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胶着

“也许在史上萧燕燕连续吃了几次败仗,连一个瀛州也攻不下来,大名府同样未拿下来,更不要说是开封城。但赵恒也担心失败,于是双方默契地搭成城下之盟。毕竟这一眼望不到边的两支庞大军队,对于乖宝宝似的好人哥赵恒同志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况且他有可能还有血管与神经方面的疾病。”

“但这时,王超十几万大军被曹玮换下来,后路堵住,又掉在澶州这个坑里,离辽境有好几百里地,四面包围,八方埋伏,萧燕燕只有决一死战了。”

萧燕燕逼急了。

赵恒在擂鼓,她也在擂鼓,并且发出诏令,谁先攻入澶州城者,赏王爵,万两黄金,谁先擒杀宋朝皇帝者,赏王爵,十万两黄金。

不要怀疑有没有这个黄金,只要杀死赵恒,宋朝灭亡,开封有的是财富。

而且眼下宋军的兵力还不如辽军,也许后面有很多,可未必能及时赶上。

萧挞凛吃了第一次亏,不会吃第二次亏,辽军南下,也有少量步兵,并且攻破数个州城,也获得大量武器,包括盾牌铠甲等等。

然后他做了一件让赵恒十分恼怒的事,将掳获来的宋朝百姓夹在辽国步兵当中,举着盾牌,手提着大刀,向辎重车靠近。只要将连在一起的辎重车绳子一一砍断,后方的铁骑就可以迅速冲入宋军方阵中,一场屠杀展开。

现在问题宋军能不能放箭?

赵恒眼角瞥着李继隆。

李太后死了,赵恒十分忧伤。对当年的事忌恨就淡了下去,没有了李太后。李继隆也不用那么忌讳了。

因此赵恒态度有些改观,虽然还有点儿不悦。

当然他担心的事还有很多。曹玮资历浅,能不能胜任指挥好北面的十几万宋军。

“矛手列在第一线,准备战斗。弓弩手也准备,抛射后方的骑兵。盾牌手准备,在保护好身后兵士同时,尽量将百姓拽到辎重车后面。”

李继隆发起第一道命令,旗手迅速用旗号传达出去。

未放箭,皇帝就在城头上擂鼓,自己兵士射自己国家的百姓。太不吉利了。

萧燕燕在高台上观看着,知道机会来临,下令道:“准备进攻。”

黑压压的军队终于撞在一起,长达七八里的战场传来无数呐喊声。

宋军没有使出他们最拿手的武器,弓弩,辽国步兵成功靠近了辎重车。天气与地形对他们也有利,这些年宋朝棉花进一步普及,甚至为北方百姓带来了很多财富。

毕竟北方粮食产量太低,拼种植业。永远不及南方。但棉花产量却不比南方差多少,因此极大了弥补了北方农业收入的不足。

甚至各种棉制品远销高丽,以及周边各个寒冷的国家,包括倭国。

但只能说士兵穿上了棉衣。可以在更寒冷的天气甚至更北方驻戍与活动。不过到了交战时,增加了棉衣,无疑会使士兵行动有些笨拙。或者有一门好处。某些时候能当一件简易的盔甲,只要射来的箭支力量不强。棉衣加上盔甲的保护,就不会产生伤亡。

然而这种天气。显然对辽军更有利。

开阔的地形,更利于辽军铁骑冲突。

士兵们管不了这么多,几乎是生死存亡一战,双方的皇帝都站在背后观站,并且各自在擂鼓助威。

因此士气都旺盛到了极点。

辽国步兵先冲了上来,宋军不约而同地反击。长矛隔着辎重车阵捅,短矛掷射。

但也能看出一些兵士因为心情紧张,陆续出现许多失误,敌人还未到他们射程范围之内,尽管事前经过了训练,仍提前将短矛掷射出去。反过来辽军那边也缴获了一些短矛,又没有顾忌,既能掷矛,又能放箭,同样给宋军带来沉重的伤亡。

张齐贤说道:“慈不掌兵……”

“意义重大,我们的兵士手中的武器不能对准我们的百姓!”李继隆面无表情地说道。

张齐贤忽然想到了巴蜀那些事儿,又想到了宋九的几条整军军令,闭上了嘴巴。

赵恒额头上有些细微的汗珠,身体也在颤抖着。

宋九低声说道:“陛下,自太祖时就实行齐民政策,但贫困百姓与权贵是否真正相齐了呢?臣不是指财富,而是指各方面的待遇,比如律法,比如税务。”

赵恒莫明其妙。

“陛下,为什么高梁河与岐沟关两个惨败后,辽军虽入侵,但不敢扬长直入,深入到京畿门户。但在陛下手中,萧太后却敢做出这件事。”

“你不是说过了吗?”

“那是动机之一,还有一个原因,两位先帝生性强悍,辽国反而不敢了。陛下爱民如子,对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可是性格有些偏软了,因为不想百姓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所以想与辽国和好。然而有时候道理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拳头打出来的。比如臣说的贫困百姓,虽朝廷执行了齐民之策,他们永远是弱势群体,因此不可能真正做到齐民。国也如此,想要和平,有时候不仅要讲道理,还要比拼拳头……”

宋九忽然想到了前世。

几十年一战未打了,在联合国即便想同意的,最终为了巴结西方强国,还不得不弃权。到处夹着尾巴做人,似乎都不象一个大国,连那个坡国都不如。但就是这样,还被描述成邪恶国家。

讲道理?

为嘛不与牛弹琴?

赵恒哑口无言。

敢情宋九意思说他太孬了,所以萧燕燕才来欺负他啊。

宋九又吩咐太监端上来药汤。

若是按刘娥所说,可能赵恒得了神经或者血管方面的疾病,可能还是赵家的遗传性疾病。

这种嘈杂而血腥的环境。对赵恒身体没有任何好处。

然后又说道:“陛下,臣知道陛下有些不舒服。不过陛下,今天无论如何要熬一熬。陛下能不能铭载于史册,成为一代英主,大宋能不能强盛起来,全在于今天了。”

赵恒点点头。

但经宋九这一番说话,他的紧张心情也略略好转,然后看着战场。

战场上惨酷无比,每分每秒都有兵士倒下。有的兵士机灵,一边交战,一边吆喝。让那些百姓迅速逃过来。你们呆在辽军中,宋军不能放箭啊。弓箭才是宋军最强的武器。

辽国铁骑却杀了过来。

但经过这番血拼,大多数百姓要么倒下了,要么也逃到宋军中。

李继隆说道:“放箭。”

上万把伏虏弩拉紧,几万把弓箭高悬。

然后就象蝗灾时的蝗雨一样,飞向天空,接着落下。

不过这一折腾,许多骑兵已经扑到了辎重阵前了,而且许多绳索被辽国步兵砍断。不相连,那就能撞开这个古怪的车阵。

李继隆又喝道:“各都指挥使推出破骑军。”

大多数破骑军也带到了这里,而非是在西线那两军中,然后以各个指使打散。编入各个都指挥里,也就是各个军团里面。

这些破骑军马上就发挥了作用,有效地阻挡了辽军的冲击。

天空中箭在飞。有宋朝的,有辽国的。地上各种武器在交战撞击,战场形式依然混沌不明。

不过大半个时辰后。辽军渐渐占据上风。

李继隆这才说道:“大石砲。”

大石砲就是投石机,一个是石字帝,一个是火字旁。

一度它也发挥过作用,不过两国几乎做到了冷兵器战争史的巅峰,随后辽军就找到了破解法门。

投石机配火药包,若小了不管用,若大了射程不远,而且射速慢,看到它来了,能提前让开。并且投石机也有许多致命的缺点,无论如何改进,必须要多人操作,射速始终快不起来。起到了作用,但不是起主导作用。包括辽军一度用缴获来的投石机火药攻宋朝的城池,一度雷有终用投石机平王均的叛乱,攻打成都城。

城上守兵所做的更简单,往地下一趴就解决问题了,有伤亡,但战争那能没有伤亡,只要不产生致命的伤亡,就不能彻底扭转战局。

然而这一回宋朝推出来的投石机与往日不同。

它们一个个庞大无比,即便改进,也需近百名士兵操作,当然,它们也是特例,一般前线这种笨拙的投石机未必能派上用场。首先就是兵,仅是现在一百台投石机,几乎就要投入上万兵力,前线诸寨堡里那有这么多兵力。若是少了,又管屁的用。

但现在就能发挥威力。

这些改进的投石机缺点更多,如操作更繁锁,发射的速度更慢,但它能将五六百斤重的球状物,抛射到七百米之外。

随着李继隆一声令下,一百台投石机开始工作。

然后一百个大球,落入后面涌上来的辽国铁骑中。

黑火药威力远不及黄火药,虽然它的稳定性好,不象现在黄火药虽能制造出来,却很少能在实际中运用。

然而若是黑火药的重量达到了五百斤,并且里面还装有许多更恶毒的铁钉与铁蒺藜,性质就会截然不同。

一百声巨响随后在黑压压的辽国骑兵中传出,尽管辽国也早有准备,甚至给马戴上了马塞,但随着巨响停下,仍倒下了许多士兵,甚至许多战马乱窜起来。

道道浓影在充满了血迹的雪地上升起,战场忽然暂时变得安静。

仅是一击,便炸死了数百个辽军,伤者更多,翻下战场,不停地嚎叫着。

宋军借此机会,又将辽军压出阵中。然而另一边萧燕燕也红了眼,随着下令,后面又派上来无数铁骑。

战局继续惨烈的胶着,在宋军前线,每一寸土地,每一道壕沟,双方都在拼着命。

接着又是一百个大型火药包投出。

不过这一回辽军早有了准备,各个将领看着它们落下来,立即下令,向四周疏散。

还是炸死了许多辽兵,不过辽国继续拼命地攻向宋军大营。

前面布下的一个个拒马催毁了,一道道壕沟丢失了,一道道辎重车阵撞开了,战场渐渐逼迫宋军大营的栅栏处。

李继隆下令:“撤回营栅后,继续用栅栏狙击。”

似乎这是一道正确命令,不过事后李继隆十分后悔。

宋军听从命令撤退,然而这一退,有的兵士因为懦弱,开始往后逃跑了,连带着辽军借势杀进了大营。

宋九突然喝道:“大宋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万岁。”

“主辱臣死,国辱臣死。”

随着他呼喝,城头上守御兵士也呼喝起来,连带着城下的宋军跟着呼喝。

这才稳住了士气,加上后面军法官开始斩杀逃跑的兵士,前面将士浴血奋战,没有产生溃败。

李继隆感谢地瞥了宋九一眼。

然后两人对视,李继隆看了看沙漏,打到现在,时间过去了近两个时辰,于是他从城楼上举起望远镜,看着远处。

忽然举起御剑往下一砍。

潘惟正在下面看到他这个动作,大叫道:“大母的,终于让我出场了。”(未完待续。。)

第209章 游园(下)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201章 父亲(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45章 折纸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157章 劲弩(上)第280章 可怕的误会(上)第85章 内幕第221章 夜宴(六)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486章 南方(下)第239章 太监国度第113章 教材(上)第208章 游园(中)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294章 小鱼(下)第132章 抢老婆第46章 正八品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517章 养猪第262章 辞戟(上)第160章 提亲(上)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251章 暖冬(下)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242章 抚桑第443章 高处不胜寒(上)第33章 始识第201章 父亲(下)第101章 宇文恺第100章 大舟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9章 歪才第80章 **(上)第110章 新任务(下)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158章 劲弩(下)第318章 摇摆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99章 加码第313章 才第336章 东华门第219章 夜宴(四)第220章 大婚(上)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241章 金贵第477章 几千年的话题第277章 公主(上)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154章 清明(上)第386章 礼物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454章 燕南归第481章 等的人第492章 疏忽第257章 神仙第213章 肥羊(上)第519章 景德第534章 大结局(二)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517章 养猪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160章 提亲(上)第194章 快乐第228章 猛人哥第489章 大事不糊涂第74章 南方(下)第9章 歪才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348章 必死(下)第308章 硕麦(上)第137章 对峙第277章 公主(上)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482章 天堂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328章 怜奴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89章 结社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6章 金子第236章 三槐王第179章 开业(中)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310章 硕麦(下)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381章 斗吧第443章 高处不胜寒(上)
第209章 游园(下)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201章 父亲(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45章 折纸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157章 劲弩(上)第280章 可怕的误会(上)第85章 内幕第221章 夜宴(六)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486章 南方(下)第239章 太监国度第113章 教材(上)第208章 游园(中)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294章 小鱼(下)第132章 抢老婆第46章 正八品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517章 养猪第262章 辞戟(上)第160章 提亲(上)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251章 暖冬(下)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242章 抚桑第443章 高处不胜寒(上)第33章 始识第201章 父亲(下)第101章 宇文恺第100章 大舟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9章 歪才第80章 **(上)第110章 新任务(下)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158章 劲弩(下)第318章 摇摆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99章 加码第313章 才第336章 东华门第219章 夜宴(四)第220章 大婚(上)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241章 金贵第477章 几千年的话题第277章 公主(上)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154章 清明(上)第386章 礼物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454章 燕南归第481章 等的人第492章 疏忽第257章 神仙第213章 肥羊(上)第519章 景德第534章 大结局(二)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517章 养猪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160章 提亲(上)第194章 快乐第228章 猛人哥第489章 大事不糊涂第74章 南方(下)第9章 歪才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348章 必死(下)第308章 硕麦(上)第137章 对峙第277章 公主(上)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482章 天堂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328章 怜奴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89章 结社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6章 金子第236章 三槐王第179章 开业(中)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310章 硕麦(下)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381章 斗吧第443章 高处不胜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