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铁血之路(十三)

外面辽兵的呐喊声无比的聒噪。

宋九与九员大将拧眉苦思。

宋九忽然说道:“不行,不能走金台屯道,还是走白沟道。”

“宋公,那……”

“史将军,听我说,我马上派信使请求后方,向遂城增兵,那怕没有兵,也要虚张声势,而我们在这里最少必须坚守三天时间以上。这不仅是给我们生机,而是给后方所有防线上的将士,正在逃跑的兵士,以及百姓生机。不然辽军乘胜南下,整个边境生灵涂炭。在这三天时间内最少后方能在遂城实现虚张声势的目标。明天上午,我们一边防御,一边沿着岐沟关城池与大营,顺着河边建设一道更牢固的扁平防线,随后杨将军,你率八千骁卒,带着所有的壮丁弓箭手以及伤员与兵器与五六天军粮,撤向金台屯,在金台屯构建大寨,将辽军防御住,然后让弓箭手与壮丁以及伤员在你们后方,先行撤回。四天后,你们也立即撤回去。”

不过宋九想到了陈家谷,于是又说了一句:“尽量以骑兵为主。”

“喏,”杨业大声答道。

未必他去金台屯会更安全,并且任务很重。

“行吗?”刘知信狐疑地问道。

应当是一个好计划,特别是将弓箭手与壮丁转移掉,他们连乡兵都不如,毕竟乡兵经过一段时间正规训练,一旦撤退时,十之八九如耶律休哥同萧燕燕所说的那样,不战自乱。

当然,他们现在这里还会起一点作用的,能站在后面放放箭,反正从涿州城中转移回来的大部分武器,在宋九安排下,还在宋军手中,并且岐沟关城中也有部分武器。这些武器不用掉,以后也丢给辽国人了。

但不会那么简单。现在终于所有人不得不承认耶律休哥本领了,甚至有许多人都对他产生了畏惧。

第一个耶律休哥会不会识穿?

第二个就是耶律休哥不识穿,吸引一部分兵马前去金台屯道,然而主力军队还在,这四程道路有足够时间让辽国反应过来。况且三天防御战,又会产生大量伤兵,他们必将拖累行军速度,也就是逃跑的速度。

“没有办法了,对手是耶律休哥,兵力又远胜于我们。只好赌!”

……

第二天。本来以为即将发生一场苦战的。可是辽军攻击力并不强。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阴谋诡计了。

但暂时让宋九松了一口气,继续让兵士轮流休息。夜晚辽军的骚扰,虽伤害不大,然而却严重影响了士兵的睡眠。然后又在后方挖了一道新的工事。

关城里所有的粮包一起搬了出来。

这些黄澄澄的粟米。白哗哗的大米,从后方一点一滴的运来,仅是运输消耗费用就是它平时售价的十几倍,现在却当成了泥袋堆放。

然而没有人关心了。

甚至有的辽军攻破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后,将辎重车与粮草搬回去,正好成了他们的口粮,也没有人关心了。

中午时分,杨业挑选出八千兵马,带着壮丁与弓箭手撤向金台屯。

“杨将军。切记,坚持四天后,无论前方发生了什么,立即向遂城撤退。”

“宋公,”杨业跪下。

“起来吧。”宋九看着一队又一队人马踏上浮桥,眼光平静,不管未来如何,最少近四万民夫,一万六千多名壮丁与弓箭手,四千多名伤员,基本平安返回了。

在这时候,余下的宋朝兵士心神都有些恍惚,于是耶律休哥果断地组织主力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宋九喝道:“杨将军,走。”

杨业拨马离去。

宋九又喝道:“传令,放弃第一第二道防线,往第三道第四道防线撤退。”

又是一番血战,宋军终于撤到第四道防线,兵力压缩在一起,终于牺牲了无数将士,将辽军击退。

然而这一退,前面两道防线全部丢给了辽军,粮车墙推到大军后方,壕沟推平。宋军全部压缩到拒马河边这个扁长的区域里,那么辽军骚扰会更加得功。

太阳落下又升起,到了第二天,辽军攻击力又缓了下来,然而在换班时又发起了一次猛烈的攻击,将最后一道防线也撕得七零八落。然后在吃晚饭时忽然再次发起一次猛攻。然后到夜间又突然发起一次强烈的夜攻。

这种不定时的猛攻,挑动着所有宋军的神经,也一点一滴地将士气削弱下去。

好在后面传出两个好消息,三万九千余民夫与数千名伤员成功抵达雄州城,在向后方继续疏散。杨业也到达金台屯,如宋九所料,与辽军发生了一起短兵交接后,因为宋军士气悲壮,加上杨业的英勇,将辽军击退。然后杨业成功地在金台屯构建了一道防御阵线,壮丁与弓箭手以及第二批伤员向遂城平安地转移。

第三天,最重要的一天开始了……

……

开封还不知道前线的恶化。

潘美将应州与朔州的一些将吏与耆老送到京城。

赵匡义召见。

其中一个长者说道:“久陷边隆,有粟不得食,有子不得存养,不想到余年重睹日月。”

赵匡义感慨万千,赐以衣服冠带。

实际这些归顺的汉人对赵匡义多少产生一些误导作用。

两国开战,边境的百姓最苦,不仅是辽国边境的百姓。也有一些汉人想投奔宋朝,但不是多数。

想要燕云汉人向往宋朝,还是宋九在宫中说的话是最正确的,第一个宋朝要努力内治,使百姓富裕,安居乐业,第二个就是狠狠地打击,使整个燕云地区残破,那么汉人便会认为辽国不能保护他们,反过来就向往宋朝了。

这两者缺一不可。

军事强大,内治不行,不能使燕云汉人归心,毕竟在韩德让协助下,辽国越来越重视幽州汉人的生存了。

内治强大,军事弱同样不行,因为燕云汉人认为宋朝不能保护他们,是弱小国家,不会认可。

如果听这些老者拍马屁的话,后果会很惨的。

不过赵匡义仍然很高兴,只是他忽然想到了宋九的那封长奏,心上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些百姓刚送出宫,王继恩带着刘全圭进宫。

“陛下,败、败了。”

雍熙北伐开始,王继恩去了易州调拨粮草,不是粮草在易州,而是易州离前线近,呆在易州可以以最快速度观察到战场形势,再根据情况下达粮草调动命令。

但在宋初,赵大赵二对太监防范很严,曹米崔三人资格有多老,因此王继恩呆在易州成了空气人。

曹彬岐沟关兵败,王继恩迅速逃到雄州,正好遇到了刘全圭,于是将他带到京城,事态严重了,还有一部分原因,曹彬让王继恩消失,也让王继恩不满,因此抢先来京城报告前方消息。

两人几乎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赶到了京城。

“败了……?”

刘全圭忽然大嚎起来:“陛下,救救宋公吧。”

他是最早撤离的一批人,但不是撤离,而是命令后方布防。后面发生的情况他不知道了,然而看到辽军越来越多,甚至小皇帝来了,太后来了,宋军现在兵马不少,可是三军大败,士气低落,离后方又很远,一百多里的后退之路,无疑会成为一支死亡之路。

“快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郭二死了,王枕死了,大黑死了,死了好多人,拒马河都一度让死尸堵塞,战场上躺满了死尸,宋公受伤了,宋公杀人了,杀了三个敌兵……”刘全圭说完后又泣不成声。

如果潘美与曹彬杀三个人不稀奇。

但若换赵匡义、赵普、王安石与司马光在战场上亲手杀死三名敌人,那会造成什么样的轰动?

可是谁都不想要这个轰动。

王继恩道:“陛下,还是让奴婢来说吧。他是河中坊人氏,因为素性勇敢,让宋相公挑选出来做门客侍卫,曾陪宋相公去过辽东,这次又陪宋相公去了前线,一直呆在宋相公身边,对前线情况比较了解。”

然后他根据一路上从刘全圭嘴中听来的消息,经过加工后一一禀报。

可能与事实略有偏差,但大约经过都说了出来。

“陛下,救救宋公吧。”

赵匡义却不能回答。

军事上是他的短板,可他也是一个高智商的人物,听了王继恩禀报,也迅速判断出宋九用意。这是用生命在为后方兵民赢得一份生机,尽管他仍然不知道宋九在那种情况下,如何将一万多兵士组织成型,发起冲锋的。好象史珪、杨业、符昭寿与刘知信各部并不在一起。

赵匡义当然想救,不仅是宋九,几万民兵,还有五万多禁兵,那是最精锐的禁兵,可是怎么救?王刘二人从前线回来,再到诏书送到前线,有这时间,黄花菜早凉了。况且就是来得及,前线是什么状况,有多少兵马逃出来,有什么将领逃出来,那些人可用,现在不得而知,如何下诏书?

忽然他身体摇摇欲坠,王继恩连忙将他扶住:“陛下,陛下……”

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471章 驱(上)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216章 亲征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250章 暖冬(中)第447章 野望(下)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181章 功名(上)第216章 亲征第313章 才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85章 内幕第528章 黑土地第484章 奇葩(下)第215章 踢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318章 摇摆第490章 大秘密第90章 又玩大了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523章 第三十七计(下)第519章 景德第452章 西北最强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64章 糊涂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169章 寒瓜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367章 相才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464章 前戏(下)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42章 真小人第74章 南方(下)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250章 暖冬(中)第453章 山后第272章 伐第342章 亲事第324章 棋子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221章 夜宴(六)第129章 雪话(下)第137章 对峙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19章 分岐第83章 夜郎(上)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260章 保护(上)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177章 夜探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148章 背后(上)第279章 二敲第70章 神奇(中)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387章 好人第102章 好东西第87章 巡察(下)第270章 危机第211章 思念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513章 寓言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186章 用(上)第361章 黑辽河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15章 非奸即盗第473章 真相第459章 小妾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494章 朕累了第384章 雁归来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2章 人心第179章 开业(中)第73章 南方(中)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493章 原因第517章 养猪第421章 飘摇(下)第59章 七幅画第422章 定(上)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343章 矫正(上)第99章 加码
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471章 驱(上)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216章 亲征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250章 暖冬(中)第447章 野望(下)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181章 功名(上)第216章 亲征第313章 才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85章 内幕第528章 黑土地第484章 奇葩(下)第215章 踢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318章 摇摆第490章 大秘密第90章 又玩大了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523章 第三十七计(下)第519章 景德第452章 西北最强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64章 糊涂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169章 寒瓜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367章 相才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464章 前戏(下)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42章 真小人第74章 南方(下)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250章 暖冬(中)第453章 山后第272章 伐第342章 亲事第324章 棋子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221章 夜宴(六)第129章 雪话(下)第137章 对峙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19章 分岐第83章 夜郎(上)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260章 保护(上)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177章 夜探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148章 背后(上)第279章 二敲第70章 神奇(中)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387章 好人第102章 好东西第87章 巡察(下)第270章 危机第211章 思念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513章 寓言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186章 用(上)第361章 黑辽河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15章 非奸即盗第473章 真相第459章 小妾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494章 朕累了第384章 雁归来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2章 人心第179章 开业(中)第73章 南方(中)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493章 原因第517章 养猪第421章 飘摇(下)第59章 七幅画第422章 定(上)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343章 矫正(上)第99章 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