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一(上)

赵匡义脸色阴暗。

梓州是二十万义兵,成都的是十万义兵,以及其他各地的,那么义兵数量最少达到了四十多万。巴蜀能有多少万户?况且又不是整个巴蜀在叛乱。如果是部分义兵,还能说是王小波李顺挟持谋反的,这么多义兵,说他们是挟持的,谁相信啊?

至此,东西两府两个大佬都犯了错误。

王继恩平贼有功,吕蒙正提议以王继恩为宣徽使。

表面上也行啊,王继恩先前下去的兵马并不多,一二三打败了李顺,并将李顺生擒活捉。

至少比赵匡义王府里许多旧人强得多了,不管他人,至少比赵镕强吧,混一个虚职又有何妨。

但是赵匡义怒了,大声说道:“朕读前代史书多矣,不欲令宦官干预政事,宣徽使,西府执政之渐也。”

宣徽院也是一个比较古怪的建制,有南北院使,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飨供帐之仪,应内外进奉,悉检视其名物。下面还有四案,兵,骑,仓,胄。应当它是一个独立建制,用来进一步分卸西府之权。可分来分去,分到最后连赵匡胤与赵普自己也乱了。因此后来索性以枢密副使兼任,或者作为升迁枢密副使的先声。因此渐渐也将它归于西府权利范畴。但它又不是西府的下属,所以往往会让西府首相十分头痛,管也不好,不管也不好。于是南宋时索性取消了这一建制。

这仅是宋朝官场与官职混乱的一个缩影。

吕蒙正未必指的是这个宣徽使。

就象平章事,潘美也是平章事,不过他的平章事是职,非是差,没实权的,有实权的是他有重大军务时,进入西府出谋划策的参议之权。同样的还有东府,东府更乱,中书门下两省各有各的虚官。如令,侍郎,这个都不能当真,接下是中书六房的长官中书舍人,这才是东府宰执以下第一实权官。不过往往又能用中书舍人做职官封外放官。

虽然两者当做职官封授有功之臣很少,但也不是不可以。

吕蒙正还在争辨,然而赵匡义怒喝连连,吕蒙正终于不敢说话了。

赵匡义不是为这个官职而恼怒的,而是吕蒙正有的时候太作为了。

前次为首相时,与赵元佑眉来眼去。勾搭不清。这次为首相时。主动替宫中第一大太监求官。

小正子。你是啥意思?

吕蒙正终于知道犯错误了,吓得好几天不敢说话。

宋九这次也是如此。

道理难道大家不清楚吗,然而国家有时候也需要皇帝的新装,那怕这个遮羞布仅是一团空气。不过捅破了就不大好了。

区别就是吕蒙正可能有私心,宋九却是公心,吕蒙正没想到赵匡义会怒到那种地步,宋九明知道赵匡义会怒,依然还说了。

吕端又“糊涂”了,他“居然看不清形势”,不识趣地问道:“那么宋公,能否动用背嵬军?”

荆嗣说得有道理啊,拉练还不行。必须上战场试试看,但这个对手不能是辽军,最后稍稍弱一点,打一打找到缺陷再改进,慢慢真正成为一支强军。以后就能与辽军开打。

宋九摇了摇头道:“易直,非也,它才编制不久,许多兵士是从原河东驻兵抽去的,尽管练是先从西北练起,后又调到河东,但想要建制成型,还要一段时间。况且国家在这支军队上投入很大,养一个骑兵费用相当于四个步兵,养一个背嵬军骑兵费用能相当于七八个步卒。它的对手是辽国,而非是这群百姓。也可以用,非是在此时。巴蜀乃是盆地气候,四周皆山,地卑潮闷,正是热的时候。背嵬军多是北方兵士,此时进入巴蜀不会很适应,若是军中产生大量疟疾,造成不必要的伤亡,那就太不值了。可以用,但必须是秋后时才能进入巴蜀。到那时,练了数月之久,初具规模,战力如何,我也很期盼。”

不但他期盼,赵匡义也欺盼。

然而宋九还有话中话,那就是到秋后,还得要继续打。

……

“子难,你是何苦啊。”张昌言说道。

三个昌言,皆是朝堂重臣,以致苏易简有一次吃醉了酒,要替儿子改名字为苏昌言。苏易简儿子不敢反抗,便去找祖母打小报告,苏母过来,一顿痛喝,苏易简才清醒过来。

这是张昌言叹惜江政。

宋九话还未落音,朝廷便接到巴蜀的军报。

李顺捉住了,也杀了不少义军。但不能将义军一起杀完吧,那可是几十万条人命。不管赵匡义临行前如何吩咐,宋九又是怎么进一步诠注,王继恩也不敢这样干。真干了,那个恨才叫大了。

因此李顺部将张馀又在很短时间聚集了几万人,攻陷嘉、戎、泸、渝、涪、忠、万、开八州,七州官员或投降或逃跑。只有开州监军秦传序死战,开州各长吏皆欲投降,秦传序对士兵说,尽死节以守郡城,我之责职也,安可苟免!城中缺食,秦传序将自家的财产一些拿出来便卖,买来酒肉,犒劳三军。于是城中可怜的一些兵卒感泣,为之战。然而义军太多,秦传序知道不可避免城破牺牲,派人带蜡丸帛书送给朝廷,只说了一句,臣尽死力战,誓不降贼。

城破,秦传序投火自尽。

张馀又攻夔州,正好赵匡义派白继赟为峡路都大巡检,闻听后领数千兵士晨夜急行军,与夔州知州慕容延钊的侄子慕容德琛一道出兵,又让巡检使解守容腹背夹击。

农民军强大,那是训练有素的农民军,非是这支农民军。

瞬间义军大败,又因为地形原故,逃跑不易,被官兵斩杀两万多人,流尸塞川而下,水为之赤。

赵匡义下诏嘉奖。

江政上书,认为赵匡义这样做不对,这支叛军虽叛。但情有可愿,朝廷应以招抚为主,仅是一群乌合之众,至于要杀那么多人吗?

前面书上,后面下诏,贬为阆州知州。

现在去四川做官,那是何等的危险?

张昌言与江政同为院弟子,家就住在东水门内汴水南北两岸,又是同为三司官员,感到十分担忧。

“何惧哉!”

“就是你不怕死。也勿要连累九先生啊。”

都在称喟宋公。这个宋公就不值钱了。但这个先生二字只能在背后喊一喊。朝廷用了许多书院弟子做官员,随着宋九淡出,大部分弟子与宋九没有直接师生关系。但最早的那批学子却都是宋九的学生。

而且他们表现最为突出,资历又深。虽然比例占得少,然而重要官员中几乎一半书院弟子都能称为宋九的学生。

所以张昌言呼九先生,当然这只能在背下里说一说,不敢在外人面前称喟的。

“何解?”

“宋九先前就说戒杀,后来又替叛贼解说。你此举,有附和之嫌,如今九先生功高位重……”

举贤不避亲仇,谓之古人之贤风,可……别当真啊。几千年的中国。都是一个人情社会。江政黯然不语。

“我替你问一问宋九吧。”

张昌言借着办公事的名义,找到宋九,将来意简明扼要地一说。

宋九哈哈一乐,道:“你们都想偏了,这样吧。你与子难下值后一起到我家。”

“到公府上?”

“哪里是你们所想的那样,避嫌是必须的,可过份了那是作伪,反而是画蛇添足之举。”

傍晚时分,江政与张昌言狐疑地来到宋九家。

宋九让他们坐下来,说道:“你们都是文职,可能听过军事课,但对军事你们是门外汉。白巡检手中兵力少,无论战斗力如何,叛贼兵力比他们多了数倍,若非一鼓作气,可能被叛贼所趁了。那时不得不杀。况且三军杀起了性子,谁能阻止。当年曹彬将军带着太祖的封函,又装病后勒迫三军诸将发下誓言,这才进入江宁城。但进入后,是不是所有将士都没有掳掠百姓?所以白继赟无罪。”

江政思索。

“无论陛下临行对王继恩之嘱咐,或者我上书请三军不杀,若杀轻杀。它们仅是一个框架,若束缚得紧,叛贼如此势大,如何得灭?能杀,但不能在战后杀,更不得象太祖时那样,化为强盗,对普通百姓也要烧杀掳掠。你这份上书,侥幸你官职还不是太重,不然就让前线官兵感到为难了。这才是陛下贬你的原因。若真勃然大怒,那就非是阆州,而是在成都以南的州了。”

“我……”

“你家是商户,耳闻目睹之下,又经过书院的教导,所以善长经营之术。不过商户的身份始终对你仕途有些掣肘。下去后好好做,这几年你在三司做得不错,别人陛下不会注意,但肯定会注意你,只要做得好,对你以后会有帮助。”

“我如何做?”

“首先是地,有三种办法,阆州数月前也遭到贼军洗掠,许多大户被杀害。一种办法就是将这些地的原主人找到,即便不在,找到他们的家属,让他们家属亲戚继承。二种办法就是挟借贼势,应呼贫困百姓需要,最大限度将所有耕地按户数均匀分配下去。第三路是未遭到贼军戗害的大户,让他们继续拥有原耕地与房舍财产,余下的不刻意寻找其亲戚继承,分配给贫困百姓。你选那一种?”

“我选第三路。”

“很好。第一种固然拉拢了当地豪强,那是继续保留了原先的时弊。第二路固然革除了原先时弊,但这个国家终离不开豪强的支持。一旦豪强不支持,虽经动乱,你在阆州将会寸步难行。但第三种也不易。必有其亲人亲戚强求继承权,你勿必记住,地最大限度地分配给贫困户,豪强同样也要拉拢,恩威并用,不然阆州仍会产生动乱。”

“我一定会铭记在心。”

“这样吧,你临行前据此写一篇札子,递给陛下。”

“喏。”

“不用那么拘谨,我再说一件事,想要政绩,一是宽民,二是增加赋税,你下去后只要做好这两条,那么政绩就有了。”

正在上茶的大双呆住了,不由问道:“不对吧。”

宽民必须减税,增税就必须得苛民,就象水与火一样,如何交融,要么宽民,要么增税,只能两选一,如何两条都能做到?

第500章 破骑军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266章 太狠了第216章 亲征第518章 皇对皇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195章 国舅(上)第422章 定(上)第276章 良臣第251章 暖冬(下)第364章 弃子(下)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77章 卷(下)第188章 立必行第472章 驱(下)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270章 危机第461章 走马灯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314章 才子(下)第363章 弃子(上)第490章 大秘密第491章 狼来了第217章 归来(上)第400章 未卜(下)第360章 小把戏第491章 狼来了第137章 对峙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446章 野望(上)第514章 三忧第159章 核心第480章 不杀第77章 卷(下)第75章 卷(上)第279章 二敲第422章 定(上)第261章 保护(下)第389章 封禅(上)第488章 要翻天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303章 打猎(上)第418章 荒诞(上)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381章 斗吧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134章 荒野(下)第298章 飞虹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178章 开业(上)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464章 前戏(下)第8章 神奇第342章 亲事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534章 大结局(二)第82章 诱、惑(下)第113章 教材(上)第267章 海货第121章 变化(下)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133章 荒野(上)第60章 关健第211章 思念第58章 异人奇课第286章 落幕第352章 安定第135章 夜战第517章 养猪第264章 人才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212章 哥哥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474章 背嵬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第399章 未卜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25章 杀伤力第515章 捉猫猫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172章 死(上)第66章 悬赏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74章 南方(下)第135章 夜战第519章 病第513章 寓言第380章 交锋(下)第309章 硕麦(中)第400章 未卜(下)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413章 铁血之路(十三)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283章 春闱(上)
第500章 破骑军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266章 太狠了第216章 亲征第518章 皇对皇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195章 国舅(上)第422章 定(上)第276章 良臣第251章 暖冬(下)第364章 弃子(下)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77章 卷(下)第188章 立必行第472章 驱(下)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270章 危机第461章 走马灯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314章 才子(下)第363章 弃子(上)第490章 大秘密第491章 狼来了第217章 归来(上)第400章 未卜(下)第360章 小把戏第491章 狼来了第137章 对峙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446章 野望(上)第514章 三忧第159章 核心第480章 不杀第77章 卷(下)第75章 卷(上)第279章 二敲第422章 定(上)第261章 保护(下)第389章 封禅(上)第488章 要翻天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303章 打猎(上)第418章 荒诞(上)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381章 斗吧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134章 荒野(下)第298章 飞虹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178章 开业(上)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464章 前戏(下)第8章 神奇第342章 亲事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534章 大结局(二)第82章 诱、惑(下)第113章 教材(上)第267章 海货第121章 变化(下)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133章 荒野(上)第60章 关健第211章 思念第58章 异人奇课第286章 落幕第352章 安定第135章 夜战第517章 养猪第264章 人才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212章 哥哥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474章 背嵬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第399章 未卜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25章 杀伤力第515章 捉猫猫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172章 死(上)第66章 悬赏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74章 南方(下)第135章 夜战第519章 病第513章 寓言第380章 交锋(下)第309章 硕麦(中)第400章 未卜(下)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413章 铁血之路(十三)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283章 春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