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无耻

宋九挑选这几个人随他在辽东磨砺,自有用意。岁数不是很大,能吃得了辽东的寒苦,正是想上位的年龄,这些人既然能被称为宋朝名相,天赋不会差的,那么在辽东就有作为。

而且资历不高,到了辽东任职,不会感到委屈。

以他们天赋,再加上这段履历,以后上位会更快,他们陆续上位后,对辽东熟悉,那么会可能保持宋朝未来三四十年对辽东的政策都不会出现严重失误。

其实还有人选的,若让他挑,能适合来辽东担任他助手的官员最少能有三四十位,不过都岁数大了,反而让宋九陆续放弃。

这个问题不大,若是宋九不感到委屈,他坐镇辽东,就不会出现大问题,赵恒虽感到这几个人选的不解,仍爽快地答应。

诏书发出,五个“娃娃”接到调令后同样不解,去北方的有很多文臣,要么就是担任燕云各州的官员,这些官员无一不是宋九与寇准等宰执精挑细选的良臣,要么就是陪伴在皇上左右的,那都是大大佬。

他们凭什么来北方?

而且诏书上更古怪,让他们去幽州,可没有说担任什么官职。

难道让自己也陪伴皇上?自己那有这资格啊?

五个年轻的官员带着困惑与迷茫的心情踏上征程。

宋军完成了最后的布署。

总的来说,大家心情很放松,在耶律隆庆的带领下,辽国重新又聚拢了二十万军队,号称三十万大军。可能不止,可能不足。但这估计也到了辽国承担的底线。

若是从数量上来看,辽国还是不弱,人家是骑兵,又是人家的地盘。二十万骑兵足以能当四十万步骑结合的宋军了。

实际这支军队经过实战的人很少。

有,甚至包括一些释放回去的战俘,他们虽有经验,然而有几个还保持着士气,况且一个个虽释放回去,记录在案。不怕宋军打败他们来个秋后算账?

可能个人武力有了,战斗力支很让人怀疑,实战经验同样不多,而且整合起来整编的效果会更差。

再说将,辽国有将,还有不少能打的将领。然而帅才呢?这些年辽国也打了不少仗,然而主帅无非就是以耶律斜轸为主,然后用了一个萧挞凛。耶律斜轸死了,萧挞凛被宋朝斩杀了。

这个帅才可是致命的,不然宋九不可能花磨破了嘴皮子让李继隆先行去西北,让他熟悉军队,又将曹玮提前放到西北让他作战。以来培养他的领导才能与军事才能。

即便是大臣,能拿得出手的,全部让宋军杀掉或者抓了起来。

不过也害怕万一,这一战打好了辽军会灭国,但打不好,宋朝不会灭国,可辽国会生存下去,会再度壮大,甚至波及到燕云的统治。

于是广派斥候,潜入辽境察看。

宋朝一步步为再度进攻做着准备。辽国那边也有了动静。

先是景平营四州豪强权贵再度带着财富向中京撤离。

然后一些辽兵进驻,增加四州的防御力量,可是耶律隆庆又做了一件让宋九感到哭笑不得的事,他派人修葺了渝关。难道他也想以长城防守吗?

要知道如今长城早就残破不堪了,即便守住渝关。燕山也有许多道路让军队开赴到辽境,甚至随着港口停泊着大停船只,可以用船轻松地将军队送到辽国漫长的海岸线上。

不过这时候来了一个恶心的人。

听闻宋朝大捷,辽国危在旦夕,高丽派使者过来了,说是他们国王王讼听闻宋军大捷,派守在北面高辽边线上的大将康兆率领高丽几十万大军西上,配合宋朝击败辽国。

开始赵恒还没有想起来,十分惊喜的表示赞赏。

宋九问了一句:“那么战后辽东土地怎么瓜分?”

使者大言不惭道:“以辽河为界,我高丽愿意替中国看守大门。”

“辽河为界哪……”老实的毕士安张大嘴巴,好大的胃口,一下子就将辽东九成吞下去。

寇准暴躁地喝道:“当初我朝攻打辽国,多次请求你们高丽帮助,然而你们军队在哪儿?不但没有军队相助,反而借助宋辽战争,大肆吞并渤海百姓。这才让辽国激怒,一度将你们高丽灭亡。如今看到辽国即将灭亡了,你们来出兵了,笑话笑话。”

这有一个前提,在宋九带动下,辽军也重视坑矿,居然找到大量的露天煤矿,以及一些铁矿。前段时间斥候前去秘密带着矿工去察看,还是一个优质的大铁坑,可能胜过宋朝已发现的任何铁坑,就在东京城南面,离出海口与辽河都不远。

它是宋九有意而为的。

对于辽东,依然有一部分人不感兴趣,太远了,得之无益,而且要驻兵,要派驻官员,要治理,甚至以后还会发生大量的战争,有了燕云,宋朝中原可以平安了,那没必要在辽东花费那么大的代价与精力。

无论哪里有没有可治理的基础。

于是宋九有意就让大家看到它的益处。

实际若是将辽东治理好了,渐渐归化,改牧为耕,宋朝未来最大的危险就化解了。要么就是乌古那边……

再说,捡果子也不能这么捡啊。

宋九也无言。

中国周边有两个最奇怪的地区,一个就是这个高丽,但不能不承认它真是一个奇葩,往后去有多少强大国家,金国,元蒙,明朝,清朝,然而它们的疆域不但没有减小,反而在扩大,从现在的长白山南麓(朝鲜境内的太白山脉),然后推移到图门江。若再往上说,从汉江一步步移到平壤,从平壤一步步移到鸭绿江。

然后还从太祖手中硬是啃下一半天池以及白头山。要知道为了他们,死了多少志愿军。以及搭上了革命接班人。

宋九想不通啊想不通。

况且你们想要原来高句丽的地盘,但你们高丽不是高句丽的种啊,乃是新罗与百济的种,与高句丽有麻关系?

不要将自己智商削弱了,宋九打断大家的话。道:“你叫徐熙来是吧?”

“小的正是。”

宋九想抹脑门子,赵匡义时那场风刮过了,辽国悲催了,高丽又开始在东边搞小动作了。正好宋朝内部巴蜀大起义,灾害又多,财政吃紧。无暇他顾,于是萧燕燕与韩德让便学习耶律阿保机,先安内,崛起前先征服五部溪、霫部、黑车子室韦与鞑靼,拉拢回鹘人,正好耶律阿保机的皇后是述律氏就是回鹘人。加上离得远没有利益的冲突,这样整个北方辽国环境变得好起来,这才专心对付中原。

因此以萧排押的弟弟萧恒德与耶律斜轸、耶律阿没里征召四十万军队,可能不足,可能有,反正一半是从辽东征来的临时杂牌军,打着八十万大军的名义。出征高丽。不过萧恒德与耶律斜轸死了,耶律阿没里随萧燕燕南征,在混乱中不知被谁击杀。然而那一战辽国却打出威风。

那时还不是现在这个皇帝,而叫王治,让他们的朴良柔为上军使,内史侍郎徐熙为中军使,门下侍郎崔亮为下军使,帅三军出战,结果被辽国打得落花流水,差一点灭国。

但考虑到宋朝会趁机发兵。正好王治派中军使徐熙来前来投降,于是萧燕燕退兵,甚至为了拉拢高丽,让他们以后老实一点,还赐其鸭绿江以东女真故地。也就是鸭绿江东,长白山脉(太白山脉)下方那一片几百里方圆的平坦地带。不然汉江与鸭绿江一大半还是辽国的领土。

敢使这个老徐同志又想来捞好处了。

“十年前不是你出使辽国,奉辽为正朔吗?”

徐熙来语塞。

这可是一个要命的问题,你们奉辽国为正朔,置宋朝于何地?

既然奉辽国为正朔,此时当救援辽国,为何落井下石,义在何处?

“你快回去让你们国王快点退兵吧,陛下最反感你们这种出尔反尔的行径。想要得到辽东可以,就准备与我朝决一胜负吧,还莫忘记了,唐朝征你们那个小半岛之所以成功,乃是海陆并进,如今我朝船只技术远胜于唐朝。还有,你们哪儿寒冷,不过我们有了棉衣,不再害怕寒冷了。”

“你们不想被我朝灭国,敬请对辽东出军。但我还是敬奉一句,要考虑一下你们的百姓与你们自身的命运。若安份守己,我朝仍遵从你们与辽国的约定,长白山以下,鸭绿江以东的那块原本一直属于中原王朝的土地,既然辽国让给你们了,我朝仍同样这个疆界,以长白山麓与鸭绿江为界。长白山麓东南,与下方,鸭绿江以东,是属于你们高丽的领土。余下乃是中国土地。甚至会派使者去与你们划分详细的边界,树立界碑。”

宋九被他们恶心到了,而且他也不想对这个猥琐的种族用兵,没意义,不如未来某一天,他们还能替中国守一守大门呢。

不过前面将高丽使者打发走,后面宋九就下令,让孙全照带着三千兵马乘船急速去鸭绿江,至于鸭绿江东边的长白山脉,宋朝不大感兴趣,估计高丽也不大感兴趣。茫茫无际的大山,以及野悍的山区各部族,它不过属于辽国羁縻范围罢了。然而鸭绿江入海口处不能丢失,否则高丽人就会蹭鼻子上脸,大军直入了。而且现在对疆土观念不是那么严重,况且离宋朝那么远。

孙全照这是第二次去鸭绿江口,比较熟悉。

这事儿弄得宋九很不愉快,不管怎么说,宋朝对你们不错吧,即便几年前他们承认辽国是正朔,宋太宗也没有计较,相反还大肚地原谅他们的为难。

然而伐辽国时未得到助力,相反来捡果子,还让宋朝不得不分兵。

事儿也拖不得了,这是一个无比猥琐的民族。

说不定他们在失望之下,马上能派使者通知辽国。

于是宋军在五月中旬发起了总攻。

对辽东熟悉的石普、杨延昭兄弟,以及以前在辽东呆过的其他诸将,带着两万兵马,乘船抵达耀州,也就是后世的营口,这里在宋九计划中也会建设一个重要的港口,属于国内港,但不设市舶司。现在辽河水土还不算恶劣,若稍做浚通,辽河与其几大支流皆可以通航,甚至通航到辽国银州(铁岭)东北地区,而且这一带多是平原地区,河流密布,适宜种植,一旦开发出来,将有效的弥补了北方的粮食问题。并且也要感谢萧燕燕,在她经营下,已经打好了初步的基础。

这次石普率领军队正是从辽河溯流而上,切断辽东与两京的联系。随着宋军进入到渝关以北,攻达中京城下后,石普与孙全照兵力尽量会合,单独行军,将辽东拿下。

第二线曹玮带领着诸骑兵,将从檀州跨过燕山小径,直扑辽国兴化、归化,兵临中京。

不过这一部要稍晚一点动身。

余下主力部队再次分兵,李继隆兵向景州,马知节与秦翰率领军队由侧翼攻向石城、滦州,两军于平州会合,兵临营州,扑向渝关。

赵恒带着群臣,以及石保吉与高琼等大将殿后。

战事再度打响。

才开始一直不是很顺利,无论在滦州或者在景州,都遭到了辽军顽强反击。

不过幸运的是这两城城墙皆不是很高大。

陆续在十几天后,全部被攻陷下来。

接着两军会合,渡过滦河,兵临平州。

不久平州拿下,然而宋九做了一件有争议的事,杀土豪。三州城都有一些豪强仍没有撤走,带着百姓配合辽军反抗。

这将宋九激怒了,下令将这些豪强全部斩杀。然后将他们田宅瓜分给平民百姓,用来收买人心,平均财富。

后来李自成干的一套。

然而它很管用,得到了宅子与田地,迅速几州平民百姓被收买过来。

营州就是后来的昌黎,整个北方因为游牧民族的入侵,地名都乱了。昌黎在古代就是指唐朝营州,乃是朝阳。但不知道变成了这个营州。

这是辽国建立起来的一个小州城,原来在唐朝时仅是一个小县,规模不大。

因此闻听前面三州陆续失守,营州辽军迅速逃出了渝关。

然而到了营州,赵恒忽然放声大哭起来。

也难怪,他老子为了得到这个门户,亲自上阵,结果挨了辽人一箭,晚年因箭伤发作而死。如今这个门户可以说真正属于宋朝的了。

但还不能称为结束,至少闾山还早着呢。

不但闾山,即便形成门户还早着呢,真正的门户便是燕山山脉,这要沿伸到辽国迁州城北,还要拿下辽国的润州(秦皇岛)与迁州(山海关城)。

这样北方的门户才能形成。

辽军让出润州城,将兵力集中到迁州负隅顽抗。

攻打了三天未拿下来之后,秦翰献策,带着潘惟正以及数千兵士爬上燕山迁州西侧的几个山峰,将火炮架上齐射。再由高琼率领兵士乘小船,绕道迁州后方,三路夹击,血战了一天后,才将迁州拿下。

打扫战场后,赵恒带着大军徐徐出了迁州,他长舒了一口气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才是关外。”

第88章 神灵第361章 黑辽河第221章 大婚(中)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207章 游园(上)第176章 真是他第294章 小鱼(下)第356章 无敌第79章 勇退第129章 雪话(下)第259章 枪杆子第207章 游园(上)第69章 神奇(上)第220章 夜宴(五)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49章 盛况第306章 不杀人第52章 比较(上)第304章 打猎(下)第100章 大舟第528章 黑土地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70章 神奇(中)第270章 危机第420章 飘摇(上)第519章 病第426章 上位(中)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346章 轻敌第8章 神奇第293章 小鱼(中)第503章 遗言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217章 夜宴(二)第483章 奇葩(上)第219章 弄错了第25章 杀伤力第147章 迷茫第10章 制造标准第534章 大结局(二)第333章 入相(下)第335章 契丹恶梦之始(下)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99章 加码第167章 镜子(中)第236章 三槐王第259章 枪杆子第132章 抢老婆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400章 未卜(下)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450章 良机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76章 卷(中)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193章 朝会第198章 牛(上)第188章 立必行第508章 口袋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49章 盛况第216章 亲征第309章 硕麦(中)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456章 忠心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367章 相才第194章 快乐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236章 三槐王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367章 相才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217章 归来(上)第181章 功名(上)第423章 定(中)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131章 诘问(下)第308章 硕麦(上)第170章 巫蛊第210章 钱啊第41章 挖祖坟(下)第187章 用(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149章 背后(下)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242章 抚桑第164章 新知州
第88章 神灵第361章 黑辽河第221章 大婚(中)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207章 游园(上)第176章 真是他第294章 小鱼(下)第356章 无敌第79章 勇退第129章 雪话(下)第259章 枪杆子第207章 游园(上)第69章 神奇(上)第220章 夜宴(五)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49章 盛况第306章 不杀人第52章 比较(上)第304章 打猎(下)第100章 大舟第528章 黑土地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70章 神奇(中)第270章 危机第420章 飘摇(上)第519章 病第426章 上位(中)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346章 轻敌第8章 神奇第293章 小鱼(中)第503章 遗言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217章 夜宴(二)第483章 奇葩(上)第219章 弄错了第25章 杀伤力第147章 迷茫第10章 制造标准第534章 大结局(二)第333章 入相(下)第335章 契丹恶梦之始(下)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99章 加码第167章 镜子(中)第236章 三槐王第259章 枪杆子第132章 抢老婆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400章 未卜(下)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450章 良机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76章 卷(中)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193章 朝会第198章 牛(上)第188章 立必行第508章 口袋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49章 盛况第216章 亲征第309章 硕麦(中)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456章 忠心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367章 相才第194章 快乐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236章 三槐王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367章 相才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217章 归来(上)第181章 功名(上)第423章 定(中)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131章 诘问(下)第308章 硕麦(上)第170章 巫蛊第210章 钱啊第41章 挖祖坟(下)第187章 用(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149章 背后(下)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242章 抚桑第164章 新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