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两知州(上)

潘美和声问道:“你夫君叫什么名字?”

他心中也没有抱希望,上哪儿找。玉苹找到她父亲,是她父亲做了契丹的官,否则也找不到。至于是读书人,天下读书人不要太多。

莫筌说道:“夫君他叫周渭。”

“周渭?”潘美大惊,又说:“说出他的字。”

“夫君字是得臣。”

“原来是周夫人,快快请起。”潘美连忙说道。

连州人,又是读书人,只有一人,那就是宋官周渭,宋朝才立国,周渭逃到东京城,抱着侥幸心理上书陈述时务,赵匡胤看其策论,觉得不错。不能凭借一个策子马上就给他高官,这有一个磨勘观察的过程。就象宋九那么多功劳,磨了那么多年,如今在军中只能算是第四把手。正好这一年春闱开始,先让他参加科举。没有中,只录取了几个人,这个命中率太低,一是才学,二是运气,三是后面得有人。赵匡胤还是用了,赐其同进士出身,授白马县主薄,因政绩迁为永济知县,兴州通判,棣州知州。以一个流亡式的人物,一篇策子,步步高升,成为一个堂堂的知州,是宋朝官场上一个有名气的人物。还不能与潘美相比。不过她是知州的妻子,就不能再让她下跪。

“民女不敢当。”

“敢当的,你夫君若无意外在我朝担任了知州。”

“知州……这个天杀的,做了知州,也不派人来接我。”莫筌大哭起来。自己带着孩子过得多苦啊。

潘美手足无措,就算他不顾身份。降尊曲贵下堂安慰,还有一个男女之嫌。又不能象对待普通人那样,一拍惊堂木,因此喊来一个衙役,让他到后面将宋九喊来。

两者距离不是很远,宋九飞快带了过来,潘美将情况一说,又道:“小九,这事儿还是你来吧。”

宋九走下公堂,低声说:“知州又如何?若是他做伪汉的知州。那十之八会被阉割,嫂嫂,你想不想?”

很灵验,莫氏马上不哭。

宋九又说道:“嫂嫂,非是你所想的,我就是宋九,不是好官,喜欢胡来,不守规矩。比起周知州,我差远了。”

莫氏更不哭了,惊诧地看着宋九,自己丈夫比这神一样的好官还好?

宋九继续说道:“若是我。手中有钱有人又不守规矩,管是南汉还是契丹,都一定会派人寻找的。”

王明也走出来。与潘美对视一眼,全部摇头。事实宋九就是这么干的,对皇上说。你那个禁商令不管用,边境走私商品的贩子数不可数,然后公开购买来到契丹的野味。小妾父亲在契丹,大一包小一包礼物往那边送,言臣知道他不重小节,索性装作听不到,居然没有一个弹劾。

宋九又道:“他是一个清廉的官员,一无钱,二无人,三守规矩,前些年伪汉一直与我朝开战,如何寻你。”

说到这里,他沉吟道:“嫂嫂,昼锦还乡是人生一大美事,你想不想他返回岭南做一个大大的官员。”

“会不会阉割啊。”

“不……会。”宋九差一点憋死,又道:“你先起来,我马上派人接你孩子去,另外再派人写奏折,通知你家官人。”

让衙役将妇人带下,然后对潘美与王明说道:“若写奏折将周渭调到岭南如何?”

这是他灵光一线的产物。

现在是人治时代,想一个地方好必须有好官。说不定南汉也有好官,在刘鋹时代迫不得己,到了宋朝就成了裴矩。但这种可能性极小。想要好官,还得从北方调。

但未必能调到什么好官,自古以来都将岭南当成了流放之地。特别同岭南现在还有一种情况,好事也是坏事,那就是商业发达。

岭北行商至国都,必召示之夸其富,这是南汉上一代所干的事,向柴荣夸耀的,俺们比你周朝有钱,柴荣是多种原因,气不过才称刘晟为小南强的,其中向他夸富也是原因之一。

每见北人,盛夸岭海之强。不但向后周夸,向南唐也夸,实际没有南唐富裕,但因为航海业发达,造成商业发达,有钱人比南唐有钱人更有钱。这是一件好事,有了发达的商业,才能使这一地区经济搞活。到刘鋹手中,连商业也渐渐破坏,可基础还在。

坏处同样多,百姓拜金思想浓厚,道德基础下降。还有就是官员,若非良吏来,容易在这种大环境下迷失堕落。

最后天气,一般北人来南方未必能适应。说不定马上夏天一到,宋九都会悲催。潘美等人要好一点,呆在湖南久了,夏天相差不大的。但整个岭南官场拿不出,只有这几人能力稍强一点,也放心一点,但如何照应到广大的岭南六十州,二百四十个县?周渭刚刚好,官员不大不小,又是连州人氏,不怕热,不怕苦,能请求朝廷调到南方。而且此人官员强硬清廉,不仅潘美闻其名,宋九也听闻了。

潘美道:“此人确实不错。”

王明也点头,不缺官员,缺少能放心的良吏,首先总掌岭南全局就要数人,随行有许多文吏,可要么不称职,要么能力不足,要么资历太浅,派不上用场。能派上用场的,也只有自己这几人,而且潘尹二人以武事为长,文治略逊,这么数下来,只有王范与朱宪宋九四个人了。哪里够,不仅总掌岭南,几个大州也得控制好,广州,韶州,潮州,桂州,邕州,这样一算,最少必须派十个能上台面的官员,才能将这摊子维持下来。谁愿意来?就是他们自己若非出了这桩子事,做了收拾烂摊子的准备,也不想留在岭南。包括宋九。

“南方人,清廉。有能力,小九。上哪儿找?”王明摇头问道。

宋九倒想起两人,一个是梁延嗣,杨业式的人物,劝高继冲献土,宋朝要吞,荆南没有力量反抗,早点识相还能落一个好下场,高继冲不听,那就打。与慕容延钊大战,惨败,赵匡胤认为他忠心,十分信任,充湖南前军步军都指挥使兼排阵使,又改迁濠州防御使。但此人刚刚去世。是人才,也合适,却无法用了。还有一个人,周行逢手下头号谋士李观象。周行逢残忍多诛杀,观象劝之,自己又清苦自励。周行逢临死前托后事,成为湖南的托孤重臣。宋军前来。李观象劝周保权说,我们所持的是荆湖,以为唇齿。高氏拱手听命,我们定不能独全。不如幅巾归朝,不失富贵。周保权小不懂。其他人不同意他也不同意,李观象非是郭无为,不同意就打吧。赵匡胤用之为左补阙。

这人还活着,但能力太强了,赵匡胤未必能放心将他放在南方。

然后就想不出来了。

其实能想到一个周渭算是不错了,这时由乱入治,不但岭南,哪里都缺人才。

几人开始聚集商议,宋九将计划说出。岭南情况更特殊,特别是蛮人区域,更特殊。

这时代的男人是最开心不过的,到处大男子主义不提了,例如宋朝,若是有出息,连婚嫁钱都不用担心,女方抢着出,若是卖相好,会包装,能骗嫁妆钱,骗了一家再和离,离完了再骗。宋朝还是文明的,党项人女子里外全部能做,这么能干的女人同样服从丈夫的指挥。但还没有南方一些地区蛮人开心。

人家男人不但有话语权,还不做事,整天抱着小孩子溜达,全是妇人在田间劳动。若此又易于管理,但真管理起来,这些男人又桀骜不驯,闹起事来特厉害。

这是人家的千百年传统,宋九虽看不惯,但必须尊重,这当口上也不敢生事。打主意的还是在户籍上的十几万汉户。被逼无奈的,本来出了大事,若弄得蛮人区域到处叛乱,那是罪上加罪。

几人开始商议完善补充。

第一批人先行到达,必须要快,否则就错过播种季节。

这是去年年底宋九信上所说的计划。

现在宋九的计划还是这个计划的加强版,岭南太复杂,不敢动,只能如此。

措施就是引导,宋九那个饲养场投入不少钱帛下去,那是大型化的农场,时不时学子也过去察看,指导,毕业时会加学分,同时有功者还会给予奖励。出了许多问题,但就是让它出问题,不出问题就不能找出解决办法,自己在探索,到推广后,让百姓怎么办?反正钱帛不命地往上堆。

还不是成熟,但那是大型化农场,岭南不需如此,一个个小型化的农场,因此将一些雇佣的佃农中间有经验者带到岭南,有可能会不适应,但给其重赏,呆两年就可以回家,那时任务结束了。

一是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岭南大部分地区种植十分落后,除了广州东南一带略略发达外,其他地区皆是刀耕火种。还是老办法,但这一回是承包,片多但规模比较小,承包下农民的地,同时还将农民雇佣,种两年后全部撤走,可当地农民也就熟悉这种种植养殖方式。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整个岭南不用十年时间,大部分地区就能实现先进的种植方式。

另外就是追求效益,岭南在刘家搜刮之下太穷困了,这中间有两条捷径。一是棉花,去年信发向京城,同时也派人到海南岛,现在去是正大光明的去,没有一人敢阻拦,将海南几乎所有的棉籽购买过来。不用是来纺布,而是用来弹棉花,变成结实的皮棉,它的价格仍然很高。至少十年内都是一个暴利行业。

再运到中原去,甚至可以用它们来向党项人契丹人阻卜人,与高丽换取商品。

但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一旦北方的种籽适应进化,也大幅度推广后,价格会立即下跌。但也无妨,还有第二样东西,那就是甘蔗。蔗糖有三种形式,第一就是砂糖。紫砂糖黑砂糖,略有点粘。质量也跟不上后世的质量。第二就是石蜜,加米乳与牛乳。类似牛奶糖,煎成大块,质量也赶不上牛奶糖。第三就是糖霜,这是沉淀结晶产物,为何遂州与吴越的质量好,而岭南的不行。宋九来到岭南,桂州就有人种,拿出来尝了尝,长得比北方甘蔗粗大。但确实是种植问题,不是很甜,其次岭南多无霜期,没有霜期就不易结晶,所以糖霜最次。不过没关系,岭南制造砂糖历史很悠久了,若是种植方法跟上,甜度增加,砂糖也是一项收入。

再者就是种植养殖。甚至宋九准备将冬小麦带过来,可离京城太远,不可能从岭南收粮税,要么钱税。要么布税,或者未来的棉花税糖税这些价值高的税务。

点比较容易,岭南地广人稀。随便给几个钱,就能“承包”大量荒地。就是劳力会有点儿头痛。宋九处处喊刀下留人,可数战下来。还是死了数万劳力。

没人能成吗?

潘美捏着鼻子不能作声,几万人全部是他弄死的。

再就是从中原弄人,书院的中学学子,来不是白来的,一是磨练,二是实习,但会加很高的学分,同时也给奖励。一年一换。第二就是有经验的老农,包括种过棉花的农民,让人去遂宁高价请蔗农过来。第三衙内,一个个呆在京城闲得无聊,我请你们来岭南做客。同时劝他们出资,钱在你们手上花掉也是花掉了,不如砸在岭南。不一定会赚多少钱,但现在棉花利润很高,还会赚一点。又赚了钱,又做了善事,顺便旅游一趟,何乐而不为?究竟来了多少,宋九不知道。为了抢时间,宋九让玉苹不惜重金,请他们坐马车顺陆路过来。

有人不行,还是有钱帛,有本钱。

让玉苹将家中钱凑一凑,不带钱过来,而是变成琉璃变成酒,用船运到广州,再售给番人,那么一贯钱能变成三贯四贯,同时也节约了运费,再从商人手中将钱帛运到各地,砸到各个农场里。不仅宋家出,还游说各个衙内出,以河洲名义来投资,来做善事。象石保正,他老子石守信不是天天拜佛吗,不用拜佛,那不管用,来做善事吧。

究竟多少人过来,多少钱过来,宋九仍不大清楚。

本来计划就是这个计划,相信一两年过后,岭南会发生质的改变,自己与丈人不但平了南汉,还给朝廷留下一个金摊子,大功告成,可以回京城了。谁指望出了这个差错?于是宋九又写了第二封信回去,这才是玩大了……

人先过来,石保正十几个无聊得要死的衙内以及王魁几个会骑马的学子先行过来。有的衙内带职在身,或者在太学读书,纷纷告长假。那时候朝廷还没有接到南汉被平,所有宫殿府库被烧的消息,甚至都没有发生,但动静太大了。赵匡胤也惊动了,又不好问,于是让宋皇后将潘怜儿召到宫中谈话,他才讪讪地过来,你家小九要做什么?潘怜儿将信递给赵匡胤看。

赵匡胤看后说道:“你家小九在三司不好好做,一到岭南反而发奋图强了。”

潘怜儿答道:“陛下,岭南初定,没有利益纠纷,三司每一项政务,都会牵连到种种利益,官人又只是一个判官,如何敢提议?”

赵匡胤不语,只是微笑,算是一种默认与欣赏。

石保正与韩崇业将宋九抱起来,大声道:“你小子来岭南威风了。”

钱不钱的,现在不眼红了,他们自己钱都用不完,何须眼红。关健眼红这功劳。

潘美正在不远处训两个儿子。老子在岭南,你们为什么也跑到岭南!估计潘惟德兄弟未必能听懂,因为这中间牵涉一个不能说的秘密,那就是人质!

宋九道:“不提了,本来是大功,可让刘鋹这小子将宫殿府库一起烧掉。可能是五千万贯,或者都会达到一亿贯,一把火烧光了。”

“啊!”十几个衙内一起叫了起来。

宋九又问:“东西呢?”(未完待续。。)

第74章 南方(下)第33章 始识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369章 拓跋第81章 诱、惑(中)第519章 病第154章 清明(上)第502章 黎明第425章 上位(上)第519章 景德第243章 插花第224章 皇后(下)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10章 制造标准第88章 神灵第374章 交锋(上)第513章 寓言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364章 弃子(下)第310章 硕麦(下)第234章 快乐岛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504章 开始了第155章 清明(中)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292章 小鱼(上)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20章 拒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374章 交锋(上)第122章 吃肉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491章 狼来了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252章 宝宝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260章 保护(上)第521章 无耻第212章 哥哥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120章 变化(中)第135章 夜战第217章 夜宴(二)第473章 真相第385章 五十年第403章 铁血之路(三)第428章 乌鸦嘴(上)第348章 必死(下)第471章 驱(上)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206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下)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303章 打猎(上)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15章 非奸即盗第441章 妖星(中)第149章 背后(下)第369章 拓跋第179章 开业(中)第490章 大秘密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218章 夜宴(三)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235章 比较第320章 大江(上)第424章 定(下)第54章 独一无二第419章 荒诞(下)第139章 派系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285章 论语第158章 劲弩(下)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528章 黑土地第489章 大事不糊涂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519章 病第325章 拜第451章 乱战第101章 宇文恺第283章 春闱(上)第191章 女人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258章 天堂的**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333章 入相(下)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473章 真相第83章 夜郎(上)
第74章 南方(下)第33章 始识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369章 拓跋第81章 诱、惑(中)第519章 病第154章 清明(上)第502章 黎明第425章 上位(上)第519章 景德第243章 插花第224章 皇后(下)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10章 制造标准第88章 神灵第374章 交锋(上)第513章 寓言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364章 弃子(下)第310章 硕麦(下)第234章 快乐岛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504章 开始了第155章 清明(中)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292章 小鱼(上)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20章 拒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374章 交锋(上)第122章 吃肉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491章 狼来了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252章 宝宝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260章 保护(上)第521章 无耻第212章 哥哥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120章 变化(中)第135章 夜战第217章 夜宴(二)第473章 真相第385章 五十年第403章 铁血之路(三)第428章 乌鸦嘴(上)第348章 必死(下)第471章 驱(上)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206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下)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303章 打猎(上)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15章 非奸即盗第441章 妖星(中)第149章 背后(下)第369章 拓跋第179章 开业(中)第490章 大秘密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218章 夜宴(三)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235章 比较第320章 大江(上)第424章 定(下)第54章 独一无二第419章 荒诞(下)第139章 派系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285章 论语第158章 劲弩(下)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528章 黑土地第489章 大事不糊涂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519章 病第325章 拜第451章 乱战第101章 宇文恺第283章 春闱(上)第191章 女人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258章 天堂的**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333章 入相(下)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473章 真相第83章 夜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