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寓言

曹玮立即就感到不对劲,先听到哭声,说什么太后死了,然后辽军就不要命了,如今两大战区,他负责北面与东面,李继隆负责南面与西面,因此这种压力立即就传给了他。

立即吩咐手下前去打听,听到后脸色一阴,不过这需要请示李继隆了,毕竟李继隆才是真正的主帅。虽然宋九亲自请赵恒赐权,让李继隆有权指挥自宋九开始以下的所有官员将士,那或多或少是一个笑话,不要说别人了,若是李继隆当真了,对寇准下令,寇准能用尿盆子扣在李继隆头上,将李继隆活活溺死。

但三军大的行动还必须要请示李继隆。

因此将指挥任务交给了田绍斌。

军事才能他未及能赶上杨延昭他们,不过田绍斌成名已久,三朝老将,在军中素有威信,要的就是这个威望。

让田绍斌以稳定为主,以不变应万变,再给诸将自由发挥,交待后立即去找李继隆。

此时天色也暗了下去。

即便旷野上还有一些白雪,也到处踩满了人,甚至因为战事激烈,许多交战的区域都未点燃火把,战场整整蔓延到几十里方圆,最大长度能接近十里。

这也是必然的,几十万大军在混战,其中骑兵数量还超过了一半之数,战场范围想小也小不起来,指挥官甚至用望远镜都看不清形势,只好借各都指使的传令兵判断着战场情况,再下命令。

即便李继隆是主帅,曹玮还因此花了很长一会时间。才找到了李继隆,将情况一说。

李继隆骂了一句:“这个疯女人。”

曹玮笑笑。萧燕燕倒真是未疯,甚至不得不让人敬重。这是她用生命激励起辽军的士气,不然辽军就全载在这里了。但这一手让宋军难受了,即便大败辽军,也会损失惨重,甚至可能萧挞凛若有本领,能让辽军翻盘。

不过宋九给了李继隆权利,马上就看到好处。

面对这情况,李继隆先是气恼地骂了一句后,随即下达命令。

“传令张思钧放开一条四百步的通道。记住,只能是四百步,然后将后军分开两侧,死死咬住不让辽军扩大通道宽度,再于两侧用弓弩射击。”

传令兵迅速骑马下去。

“再传令后方所有州县,一律清壁坚野,所有军民以及粮草物资一律迅速撤入各个城池砦堡村寨,特别是粮草,沿途不得留任何粮草给敌寇。若是手中有兵力者。酌情看情况,于险要所在及时狙击,但切记,能狙击埋伏给我朝追兵赢得追上的时间。但不可硬悍,”

更多传令兵下去。

这个范围有些广,才开始辽军逃跑的路线容易判断。必须从大名府东侧与莘县之间的开阔平原逃走。但过了这里,天知道他们会从哪里逃跑。因此洺州、邢州、赵州、镇州、定州东部地区。贝州、永静军、瀛州西部地区,包括深州、翼州、祁州、高阳关、雄州、保州、破虏军。都可能是辽军逃走的范围。

十几个州军,几十个州县,下面村寨砦堡不知凡几,必须要全部及时将命令下达下去。当然,这个任务不归李继隆管,然而也必须将命令先及时下达到各州军,这才能让各州军及时下达各县砦堡村寨。就是这样,也必须要几十人去传令。甚至为了速度,每人带两匹马轮流奔跑。

“再传令给王相公,让他广派斥候,及时在高阳关一线,及时迎头布下一道严密的防线,不得让辽军突破。若是懦弱不敢战,军法处执!”

实际王显资格更老,将他调到河北防线,也是宋九首肯的,虽是重臣老将,不过相比于周莹之流,老王要好得多了。

然而李继隆也让周莹、傅潜这两个“重臣老将”弄怕了。所以不顾老王的地位,说了一句,军法处执。

“再传令,急赴太原、代州与胜武军,以及府州与胜州,让石普、王汉忠、王超、折惟昌与斐济领兵,兵进山后。一是收复山后,二是牵制辽军,不让他们南下救援。打到什么地步,由他们自己酌情决定,若敌人势大,用以牵制,若是敌人兵力少,拿下山后!”但李继隆想了想,又说道:“以石普为主,王汉忠、折惟昌为辅,高继勋为前行。”

这几人当中王汉忠也老得不能再老了。

至于折惟昌那是安抚羌人的,毕竟那边的兵士当中有许多蕃兵,羌兵。

即便用老得不能再老的王汉忠,李继隆都不想用王超。

几个月前定州多少兵马,十几万兵马!战不敢战,追不敢追,你小子与傅潜有何区别啊。

“传令呼延赞,杨延玉兵出易州,若是辽国出兵来援,死死将他们拖住,那怕用他们全部的手下与两关的代价,也不能放辽军南下,一直拖到我军将这些辽军全部歼灭之时。”

这就是权利,不然李继隆就无法调动这么广大地区的军队。

将后面的调动命令好,李继隆这才下令:“三军立即杀向东西两侧,放开通道,让他们向北方逃亡,但于两侧须不停的射杀。各股骑兵准备在后面追击,继续随辽军北上掩杀。各步兵都指挥等辽军北逃后,立即挑出精壮兵卒,随骑兵后面追赶,余下步卒分头抓捕逃散的辽兵。高琼再急准备军粮,带着兵马押运粮草随后而行。”

随着这道命令下到各将手中,宋军开始往两边分。

那是求之不得了。

宋军往两边分,辽军自动地向中间聚扰。

通道自然而然的出现。

刚才四面八方,重重包围,加上萧燕燕以死激励士气。辽军一个个不要命了。然而现在逃命机会来了,谁还拼命。特别是那些来自女真、鞑靼等各部族的兵士,立即向北就逃。

然而这也是一条泣血通道。中间不在弓箭范围之内,两边宋军却经继续射着密集的箭雨。

辽兵自动向中间拥挤,这导致相互践踏而死的兵士不知凡几。

不过许多辽兵终于暂时逃出生天,继续向北方扑去。

后面宋朝骑兵继续追杀,特别是咸平军,大多数是来自河套的良马,它们比较娇贵,然而速度与爆发力却胜过了契丹马。

因此辽军再次崩乱了,许多辽军虽逃出了这条通道。却又再次象一只只蒙了头的苍蝇,逃向了四面八方,甚至逃向反方向,战后,居然在滑州与开封东面封丘境内,发生了一些蒙了头逃过黄河的零散辽兵。还有的逃向了太行山,最远的居然逃到了密州彭州,天知道他们是怎么逃过去的。甚至若非宋九察觉到这种情况,提前给诸州下了命令。让各州严备,恐怕这些星散逃兵,会引起大后方严重恐慌。

不过与其他骑兵相比,背嵬军这次不再风光了。刚才在战场上背嵬军出尽了风头,然而速度终非他们所长。

但也要随行的,一旦将辽军再次缠住。背嵬军又赶到了,就可以派上用场。况且还有燕云。还有更北方若大一片土地……

大多数主力在萧挞凛带领下,还没有被冲散。继续向北方逃。

可快乐的逃亡时间不长,前面又树起一道森严的防线。

当然,这点步兵未必算多,关健后面还有无数宋朝骑兵在追杀,一刻也不能停留,只要阻一阻,马上包围圈又成形了。

因此明知道那条通道又会染满辽军的鲜血,萧挞凛仍义无反顾地带着十几万兵马钻了进去。

箭雨再次落下。

自相践踏再次开始。

宽道真的很窄,只有四百步宽,若是宋军手中全是伏虏弩,都可以用弩支布满四百步所有范围。只好往中间挤啊,再加上后面宋朝骑兵地追杀,仅是这条通道,辽军就丢下了一万多具死尸。

但刚冲出通道,咸平军分成左右两路,由马知节与秦翰两人分别带领着,形成了一个扇形,开始向辽军发起攻击。

辽军再次逃亡,再次崩散。

ωωω ✿ttКan ✿C 〇

三更时分,逃到内黄县城外,萧挞凛手下的兵士已不足十万人。

要命的是不是他能将十万人带回去,前方路漫漫……

……

澶州城中,宋九正在讲一个苦逼的寓言。

“陛下,曾经有一个兵士与一个娘子爱恋很久,这个兵士去了边陲轮戍,于是每天给这个娘子写信,讲自己的在边陲的事,讲自己的爱恋牵挂……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几年后这个兵士也立了功,升了军职,轮戍也快要结束了,这个娘子却与信差成亲。”

在坐的还有诸位宰相,听到开头一句,几个宰相一起皱眉头,什么爱恋啊,在这个场合,讲给皇帝听,成何体统。

不过最后一句说完,大家开始面面相觑。

表面上这是一个很苦逼的寓言。

实际宋九不可能那么无聊的,况且外面将士还在浴血奋战呢。

这个寓言是暗示赵恒用人有些任人唯亲了。

比如宰执,赵恒一度用了自己的老师,随后及时拨乱反正,这也没有错。然而与赵匡义相比,赵恒后来用了那些人,丁谓、王钦若、寇准、王旦,转来转去,就是这四个人。若非赵匡义大力载培新人,给赵恒留下了好底子,赵恒能不能重用到张齐贤、李沆、向敏中、寇准、吕端、吕蒙正,若无这六位宰相,能不能有咸平之治,即便三司使陈恕也是赵匡义提拨上来的。

至于赵恒提拨的丁谓与王钦若……

不仅是宰执,还有武将,实际边陲上有无数名将,田敏、张凝、曹玮、杨延昭、魏能、孙全照、杨嗣、马知节……但赵恒眼睛一直看得不远,看来看去,看的还是身边人,因此将父亲的藩邸旧人一一提拨重用,如高琼、傅潜、王显、周莹,高琼与王显倒也罢了,周莹与傅潜是什么货色?

以及因为王超曾经担任过王显的副将,得王显喜欢,于是王显一推荐,便让他担任河北主将。若非自己从望都之战中看到不妙之处,及时建议由曹玮替换之,说不定就会出大事情。

王超能为将,绝不能为帅!

赵恒不是傻子,听出来,大半天后叹息一声:“朕不及先帝啊。”

“也不是,陛下仁厚则胜过先帝,只是陛下平时多注意各地军政奏报,看到有良臣良将者,敢于提拨,一步步提拨与载培,察其才干,便能得到更多的良臣名帅,国家军政大事无忧矣。”

“臣再说第二件,战后国家可以调出部分钱帛,统一印刷籍贯证,朝廷做好防伪标识,各县官吏写上本人的姓名出生年月大约身高相貌,凡是女子及笄男子达到加冠年后,必须前往各地县衙宣誓效忠我朝后,领取这种籍贯证明。各地关卡必须看到本人持有这种证明,方可放行,各地邸店必须看到这种证明并登记后才能让此人入住。若是未满及笄与加冠之年后,必须去县衙开写相关证明。”

“过所制度?”

“不是唐朝那种落后的过所制度,仅是一种身份证明,更不会因此禁止百姓流动。”

赵恒还有沉思,但有几个宰相想到它的妙处。

毕士安道:“这个主意好啊。”

但宋九又补充了一句:“若非我朝百姓,想长久居住我朝,必须由知州以上的官员保举此人对我朝有贡献,要么向我朝捐助一千缗以上钱帛者,再宣誓效忠我朝,才可以入籍与领取相关籍贯证明,否则以外夷视之,必须由当地官员开出此人来我朝的原因证明,并且每季重新开出证明,以免外夷在我朝破坏。”

“啊?”

“陛下,你再想一想,北方啊,流民啊。”(未完待续。。)

第139章 派系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486章 南方(下)第252章 宝宝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53章 大笑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229章 石岭关第534章 大结局(二)第101章 宇文恺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360章 小把戏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65章 温度第178章 开业(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10章 制造标准第214章 肥羊(下)第50章 火花四射第52章 比较(上)第343章 矫正(上)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298章 飞虹第191章 女人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102章 好东西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258章 天堂的**第388章 新人第62章 我的地盘第170章 巫蛊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212章 哥哥第191章 女人第221章 夜宴(六)第328章 怜奴第78章 孤家寡人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391章 打脸(上)第422章 定(上)第147章 迷茫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71章 神奇(下)第179章 开业(中)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200章 父亲(上)第277章 公主(上)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426章 上位(中)第473章 真相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513章 寓言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227章 双子星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259章 枪杆子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129章 雪话(下)第42章 真小人第236章 三槐王第279章 二敲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391章 打脸(上)第8章 神奇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245章 献酒(下)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267章 海货第362章 号角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362章 号角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8章 神奇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210章 钱啊第221章 夜宴(六)第497章 咸平军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87章 巡察(下)第177章 夜探第52章 比较(上)第291章 大鱼第79章 勇退第155章 清明(中)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116章 流民(下)第161章 提亲(中)第108章 走后门第512章 澶州大捷
第139章 派系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486章 南方(下)第252章 宝宝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53章 大笑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229章 石岭关第534章 大结局(二)第101章 宇文恺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360章 小把戏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65章 温度第178章 开业(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10章 制造标准第214章 肥羊(下)第50章 火花四射第52章 比较(上)第343章 矫正(上)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298章 飞虹第191章 女人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102章 好东西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258章 天堂的**第388章 新人第62章 我的地盘第170章 巫蛊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212章 哥哥第191章 女人第221章 夜宴(六)第328章 怜奴第78章 孤家寡人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391章 打脸(上)第422章 定(上)第147章 迷茫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71章 神奇(下)第179章 开业(中)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200章 父亲(上)第277章 公主(上)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426章 上位(中)第473章 真相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513章 寓言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227章 双子星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259章 枪杆子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129章 雪话(下)第42章 真小人第236章 三槐王第279章 二敲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391章 打脸(上)第8章 神奇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245章 献酒(下)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267章 海货第362章 号角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362章 号角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8章 神奇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210章 钱啊第221章 夜宴(六)第497章 咸平军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87章 巡察(下)第177章 夜探第52章 比较(上)第291章 大鱼第79章 勇退第155章 清明(中)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116章 流民(下)第161章 提亲(中)第108章 走后门第512章 澶州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