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后院

宋九飞奔而回。『?』

说老实话,在前世呆了几十年,又在京城呆得久,感觉正常,到处都是人,但在河北呆了几天,十分不习惯,甚至有的地方往往走了十几里路,看不到村庄,看不到人,空空荡荡,只有鸟儿在叫,云儿在跑,不由地让宋九能产生害怕。

也许到这时候他才明白一百二十万户是什么意思。

wωω ★тTkan ★¢O

来回速度很快,不足二十天。

天凉了,必须将一些东西弄出来,好变出钱,变出钱后,必须清淤汴河。为什么要清淤汴河,泥巴!

但不能马上回去,还要去中书将印符交上,这趟差遣的任务才能结束。

……

皇城未必就是大内,东西华门与东西皇街将皇城一切两半,南边是皇城,有东西两府以及其他一些诸司机构,明堂,万国来仪的大朝宫殿,明堂等等。北面才是大内,皇帝与嫔妃、未成年子女所居的地方,东宫以及常朝宫殿。

要交印符,必须进宣德门。

宋九无所谓,宋朝此时一切草创,赵氏兄弟不喜太奢侈,包括皇城,也不是那么豪华,与他前世所看到的故宫相比,差得太远。紧张的是胡老大四人。带着宋九从河北收集上来的宝贝,走进宣德门后,紧张得连路都走不动。

“胡行头,你是想做大英雄的。”

“小九,别笑话我,行,还是你胆大。”胡老大不承认也不行,看来自己是不如人家宋德,连人家的儿子都不如。这货进了皇城,看到气象端庄的建筑,以及戒卫森严的士兵,他终于怂了。然后心中就在纠集一个问题,看来这小子前途无量,就是做一个部曲也不错的。宋朝那来的部曲,若有,南方的一些脱离朝廷管制的落后蛮部,权贵家中现在不叫部曲,叫门客,叫仆役,并且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他想做部曲,也没有那个人敢收,岂不是自找言臣弹劾的?

中书首相是赵普,枢密院首相还是赵普!两个机构都在皇城西侧左银台门的西边,中书在东,枢密院在西,离得并不远。但不用见赵普,只要将这一行禀报给一些官吏,再将所带来的一些实物呈上,交接算是完成,宋九好回家。

没有。

宋九递上公文印符,来了一个小官,不知道是什么官,穿着绿色官服,让他坐下稍等。只是过不久,他整个人以及他带回来的东西,全部被带到政事堂。

很多人,赵氏兄弟,赵普,还有其他许多大臣,穿着紫色,红色官服,绿色官服一个也看不到,就象是商议重大国事一般。宋九先是向赵匡胤行个大礼:“臣参见陛下。”

“平身。”

宋九又向赵匡义、赵普、李崇矩施礼,礼多人不怪,又对其他大臣说道:“各位相公、前辈们,小子不认识,恕罪则个。”

一干大佬全部摇头,有的人忍不住地笑。

赵匡义也摇头笑,这小子敢情是真的好不起来,整就是大宋朝的活宝一个。

赵匡胤微笑道:“宋卿,你所行如何?”

“失望。”

“何来失望。”

“陛下请看,”宋九让门外的两个中书小吏将一块铁矿石抬上来,说道:“陛下,就是这块铁矿石,最少两个矿工凿上半个时辰,然后再花半个时辰抬到铁炉处,再经冶炼,然后才变成粗糙的生铁。”

“有什么不对吗?”赵匡胤奇怪地问,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陛下,还有……”宋九将一路看到的听到的一一道来。还有宋九所画的铁炉、冶钢图纸,炼出来的烂钢破铁,以及采煤工人试探瓦斯的长竹筒子,一一拿出来给大家看。

“你要说什么?”

“这个制度要改革,一不能再用木炭冶铁,它烧的温度不高,冶不出好铁,必须使用大量的石炭。而且大量木材砍伐,北方水土会更恶。三者,开矿者积极性不高,将会严重掣约产量。四者它太苛,十家高户卷进去,十年后最少八家破门,矿上客户生活同样惨不忍睹。臣带了河中的几个壮丁做侍从去河北,他们说过一句话,本以为在汴堤上做苦力很苦,与这些人相比,仍象在天堂上一样。”

“改制度啊……怎么改!”

“怎么改?”宋九一呆。问题亚历山大,宋九要求似乎真的不高,一年请求朝廷支持一百几十吨钢材,不是无条件供给,而是购买的。但宋九的承诺是未来最高时一年会给朝廷十万缗钱,甚至收效高的时候还会多给。中间还会交出无数的技术。但这个问题却严重无比。就象一个齿轮,我只要柴油机上换一个齿轮,但这个齿轮与整个柴油机不配套,换可以,机体要换,活塞要换,曲轴要换,飞轮要换。现在要换的不仅是产量问题,包括冶炼技术,开采技术,甚至制度。

一路上胡思乱想,不知如何着手,就象这个制度,后来有人想出好办法,王安石!王安石变法中的许多变法争议声很大,青苗法当真是好的?保马法当真是好的?但有两条变法是好的,第一是拍卖坑坊河渡,将一些效益不好或亏损的坊坑全部拍卖给私人经营,三年五年交给朝廷多少钱,不管拍卖能得多少钱,最少能让国家松压。第二就是二八分制,没有规订的承包制度,对盈利的坊坑不限产量,八成利规私人,二成私上交。这个漏洞会很大,但给百姓缓解了压力。

那是适合当时宋朝国情,不适用于宋九的新技术。宋九很老实,道:“臣一路上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出好办法,只知道眼下这种政策苛民,肯定不行。至于什么方法,还是各位相公们想吧,它不是微臣的职责范围。”

赵匡胤与诸人皆是一笑。

莫要说王安石比在座的聪明,不是,王安石实施坊场河渡钱与二八分制,是整个宋朝统一,各项矿产产量跟上,虽不足,不象现在一点可怜的产量。这那两项政策适合于神宗年代,也不适合于眼下。说到底,这个政策就是吃大户!有弊的一面,但将压力添加到大户头上,使弊端减轻下降。

赵普咳嗽一声:“产量。”

制度小子你就别管了,君臣闻听你回来,一起坐在这里等你,还是说正事!

“产量臣有办法,但十分麻烦。”

“不怕麻烦,只要有办法就行,”赵匡义道。

不妙啊,宋九心中担心地想,渐渐他看出一些,赵匡义对他是支持的,赵普对他是反对的,当然现在没有事。可这才是最可怕的,千万不能将我夹在中间做夹心饼干,这两个大牛碾压起来,俺们小胳膊小腿可是架不住。他扫了大家一眼,道:“第一是加快采矿速度,这种榔头大锤粗糙式的凿石肯定不行。第二就是石炭,这种冶铁方式也不行,浪费太严重。第三就是冶铁的铁炉。第四就是冶钢技术的改进。还有这种该死的制度。”

“咳,咳!”赵匡义呛着了,这个该死的制度就是他想出来的,难道自己该死。

“具体地说一说。”

“陛下,先说开采技术的改进,这一条就会十分麻烦,而且技术必须保密,臣请求陛下派十员可靠的官吏随臣学习,利于技术保密,再向全国推广。”

“宋九,陛下是好皇帝,但你不能欺君以方,你有何德何能,让官吏做你的学子!”赵普不悦地说。

宋九看了赵普一眼,赵普不悦,他更不悦,欺君以方,都是什么啊!你赵普也不过只能读半本论语,还不如我呢,装什么斯文。然而赵普说的话让他不能反驳,自己是什么人哪,一个平民小子,朝廷怎么可能让十个官吏随自己学习。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事,既然这样,到时候我们再谈价钱吧。又拱手道:“陛下,不如这样,让臣自己琢磨,有音讯了会派人向陛下禀报,这个时间应当不会太久,大约一个月就能办到。不过陛下臣有一言想说。”

“说吧。”

“陛下虽授了臣承事郎一职,值!臣告辞。”

看他离去,一群大佬大眼瞪小眼,赵匡胤不由摇头:“这小子父母死得早,缺少家教啊。”

一个言臣想说话,赵匡胤摆手又说道:“你们勿得多言,朕想掏他的好东西,没办法。”

有几个大臣不服气,余下的全部啼笑皆非。

宋九回到家中,事情多,而且从无到有,时间紧迫,伏假快要结束,但没有结束,看到自己这一百多名学生,宋九感到十分欣慰。在古老的中国,有两行职业最受人尊敬,第一是做官,官本位思想中国是最浓厚的,几千年中只有几年时间曾淡化过,余下官本位思想是所有思想中的第一位。第二就是老师,都好为人师,宋九也脱不了俗。

来到两间教室转了转,他不在,只好以经义、律法与算术为主,其他几门课一起放下,算术在张博士教导下都成问题。然而宋九转了转后发觉不对,又再进来看了看,忽然问道:“段小勋,陈四孚呢?”

燕博士说道:“宋九,他们被两家商铺请走了。”

十分惋惜的,这两个学子在所有学子当中成绩也算是名列前茅,培养得当,以后就是国家的人才,可惜两人家中为了眼下一点绳头小利,放弃了大好前程。

“什么请走了?我不是说好一年时间吗?戴小力,你离他们家近,你来说。”

“九先生,你走了后,许多商家派人来劝,有两家出了七贯钱的月薪,段小勋与陈小四家里的人动心,我们也劝过他们,可他们不听,最后就离开了学舍。”

“七贯钱,很多吗!”宋九讥讽道。

戴小力嚅嚅不敢言,说老实话,七贯钱月薪真的很多了,若是有人用这个价格请自己,说不定自己也会动心。

他没有回答,宋九已经看出来,河北一行让他伤神,兴冲冲回到家,又泼了一盆冷水,让他有些灰心丧气,无力地挥了挥手,说道:“这样吧,你们各自回家,我也放开一年学习戒令,你们与家人商议,若听从我的意见,必须留下来学满一年。若不听从的,明天给我一个答复,我放你们离开。你们回去吧。”

学生看到宋九生气,一个个默默离去,张博士说道:“宋九,你不能失去信心,只走了两人。”

“张博士,为什么我反感你们那种古板式的教育,那会让学子害怕,产生害怕心理,对学习就会产生排斥。因此我推广的是一种活泼式的教育,因为学子有大有小,有良有莠,为了不让部分资质弱或者年龄小的学子产生自卑心理,我又刻意淡化成绩。用此来让每一个学子快乐地学习,学就能有所用,而不是学了一肚子死书回去。甚至我还想到了他们前途,增加会计学。但现在不行了,我不在后院失火,以后我在后院也会失火。学子心理产生动摇,同样也学不好。改国家制度不是我干的活,改学校的制度,我还是能做到的。”

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第148章 背后(上)第100章 大舟第137章 对峙第388章 新人第88章 神灵第99章 加码第480章 不杀第271章 前兆第263章 辞戟(下)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502章 黎明第276章 良臣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第46章 正八品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221章 大婚(中)第468章 均贫富(上)第175章 聘礼第23章 父辈(上)第513章 寓言第178章 开业(上)第503章 遗言第324章 棋子第55章 爹爹第158章 劲弩(下)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261章 保护(下)第298章 飞虹第87章 巡察(下)第481章 等的人第185章 钉子户第419章 荒诞(下)第132章 抢老婆第428章 乌鸦嘴(上)第6章 金子第137章 对峙第420章 飘摇(上)第201章 父亲(下)第476章 一(下)第255章 两知州(上)第337章 窅娘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168章 镜子(下)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73章 南方(中)第89章 结社第9章 歪才第167章 镜子(中)第87章 巡察(下)第52章 比较(上)第78章 孤家寡人第70章 神奇(中)第60章 关健第1章 狗血的剧情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51章 负荆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148章 背后(上)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361章 黑辽河第267章 海货第65章 温度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310章 硕麦(下)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288章 春行(下)第387章 好人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291章 大鱼第350章 狐狸第80章 **(上)第374章 交锋(上)第480章 不杀第212章 哥哥第266章 太狠了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64章 糊涂第217章 归来(上)第502章 黎明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534章 大结局(二)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171章 死(上)第76章 卷(中)第475章 一(上)第316章 脱变(下)第133章 荒野(上)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198章 牛(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
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第148章 背后(上)第100章 大舟第137章 对峙第388章 新人第88章 神灵第99章 加码第480章 不杀第271章 前兆第263章 辞戟(下)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502章 黎明第276章 良臣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第46章 正八品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221章 大婚(中)第468章 均贫富(上)第175章 聘礼第23章 父辈(上)第513章 寓言第178章 开业(上)第503章 遗言第324章 棋子第55章 爹爹第158章 劲弩(下)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261章 保护(下)第298章 飞虹第87章 巡察(下)第481章 等的人第185章 钉子户第419章 荒诞(下)第132章 抢老婆第428章 乌鸦嘴(上)第6章 金子第137章 对峙第420章 飘摇(上)第201章 父亲(下)第476章 一(下)第255章 两知州(上)第337章 窅娘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168章 镜子(下)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73章 南方(中)第89章 结社第9章 歪才第167章 镜子(中)第87章 巡察(下)第52章 比较(上)第78章 孤家寡人第70章 神奇(中)第60章 关健第1章 狗血的剧情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51章 负荆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148章 背后(上)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361章 黑辽河第267章 海货第65章 温度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310章 硕麦(下)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288章 春行(下)第387章 好人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291章 大鱼第350章 狐狸第80章 **(上)第374章 交锋(上)第480章 不杀第212章 哥哥第266章 太狠了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64章 糊涂第217章 归来(上)第502章 黎明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534章 大结局(二)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171章 死(上)第76章 卷(中)第475章 一(上)第316章 脱变(下)第133章 荒野(上)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198章 牛(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