第391章 打脸(上)第250章 暖冬(中)第20章 拒第86章 巡察(上)第65章 温度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448章 南方有风第216章 夜宴(一)第321章 大江(下)第513章 寓言第271章 前兆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10章 制造标准第417章 一地鸡毛(下)第270章 危机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195章 国舅(上)第142章 又是豪赌(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260章 保护(上)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178章 开业(上)第442章 妖星(下)第287章 春行(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464章 前戏(下)第254章 妹妹找哥泪花流第198章 插钗第306章 不杀人第174章 嘉禾第25章 杀伤力第223章 皇后(上)第156章 清明(下)第519章 病第425章 上位(上)第86章 巡察(上)第215章 贺礼第265章 折腾第1章 狗血的剧情第120章 变化(中)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177章 夜探第133章 荒野(上)第70章 神奇(中)第262章 辞戟(上)第65章 温度第67章 高第172章 死(上)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177章 夜探第200章 父亲(上)第162章 提亲(下)第19章 分岐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253章 大过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132章 抢老婆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160章 提亲(上)第321章 大江(下)第472章 驱(下)第108章 走后门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342章 亲事第217章 夜宴(二)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262章 辞戟(上)第464章 前戏(下)第10章 制造标准第316章 脱变(下)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497章 咸平军第176章 真是他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384章 雁归来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507章 求和第306章 不杀人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425章 上位(上)第392章 打脸(下)第399章 未卜第69章 神奇(上)第147章 迷茫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352章 安定第503章 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