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硕麦(中)

桃花谢了满天芳菲,眨眼间残红也去了,变成了碧叶喜人。

一匹马匆匆冲向宋府。

武贵翻身下马,对门房全伯说道:“我要见九郎。”

全伯进去禀报,宋九让武贵进来,狐疑地问他:“为何你一人回来?”

“有些不好。”

“说,”宋九心立即悬了起来。玉苹要回来,他先让契丹那三家商人配合,另外又借他们的手带去大量礼物,这些年一到过年前,宋九都会提前送去礼物拜年。俞父终是宋九的第二个丈人,至少在宋九心中是这样的。然后让武贵带着一艘海船与一些小船去接玉苹。

现在武贵提前回来,让宋九感到担心。

“不好啊。”

“你冷静一下,慢慢说。”

“九郎,我们去接人,俞家也没有慢怠,但玉娘子的父亲说了一句,说什么契凡的皇后闻听玉娘子的才气后,下了命令,让玉娘子带到契丹中京,伴随她左右,向契丹传授算术会计物格学。玉娘子父亲不敢违抗命令,只能任由契丹几个黄门与官兵将玉娘子与大小苏带走。”

“他为什么不保护?”潘怜儿怒道。

“看来我是粗心大意了,让玉苹呆的时间太长。不能怪她父亲,那个萧燕燕……”宋九叹口气,出了事就要想办法,宋九走来走去,问武贵:“现在船有没有回来?”

“没有,我们找了一个借口。就泊在登州。”

“你做得很好,我马上抽调四千金。一万两银子,你押送它们秘密上船,然后再将这些金银送给俞家,让玉娘子父亲用这些钱来活动。顺便我写一封信给他,玉苹精通的是算术与会计,对物格学玉苹不懂。契丹想学算术与会计,书院已经刻了许多书籍与相关的教材刊印于世,若有心。用不了多大的手脚便能得到。辽国那个萧皇后扣下玉苹对辽国帮助作用不大。我再写一封信给玉苹,托俞家让他的外父家马家找关系带给玉苹,信上嘱咐玉苹懂的就教,以免激怒契丹人。她懂的在书上也能找到。那么玉苹就能带回我朝。”

“是啊。”

武贵领命下去。

事情发生得突然,但现在将玉苹捞回来还是很容易的,两国交好,契丹也怕宋朝北伐。无论是助北汉让宋军打得很惨。或者是田钦祚的三千打六万,契丹人多少有些害怕。因此这几年时光契丹也不欲多事,直到几年后。再说玉苹身份不过是一个小妾,俞父也不是契丹的大人物。

然而事情最后由朝廷出面。

想到了朝廷,宋九又有些哭笑不得。

潘怜儿脸色还是很担心道:“官人,妾身忽然想到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

“你说的那个白狐。”

“你在胡思乱想了。那个白狐是因为你当时逼的,不然我也不说出来,仅是一个巧合吧,我说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若一一在我家人身上得到验证。那还能活下么?”然而宋九多少也担心起来,让青书托人带了一封信去北方。以防万一的。契丹皇室活动的范围是四季捺钵,东到长春州,北到上京,中间在中京,南到幽州,在幽州也有一段时间。这又是另外一个机会,若是那三家商贾有能力将玉苹带回来,宋九愿意给他们十万缗钱赏金。这是一笔巨金,不要说在契丹,就是在京城,也足以让所有人心动。

不过虽做了两个安排,发生了这件事,宋九心中仍然不大开心。

不久后,北方传回来消息。

那三家在这件事上捞了很大的好处,发生这样的事,他们也不大乐意。家国在他们心中算什么,况且他们本身就是幽州的汉人。因此将功折罪,将这件事打听得很清楚。

起因很简单,俞父看到了女儿,十分开心,虎毒不食子,不能说俞父用心歹毒,况且玉苹到了萧燕燕身边,俞家也没有什么好处。父女团圆大哭了一场。后来玉苹便在俞家教几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算术。

大雪降临了,玉苹也想家了,但俞父却想女儿了,便劝女儿重新在契丹找一户好人家。未必对方能及宋九这般富贵,不过在宋家始终是小妾,非是正妻。

不要说玉苹与宋九的夫妻情份,玉苹还有儿子与女儿呢。没有同意,反过来游说父亲投奔宋朝。父女俩谁也没有说服谁。那么只好分离吧。春天到的时候,父女俩默契地没有再提谁投奔谁的事,然后等宋家的船来。

然而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消息传到了辽国皇后耳朵里,萧燕燕暗中派人打听了玉苹的过去,得知若大的河洲一度是玉苹掌控经营,而且玉苹精通琴棋书画,算术会计,甚至可能对物格学也懂,她感到万分惊讶,便抢在玉苹快要离开契丹时,派人强行将玉苹接到中京。

宋九想了许久,未必萧燕燕看中玉苹的经营能力,比这个能力,萧燕燕有多强悍,宋九可是知道的,那就是杨家将里反复说的萧太后,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太后。

她多半看中的是物格学中的一些技术,例如火药钢铁。

但这个玉苹哪里会。

于是又托他们将消息带给俞家,玉苹不会物格学,会的也是浅显的东西,契丹若有心,也能弄到相关的教材,不相信,可以派斥候打听一下。

然而这件事发生了,宋九心中十分地不喜,潘怜儿在家里担忧地说:“官人,是否是我家也做得太满了、。”

“你又在胡说,我家满什么,若说钱帛,虽挣的钱很多,皆散去了,我家上又剩下多少钱帛,若说官职,我现在一个官都没有,若这样也称为满,那些朝堂的宰相们还用活吗?”

这时候,宋九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权利的好处。

朱家小三子与赵家小四子从登州赶到京城,号淘大哭。宋九对他们说:“你们哭什么?玉苹能回来,只是费一点周折罢了。”

真不行,用钱砸也能将玉苹砸回来。

大食使者又来了,得到好处,以后的“使者”会越来越多。江南还在“磨洋工”,王明在江州与南唐军队大战,斩首二千余人。吴越兵围常州,大将金成礼将刺史禹万成抓了起来,献城以降。主要是禹万成不象眭昭符那样深得军民之心,眭昭符一去,这个东大门迟早守不住。潘美又拿下金陵城的东关。

赵匡胤观麦观种稻。

以前皇帝观麦观种稻,都是在四大皇家园林之一的玉津园进行。这个园林有两个作用,一是供皇帝与重臣游乐宴射场所,二就是种庄稼,种了大量的桑麦稻,皇帝为了表示对农业的重视,时常来观桑观麦稻,甚至亲自下去劳动一番。另外还有两个小小的作用,那就是饲养着一些外番进贡的动物,或者偶尔在此检阅军队。

不过这次赵匡胤带着大臣所来到的场所却是河南。

麦子种得不多,只有五亩多地。

有一些大臣来看过了,还有许多大臣未看过,看到麦田里长得快挤到一起黄澄澄的麦穗,一个个呆若木鸡。

卢多逊说道:“硕麦啊。”

“可是它不能推广,不然难以想像,”楚昭辅惋惜地说。

但它长得好吗?宋九想想这一世的麦子长势,再想一想前世的麦子,也不知道它长得算不算好。

赵匡胤说道:“宋九,派人收割吧。”

“好。”

一会儿赵匡胤嫌慢,便让亲卫也下去收割,为了得到确实的产量,吩咐亲卫慢一点没事,千万不要漏掉了任何麦秸,也不要将麦粒弄掉到地上。接着命令官吏亲自丈量。

这一条他做得很好,不怕上报,我亲自过来看,亲自过来量,但宋九没有当真,那怕一千斤,也不能推广,那怕四百斤,也无伤大雅,肯定比其他麦地里的产量高得多。

麦子割下来,还要晒两天,才能脱粒,赵匡胤派亲卫看守,连学子都不让他们碰了,又带着群臣回去。第三天复来,这次不但计算产量,还要观稻,不但在河南这片试验地里种,还要在玉津园里载稻子。

赵匡胤也很想知道选用最好的种子,最科学的种植方法,最优良的土壤,以及各种人工出现的肥料施用后,粮食产量的极限在哪里。

人多啊,为了这几亩地麦子,一百多少号人马上阵,一会儿就将麦子打出来,正好太阳不错,放在小谷场上晒,赵匡胤带着大臣们去顺店吃饭。下午开始晒扬,应当还要再晒两天,麦子水份才能晒去,但赵匡胤等不及了,也不可能为它等上好几天。

很快麦子弄干净,几个小吏用称去称,无论是丈量时的尺,还是称,都采用了宋九那种标准化后的度量衡仪器去测量的。还有,宋九不是那么太重视,也没有弄虚作假的必要。因此这次测量十分准确。

称过了,两个三省小吏计算,其中一人出自书舍,不是书院,是宋九最早先出去的学子之一。一人拿着一个大算盘,迅速就算了出来,显然不相信,又对视了一眼再做计算。连算了三遍,其中一个小吏说道:“卢相公说得对啊,硕麦,硕麦!”

赵匡胤喝道:“倒底多少。”

这产量必须让朕知道,你们在喊什么啊,还不快禀报我?

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135章 夜战第278章 公主(下)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459章 小妾第161章 提亲(中)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253章 大过第67章 高第49章 盛况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3章 好戏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182章 功名(下)第187章 用(下)第209章 游园(下)第24章 父辈(下)第265章 折腾第85章 内幕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385章 五十年第155章 清明(中)第202章 佘太君(上)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310章 硕麦(下)第110章 新任务(下)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130章 诘问(上)第236章 三槐王第350章 狐狸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143章 事了(上)第480章 不杀第91章 地图(上)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245章 献酒(下)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169章 寒瓜第9章 歪才第149章 背后(下)第397章 自作聪明(上)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441章 妖星(中)第41章 挖祖坟(下)第52章 地震第145章 祭文第40章 挖祖坟(上)第474章 背嵬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337章 窅娘第52章 比较(上)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8章 神奇第53章 比较(下)第15章 非奸即盗第420章 飘摇(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336章 东华门第343章 矫正(上)第481章 等的人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第254章 妹妹找哥泪花流第189章 强上了第264章 人才第315章 脱变(上)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304章 打猎(下)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423章 定(中)第75章 卷(上)第66章 悬赏第113章 教材(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157章 劲弩(上)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384章 雁归来第244章 献酒(上)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132章 抢老婆第200章 父亲(上)第492章 疏忽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309章 硕麦(中)第234章 快乐岛第63章 可怕的学生第220章 夜宴(五)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223章 谁敢惹(上)
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135章 夜战第278章 公主(下)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459章 小妾第161章 提亲(中)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253章 大过第67章 高第49章 盛况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3章 好戏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182章 功名(下)第187章 用(下)第209章 游园(下)第24章 父辈(下)第265章 折腾第85章 内幕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385章 五十年第155章 清明(中)第202章 佘太君(上)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310章 硕麦(下)第110章 新任务(下)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130章 诘问(上)第236章 三槐王第350章 狐狸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143章 事了(上)第480章 不杀第91章 地图(上)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245章 献酒(下)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169章 寒瓜第9章 歪才第149章 背后(下)第397章 自作聪明(上)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441章 妖星(中)第41章 挖祖坟(下)第52章 地震第145章 祭文第40章 挖祖坟(上)第474章 背嵬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337章 窅娘第52章 比较(上)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8章 神奇第53章 比较(下)第15章 非奸即盗第420章 飘摇(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336章 东华门第343章 矫正(上)第481章 等的人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第254章 妹妹找哥泪花流第189章 强上了第264章 人才第315章 脱变(上)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304章 打猎(下)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423章 定(中)第75章 卷(上)第66章 悬赏第113章 教材(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157章 劲弩(上)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384章 雁归来第244章 献酒(上)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132章 抢老婆第200章 父亲(上)第492章 疏忽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309章 硕麦(中)第234章 快乐岛第63章 可怕的学生第220章 夜宴(五)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223章 谁敢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