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

赵匡胤道:“坐。

宋九坐下。

宁欺君子,不得罪小人,宁施假乞丐,不扶老太太。只要自己做得不过份,宋九并不害怕赵大。

赵匡胤问道:“宋九,为何针对东水门外的河北产业?”

这是必然的结果,不要说宋九,就是赵普权势最大的时候,动了河洲奶酪,还是有人背下偷偷进谏。河洲是替国家做了贡献,但谁能忽视赵匡胤与赵普之间的感情?

但宋九还是有些失望。

不过他早就有了准备,徐徐答道:“陛下,当初设置河洲时,微臣家中贫困,一度靠租赁房屋谋生,此乃私心也。”

赵匡胤没有说话,继续平静地聆听着。

“微臣受先生教导,学了一段时间物格学,但先生教授的是理论,想要实现必须要不停地研发,将理论变成实际,这需要很多钱帛。这些年,有的研究初步成功,有的仅是试验室产物,不能推广,有的半途不得不废。其中有公有私,但包括各个农场所用的费用在内,微臣用了两百六十多万缗钱,没有河洲,就没有这一切。”

赵匡胤也曾与赵普一样对宋九用了多少钱产生兴趣,不过他的支出太博杂了,牵连又多,进进出出,不查宋九的账目,在外面很难估算,于是赵匡胤索性没有再过问,知道宋九用了不少钱,但听到两百六十多万缗钱还是有些失神了。

“最后则是真正的公心。陛下,如今我朝若不包括南唐,人口也不过与唐初时相仿佛,不及天宝的四分之一,税务远远超过天宝税务,为何百姓不苦?正是税务的多样性,分摊到所有人身上,而非是唐朝那种中贫户农民为主的征税方式。一为两税,二为坑矿作坊诸监。三为茶盐酒专营,四就是商税。但河洲不能说是商税,商人又分成三税,一年能获利几万几十万缗钱的大商人,一年能获利几百几千缗、仅能雇佣几名或十几名仆役的中等商人,象微臣的大姐原来开酒肆,她家就属于低等的中等商人。还有仅能保持一家不会饿死的小摊小贩。前者征税伤害不大,中者只能适度征税,但后者略略征税,往往一家生活马上就得不到保障。他们也是陛下需要同情恩施的对象!”

赵匡胤微微叹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他心地不恶,能理解。更能理解宋九的想法。但偏偏就是这个人,他口口声声说我私心也重,也有,说了三条理由,将私心列在首位。这让他不由地有些恍惚。

但在宋九心中,确实第一位是为了自己。

救人嘛,那是可以的。可得必须先将自己救起来。

为什么产生这种差距,其实原因剖开很简单,那就是口是心非,不仅是士大夫,包括官员他们的虚伪程度!古今往来什么人最会叫苦,不是商人,不是农民,不是工人。而是官员!宋九偶尔睡醒后想想救人,还要先将自己的安全与能力惦量一下,但一伸手则是真救,于是两者立即不同。

“今年河洲诸产业,以及各个商贾的商铺,两者结合,能产生八十多万缗的税务。但是河洲住户包括东水门内务工的百姓。不满两万户。八十多万缗的税务多不多?不多,许多交易还逋亡了,否则会更多。交纳后河洲也没有产生压力,若是将这八十多万缗的税务摊压在普通农民身上那是如何?顷刻间。两万户农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陛下,赵相公最让我信服的一件国策,那就是齐人。即便是商税,也不能将所有人打死。国家幸福与否,最简单的一条,就是看人口数量。中国有数个王朝大一统,也是人口激增最厉害的时候。然而大一统时光太少了,汉朝虽长,实际东西汉等于是两个王朝,西晋与隋秦更不能算。真正长的只有唐朝,还不足三百年时光。但就是晚唐那种弊端丛生的年代,朋党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唐朝还能苟且偷安地生存着。为何灭亡?那是黄巢!为何黄巢能得势,那是因为兼并严重,国家只能向本来生机一线的中贫户农民征税,一旦有灾害发生,民都活不下去了,如何不暴乱。因此赵相公说要齐民,如何齐法,就包括各种人道的政策,税务之策,包括商税。微臣所做的,示图做一个示范。”

“当时微臣年青不懂事,疏忽了河洲利润,收益高是好事,可引导不当,恰恰将微臣意图带向截然相反的方向。因此微臣后期有意将契股分摊给普通百姓,书院,用来减少衙内们的契股,甚至有意提高微臣契股,以后准备提前将它交给朝廷,形成朝廷、衙内与百姓共同分摊的局面。这是河洲,微臣能控制,其他的微臣控制不起来了。河北衙内看到利益,却看不到国家,看不到百姓。他们在利益上向河洲看齐,却看不到河洲一年交纳的商税。相反的,他们带头逋亡税务,正将微臣的意图肢解,引向不好的方向。”

“然而这个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天是陛下的天,地是陛下的地,若陛下不同意,微臣自当立即停收河北仆役,并且也中止向河北诸作坊衙内出售契股,将余下的契股继续交给平民百姓。”

赵匡胤低喝道:“你是讥讽朕吗?”

“不敢,微臣说的是实话,微臣见识短浅,陛下是国家君王,考虑的要比微臣更全面,各位大臣是陛下助手,微臣从税务上考虑,陛下也要考虑各位大臣的切身感受,让他们更加效忠大宋。其中轻重微臣不敢拿捏的。因此陛下要微臣停下,微臣不敢不停。”

赵匡胤默然。

“陛下既然召臣进宫,微臣顺便禀报一件事,关于农业生产的。”

“说。”赵匡胤立即正坐起来。

民以食为天,除了晋惠帝这些少数几个宝贝皇帝外,没有一个皇帝不重视,更不要说赵匡胤了。

“庄稼想要产量高,无非就是三因素,气候,水。与土壤。气候可以避免,什么样的气候种植什么样的庄稼,水也可以避免,或兴修水利,或者在缺水的地区种植旱粮,但土壤太复杂了。以书院农学来分,有两种分法。一为砂土,壤土与粘土,这个很早就认识到了。二为酸性土,中性土与碱性土,中性土最佳,酸碱过重皆不适宜种庄稼。有治理的办法,例如微臣在广南,鼓励百姓用石灰治理一些酸土,碱性土同样有办法,用硫酸即可以中和,然而代价太高,只能做试验区的产物。”

“再说。”

“另外是肥料。按照物格学的说法,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与其他的微量元素,前人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例如用绿肥沤烂,这个办法最好,不但富含各种肥料,还有许多有机肥,也就是微臣所说的微量元素,以及其他一些庄稼需要的物质。还能改善土壤的板结。齐民要术说过种豆可肥田,那便是豆类作物从空气里夺取大量氮元素,灌输到土壤中。”

这段话若是在几年前讲,大家皆会认为宋九是神经病,现在比较容易理解了,顶多弄不清楚何谓氮磷钾。

“粪肥同样富含氮肥,草木灰则是富含钾肥。这两者我朝许多地区百姓开始重视。可他们陷入误区,经过学子们反复试验,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那草木灰呈碱性。与粪肥在一起容易产生反应,变成其他物质,降低了肥效。但我朝百姓在施这两种肥料时,皆在混合使用。”

“有这等事?”赵匡胤惊讶地问道。

为了表示重视农业生产,皇宫中也有农田,甚至皇帝本身开春时亲自持犁,区别就是有的皇帝是做样子,有的皇帝真认真注意过。赵匡胤正是后者。草木灰与粪肥是如今农民主要利用的两种肥料,得之很辛苦,若是出现问题,那是全国性的错误。

“是有这事,微臣在这上面不敢妄言。此外就是另一种肥料,那就是磷肥,南北朝时北齐宫女曾发明一种物质,涂在木棍上,一划便燃,那种物质便是磷。但这种肥料天然的很少,也许有,但微臣学问浅薄,不知那种物质会有。而且因为微臣不懂,仅是猜测,研究很缓慢,前后花了很多钱帛,才得到一些,用之于冬小麦上,看样子长势良好,所以微臣想请陛下派一亲信黄门前去参观。”

“朕以前就听过你说过这个人造肥料……带朕亲自过去。”

宋九没有阻止。

这就是宋九的仗持。

卢多逊背后力量不可小视,直接的就有楚昭辅与苏晓,将会与他联手,就不知道他与赵匡义有没有关系。即便没有,赵匡义也会在暗中推波助澜。但一直没有动手,这是让自己做枪杆子,只要自己一动手,必然有大臣在赵匡胤面前诉苦。

卢多逊再观察赵匡胤动态,若不反对,他再动手不迟,那样不会给赵匡胤心中留下半点不快。若反对,自己就成了替死鬼。至于他所说的让宋九创造契机,也能成立,但千万不要当真,这些人说的话当真了,最后连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然而宋九也不是吃醋的。

卢多逊是阴谋,宋九却是阳谋。

赵匡胤还是便装,带着侍卫上马来到河南,也就是书院那块试验田。

看到冬小麦了,他怔忡地看了半天,皇宫里也有冬小麦,也不用皇宫,再往外走几里地,到处都是庄稼地,能看到成片的小麦田。大半天后,他问道:“这是肥料的作用?”

“也不仅是肥料作用,这是试验田,用了最好的种子,采用最先进的种植方法,并且在学子试验下,连土壤也进行过反复改造。当然,这种磷肥在中间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让朕看一看。”

试验田里就有一群正在实学的学子,但他们都在远处回避,宋九招了招手,喊来一个学子,让他去小库房里将肥料拿出来。赵匡胤拿了一把雪白的肥料问道:“是它?”

“就是它,用硫酸与一些磷矿起反应后的新物质,它就是肥料。”

“这个技术一定要交给朝廷,并且不得谋利。”

“陛下,若成功了不用陛下吩咐。微臣也要交给朝廷。但它没有成功,就象刚才微臣所说的,是试验室的产物,投入不了实际的生产。”

“那你……”赵匡胤十分不悦了,前后反差太大了,这岂不是戏耍他。

宋九连忙解释道:“陛下,肥料要慢慢研究。试验室是一回事,实际生产又是另外一回事,其实试验室里能造出许多新物质,不过想投产太难了。这得一步步来,毕竟这门学问是我先生结合中西两个文明创造出来的产物,直到我手中。再由陛下恩准,它才慢慢实用化,哪里能一步就成功呢。但它的作用非同小可,与肥料无关,而是种子。不知道明年这块地产量如何,相信它产量一定很高。”

这倒是事实,赵匡胤看了看左右。再看着这小麦,都差一点想下令派侍卫日夜看守。

“微臣要的是它的种子,有可能推广后又还原了,有可能就会发生激变,一旦种子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以点带片,以片带面,其效果无可估量。”

宋朝是低产时代。不仅是肥料,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那就是种子。这段话放在以前同样很难理解,但现在有了一个棉花,也容易让赵匡胤接收,顶多没有宋九有那么清晰的想法。

赵匡胤又是默然。

北风吹来,带来层层寒意。然而赵匡胤认真的盯着宋九。

南方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大臣们因嫉功很少说,但许多衙内去了南方,他们不是为了甘蔗。宋九所说的蔗糖技术有进展,但如宋九所说的还没有投入实际生产。

这些衙内去南方,主要还是圈地与种棉花。

包括自己三个女婿。

他们家中的管事源源不断将南方的消息带回京城,又传到三个女儿耳朵里,三个女儿进宫又传到自己耳朵里。

按照这些管事的说法,宋九在南方所做的事简直不可思议,无数宋候路,宋候堤,宋候围,宋候堰,官员看到宋候太多了,容易发生混乱,想改名字,可百姓不同意。有与宋九交好的衙内示图用宋九名声树恩,但前面说出来,老百姓嗤之以鼻,宋候做善事要回报吗?

宋九自己都想不清楚,赵匡胤同样也糊涂了,宋九在南方做得不错,可至于百姓怀念如此吗?不过有一个人说了一句话,让他迟疑着一直不敢重用宋九。

虽然此时他也看穿了,宋九这是交换,变相的交换,不过这份用心还是打动了他。

他蹲下身体,看着麦苗,长势真好啊,青翠得象玉一般,又站起来长吐了一口气:“宋九,卢多逊曾在朕面前推荐你为秘书省少监,你意下如何?”

秘书省是清闲的衙门,下面也掌管着好几个部门。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图籍,所以它才贵。这时代没有度娘,那么多图籍,即便卢多逊的大脑也不可能一一能记得住,包括皇帝都经常来秘书省下属的几个藏书馆阁查阅。

因此秘书省的官员能经常与皇帝打交道,后来宋朝所说的馆阁官,广义上包括带馆阁官职的官员,包括大学士,直学士之类的官职。狭义就是指秘书省各个机构官职,包括范仲淹曾经担任的秘书省正字。

正是因为这种性质,馆职官一出来,升迁起来会很快,以至欧阳修大喊一句,非馆职官出身不能担任宰相。

那是胡来的,他与范仲淹等人是馆职官出身,因此喊出这句话。然而其性质不过是也皇帝接触机会多一点,平时在查阅读校正过程中多看了一些书。

看书多知识会多,那是好事,可不会实用,也不过是一个书呆子。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官职很贵,而且十分适合宋九,秘书省有监,有少监,有丞,下面再设有诸多官员,但主要理事的还是秘书丞。少监虽贵,但比较清闲,能让宋九继续抽出时间研究。

卢多逊虽利用了宋九,这也算是一种回报。

而且这是一年多后,赵匡胤又一次表态想重新起用宋九。

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449章 风起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344章 矫正(下)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459章 小妾第449章 风起第502章 黎明第55章 爹爹第461章 走马灯第10章 制造标准第295章 诅咒的国家第93章 两道诏书第144章 事了(下)第190章 深山的贵人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102章 好东西第53章 大笑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424章 定(下)第362章 号角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210章 钱啊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65章 温度第113章 教材(上)第374章 交锋(上)第324章 棋子第198章 牛(上)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283章 春闱(上)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82章 诱、惑(下)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221章 大婚(中)第304章 打猎(下)第165章 有约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46章 正八品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374章 交锋(上)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419章 荒诞(下)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215章 踢第288章 春行(下)第210章 钱啊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162章 提亲(下)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92章 地图(下)第24章 父辈(下)第507章 求和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167章 镜子(中)第222章 大婚(下)第48章 后院第420章 飘摇(上)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492章 疏忽第209章 游园(下)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52章 比较(上)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131章 诘问(下)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138章 草芥第507章 求和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53章 大笑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421章 飘摇(下)第422章 定(上)第385章 五十年第8章 神奇第217章 归来(上)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321章 大江(下)第488章 要翻天第262章 辞戟(上)第40章 挖祖坟(上)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38章 信(上)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220章 夜宴(五)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88章 神灵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328章 怜奴
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449章 风起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344章 矫正(下)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459章 小妾第449章 风起第502章 黎明第55章 爹爹第461章 走马灯第10章 制造标准第295章 诅咒的国家第93章 两道诏书第144章 事了(下)第190章 深山的贵人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102章 好东西第53章 大笑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424章 定(下)第362章 号角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210章 钱啊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65章 温度第113章 教材(上)第374章 交锋(上)第324章 棋子第198章 牛(上)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283章 春闱(上)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82章 诱、惑(下)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221章 大婚(中)第304章 打猎(下)第165章 有约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46章 正八品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374章 交锋(上)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419章 荒诞(下)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215章 踢第288章 春行(下)第210章 钱啊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162章 提亲(下)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92章 地图(下)第24章 父辈(下)第507章 求和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167章 镜子(中)第222章 大婚(下)第48章 后院第420章 飘摇(上)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492章 疏忽第209章 游园(下)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52章 比较(上)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131章 诘问(下)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138章 草芥第507章 求和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53章 大笑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421章 飘摇(下)第422章 定(上)第385章 五十年第8章 神奇第217章 归来(上)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321章 大江(下)第488章 要翻天第262章 辞戟(上)第40章 挖祖坟(上)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38章 信(上)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220章 夜宴(五)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88章 神灵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328章 怜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