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南方有风

王禹偁大嘴巴有资格的,文才好,有思想,有才干。才德兼备,难得的官员。

然而才德兼备就能上位吗?

错也,官员想上位,最重要的不是才德兼备,而是手腕,也就是所谓的权谋术。

权谋不足,只能被人所驭。于是王才子立即被王沔利用,不知道他说了什么,王沔信以为真,想想也不错,因此上书道:“请自今群官诣宰相及枢密使,必须朝罢于都堂请见,不得于末厅延揖宾客,以防请托。”

赵匡义开始未想到,想想也不错啊,反正自宋开国以来,这条规矩也在渐渐形成,不如将它制度化,于是同意。

但是不是如此呢?

就象宋九曾经提出,鼓励大户人家多做善事,这个肯定能明文规订的,是鼓励,非是强求,实际北宋在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可以的,与任何时代一样,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不能一概论之。

但其他的就不行了,平等征收商税,禁止豪强非法兼并,反对高利贷。是不好,也可以下诏震慑,甚至动援大家怦击。

然而真的去执行,国家等着乱吧,宋九等着死吧。

这个利益圈太大,大到赵匡义赵普与宋九三人联手起来,都未必兜得起的地步。

还有一个比喻,赵构开始收回四大节度使之兵权,岳飞急了,上书说皇上,不对啊,俺们替你拼死拼活,就不讲这些都是我们训练的私家兵了,就讲家人,家人一起留在杭州做了人质,这样你还不放心啊。

岳飞说的是实际话,然而它不能说。就象人到了夏天不穿衣服不会死人,反而会凉快,但必须得穿。

有这回事。然而这件遮羞布不能捅破。

现在道理一样,是有这项隐形的规则在,但不能明文规订。

有事最好放在明处解决,但有一些特殊情况,或者时间紧急,就必须立即喊到家中商议了。或者有的家人亲戚同时为官,难道就因为都做了官,然后老死不相见?

况且想要请托,到了两府就不能请托?

赵匡义诏书一下,所有人面面相觑。但又不知道如何解释。

王沔大喜。这一回好办了。咱先在东府,一切放在东府来,看你们怎么办。

然而有人有办法,谢泌便上书到。如此,是怀疑大臣一个个品行不端正。就象陛下有辅臣辅助,是不是不接见群官呢,还得要见,不然何以知外事!如果都让群臣于都堂候见,则群官请见,次事无时,两府宰相也不要做事了,恐怕连解衣的功夫都没有了。昔孔光不言温室中木。顾雍封侯三日,家人不知,谢安石对客围碁,捷书至而客不觉,大臣当谨密如此。虽妻子犹不得闻,况他人乎!

赵匡义不是笨蛋,谢泌也不能直接说,说得很委婉,不过赵匡义也明白过来,于是追还前诏。

宋九摇了摇头。

争吧。

然而这些小手段用出来未必是好事,人君不是宋徽宗,而是宋太宗,弄不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宋九心思也不在于此。

随着蝗灾下去,赵匡义等不及了。

侯莫陈利用让赵普斩了,赵匡义腿上金疮越来越严重,侯莫陈利用不是大夫,可他起的就象信徒眼里的符水。有侯莫陈利用那些幻术的安慰,赵匡义便有了心理安慰,腿伤便有效的阻止了恶化。然而没有侯莫陈利用,便没有了这个暗示,腿伤再化恶化。

于是看了三司,又看了看内藏库,这一看不由喜出望外。

萧燕燕第二次南征时,那一年国家财政仍很苦,然而耶律休哥兵败唐河,宋朝百姓受害面积不大,兵士伤亡也不重,因此所用抚恤并不多。算是熬过来了吧。以至宋九都不敢免税。

到了第二年赵普起用,那一年宋九与赵匡义说好的,准备宽免河南河东河北京东地区的税务,但真宽免了,接着旱灾来了,不好收回宽免税务的诏书,所以那年经济还是十分吃紧。但问题还是不大,灾荒最头的粮食问题在那一年不存在,所以手头紧一紧也熬过来了。再到去年,这一年冰火两重天,旱的旱,涝的涝,但只是局部地区。

要知道这些年宋九可不是闹着玩的,仅是各种作坊,或者将各种经营不善的作坊拍卖给私人承包,又疏理了一些低效的与浪费严重的环节,节约养兵费用,这几项最少就为宋朝增加了两三千万缗的收入。当然,有一部分是化成轻税,惠于百姓身上了,但与史上的相比,肯定收入激增。

去年买粮食是花了一些钱,可实际国家财政还出现了节余。今年有蝗灾,不过及时结束了。

这让赵匡义心动。

实际这个钱真的很重要。

在另一个时空,正是因为这个钱,宋辽两国都无力作战了,当然,主要是李继隆打出的和平,南下失败的可能性增大,增大就掳掠不了财物,靠辽国自己的出产,一次次用兵,辽国能吃得消么?

但宋朝更难过。

因为这个财政以及赵普的以夷制夷,没有对李继迁动手,然而李继迁又叛乱时,那边王顺李小波又无意中与西夏辽国遥相呼应。边境重要,可巴蜀更重要。于是只好去解决巴蜀。等巴蜀解决了,国家财政整就一个烂摊子,更无力对付李继迁。等到有力气对付李继行时,李继迁早就茁壮,再有辽国暗中的援手,宋朝望洋兴叹。

然后悲剧发生,不然就如宋九所说的,耗我也将辽国耗死了。

现在这个钱,将会使辽国悲催。

辽国这两年稍稍恢复,便将眼睛盯着辽东那片黑土地。

可能有些难打,但打下来,哪里这些年治理得不错,有粮有马有牲畜有城池,几乎与辽南差不多相齐。

但就在他们想动手时,宋朝的计划发动。

南方来风……

……

赵匡义亲自坐在西府,下面还有参谋司的几个老将,西府的几个宰执。三司与内藏库的几个主要官员。至于胥吏,替这些人沏上茶后,全部滚蛋吧。

赵匡义便说:“诸位,这便是国库与内库的节余。”

再聪明的人也会多少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例如张齐贤受宋九影响,虽说江山难改,本性难移,依然是一个小嘴巴,但做事更细心,他是一个江湖豪客。贫贱时能让强盗折服的猛人哥。让他细心何其不易。

赵匡义在史上受一群士大夫与赵普影响。但在这里,受宋九影响深远。因此到现在开拓进取精神不灭。实际宋九也记错了,非是史上的赵匡义不进取,而是那种环境太苦逼。当真不顾国家与百姓的根本,一味穷兵黜武?

有钱了,赵匡义就想尝试一番,他不想再等!

因此找到宋九,宋九想了大半天,一旦发动,就不易收住,但他也不想继续坐等,最后同意。

大家在翻看。寇准忽然讥讽道:“陛下,你用这内藏库钱帛修了好多庙哦。”

宋九现在看出来寇准大包大揽,权利心重。还没有看出寇准的最大的两个缺点。寇准人生中有两大准则,一天大地大皇帝大,但不及俺老寇大。俺才是最大,才是天下的真理。

二老寇说的一定就是对的,与老寇意见不一的,就一定是错的。

宋九不知道啊,寇准,名相,一定要细心载培。

实际赵匡义为了让大家同意配合,将内藏库账册拿出来,何其不易。这份账册可以是赵匡胤成立内库有史以来,第一次亮给大臣们看的。

两个君王应当做得还可以,花销皆不大。

诸多钱帛多用于救灾,民生,赏赐大臣,或者支援军事上。

真正用于后宫的少之又少,就是建一些寺观在这上面花销的比例也并不是太严重。

但立即让小寇咬住不放。

宋九道:“平仲,今天之事十分重要,勿得胡闹。”

寇准撇撇嘴,这也就是宋九,换别人,小寇早就跳脚了,什么,俺在胡闹,让君王不得乱花钱是胡闹吗?难道这不是民脂民膏吗?

两套账册有些乱,所谓的积余不是钱,有缗钱,有粮食,粮食有米麦豆粟菽,有布,布又分棉,丝绸,葛布,麻布,甚至塞衣服的棉花,木绵花绒,各种金银铜铁铅锡贡,药材,香料,藤,珠宝珍玩……若是计算它们的值价,恐怕派几十名胥吏,要花费几十天时间才能大约统计出来。

不过有心算好的,在心中开始估价了。

可能它的价值不会低于五千多万缗钱,但有的不易估价,真正能挪用的不足六成。

这就是国家两库所有积余的财富。

不算多。

然而对于钱财赵匡义不是太看重。

有这些钱大约能发起一场战争。

除非象岐沟关那样的超级惨败,然后国家有灾害,那是天亡大宋了,非是人力之过。

相信这两种可能同时出现的比例很低。

最少得让大家支持,这才是赵匡义亮出内藏库账册的用意。

赵匡义让三司与内藏库官员退下,用嘴向宋九努了努。

宋九说道:“诸位,今天陛下请你们来,有的人可能知道,有的还不知道,但不管你们那一个人,今天看到的,与即将商议的勿得对任何人泄露,那怕是你们的妻子儿女,否则耽搁国家百年大计,你们仕途也彻底结束了。那怕是参谋司的诸位功勋老将,不仅是你们,连你们子女也会在以后牵到牵连。即便不处罚,因为要保密,这个计划自崔彦进将军发起之时,参与的也只有参谋司诸位老将与西府宰执,与东府无关,与三司无关,与两制无关,与五寺三监无关,与台阁无关,成功了是你们的功劳,失败了也是你们的过失,到时候你们必须要承担各部司官员的怒火。”

新来的不多,张永德,小寇小温,以及提为副宰的张逊。

四人面面相觑。

宋九从后面拿出一叠厚厚的文书,外面是厚麻纸,上面打着火漆,火漆封口上盖着一排排枢密院的官印以及赵匡义的御玺。

就这个架势,也足以能唬住任何人。

事实它非同小可,也可以说是这时代,甚至是史上最完备的讨伐计划。从中国出现文明印记后,就从来没有这么详细的攻伐草案,足足有一尺多厚,五百多张草案与地图。

宋九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未拆开,新来的几位还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能看到上面有三个大字:南来风!

第480章 不杀第217章 夜宴(二)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428章 乌鸦嘴(上)第207章 游园(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158章 劲弩(下)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18章 君子第420章 飘摇(上)第156章 清明(下)第263章 辞戟(下)第89章 结社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165章 有约第136章 夜审第266章 太狠了第474章 背嵬第267章 海货第272章 伐第157章 劲弩(上)第499章 示弱第55章 爹爹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277章 公主(上)第345章 杀气第60章 关健第64章 糊涂第17章 约战(下)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199章 牛(下)第154章 清明(上)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384章 雁归来第337章 窅娘第179章 开业(中)第54章 独一无二第84章 夜郎(下)第519章 病第2章 人心第502章 黎明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493章 原因第180章 开业(下)第169章 寒瓜第291章 大鱼第149章 背后(下)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48章 后院第301章 高下(上)第344章 矫正(下)第175章 聘礼第474章 背嵬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65章 温度第513章 寓言第144章 事了(下)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276章 良臣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128章 雪话(上)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177章 夜探第89章 结社第492章 疏忽第128章 雪话(上)第18章 君子第476章 一(下)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413章 铁血之路(十三)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49章 盛况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463章 前戏(中)第462章 前戏(上)第475章 一(上)第245章 献酒(下)第325章 拜第37章 果子(下)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122章 吃肉第126章 影响第120章 变化(中)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188章 立必行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108章 走后门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241章 金贵第93章 两道诏书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164章 新知州第488章 要翻天
第480章 不杀第217章 夜宴(二)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428章 乌鸦嘴(上)第207章 游园(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158章 劲弩(下)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18章 君子第420章 飘摇(上)第156章 清明(下)第263章 辞戟(下)第89章 结社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165章 有约第136章 夜审第266章 太狠了第474章 背嵬第267章 海货第272章 伐第157章 劲弩(上)第499章 示弱第55章 爹爹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277章 公主(上)第345章 杀气第60章 关健第64章 糊涂第17章 约战(下)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199章 牛(下)第154章 清明(上)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384章 雁归来第337章 窅娘第179章 开业(中)第54章 独一无二第84章 夜郎(下)第519章 病第2章 人心第502章 黎明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493章 原因第180章 开业(下)第169章 寒瓜第291章 大鱼第149章 背后(下)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48章 后院第301章 高下(上)第344章 矫正(下)第175章 聘礼第474章 背嵬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65章 温度第513章 寓言第144章 事了(下)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276章 良臣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128章 雪话(上)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177章 夜探第89章 结社第492章 疏忽第128章 雪话(上)第18章 君子第476章 一(下)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413章 铁血之路(十三)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49章 盛况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463章 前戏(中)第462章 前戏(上)第475章 一(上)第245章 献酒(下)第325章 拜第37章 果子(下)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122章 吃肉第126章 影响第120章 变化(中)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188章 立必行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108章 走后门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241章 金贵第93章 两道诏书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164章 新知州第488章 要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