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

贬了三人官职,赵匡义一直不赏,不但不赏太原之功,而且以北伐失利为由,连牺牲的将士抚恤也不提。

群臣上奏进劝,当初罢节度使之权,宋九随着改革军制,刻意就说了赏功与抚恤,以便激励将士上了战场敢于英勇战斗。

但现在不赏不恤,几十万禁兵闹将起来,岂非天下大乱?

但也有大臣进谏,说当初宋九之提议过于丰厚,奖赏抚恤数字必须要下调一点。毕竟为了收回北汉与燕云,宋朝仅禁兵就扩到三十万。若非宋九提议,将禁兵往农村转移,仅是养兵费用就是一笔巨款。

而此战牺牲的将士很多,若是按照宋九的奖励抚恤,再加上战争所浪费的钱帛,国家经济会严重吃紧。

然而赵匡义继续缄默。

在这种情况下,赵德昭站了出来,请求对将士行赏。

赵匡义正等着他!

后人评价这件事,不能说是颠倒黑白,但都说得比较草率,更没有去分析来龙去脉。

这时候赵德昭也有一些言事权,就象赵匡义为开封府尹一样,实权更大。

然而将前面发生的事拢在一起会得出什么?

石守信等人贬官,说明他这个二叔不高兴了。难道没警觉吗?为什么说,似乎将士们当时想拥立他,这正是一次拢络将士之心的大好时机。

二叔做得不地道,我来替你们讨还公道。

由是赵匡义在朝堂上当着众人的面,拍案而起:“德昭,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赏不晚!”

再往前推,如果赵德昭一点想法也没有,那么石守信等人提议时,赵德昭会怎么做?

还有一个例子,李隆基的大哥李宪,李隆基灭掉韦氏后。李旦是长子,李隆基却有讨平韦氏之功,故太子久不能决。但李宪再三辞让,李隆基当了皇帝后,李宪少有才气,然而恭谨自守,不妄交结。不预朝政,这才为李隆基看重,兄弟情深。

当然,赵匡胤死得不明不白,想让赵德昭做到李宪那一步很难很难,更不要指望在涿州时他诚惶诚恐的推拒。

但这就是矛盾所在。

因此赵匡义在此设了一个局。刻意不赏不恤。

二叔话都说到这份上,赵德昭还不明白吗,忽然他想到了宋九在涿州对他说的话。

其实就是他听了宋九的话,他也未必有好下场,涿州的事毕竟发生过了。以赵匡义的手段,有的是办法对付他。

赵德昭自知难逃一死,与其日后了断。不如自行了断。

他如惊弓之鸟一般逃回家中,问亲随,你带刀了没有?

亲随大惊,道:“王宫重地,不敢带刀。”

王宫想找一把刀都找不到吗?为什么这个亲随要这样回答?难道看出赵德昭想要自杀,可为什么他不阻拦?

还有,若没有涿州事发生,赵匡义会不会杀赵德昭?

并且眼睁睁地看他跳火坑。为什么没有一个人阻拦?最简单的道理,凭什么要你来让将士们领情?

这永远是一个未知的答案。

或如宋九想的那样,即便让赵德昭成功上位,也是一个心机不成熟的皇帝,可能被石守信这些老家伙遥控成一个傀儡。

赵德昭又来到茶酒间,将门反锁,然后用水刀果自刎。

还好。他留下五个孩子,没有使这一脉中断。

赵匡义闻讯赶来,抚尸痛器,说了一句经典的台词:“痴儿。何至此耶!”

赵德昭一死,没有人敢再提赏恤之事了。然而果如宋九所料,契丹来报复了,你们宋朝想收回燕云,俺们也想收回莫州、瀛二州,而且契丹人心更野,想挟借高梁河大捷之势,顺便拿下镇州(后来的镇定府,保定)。

于是兵分两路,东路为主力部队,共八万兵马,扑向镇州,西路由耶律善率领,攻雁门关做为辅助。

但因为耶律休哥受伤了,因此以让韩匡嗣(韩德让父亲)与耶律沙率领。

其实还有一员大将,耶律斜轸,他因为宋九走入宋朝君臣视野,可是因为原来种种看似胆怯的表现,辽景宗仍不理解,因此这一战与耶律斜轸无关。

战争中将领指挥能力十分重要。

战斗还未开始,这两个平庸的家伙到来,已经注定了结局。

不过宋朝几个主将也不是十分出色。

首先是孟元喆,他会打仗吗?

至于崔翰就做过一件事,代杨信为殿前指挥使时,赵匡义阅兵,阵型整齐,或者还有一件事,在镇州时诸将缄默,宋九反对赵匡义征幽州时,他拍胸脯一定会成功。这样的一个家伙又有何能力?

刘延翰累从征功,以此上位,但从未直接指挥过一次战役,能力更让人怀疑。

不过崔彦进与李汉琼还好一点,尽管他们操守不行。

但这次表现出色的并不是崔彦进与李汉琼。

契丹大军兵临满城城下。

宋军也开始在满城东北方向集结,这时一个人站在高岗上相望,赵延进。

他也有官职,云州观察使,试问云州收回来了吗?还有官职,那就是讨伐幽州时的攻城八作壕砦使,紧急制造维修武器的官员。赵匡义回京时,可能也知道孟元喆能力比较差,于是将他与药可琼、杜审圭留在定州协助孟元喆。

也就是说他的地位比较尴尬。

从官职上来说,他无权干涉诸将的军事行动,可他用望远镜看着茫茫无际的契丹大军,又看了看身后,心中想到,俺们不想死啊。

幽州会战,契丹出动的兵力也不少,十几万人,可那时宋朝有近三十万兵马。

现在契丹只有八万兵马,然而他们身后的宋军兵力也不少,仅比契丹人略少一点,可多是战斗力比较差的步兵。

若是按照赵匡义的八阵图,将这本来不足的兵力分成八个大阵,每阵必然留下大量空挡。正好方便契丹人骑兵冲刺,分割包抄,那么这数万宋军将会全部葬身于此。

他从高岗上下来,对几位主将将利害关系说出,并且说八阵图不行,必须将八阵化为两阵,一阵于徐河御敌。一阵兵出黑卢堤,至长城口,蹑敌后。实际与阵图无关了,就是合几州兵力于一处,化作两军行兵。

崔翰说道:“如果输了,怎么向陛下交待。”

还好。崔翰忠厚老实,再加上高梁河失败,他心中戚戚,并没有因为赵延进以下犯上而激怒。

赵延进几乎怒吼道,出事由我来负责。

可其他几位主将皆犹豫不决。

于是赵延进看着另外一个人,李继隆。这个李继隆非是打虎英雄李继隆,而是李处耘的儿子。

此时他官职是镇州都监。

但非是三军都监。这里集中了三关,定州,镇州三路的兵力,李继隆仅是镇州一路的都监。

然而他有另外一个身份,赵匡义的大舅哥。李继隆虽不想违反赵匡义的旨意,可更不想死,于是说道:“我是监军,在军中我就代表朝廷。现在阵图有所不便,带兵的主将应便宜行事,如果出了问题,一概由我负责!”

国舅负责,崔翰刘延翰等人也就放心了,当然他们更不想死,至少不想死得那么窝囊。

几位大将开始商议细节。

这才是打仗。那象赵匡义,进攻幽州吧,崔大炮说一定能成功,然后计划呢……没有了。

大战拉开序幕。第三代名将即将横空出世(高怀德他们是第一代,潘美他们是第二代)。

赵延进只说了一个大概,于是在他的想法上构建细节。第一路由刘延翰率领,分成大小阵,大阵任务是重装列阵推进,压缩敌军的机动空间,使其骑兵不能发挥其优势。小阵由骑兵组成,等敌人骑兵遭到挤压时,则从侧面冲击敌军。崔彦进领兵利用五回岭崇山群岭,潜入黑卢堤北边,接长城口,截断契丹大军的退路,而将契丹赶上西山这条死路。李汉琼与崔翰留后,最后杀出,彻底冲垮敌人的士气。

然而为了使敌人松懈,李继隆又想出一个计划,派人去契丹大营诈降。

但这时耶律休哥也抱伤来到前线,一个是韩匡嗣,一个是耶律沙,他不放心。

看到降书,耶律休哥认为宋军无敌请降,必然有诈。

韩匡嗣不听,反而认为宋军新遭大败,士气低落,兵力又少,投降是理所当然。

其实还有一个心理作用,例如杨业,为什么史上杨业惨死,不是王侁是奸臣,相反的王侁也多次立下战功。主要原因看到杨业步步高升,潘美不值得嫉妒,王侁却心生嫉妒。不仅他,就是这时候都有人嫉妒杨业。

契丹此时军中同样如此,耶律沙数次大败,他对耶律休哥会有什么想法?

韩匡嗣同样想抢风头。

正是这种心理,不但不听耶律休哥的建议,都没有让耶律休哥进入议事圈。

耶律休哥抱伤而来,算是白来了。

韩匡嗣准备宋军投降,无所防备,忽然大营外面传出呐喊声。他惊慌失措地走了出来,看到一支支整齐的方阵向他们杀来,瞬间又弥漫在烟尘里。因为契丹是骑兵,这可能是韩匡嗣看到的第一次方阵。

“准备应战。”韩匡嗣凄厉地喊道。

宋九才来宋朝时认为宋军不行,赵匡义北伐前认为契丹军不行,实际高梁河战役过后,宋九的定位才是最正确的,两军战斗力差不多,谁准备充分,再加上将领指挥能力,那就是谁胜,这是指野战的。若是攻城防御战,宋军还会占据上风。然而不能将这支精锐军队糟蹋了,一旦他们全部牺牲,换成了新兵蛋子,宋军实力就会急剧下降。

现在韩匡嗣心理也不正确,认为宋军一无是处,这个病与赵匡义的病差不多。

真打起来,韩匡嗣乱了。

正在这时,西北方又传出炮响。

接着西南方向李汉琼与崔翰凶狠地扑出。

此时契丹兵力比宋军多,可在三路大军造势上,似乎不知来了多少宋军。

只打了一会,契丹人在李汉琼扑过来的时候,开始崩溃了。

然而因为长城口让崔彦进堵上,只好向西山逃去。西山有路,可都是小路,哪里容得下几万大军逃跑。因为拥挤,无数兵士掉到山谷中,死者不可胜计。

宋军一直追到遂城下,此战斩首一万余人,俘老幼三万余人,生擒三员大将,几乎三分之二兵士留下了,又获无数兵器,车帐,羊畜。

打到现在,若是将白马山一战,以及高梁河之前数次的胜利加到一起,实际契丹损失已经超过了宋军损失。

还会胜,但胜者也莫急着乐,败者也莫急着哭……

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245章 献酒(下)第363章 弃子(上)第127章 庙还小第69章 神奇(上)第166章 镜子(上)第161章 提亲(中)第135章 夜战第380章 交锋(下)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133章 荒野(上)第158章 劲弩(下)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258章 天堂的**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80章 **(上)第274章 反击(上)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47章 玩大了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257章 神仙第149章 背后(下)第222章 大婚(下)第333章 入相(下)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244章 献酒(上)第204章 老韩第48章 后院第133章 荒野(上)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207章 游园(上)第362章 号角第139章 派系第24章 父辈(下)第178章 开业(上)第350章 狐狸第450章 良机第241章 金贵第270章 危机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102章 好东西第325章 拜第66章 悬赏第121章 变化(下)第286章 落幕第16章 约战(上)第185章 钉子户第481章 等的人第451章 乱战第285章 论语第350章 狐狸第308章 硕麦(上)第263章 辞戟(下)第221章 夜宴(六)第362章 号角第302章 高下(下)第17章 约战(下)第448章 南方有风第207章 游园(上)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256章 两知州(下)第133章 荒野(上)第221章 大婚(中)第186章 用(上)第137章 对峙第59章 七幅画第158章 劲弩(下)第213章 肥羊(上)第279章 二敲第424章 定(下)第476章 一(下)第127章 庙还小第215章 贺礼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513章 寓言第74章 南方(下)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451章 乱战第451章 乱战第336章 东华门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514章 三忧第281章 可怕的误会(中)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485章 南方(上)第165章 有约第265章 折腾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417章 一地鸡毛(下)第172章 死(上)第180章 开业(下)第480章 不杀第84章 夜郎(下)第308章 硕麦(上)
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245章 献酒(下)第363章 弃子(上)第127章 庙还小第69章 神奇(上)第166章 镜子(上)第161章 提亲(中)第135章 夜战第380章 交锋(下)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133章 荒野(上)第158章 劲弩(下)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258章 天堂的**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80章 **(上)第274章 反击(上)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47章 玩大了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257章 神仙第149章 背后(下)第222章 大婚(下)第333章 入相(下)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244章 献酒(上)第204章 老韩第48章 后院第133章 荒野(上)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207章 游园(上)第362章 号角第139章 派系第24章 父辈(下)第178章 开业(上)第350章 狐狸第450章 良机第241章 金贵第270章 危机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102章 好东西第325章 拜第66章 悬赏第121章 变化(下)第286章 落幕第16章 约战(上)第185章 钉子户第481章 等的人第451章 乱战第285章 论语第350章 狐狸第308章 硕麦(上)第263章 辞戟(下)第221章 夜宴(六)第362章 号角第302章 高下(下)第17章 约战(下)第448章 南方有风第207章 游园(上)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256章 两知州(下)第133章 荒野(上)第221章 大婚(中)第186章 用(上)第137章 对峙第59章 七幅画第158章 劲弩(下)第213章 肥羊(上)第279章 二敲第424章 定(下)第476章 一(下)第127章 庙还小第215章 贺礼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513章 寓言第74章 南方(下)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451章 乱战第451章 乱战第336章 东华门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514章 三忧第281章 可怕的误会(中)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485章 南方(上)第165章 有约第265章 折腾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417章 一地鸡毛(下)第172章 死(上)第180章 开业(下)第480章 不杀第84章 夜郎(下)第308章 硕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