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比较(下)

惟固说道:“不对。”

“大哥,什么不对。”

“小妹,你不要插话,二弟,你想一想,这小子河洲上的那些怪事,还有面包,还有猴子,还有其他古古怪怪的东西,所以他一喊,我们一起过去。我们是一起被他吊了胃口。”

“是啊,这小子是一个坏人。”惟德说道。

“那个猴子呢。”

“小妹,我们带了一种果子,你快进客厅去吃吧,晚去了母亲会全部留给四弟。”

潘怜儿进屋。

惟正举拳头道:“下次我揍他。”

“老三,你打不过他的,若打,我还差不多。”

“二弟,不要瞎闹,我还是感觉不对。”

“什么地方不对。”

“二弟,你用宋九与张家小郎比较一下。”

“凭什么比较他们。”

“我们不提小妹的亲事,只说他们两人长短。首先比家世,宋九父亲是我父亲属下,张秉也是父亲的属下,不同之处张秉将军还活着,家世好。宋九父亲死了,所以家世一度中落。家世宋家不如张家。”

“是啊,不然母亲大人怎么有意让小妹……”

“二弟,莫急,家世是一部分,还要看个人,陛下以前家世也不大好……”潘惟固不敢往下说。赵匡胤青年时曾渡过一段苦日子,很苦很苦,父亲是小军官,但契丹人入京后虽未杀多少人,却大抢特抢,导致京城百姓生活越来越艰苦。赵匡胤长大,赵匡义出世,还有两个女儿,也许宋九体会不到这种感觉,但在这时代,家中子女多的,长子是最苦逼一个。父不会痛,母不会爱,动不动小妹还来教训几句,甚至以后赵匡胤做因城中传言点检做天子,那时候他是大将军了,想回家找点温暖,还让小妹用擀面仗撵出家门,喝道,大丈夫临决于事,当自决于胸怀,何回家吓唬女人!

在家中无所事事,家人多,生活窘迫,老小排挤,赵匡胤逼得没办法,离家出走,先是投奔随州父亲好朋友董宗本,可赵匡胤能力让董宗本寝食不安,将他撵走。再投靠他父亲曾经的部下王彦超,王彦超十分爽快,吃了一顿饭,直接给了几贯钱,打发走人。所以这个好皇帝不好当的,赵匡胤心中想起这事肯定会恨,但必须还得用王彦超,用仇人,刘邦做过,李世民做过,只有朱元璋未做。

天下之大,无处可去,赵匡胤整整在外面飘了一年,这一年时间有没有偷鸡摸狗,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当时他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出现在郭威面前时,衣衫褴褛,面带菜色,让郭威都不相信他是官宦子弟。他父亲有恩的人一个未容赵匡胤,与他父亲仅一面之缘的郭威却立即收留了赵匡胤,并且用他做了亲兵。

二十一岁之前的赵匡胤是如此的不起眼,甚至是无能,都不及十七岁以前的宋九。然而一发光,便开始让人眩目。

潘惟固不是指宋九达到赵匡胤那样的高度,起点不同,一个是各项杂才,一个是直接的枪杆子,后者才能出政权,前者只能说会通达一条富贵之路。

也足够了,难道指望张昭允以后做皇帝?

弟兄俩细想,论文才,宋九是举子出身,却不喜欢掉文,张昭允是武将之后,未参加科举,却喜欢掉文。不能以自己喜好评价,得公平评价,各有优劣。

论长相,张昭允在宋九之上,不过宋九长得魁梧结实,也不差。男人只有长相不差,就可以了,长得象潘安有什么作用?

论职位,宋九不及张昭允,同样八品,性质天壤之别。再加上家世,乍一看,宋九远不及张昭允。

然而不能这样看,现在宋九不及,可宋九升起来快,若让皇上评价,宋九可远比张昭允重要得多,还有,宋九缺点可真多,但有一点,人情味重,包括对河中百姓,对亲人,对朋友,对学生,与他相处,感到很舒服很开心,那怕是自己这些衙内,高门子弟。外面传说他色,似乎也不色,至今未碰那个美丽的倌人,用情比较专一。

这样比较,宋九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妹夫候选人。

惟固一拍大腿说道:“糟了,那个清倌人性格纯善,又走得勤,对宋九很好,绕指缠柔,天长日久,怎能不生情,上次她牵宋九的手,若是原来,宋九一定将她的手甩开给我小妹看,但没有啊。”

“你们再说什么呀!”潘怜儿愤怒地拿着面包在背后说道。

“我们什么也没说,”哥仨一哄而散。

……

赵匡义更烦恼。这个得罪人的活不能让大哥出面,大哥的地位稳了,他的地位才能稳住。于是直接对群臣说了几条理由。国家想要结束五代动乱,由乱入治,必须要宏扬文治,重视人才,宋九说过什么最重要,人才,这让他记忆犹新,想要有人才必须重教育。不但要教育会做官员的人才,还要有一些能干的小吏与低级官员。朝廷必须要设一个大型的书院,专门培养这些人才。而学院设在京城,也利于国家权利集中,巩固统治。其次诸码头一起在城内,码头上船来船往,人员混杂,终非长远之计,必须迁于外城。朝廷用东水门外河洲修码头兴书院,那些坟必须要迁。

效果不太理想,许多大臣纷纷反对。若是房屋还好办,迁坟太缺德了,柴荣那件事孰是孰非,至今仍在议论呢。致仕的老宰相范质不顾生病,找到赵匡义,说朝廷想修学院码头也不是不可以,河洲那么大,为什么不能容几座孤坟?

一下子问到重点上。

如果宋九现在有能力一年交十万缗钱给朝廷,不就是一千几百座坟,用钱砸也砸走了。关健是现在没有,就是未来,赵匡义仍不是很相信。那个赌约更不敢对这个方正老夫子泄露。

赵匡义也有办法。

他派人通知宋九,你有没有办法让那个黑火药威力发挥到最大的地步?

宋九也让这个坟弄得烦恼无比,赵匡义既然用火药的威力做文章,索性来一次大的,回话说可以,让赵匡义指挥兵士在河洲上修建一道五丈长高一丈的城墙,城墙宽度仿照京城外城墙最宽的地方设计,并且城墙全部用青砖垒砌。

赵匡义会意,会花不少钱,仅是迁坟有些得不偿失,但想看看火药最大威力,也能花。

一切仿照最牢固的城墙来砌,并且打下两尺深的地基,仅是这一小截城墙,足足花了十几天时间才砌好,用掉了几千缗钱,这中间不还计人工成本。砖瓦太贵,一块民用砖能有好几文钱,城墙砖要求更严格,重达十八斤,一块好几十文钱。所以柴荣修开封外城墙,运来运汜水虎牢关的土筑城,层土层夯,只在一些关健地方与城门边用城墙砖。

花得赵匡义有些肉痛,墙砌好了,派人通知宋九,你可准备好了?宋九写了一封长信,看到信后赵匡义通知赵匡胤。

赵匡胤带着群臣浩浩荡荡来到河洲。

他先是看了看,汴水就在边上,河上不时有船只驶过。但怎么看,这里也是荒凉无比,不象是一个黄金场所。一行人向前走,宋九带着学子伏迎。

“平身吧。”赵匡胤有力无力地说。

他当时也没有想到那么麻烦,若非看到一些好处,他都想不顾君无戏言这句话,反悔这个赌约。

宋九没有立即试验其威力,摆上一张台子,在台子上用许多积木搭建两个城墙模式,一个高,一个矮,搭完后说道:“陛下,诸位相公大夫,若用相同的力墙去推这两面城墙,结果如何?”

说着用手指去推,当然高的城墙容易倒塌。

宋九记得后世高层多,有人死活为高层辨解,说楼房坚固性与坑震性与高度无关,那怎么可能呢,高度不同,扭矩与压力都不会相同。若是使用同样的材料和采取同样的标准施工,必然是房子越矮越坚固,搞震力越强。

这个比喻还不够,宋九让学子将积木拿走,两个博士轻视物格学,宋九说也说不通,因此这个大场合,又将学子带来观看,加深他们的印象。

宋九又将青砖放在台子上,说道:“不过力量多下面传来的,情况又会发生变化。”

说着一拳打向桌底,青砖弹了起来。

接着又加青砖,连续加了几十块,并不高,纵错摆放,使之相连,又在下面打了一拳,青砖动都不动,说道:“为什么这一回不动,因为它有足够的重量承受这一拳之力。”

又加青砖,这一回往高处摆,摆到一定高度时,宋九又在下面击了一拳,轰,全部倒了,宋九说道:“为什么这一回重量更多,反而更容易倒塌?是因为高度,高度达到一定地步,会产生一定扭距力,只要下面有力量冲击上来,它就容易倒塌。”

然后指着那个城墙说道:“它现在只有一丈高,宽度却跟上,因此这是最坚固的高度与重量。”

下句话未说,只要能将这个城墙轰倒,京城所有城墙都能一二三轰倒。

为了更客观地让大家看到它的威力,宋九向赵匡义使了一个眼色,早有准备,禁兵推上来攻城车,也就是一个削尖的大撞木放在特制的车子上,利用撞木摆动产生的力道撞击城墙,这个对付一般城墙会起作用,但对付那些高大又坚固的城墙作用力几乎等于零。

禁兵推着撞车使劲撞,城墙动都不动一下。

赵普恼火地说:“宋九,你就别试了,让我们看看火药的真正力量。”

“喏,遵赵相公之命。”宋九说完,让禁兵将撞车推回去,再让禁兵挖地道。自古以来,围着这个城墙展开无数次精彩的攻防战。宋朝也是,还有一些“专业”的挖地道禁兵。

仅是做试范,也不能让这些大人物们等太长时间,就在城墙两丈来处开始挖。

速度很快,一个时辰后挖到城墙下面。

宋九让学生抬来一个超级大的木箱子,不知道洪秀全那个棺材炸药有多大,但想来那时候黑火药技术已经完善,比例差不多,可是硝与硫磺纯度一定超过了现在宋九提纯后的硫磺与硝。

于是宋九仿照最大的棺材,用两倍的体积打造了一个木箱子,里面放了整整三百多百斤黑火药,用油纸层层裹好,木箱子更是由油蜡将所有缝隙堵得严严实实,用来加强它的密封性。

几个人抬着大箱子钻入地道,宋九也做了一回地拨鼠,这也要技术的,必须对准城墙,效果才能放大。木箱木板厚薄也有区别,盖子朝里,上面的木板要薄一点,保持爆炸产生的气压会全部向上冲。也可以用这个原理,使气压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向下,用之于开矿。

校准了位置,将木箱放下,再用泥土将木箱塞死,还用大铁锤夯实,宋九才带着禁兵拿着竹管子,钻出地道。然后让大家往后闪。这不是那天,炸上天的都是湿泥巴,落在人身上顶多灰头灰脸,不会产生什么伤害。若是将城墙砖炸碎,落石子雨,那就好玩了,宋朝这些精英人物将会有一半人中招。说不定明天早朝上连皇上都看不到了。但是自己也别指望能活到明天。

第454章 燕南归第396章 枭雄的末落(下)第138章 草芥第221章 夜宴(六)第133章 荒野(上)第418章 荒诞(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215章 贺礼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45章 折纸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135章 夜战第229章 石岭关第190章 深山的贵人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303章 打猎(上)第483章 奇葩(上)第52章 地震第454章 燕南归第42章 真小人第285章 论语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303章 打猎(上)第10章 制造标准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442章 妖星(下)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162章 提亲(下)第277章 公主(上)第58章 异人奇课第38章 信(上)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210章 钱啊第227章 双子星第335章 契丹恶梦之始(下)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462章 前戏(上)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344章 矫正(下)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519章 病第16章 约战(上)第391章 打脸(上)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123章 两重天(上)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120章 变化(中)第372章 包青天第276章 良臣第396章 枭雄的末落(下)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441章 妖星(中)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342章 亲事第78章 孤家寡人第342章 亲事第397章 自作聪明(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144章 事了(下)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324章 棋子第126章 影响第92章 地图(下)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213章 肥羊(上)第216章 惩戒第329章 毒狐第198章 牛(上)第198章 牛(上)第281章 可怕的误会(中)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170章 巫蛊第51章 负荆第481章 等的人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202章 停修第136章 夜审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102章 好东西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257章 神仙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309章 硕麦(中)第285章 论语第12章 从此醉(上)第362章 号角第369章 拓跋第164章 新知州第89章 结社
第454章 燕南归第396章 枭雄的末落(下)第138章 草芥第221章 夜宴(六)第133章 荒野(上)第418章 荒诞(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215章 贺礼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45章 折纸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135章 夜战第229章 石岭关第190章 深山的贵人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303章 打猎(上)第483章 奇葩(上)第52章 地震第454章 燕南归第42章 真小人第285章 论语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303章 打猎(上)第10章 制造标准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442章 妖星(下)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162章 提亲(下)第277章 公主(上)第58章 异人奇课第38章 信(上)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210章 钱啊第227章 双子星第335章 契丹恶梦之始(下)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462章 前戏(上)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344章 矫正(下)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519章 病第16章 约战(上)第391章 打脸(上)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123章 两重天(上)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120章 变化(中)第372章 包青天第276章 良臣第396章 枭雄的末落(下)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441章 妖星(中)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342章 亲事第78章 孤家寡人第342章 亲事第397章 自作聪明(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144章 事了(下)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324章 棋子第126章 影响第92章 地图(下)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213章 肥羊(上)第216章 惩戒第329章 毒狐第198章 牛(上)第198章 牛(上)第281章 可怕的误会(中)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170章 巫蛊第51章 负荆第481章 等的人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202章 停修第136章 夜审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102章 好东西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257章 神仙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309章 硕麦(中)第285章 论语第12章 从此醉(上)第362章 号角第369章 拓跋第164章 新知州第89章 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