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好东西

桥未造起来,想要到对岸,要么绕道,要么摆渡,几人摆渡过去的,因为要运输材料过来,此时河洲那个未成型的码头上停了许多船。

赵匡义、吕端带着韩重赟与宋九,还有一干官吏上了船。

有工匠在指挥,造高炉时扎过一次钢筋混凝土,只要宋九偶尔监督一下,问题不会太大。赵匡义眼中还是闪过一丝担心。宋九说:“二大王,请放心。”

就着河两岸,介绍了桥的受力原理,道:“之所以跨度能拉大,是钢筋混凝土将桥融为一体。而原来的砖石糯米粉桥难以做到,因此不能呈飞桥,只能呈平面桥,跨度也不敢拉大。可跨度到了一定地步,即便钢筋混凝土也会产生扭力,但有十二道拉索拉起来,再也不会出事了。甚至如果不计较财力,它还能更高,跨度也能更大。只是有一点。”

“何?”

“裸露在外面的钢材易生锈,虽然微臣备了第二处换钢索的地方,可以几十年更换一次,以保桥数百年平安屹立不倒,不过这个上锈终是头痛。而现在的树脂漆又起不了防锈作用,还有后续的事。”

“有办法解决吗?”

“二大王,这个桥是去年画的,难道微臣还想不到吗?有办法解决,随我去那个试验室就能看到。”

有没有办法,与这个力学原理一样,对赵匡义来说,都是天方异谭。

这不是心术,不是权谋术,不是赵匡义所长。

上了河洲,韩重赟突然问道:“九郎,韩某听闻你想要灭道?”

宋九差一点扑倒,站在哪里愣愣道:“韩将军,你听谁说的,我那有什么胆量灭道?”

“道释也不可不信,世宗灭佛,英年早逝,象我们一生杀人无数,有时候夜晚都经常做恶梦。因此石将军信佛,李将军也信佛,我也有点相信,至少让我会心安。”

宋九默然。

宋朝能屹立,不仅是赵匡胤,还有这些武将的功劳。赵匡胤为了国家安定,加上国策重要制订者赵普的想法,他是吏人出身,一个是吏,一个是将,两个立场不同,因此一君一臣开始剥夺武将权利。不能说不对,但做得略过重,宋朝可以说在吃老本,吃柴荣留下的老本!吃完了这一代老本,下一代就悲催了。

过了许久,宋九才说道:“韩将军,我也不排斥佛释,更没权利排斥佛释,但是有人用宗教来结社,我认为不大好。”

宋九没有深说,张龙儿也不过是一个神棍,非是张角,加上宋朝又没有出现白莲教之类的组织,对宗教防范意识不强,甚至还有意扶持。说多了,也是大姐做得不好,她不上当,张龙儿难道用刀逼着大姐将钱掏出来,又替他组织百姓将钱往他口袋里放?

就不知道那一个人也说给了韩重赟听,他才会有此一问。又道:“无论世宗之逝,或者是先父之逝,非是杀敌人太多,而是另一样东西,试验室里就有。”

全部在那十几间新房屋里。

琉璃研究是在后面院子,人多手杂,宋九派人在中间砌了一道墙隔开了。院中放着许多云母,宋九指着它们哭笑不得地说:“我前段时间让朝廷下诏各地官员派人抽空寻找呈云母状的片矿石,结果各地送来许多云母。”

云母现在也有作用,当药物的,据说云母具有砌除风邪,充实五脏,增加生育能力,使眼睛明亮,久服身体轻便灵巧,延长寿命的作用,有人便磕之,宋九是不敢磕的,但比磕道士炼的小丸子后果要好一点。

“有何不同?”吕端问。

“我要找的是一种矿石,它的纹理会呈现出云母状,但根本不含云母成份,它的真正名字应当叫云母氧化铁,应当很多地方都有它的矿藏。只要找到了它,就可以研究出一种新漆,防止铁上锈。眼下作用不会太大,无论兵器或是农具或者厨具,都不会上漆,顶多上油防锈。但未来铁增产,用途会越来越多,这个漆也随之变得重要。而且每一种矿藏派上用场,都会给百姓带来一份更多的生机。”

“宋九,难啊。”

“二大王,为何难?”

“宋九,你知道为了这个铁本官磨破了多少嘴皮子?”

“我不知道,对了,二大王,火药用下去,我朝一年能增加多少课铁?”

“比你说的要好,也比本官想的要高,不过湖南那边在要铁,前线将士盔甲兵器也要铁,那一样不比你重要?”

“但是……”

“我知道,当时是本官答应你的,所以难题轮到本官,又因为转回唐朝铁坑制度,发生一些很不好的事,再者,国家又哪里有那么多罪犯?很多罪犯不当死罪,转为矿奴,凶多吉少……”

“二大王,索性转为真正的承包吧,我也下去看过,朝廷以前执行的那种制度同样不妥,那不叫承包,而是强行摊派。”

“承包?”

“朝廷先开采,再根据其产量与成本计算一下,派官吏根据这些产量与成本估算出底线,然后公开拍卖。”

“什么拍卖?”

“各州官吏将各州县富户聚集,将矿的情况说出,让他们竞标出价,出的价格写在纸上投入匦中,价高者得,但不得任何官员贵族进入,以免伤害公平竞标。只要矿主们不限制矿工自由,不虐待矿工,由他们自己经营,多劳多得。若是最高价还低于朝廷估价,派人再重新核算,若无错,那就是地方富商们贪婪无厌,只好各州县继续经营。然后五年一转,不可能地方上的富户一起抱成团的,若是官商勾结,矿主所得多,其他富户眼红,五年后会主动替朝廷将价格抬起。那样,朝廷不用去烦恼,也能挪出官吏数量,减少朝廷负担。”

这里面还会有很多漏洞可钻,但那一项政策出来,找不到漏洞?

赵匡义只问了一句:“火药怎么办?”

“治法不得私卖,根据各矿出铁量向矿主发放火药。立法再严,若出高价,火药说不定还能私售到外国。然而由官吏看管,那些小吏们就不敢私卖?守的还是源头,京城的火药配方以及火药作的火药制作。微臣也说过,它的威力不小,可没有真正利用好它时,还不能会使各个城池产生致命的威胁。臣去了湖南,哪里有许多金属矿藏,一旦普及火药,仅是开矿一项,就给当地带来无限的生机。这才是它真正的作用,用之于国,用之于民!不想办法使铁产量进一步增加,打微臣这几十万斤铁主意算什么?”

“你带本官看什么好东西?”赵匡义不想在上面多讲,换了话题。

“二大王,你跟我来,”宋九将他们带到另一间屋子,里面有两样东西,一个是石棉瓦,一个是油毡。两名工匠正戴着口罩调试,这时候讲什么危害有点儿不切实际,例如盐。

不过宋九依然让工匠们戴一个口罩,自我保护一下。

石棉同样很早就使用了,宋九没有朝廷支持,因为民间有,数量不多,用它来制造防火衣穿,能不能穿让宋九很怀疑,似乎穿它危害并不比磕云母石危害小。与宋九无关,仅是买来一些石棉。但想大规模开采,还得用火药。这样防着禁着不是办法,也不是宋九想看到的结果。有了石棉,配上细沙与水泥,就可以制成石棉瓦。也许赵匡义还不大明白它的作用,只是看到它很大。

宋九说道:“二大王,我们抬一抬。”

两人抬起来,赵匡义道:“好轻……本官明白了,为何那个仓库的屋顶古古怪怪的。”

不说防火功能,砖瓦也防火,可它们很重,一重就意味着用木梁或者钢材会多,石棉瓦的出现不但意味着建造仓库会节约很多成本,还能为建造更大仓库打下基础,又道:“果然是一个好东西。”

油毡宋九未介绍,宋朝有沥青,一些浅层石油矿时常喷出石油,浮于水面,宋朝往后去会用它来制造武器。虽然宋九用沥青与石棉掺合压成油毡,可是沥青量太少,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所以宋九弄了弄,虽弄出来最终放弃。或者大规模开采石油,冶炼石油,那不如让他制造飞机。

之所以弄来沥青是另一个作用,暂时没有防锈漆,就是找到了云母铁矿石,变成防锈漆还要一段漫长的时间。这是利用沥青的粘性与油滚在一起,涂于钢索上起临时防锈作用的。

又将赵匡义带到后面。

没有带到工匠试验琉璃的地方,而是带到真正的试验室,里面有许多琉璃管子瓶子,宋九指着一个瓶子说道:“但在上油之前,钢索那怕出来一天,都会出现一些氧化锈蚀情况,必须用它来清洗。”

赵匡义要拿起来看,宋九一下子抢在他前面,将他手抓住道:“二大王不可啊。”

这里面的东西皆不能随便乱动的,动了会真出事,为了让赵匡义明白它的威力,宋九让侍卫去前面拿来一块工匠准备做晚餐的羊肉,向上面倾倒了一点液体。前面倒上去,后面青烟冒起,羊肉变成焦黑色。一个衙役紧张地拦在赵匡义身前,但他也吓得直哆嗦。

“好毒。”

“二大王,它非是毒,而是腐蚀性,与毒载然不同,”宋九让侍卫与衙役将兵器抽出来,选了一把有锈迹的朴刀,将这种可怖的溶液稀释,将朴刀放在里面荡漾,抽出来用清水洗净,抹布一擦,变成一把新出炉的朴刀了。

“这也是好东西啊。”

“二大王,微臣说过,一个河洲变成微臣图纸上模样,会出来许多好东西,大多数国家能用得上,但现在不行,包括石棉瓦,皆是试验室产物,石棉瓦想普及量产,有一些底子,比较容易。说不定秋风起,就能上马。然而这个物事大约不行,”宋九心中叹了一口气,它是工业化之母,十分十分地重要,却不知如何量产化,甚至不能满足未来琉璃生产需求。而且这种生产方法,成本也比较高。只说了它一个作用,没有多说,走到另一个瓶子面前,说道:“就是它。为何世宗早逝,因为他早年战场参战,身上多处积伤,虽当时对伤口敷药包扎止血,却留下了后遗症,后来积伤发作,英年早逝。但只要用它稀释,清洗伤口,对伤口进行杀菌消毒,后遗症的概率会下降一半,甚至七成。仅此一项,一年可以挽求上百上千将士的生命。也就是有了它,世宗不会早逝,先父不会早逝。”

实际兵器伤口最好是用双氧水清洗,但那个太不切实际了,紫药水也行,包括高浓度酒,但这两样严格说起来作用皆不及硼酸水的杀毒作用。若是与提炼后的盐水,搭配高浓度酒、硼酸水,理论上确实会有宋九所说的效果。

况且还有医效作用,宋朝也注意卫生,各个城市里都有浴室,不过条件有限,能做到隔几天洗一次澡的人并不多,于是许多人得上各种皮炎皮疹,然后发明了一种物事,挠痒扒。有了它,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皮炎皮疹。

“这也好啊。”

“它是好,可不能普及化生产,甚至就在这个试验里都未完全研究出来。”

赵匡义走了几步,又咧着牙盯了一眼那个黑羊肉,衙役拦在他前面直哆嗦,他心中也哆嗦了好几下,说道:“宋九,顺便也将书院建造起来吧。”

宋九弯下腰大笑起来。

第480章 不杀第269章 谋划第362章 号角第163章 想不通第212章 哥哥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49章 盛况第293章 小鱼(中)第286章 落幕第431章 四人帮(下)第3章 好戏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80章 **(上)第480章 不杀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178章 开业(上)第136章 夜审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189章 强上了第80章 **(上)第77章 卷(下)第476章 一(下)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324章 棋子第195章 国舅(上)第48章 后院第349章 王气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113章 教材(上)第454章 燕南归第519章 病第42章 真小人第219章 夜宴(四)第157章 劲弩(上)第245章 献酒(下)第157章 劲弩(上)第11章 师规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272章 伐第497章 咸平军第486章 南方(下)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392章 打脸(下)第494章 朕累了第1章 狗血的剧情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40章 挖祖坟(上)第92章 地图(下)第217章 夜宴(二)第211章 思念第391章 打脸(上)第216章 亲征第187章 用(下)第236章 三槐王第119章 变化(上)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174章 嘉禾第283章 春闱(上)第345章 杀气第156章 清明(下)第341章 傲娇的战友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497章 咸平军第476章 一(下)第48章 后院第328章 怜奴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131章 诘问(下)第371章 那一年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473章 真相第202章 停修第342章 亲事第46章 正八品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198章 插钗第525章 选择题(下)第374章 交锋(上)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51章 负荆第80章 **(上)第510章 胶着第46章 正八品第321章 大江(下)第314章 才子(下)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第191章 女人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120章 变化(中)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45章 折纸
第480章 不杀第269章 谋划第362章 号角第163章 想不通第212章 哥哥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49章 盛况第293章 小鱼(中)第286章 落幕第431章 四人帮(下)第3章 好戏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80章 **(上)第480章 不杀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178章 开业(上)第136章 夜审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189章 强上了第80章 **(上)第77章 卷(下)第476章 一(下)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324章 棋子第195章 国舅(上)第48章 后院第349章 王气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113章 教材(上)第454章 燕南归第519章 病第42章 真小人第219章 夜宴(四)第157章 劲弩(上)第245章 献酒(下)第157章 劲弩(上)第11章 师规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272章 伐第497章 咸平军第486章 南方(下)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392章 打脸(下)第494章 朕累了第1章 狗血的剧情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40章 挖祖坟(上)第92章 地图(下)第217章 夜宴(二)第211章 思念第391章 打脸(上)第216章 亲征第187章 用(下)第236章 三槐王第119章 变化(上)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174章 嘉禾第283章 春闱(上)第345章 杀气第156章 清明(下)第341章 傲娇的战友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497章 咸平军第476章 一(下)第48章 后院第328章 怜奴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131章 诘问(下)第371章 那一年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473章 真相第202章 停修第342章 亲事第46章 正八品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198章 插钗第525章 选择题(下)第374章 交锋(上)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51章 负荆第80章 **(上)第510章 胶着第46章 正八品第321章 大江(下)第314章 才子(下)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第191章 女人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120章 变化(中)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45章 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