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皇后(下)

宋小娘子一下子跳到远处。宋九哈哈一笑,但皆不知道他笑什么。

玉苹说道:“九郎,你就将钥匙交给她们吧,象宋家娘子她只能在京城呆一段时间,剧院那边开业,她也早回华州了。”

宋九将钥匙交给潘怜儿,不然吵得不得安宁,一群女子这才浩浩荡荡奔向河洲。家中暂时安静,玉苹道:“不如我们到大姐家坐坐。”

“要坐去五姐七姐那边吧,大姐在河洲店里。”

玉苹收拾礼物,宋九忽然问道:“苹儿,你准备了多少嫁妆?”

河洲有一些特殊人薪酬比较高,例如那些顶级厨师,一些工匠,各个管事主管勾当人,极少数手艺特殊高超的女工,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成员,一般每月薪水不低于五十缗钱,最高者包括奖励达到近百缗钱。玉苹毫无疑问,是拿着顶尖薪水的,这没有人疑问,不但河洲,京城其他地方各店铺管事也有这种薪水。只能说宋九在工匠方面薪水给得高,包括女工,而且其他地方工匠一般不会达到这种薪水,那怕是顶尖工匠。

宋九筹集契股时,玉苹又变卖了一些首饰,那时候钱帛十分紧张,多一份本金就多一份早日开工的希望。以至于她随身只有几件舍不得的首饰了。用这些便卖首饰得到的两千余缗钱,一起放在契股里。还有汴水两边一些大户,但他们放得并不多,几百缗有之。几十缗有之。到了普通百姓甚至多数只有几缗钱。但七凑八凑的居然凑出来三万八千多缗钱。

翠儿抱怨宋九。

实际宋九早就知道,但一直未说。

现在收益了,翠儿再也不会抱怨。李妈妈那边还有薪水,也不低,于是母子俩合计着,不可能象潘家这样办,不要说玉苹,整个京城也没有几家敢这样出嫁。更不敢请三媒六证。但可以在家里面热闹热闹。比如宋九说的让两河百姓做娘家人,在顺店办纳妾礼。再如玉苹可以用手中的钱治办一些家俱帐幔摆设,将洞房布置得漂漂亮亮。

比不上潘家,但几千贯钱砸在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也会变得无比的奢侈华丽。看到她们在暗中准备,宋九玉其美事,也当是一种补偿,花了近万贯钱,买了各种美玉宝石珍珠首饰。从髻钗环坠到戒指项链手镯脚镯。除了名份外,其余的玉苹什么都有了。

也有衙内说九郎,你太奢侈了。纳妾也在顺店里办。

宋九只答了一句。你们看一看河北那些仆役是什么态度,再看看河洲仆役是什么态度?

是吃一顿,但是两河乡亲心中会心存感谢,工作时就会努力认真,效率提高,回报也高了。就能发出更多的薪水与奖励,他们工作积极性会更高。河那边人心越是摇动,待遇就越不提不上来,一是良性循环,一是恶性循环。但实际还是对玉苹的一个补偿。

虽是纳妾。也少了三媒六证,但钱不会少花。至少京城每年不知几千或几万亲事,能超过这个纳妾费用的,不会有一百家。那么玉苹心中就会平衡。也能算是嫁妆吧。

玉苹嗔道:“奴家偏不告诉你。”

两人先是来到五姐家,租的房子,不过新房子一盖起来,就不用再租。然后又到七姐家坐了坐,联手回来。天色渐暮,潘怜儿带着提着大一包小一包的一群闺密回来,进门就抱怨道:“那些勾票人心好黑,一张红票卖五百文钱,九郎,你管一管他们吧。”

“五百文?”

“是啊,有的人还喊价六百文。”这些小娘子激动地七嘴八舌怦击着。

“是太心黑了,”宋九走来走去,该想的办法早想过,不能再限购,再限购有的大户人家难道派六七个仆役来买票?甚至他还设了三层栅栏,派数名仆役巡逻,防止票贩子强行插队。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涨价,将游客吓跑一半,票就不会那么紧张。但这个办法宋九不想,除非宋朝以后物价上涨一倍,才打算涨一部分票价。但这样倒下去也不是办法,想了一会,他将青衣喊来,画了一张图纸,让他找胡老大请一些乡亲立即去河洲。

这些小娘子还不懂。

宋九做了解释,也就是延伸票贩子买票的时间。再建栏杆,若是一家人起得早来买票,买好了票直接进去也行,出来也行,不过顺着一道栏杆慢慢地出来,绕到东面果子店铺前面再折回来,只是单道,通道还比较狭窄。不仅票贩子,一些大户人家也要派人先来买票。人多,票贩子想跑都跑不起来,一来一去,近两里路,越是节假日会走得越慢,若是等主家过来的人不急,甚至还可以看一看广场上艺人表演节目,但票贩子就悲催了,出来后是广场,还要跑到东边去排队。最少半个小时过去。若有人攀栏杆,仆役上前,以破坏栏杆为名罚款一贯钱。那么本来可以一人买三次四次票的,现在只有买两张票。

等于是限购。

还会炒,但不能让票一起在票贩子手中,那么会越炒价越高。价越高,票贩子就会越来越多,最后能一半票被票贩子把持,那么说不定就会出现一贯钱的天价票。

未来还有,无论剧院或者竞技场,必然还会继续出现票贩子,想完全杜绝那是不可能的。

韩家小娘子说道:“还好,没有勾衣人。”

“什么勾衣人?”宋九让她说得有些糊涂。

“就是买衣服排队的人,九郎,你为什么不让怜儿带我们去衣作坊买。”韩家小娘子眼中放着光道,那多好啊,一不用排队,二又便宜。想买什么样子就买什么样子。

“你回家问你哥哥,能不能进去。”宋九忍不住乐了。初四,诸学子一起回来,但不是上课的,而是要做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丈量。将河中所有住宅面积全部丈量出来,甚至量过一次后还要复量一次,以免出现误差。

花了数天逐一丈量好。宋九将那幅河中规划图贴出来,同时下面还有一些文字说明。第一条是补贴,以在河洲建设天数计算,包括白玉桥码头几项产业与作坊的基础建设,上班后不算。七百天为第一档次,从平地起才三年多点时间,一个也没有,但今年一年施工下来,可能会出现十来户。这个一户人家补贴四十缗钱帛。第二个档次是五百天到七百天,也很少,几乎没几户。但今年下来会出现两三百户。也不过如此,这会补贴三十缗钱。第三个档次不少了,三百天到五百天,补贴二十缗钱。最后一个档次的人更多,一百天到三百天,会补贴十缗钱。比较公平。有的人做了几十天,但还有一年时间,怎么凑也能凑足一百天。

余下的钱帛由各自自己负责。

宋九还负责建三座飞桥,在河洲顶端建一筒车,与土山、储水池。包括管道费用在内,一起由宋九负责。也就是以后家家户户不用每天早上起来倒马桶。

就着这个土山,还建一个塔,一个寺庙。不建寺庙百姓还会继续到处烧香拜菩萨,不如自己建一座,请真正的高僧过来。和尚品行不好,随时让他滚蛋。再布置一下,使之成为一个小风景区。钱还是宋九来掏。

此外掏的就是船费,河中低洼,不可能象河洲那么高,但也要稍稍填一点起来。汴水也疏通过了,必须从城外取泥,人力由河中百姓自己来办,但必须请船来运泥,宋九掏的就是这个钱。但这个费用不会太高。

还有一项支出,河中还有许多荒地,那也不用掏钱,但有两三百亩菜园子,一亩认二十贯钱损失费。它非是商业区,改建后依然非是商业区,只是居民区,商业价值不大。二十贯钱一亩的地价补偿不算低。

这是河洲的,河北的那边比较难办,有许多商铺,还有更多的大户人家。想统一规划,不但没有这个钱,矛盾也无法处理。但宋九还是兼顾了,对于各个苦力,他们想盖房屋,依然是这个补贴待遇。但没有了筒车,也不会去统一规划。只能说得到补贴,再加上以后统一进材料,建房屋成本会下降一半,各个苦力能盖起新房屋。

当然,若是发生了奇迹,河北所有大户人家一起搭成协议,同意让宋九规划,来安排,宋九也不介意派人将河北规划一下。但这种可能性几乎不会存在。

接下来就是各种限制,虽然有荒地,也有菜园子,但河中存在着许多外来户,他们或者租房子住,或者搭着小草棚生活,一旦规划起来,一起有了房屋,面积还是很紧张的。因此根据一家口数限制了建筑面积。河中虽穷,还有几户人家条件比较好的,例如刘家。还有近百户人家也是上户,包括宋九他们宅子面积肯定超过了规订。这也不要紧,以这个面积计算,但不得再增加。这就是前几天学生丈量的主要用意。

然后接下来就是调停,还是这一百来户。

九成以上的百姓对这次规划比较欢迎的,井字宽街,然后是各个巷子,一南一北两排房子,房子中间是空地,一户人家留了一个小园子,面积虽大不,但有井水,也可以载花种菜,淘米做饭洗衣服。不过那一百余户人家未必个个都喜欢。有的人家房屋不差,这一规划,可能一半房屋必须拆掉重盖,肯定产生损失。还有的人家也许迷信,认为动了房屋对家运不好,或者等等原因。

两个办法对付,一个是强迫性质的,不同意也可以,泥巴运来,四周全部在加高,不动他的宅子,不过四周房子盖好,他的宅子也成井底了。第二个办法,还是互相协商谦让,尽量大家心平气和的解决。若是协商一年还没有谈妥,只好让他的房屋成为井底之屋。

这样一来,宋九会花很多钱。但能在宋九接受范围之内。

而且需要这个补助,大多数人家再经一年努力,渐渐不差这新房屋钱,可少数人家因为种种原因,这口气还是缓不过来。但非是宋九盖房子,他什么都要花钱,人力花钱,材料更花钱。例如宋九替菜农在作坊里盖的那些房屋。两大间四小间,花了近百缗钱。但人力钱省下来,材料费再省一省,六七十缗就足以盖起象菜农那样漂亮的房屋。一年时间苦一点累一点,余几十缗钱,得到宋九的这个支援,再借一点,照样盖起房屋。甚至包括所有外来户。除非今年刚搬过来的外来户,那非是在宋九补贴范围之内。这也是宋九刻意拖上一年的原因。最少四分之一人家还必须要累一年。

宋九在补助,赵承宗他们得到一批劳力。

去年秋后陕绦怀等州县发生了旱灾,秋后不要紧。春天来了。春荒也来了。朝廷虽发粮赈灾,还有一部分百姓开始逃荒。陕州怀州离京城不是很远,赵承宗诸衙内听闻,又想到去年宋九所说的话,派管事找到这些灾民,承诺给他们盖房屋。每月给一缗钱薪酬,然后与灾民签了长契,有的长达十年。

宋九说一户百姓养五箔蚕,累死累活的绢成普绢也不过三贯钱。但那性质不同,农村。自耕自织,房屋都可以砍来树木做梁柱椽子。真正需要花钱购买的东西很少。但进了城,什么都要买,一缗钱的工钱若不是夫妻俩做工,连温饱都维持不下来。

灾民不懂,感觉还挺多的,于是一户户人家来了,也确实盖了房屋,农村是茅草屋,这里还是茅草屋,成本低,但灾民还是不懂,河对面房屋那么华丽,是有钱人住的,咱不能比。一个个做活干事。前前后后让赵承宗弄来了八百多户。最后还是赵匡胤十分不悦地说了一句:“难道让诸州耕地荒芜乎?”

实际赵匡胤不是害怕诸州耕地荒芜,国家粮食还没有那么紧张,特别是去年占城稻进一步推广。关健这对父子越来越不象话。不但赵承宗,包括赵普也是如此。

赵普这些年木材生意赚了很多钱,于是广建豪宅。可他宅子附近都是民居,他可没有那么好心情一个个谈判,给一些钱,你们给我择日搬走,不搬也得搬。有人不搬,于是派仆役强行拆除。谁敢得罪他。

赵承宗这边更复杂,甚至发生的一些事比赵普这种强拆更恶劣。这些看似不恶劣,实际也恶劣,一是骗来的,二是薪酬给得太低。灾民虽苦,熬过去以后还能有收成。农村虽苦,苦的就是三季,还有农闲时,还有冬闲时,一旦做工,似乎河北赵承宗哪里的活还比较重,一累就是一年。一缗钱在京城能做什么?

潘美还没有走,来了京城,要过完二月二十六的长春节(赵匡胤的生日)才会离开京城,再赴潭州。宋九经常带着潘怜儿去潘家,潘美也偶尔来宋家看一看。

宋九就说到此事:“丈人,我说的是旁户,灾民不能这样做。为何旁户行,第一旁户生活之苦,难以想像。并且我从巴蜀回来,反复就讲了这个旁户问题,一些大户的不仁,若是赵衙内有气魄将旁户往京城带,不但是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暂时解救出来,而且朝中臣工们也不会反感。其次是待遇,旁户生活暗无天日,即便给他们小草棚住,让他们拿一缗钱的薪酬,他们也满足了。可灾民不是,灾害是暂时的,过去了他们家乡还有家园。这么低的待遇,能行得通吗?看看,我好心,他们又只听了小半,放弃了大半。”

潘美无言。

赵匡胤警告过了,赵承宗停止,但他手中的劳力也足够了。实际问题多多,当真这些百姓心中服气,清醒过来,必有怨言,说不定会陆续逃跑。而且以河洲为中心,它成了玩乐的地方,这么一大片草棚子,看上去当真美观?一旦河南河洲打通,许多人根本就不会从河北经过。但现在的商业意识还不是那么发达,没有人看出来,宋九是宋人,他“也看不出来”。

赵承宗停下,赵匡胤就没有多说,宫中也在建设,营缮大内,并没有建什么豪华宫殿,就是大内好几年未修葺过,修一修,补一补,而且赵匡胤的审美观点很古怪,他不喜曲径通幽,而喜直来直往,将宫中所有道路并直,然后坐在寝殿上,下令洞开诸门,无遮无挡,赵匡胤看得舒服无比,对左右说道:“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见之。”

其实本来一个好好的大内,柴荣时修得十分秀气,让他这一打通,整变成一个粗犷的大汉……

他说好看就好看,谁敢说不好看试试看!

长春节,大臣贺拜万岁圣寿,包括女眷也进了内宫,她们有女宫招待。武将们谈心,文臣写诗作赋,轮到宋九,宋九摆了摆手说:“我早将诗赋不知丢到哪儿了。”

大家莞尔一笑,宋九还是文臣,不过文不是经义诗赋,而是物格学。没有为难他,继续往下写。酒宴开始,赵匡胤受群臣贺,还要受命妇贺,端着酒杯进了另一边。但不久出来后,将宋偓喊到一边嘀咕了几句。大家也没以为意,但只过了两天,宫中忽然传来一道诏书,纳忠武节义使宋偓之女为皇后。宋九刚在家吃饭,听到这个消息吓得连碗差一点跌在地上,问潘怜儿:“宋家有几个女儿?”

“官人,他家有两个女儿,怎么啦?”

“两个女儿……”那就不一定是他揩油的宋家小娘子,但潘怜儿又说了一句:“她做了皇后,我们以后不能再交往了。”

宋九头上在冒汗,宋家有几个女儿不管,但只有那一个女儿与潘怜儿是闺密!万一这个小娘子与赵匡胤同床时说漏了嘴,那个小宋九在山洞里还摸我的胸,这个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492章 疏忽第10章 制造标准第228章 猛人哥第369章 拓跋第367章 相才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48章 后院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204章 老韩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270章 危机第133章 荒野(上)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500章 破骑军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67章 高第236章 三槐王第519章 病第320章 大江(上)第515章 捉猫猫第454章 燕南归第40章 挖祖坟(上)第451章 乱战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361章 黑辽河第442章 妖星(下)第258章 天堂的**第36章 果子(上)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29章 雪话(下)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182章 功名(下)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491章 狼来了第513章 寓言第135章 夜战第451章 乱战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208章 游园(中)第158章 劲弩(下)第493章 原因第259章 枪杆子第278章 公主(下)第399章 未卜第70章 神奇(中)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65章 温度第321章 大江(下)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147章 迷茫第234章 快乐岛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253章 大过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41章 挖祖坟(下)第279章 二敲第37章 果子(下)第500章 破骑军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489章 大事不糊涂第333章 入相(下)第483章 奇葩(上)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175章 聘礼第475章 一(上)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313章 才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523章 第三十七计(下)第301章 高下(上)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243章 插花第19章 分岐第446章 野望(上)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264章 人才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122章 吃肉第89章 结社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193章 朝会第69章 神奇(上)第45章 折纸第494章 朕累了第223章 皇后(上)第349章 王气第389章 封禅(上)第235章 比较第48章 后院
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492章 疏忽第10章 制造标准第228章 猛人哥第369章 拓跋第367章 相才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48章 后院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204章 老韩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270章 危机第133章 荒野(上)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500章 破骑军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67章 高第236章 三槐王第519章 病第320章 大江(上)第515章 捉猫猫第454章 燕南归第40章 挖祖坟(上)第451章 乱战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361章 黑辽河第442章 妖星(下)第258章 天堂的**第36章 果子(上)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29章 雪话(下)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182章 功名(下)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491章 狼来了第513章 寓言第135章 夜战第451章 乱战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208章 游园(中)第158章 劲弩(下)第493章 原因第259章 枪杆子第278章 公主(下)第399章 未卜第70章 神奇(中)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65章 温度第321章 大江(下)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147章 迷茫第234章 快乐岛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253章 大过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41章 挖祖坟(下)第279章 二敲第37章 果子(下)第500章 破骑军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489章 大事不糊涂第333章 入相(下)第483章 奇葩(上)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175章 聘礼第475章 一(上)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313章 才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523章 第三十七计(下)第301章 高下(上)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243章 插花第19章 分岐第446章 野望(上)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264章 人才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122章 吃肉第89章 结社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193章 朝会第69章 神奇(上)第45章 折纸第494章 朕累了第223章 皇后(上)第349章 王气第389章 封禅(上)第235章 比较第48章 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