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国舅(下)

“什么吃人肉?你口味太重了。”

“那你说作孽?”

“不吃人肉也差不多。”

“说一说。”

“国舅罢了兵权后,怏怏不乐,于是在家中专以脔割奴婢为乐。”

玉苹忽然伸出手,哆嗦地握着宋九的手,脔割是好听的说法,说通俗一点,就是将一个大活人放在台子上,大卸几百块,类似满清十大酷刑之首千刀万剐。

“这件事你怎么知道的?”

“昨天下了雪雨,他家的围墙墙体冻得又酥,加上潮湿,一下子倒塌,群奴奋起逃出,一起跪在宣德门前诉冤,皇上大骇,正在派中使查问。”

未吃人肉?但与吃人肉差不多,宋九眼中闪过一丝怒火,道:“这种做法比王全斌还要残忍。”

“是啊,王将军手段也残忍,害的百姓更多,但他多少也是想着国家,只是想错了,又多是因为贪婪产生的种种不法行为。国舅这纯粹的是残忍,况且还是天子脚下。”

宋九眼中闪过一丝后悔,当初思虑再三,收了几千匹帛,让他进了契股,其实就是不当收的。随后又茫然,不对啊,自己记得他是吃人魔王,难道是记错了。潘惟德又说道:“这是我们来的第二件事,担心你冲动。陛下自从皇后故去,心中一直很难受,过了好几年,未纳皇后,也未置妃嫔,可想陛下对皇后的感情。皇后就这一个弟弟,其尊贵不可想像。别看我们这群衙内平时大咧咧的,但没有一个衙内敢得罪国舅。似乎你明天就要当值吧。这件事你听到后,切莫冲动。陛下对你不薄,甚至认为你在巴蜀做得很好。但那是王全斌,非是国舅。”

玉苹也担心地看着宋九。

宋九咬着牙不说话。

玉苹忽然跪下去,说道:“奴家从来未求九郎何事,今天只求九郎一件事,请九郎忍气吞声,就当未听到。”

潘惟德在边上说道:“九郎,母亲顶多十几天后就回来。你与小妹能不能成,年底这几十天是关健,在这当口上你要忍耐。”

宋九踱了大半天,最终沮丧地说:“听你们的。”

第二天去三司。

宋九仍然在看,时不时询问一下。也不要以为这个助理好做的,楚昭辅几乎不管,全部交给了王判官。轻重全在王判官一人身上,偶尔不对了,他同样会指出来。

就是记账方法不大好,还是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进步,不过小吏们不懂,不懂冒然更改,账目马上就会混乱。进步的是有的小吏随宋九学生开始学习用四柱清算法算账,部分小吏开始使用算盘。

算账不是宋九的责任,而且那么多账目,十个宋九也算不过来。

宋九看到这种局面,心中产生一个想法,准备将会计学单独编一本书。不过就要编书,也要等到明年。今年三年级会计课不学了,但学一门新的课程,商业管理。

请各个管事轮流来教学子,至少要学一年商业管理,才能对会计学有更深的认识。然后交给学子共同著书,他一人是忙不过来的。而且这门学问会有很大的作用。

在三司就知道宋朝的收入。

两税比例数量也许不小,但比例不大,那是一石粮,一束草,或者其他杂物,要么就是一匹绢比一缗钱多。而且休想小看了这时候人的智慧,包括三司税务,自成体统,例如巴蜀运粮来京城肯定不便,于是改成贵重的绢帛代替,节约路费。不然绢帛在两税比例中份量更小。

主要收入是几项专营,也就是榷酒榷盐榷茶,商税也是大头,接近三百万贯,若是加上和买,城郭税等杂税,会更多。得到巴蜀,荆湖开始逐步征税,江淮开始恢复,收入在增加中,渐渐接近三千万。但化成缗钱,今年只能说略略超过两千万。商税占据着百分之十几的比例。

因此做为官员与小吏,对商业也要精通。

商业跟上,一个地方的税务才能变得良好,这才是宋九开商业管理课的由来。

也要编著成书的,但这本书出来,会引起一些非议。

宋九继续看,三司里已经有人议论王继勋的行为。赵匡胤都敢议论,况且王继勋。但只敢在背下议论,这要感谢郭威与柴荣,正是这两人的治理,官员渐渐重视民生,不管是否真重视还是假重视,民生是主流意识。还有许多大臣发家于贫困之时,包括赵匡胤虽是小官宦子弟,其家境在五代混乱的那种情况下,过得也不好。

很多官吏看不惯王继勋的行为。

如何处理的,今天未上早朝,宋九不得而知。

但回到家派人打听了一下,消息陆续传出。

中使下去查访,不但脔割奴婢,王继勋还有其他一些不法行为,赵匡胤一怒之下,诏消官爵,勒归私第,又下诏配流登州。这样处决倒也合理,想让赵匡胤杀死王继勋那是不可能的。王继勋刚走没有多久,赵匡胤想想又后悔了,觉得处理得太重,对不起死去的妻子,未走多久,又下诏将王继勋召回京城担任右监门卫率府副率。

王继勋事件遮住了另一件事。

学舍第三期又开学了,这期人数更多,但未来又有了三年级,甚至四年级五年级深研班,能放出来的毕业生有多少,还是让人怀疑。

但学舍一直保持着低调,没有仪式,没有庆典,只有宋九与两个博士训了一顿话,让学子牢记大门后面墙壁上勒刻的师规。然后各就各位。并且因为吕端提议,朝廷也拨下来一笔款子,每位贫困学子每月资助一缗半钱,让他们安心读书。那天宋九未上早朝,吕端上了起居朝,前面奏折呈上,后面就同意了。用意未说,但大家都懂,这样一来,是让学子感朝廷的恩,而非是宋九的恩。毕竟里面一半学子将会为朝廷所用。且钱帛用得也不多,一月只有一百零五缗钱,哪里都用掉。

有了这个钱,诸学子生活得到保障,能够安心学习。

匆匆忙忙地安顿好学生,第二天就是腊月初一大朝会日。

宋九来到待漏院,有些官员也不停地问他:“宋九,又开学哪。”

宋九点头。

赵普道:“宋九,国子监也要开学了,你有经验,要不要过去看一看。”

刘温叟说道:“国子监速度太慢了。”

“赵相公,那个就不需要了,我那个学舍培养的是小吏,规矩怠慢一点问题不大,况且我自己官都没有做好,又怎能培养别人做官。两者性质截然不同,我过去看了也等于没看。若想请人指导,太乙书院的一些大儒倒是可以请他们过来。刘中丞,也不能抱怨朝廷,相对而言,因为多数官吏心态不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有的官吏抱着另外一种想法,做好人眼红,做不好又会遭到弹劾,于是宁肯不作为,两种心态占着上风,因此朝廷做事多比私人做事效率低。但话说回来,朝廷是国家,国家机器一旦开动,资源最多,那么速度又会变得更快。这要看,太学不急,因此拖了很长时间。”

“这是教育,怎能不急呢。”

宋九哂然一笑,凭借太学以后招收的那些二世祖们,还谈什么教育。而且当真儒学学好,就能做一个好官?想做好官的还是在未来河洲的书院。但这没必要争执了。

“宋九,老夫听你在三司未怎么做事啊。”

“刘中丞,我初到三司,什么也不熟,如何做事,也许以后会理事,但不熟就不能理,万一造成失误,一笔失误,可是千万人家的幸福。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我心中自有一杆称。然而刘中丞在位没有谋其政啊。以前我常以为刘中丞是魏征,看来差远矣。”宋九讥讽道。

“老夫递了折子,陛下留中不用。”刘温叟惭愧地说。

“一奏不行,何不来二奏,这件事都不奏,要御史台有何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刘中丞,你为天下言臣之首,难道不达吗?我自认为我很自私了,更非是一个君子,兼家中亲人劝说,朋友劝说,还看不下去,刘中丞是御史中丞,怎能看得下去。若是我,辞职吧。”

大家伙儿面面相觑,怎么又说起这个。

“宋九,你不要逼刘中丞,”赵匡义在边上说道。

“二大王,正是因为尊重他,我忍不住才说出这番话。若想清廉自洁,不用来做官,可以做隐士,陈抟在华山做得很好。”

“放肆。”

赵匡义喝道,实际他这一喝,只有两人懂,赵匡义是暗中警告宋九就不当管这件事。宋九无奈地耷拉下脑袋。早朝开始,宋九缄默不语。刘温叟让宋九一逼,苦逼了,再次弹劾王继勋,说赵匡胤处执不公。赵匡胤不答,反而宣布散朝。

吃过“早饭”,宋九继续在看档案。

赵匡胤忽然到来。

大家行礼,赵匡胤让臣吏平身,然后来到宋九面前,问:“宋九,来三司可习惯?”

“陛下,略略有些不习惯,三司自成体系,有没有微臣无所谓。”

“若抱着这种想法,你就是失职!”

“臣明白,但微臣也要熟悉了,才能理政务。”

“你为何相逼刘温叟?”

“微臣是实话实说。”

“人非圣贤……”

“陛下就是圣贤,不当有错。”

“你非要翻案!”

“陛下处执略有不当,微臣不敢说,例如王全斌,轻重微臣想不明白,但国舅这件公案,陛下犯了大错,许多人劝微臣忍耐不能说,但微臣忍不下去。”

“若此,你犯了多少错误?”

“我非圣贤,肯定犯错,不过微臣也有一些底限,虽小错犯之,但这些大错必不会犯之。陛下就是关爱,将国舅配流登州,亦无不可。王家就国舅一子,皇后圣明,替皇后也要留下王家一线香火。这样判决本来很好,既向天下百姓交待,又能使国舅得到警告。为何速召回京城,微臣以为陛下不是爱,而是害之。犯下如此重罪,居然不严惩。以后又不敢重用,不重用国舅心里还会不平衡。陛下又不重惩,国舅十之八九以后会变本加厉,到时陛下又如何处执?”

赵匡胤默然。

“陛下,微臣听到数次齐民,微臣十分赞成这两字,说均贫富那是不可能的,但理论上给所有百姓一个公平的机会,百姓就不会怨恨,大宋才能长久,但微臣看到的许多事却非是齐民。例如科举,微臣分心物格,这一生无望进士了,学舍里朱三郎他也多次不得中。我劝他一句,一年就那么几个进士,你看一看进士有几人来历简单的。这就是不公平,武则天敢糊名科举,陛下为何不能糊名科举?若是陛下真有心去齐民,那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若不能做到齐民,却喊着齐民的口号。百姓能愚弄一时,不能愚弄一世,到时期望越大,失望更大。百姓一起痛恨朝廷,示问陛下如何自保国家?难道索性学隋炀帝?”

宋九既然说了,索性一起说出。

听到最后,连楚昭辅也吓傻了眼。RS

,!

第63章 可怕的学生第517章 养猪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200章 父亲(上)第270章 危机第499章 示弱第81章 诱、惑(中)第313章 才第190章 深山的贵人第472章 驱(下)第239章 太监国度第239章 太监国度第505章 历史的玩笑第140章 奸细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89章 结社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336章 东华门第284章 春闱(下)第382章 中策(上)第137章 对峙第288章 春行(下)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220章 大婚(上)第352章 安定第481章 等的人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204章 老韩第128章 雪话(上)第202章 停修第88章 神灵第346章 轻敌第453章 山后第111章 送礼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148章 背后(上)第198章 插钗第423章 定(中)第6章 金子第291章 大鱼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314章 才子(下)第72章 南方(上)第228章 猛人哥第111章 送礼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87章 巡察(下)第80章 **(上)第75章 卷(上)第317章 学问第266章 太狠了第456章 忠心第480章 不杀第2章 人心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171章 死(上)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364章 弃子(下)第273章 中伤第42章 真小人第161章 提亲(中)第362章 号角第142章 又是豪赌(下)第73章 南方(中)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382章 中策(上)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100章 大舟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384章 雁归来第120章 变化(中)第385章 五十年第139章 派系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474章 背嵬第251章 暖冬(下)第80章 **(上)第422章 定(上)第463章 前戏(中)第164章 新知州第332章 入相(上)第336章 东华门第446章 野望(上)第514章 三忧第234章 快乐岛第533章 大结局(一)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493章 原因第422章 定(上)第260章 保护(上)
第63章 可怕的学生第517章 养猪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200章 父亲(上)第270章 危机第499章 示弱第81章 诱、惑(中)第313章 才第190章 深山的贵人第472章 驱(下)第239章 太监国度第239章 太监国度第505章 历史的玩笑第140章 奸细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89章 结社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336章 东华门第284章 春闱(下)第382章 中策(上)第137章 对峙第288章 春行(下)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220章 大婚(上)第352章 安定第481章 等的人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204章 老韩第128章 雪话(上)第202章 停修第88章 神灵第346章 轻敌第453章 山后第111章 送礼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148章 背后(上)第198章 插钗第423章 定(中)第6章 金子第291章 大鱼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314章 才子(下)第72章 南方(上)第228章 猛人哥第111章 送礼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87章 巡察(下)第80章 **(上)第75章 卷(上)第317章 学问第266章 太狠了第456章 忠心第480章 不杀第2章 人心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171章 死(上)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364章 弃子(下)第273章 中伤第42章 真小人第161章 提亲(中)第362章 号角第142章 又是豪赌(下)第73章 南方(中)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382章 中策(上)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100章 大舟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384章 雁归来第120章 变化(中)第385章 五十年第139章 派系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474章 背嵬第251章 暖冬(下)第80章 **(上)第422章 定(上)第463章 前戏(中)第164章 新知州第332章 入相(上)第336章 东华门第446章 野望(上)第514章 三忧第234章 快乐岛第533章 大结局(一)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493章 原因第422章 定(上)第260章 保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