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小鱼(下)

道宁不恨宋九,两人曾经有一段很有意思的交往,新寺造起来了,无论寺或观,或者挑筋教人的那个半教堂半寺性质的庙,都要请人过来。犹太宗教好办,他们影响力很小,即便修庙规模也不大,河洲的这座寺庙是目前他们最大的庙宇。入驻后欢天喜地。

道教问题也不大。

主要就是佛教,它影响力太大了,宋九修寺观可不是其他地方百姓修寺观,寺观修起来,进来的道士和尚必须不能太恶。恶不恶一是主持,二是方丈,但佛教有许多流派,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禅宗,讲经义宋九肯定不大懂,甚至连金刚经都没有钻研过。但大方向知道一点,禅宗放弃表象,追求本心,只要佛在心头坐,可以喝酒,可以吃肉,可以烧菩萨像,可以不颂佛念经,但这些都能做了,还有什么不能做的?

于是宋九放弃了禅宗,选了其他宗派,最后才找来这个华严宗的大和尚道宁。两人第一次见面,宋九问了几句,然后道宁讲佛经,听得宋九云里雾里,最后说了一句,别讲什么经义,儒家里经义不要太多,可许多文臣一做官就昏了头,我只问一句,你行不行善。道宁淡淡说了一句,以我在佛释名气,何必屈就于你这个小寺做一个住持?

不算小寺,并且是大寺,可它名气很小。

宋九语塞,你合格了,去吧。

道宁微微一笑,合什离开。

行善就是宋九唯一的标准,某些方面也与佛教吻合。

但悲伤的事终于发生。

第四天后,宋九等人都熬过了病发期,就是脸上长着一些可怖的小红疹还没有全部消退下去。还有一些低烧,人也显得没有力气。宋九说想故事,那上逗家人玩的,这段时间他除了配合两个大夫做观察记录,同时仔细地将前世还能记下的知识回想一遍。另外又将书院学子所做试验的结果细细思考。不可能所学的都记得,也不可能什么都学过,但是他的见识在,理论基础在。学子通过这些试验思考的结果,与他思考的结果完全两样。有的知识出现退化,但大部分学问相反的是在进步。甚至可以说他两世的知识,在渐渐与这时代合拍。这一点太重要了,即便前世学过多少知识,未必能用在这时代。只有合拍了,才能进行催动。

再将这些思考做下记录。

外面传得人声鼎沸,实际没有那么可怕。虽天花也传染,但还不能称为最可怕的传染病,甚至远远不及疟疾传播的速度。

然而卫小狗家的孩子终于熬不下去。

何亮小心地抹下手套,搭着小家伙的脉博,妇人就在边上,不敢说,走出来说道:“九郎。不行了。”

妇人不傻,看到几人脸色,抱着小家伙号淘大哭,小孩子替他母亲抹着泪花,说道:“娘娘,不用哭,我以后再也不淘气了,听娘娘的话。”

第二天卫小狗家的孩子死了。这是整个时代的浓缩。他七姐的一个孩子也因生病死了,潘惟固的一个孩子也因为生病不治而死。况且沾染了这种恶疾。但宋九仍然感到心情很低落。

他默默地站在边上,安慰妇人许久。

不过卫家孩子的死。却让两个大夫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还让宋九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牛痘不是万能的,只能起预防作用。麻烦还很多,第一个没有能力培养疫苗,只能寻找得牛痘疮的人。用疮浆接痘。这就会有局限性。

隔离的人没有危险,但不代表着这个疮浆是万能的,有没有副作用,现在不知,接痘会不会有失败的例子,现在仍然不知。

还有一件事宋九不知道。

实际宋朝往后开始,天花开始多了起来,但不是最顶盛的年代,到明清才开始成为严重恶疾。但在宋初,出现的例证不多,再加上地广人稀,人口流动还不太足,有,不但宋初,很早就有,包括唐朝,可是唐朝禁止百姓流动,危害又不是很大,所以不能让人们谈之色变,那么就不会引起人的足够重视。

包括赵匡胤。

宋九在隔离,赵匡胤听闻了,这件事不亚于舍身饲虎,马军都军头史珪淡淡说了一句:“陛下,臣以为天疮乃细小虫子传染,但宋九此行全身包裹,自当无事。陛下勿忧也,大事为重。若真有危险,陛下龙体前去,臣忧也。宋九也有失误,他是陛下心腹臣子,不顾大局,以小仁,又在京畿求美名,臣以为失之大得之小也。”

这句话十分恶毒。

如果没有危险,皇上你去干嘛?

但有危险,宋九是国家人才,卫家孩子救也没有救下,就是救下,将自己置身险局中,值不值?特别是一个京畿求美名,更是歹毒之极。

因此赵匡胤对这件事缄默了。

这个无所谓,宋九也不打算以此邀功,他想要邀功请赏,机会不要太多。

但可怕的是让赵匡胤产生疑心。

可接下来史珪做了一件事,画蛇添足了。

宋九认为赵匡胤少了李世民那种大气,但情况是两样的,李家江山是生生打下来的,赵匡胤的江山却是从柴荣儿子柴宗训手中抢过来的,再加上前几代更替,因此他骨子里对臣子充满了一种不信任。

赵普下台后,给赵匡义首班站朝的资格,用来洗去赵普印记。但他还有一份怀疑,因此对史珪渐渐重用,史珪的身份由此一兼为二,一是马军都军头,一是锦衣卫首领,仅是少了锦衣卫那种拿人的资格。宋九在隔离,这两人因为张琼之死,也隐隐产生一份矛盾,只是不象石汉卿那样激化。

河洲的出现,使是宋朝京城商业繁荣至少提前了三十年,京城有多少户。不是很多,包括城墙外居民也不过十万户左右,但人口有多少,渐渐达到一百多万。这多出来的人口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兵户。还有就是宗室与官员,这几者的生存都需要大量物资钱帛,有的是通过税务供养,有的是通过和买从各地采购而来。

但必须临时补充。

比如皇宫一天需要大量食材,特别是蔬菜,必须当天就在京城购买。

商业的发达。提前唤醒了一部分人的谋利意识,有的人与官员勾结起来,走了一条与和买损夺商财的道路,反过来将货物以高价售给官府,或者滞销的商品卖给官府,以及其他种种。

这严重损害了朝廷的利益。特别那些滞销的商品。在市场上卖不掉,给了官府,多半也无用。史珪举报后,赵匡胤便让他暗中盘查此事。它是弊病,然而若大的国家,弊病岂不要太多。并且赵匡胤让史珪暗查,查过后禀明立即处死。而非是通过正式审问方式进行的,那是弊上加弊。

打击面太广了,从城中,到河北到河洲,或真有此事,或假有此事,经史珪禀报后全部处死。一时间京城商人人心惶惶,连生意也不敢做了。特别是河洲,成了史珪打击重点对象。

然而史珪忽视了一件事。

商人地位是不高,可他们手中的钱地位却是很高。连大和尚们也高声喊出钱如蜜的口号,况且其他人。河北本来因为人流分去一半,生意开始萧条,但皆不能恨宋九,人家经营是河洲。难道不想将河洲变好?但不象这样直接打击,当真赵普离开宰相位置,一点影响力也没有了?并且史珪更不知道的是河洲背后若隐若暗地站着一个巨人。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赵匡胤耳朵里。

赵匡胤便下了一道诏书,以前的皆不追究,但自此以后,若是应市官物妄增损价值,欺骗官钱者,审讯后确有此事,一并按律法惩治。

但这件事并没有结束。

想一想王安石变法,他还是为了国家好的,遭到多少人反对?史珪这次伤害了许多人利益,那能如此放过,三人言虎,史珪慢慢说话赵匡胤不大相信了。

这次史大将军引起的骚乱时间不长,放在即将发生的大事当中,他同样是一条小鱼。

宋家小鱼出世。

史珪自己断自己的路,多少却坑了宋九一下。河洲管事来禀报,宋九不能出来,但传了话,静观其变。比权谋术离赵普等人差远了,但这点事是能看得出来的。

玉苹生产。

朝廷没有对宋九这次研究做表示,百姓却很感谢。李婆与张婆口口声声说道:“这次万民祈福,宋家一定会得一个小郎。”

潘怜儿怀疑。

若论祈福,自己在怀二女儿宋盼盼时得到的祈福岂不是更多。不过宋家只有一个男孩子未免是有点单薄了。在大家期盼中,担心中,玉苹生下了第二个孩子。

又是一个女儿。

玉苹还好一点,她有了一个儿子,几个姐姐多少有些失望,潘怜儿忽然说道:“不好,小鱼是男孩名字,不能用。”

于是一家又跑到东坊。

这时候许多隔离的百姓已经返回家了,宋九与两个大夫身体也好起来,不过他们一直与两个天花患者打交道,还要必须继续隔离。卫家孩子死了,但却留下了宝贵的记录。至少以前从没有人如今近的观察天花患者。同时还得到一个宝贵的经验,那就是牛痘是疫苗作用,却不能起治疗作用。

宋九听说是女儿,道:“女儿也好啊。”

“好什么啊,你又要准备十万缗钱嫁妆了,”潘惟德大声吼道。潘怜儿想捂他嘴巴都没有捂住,边上的人又是一阵哄笑。

正在踢足球的曹璨也赶了过来,同样大乐,说道:“九郎,你可得要好好挣钱啊,将来多生几个女儿,替俺家预订一个。”

潘怜儿直接挺着肚子追着他打。

但宋九还是坚持用小鱼这个名字,多可爱的名字,女孩用也不错啊,最少比大猪二狗三牛的什么强。

隔离期终于结束。

玉苹身体还未恢复,暂时不能离开,宋九又投入于钢监研究当中。这次观察与接痘的经验,以及各人的反应,也要编成书的,但那是两个大夫的事。通过一些渠道,宋九隐隐听到史珪所说的那些话。本来就不想抢这个功,现在更不想抢了。

到了六月底,宋九这才交出中型高炉技术。

风力仍成问题,大型高炉就着水流湍急处制造水车带动大风箱,风力仍嫌不足,当然比以前的那些冶铁肯定要好得多,然而这还不是宋九所需要的。与第一次出现的高炉相比较,现在的高炉渐渐变成中小型化,似乎看上去落后,实际变得更进步,首先制造成本与难度下降,这是推广的必备条件,其次冶出的熟铁质量相反的还稍稍提高。想要进入钢铁时代,还不够,必须要大型化,但那需要一个更复杂的东西,那就是蒸汽机。

技术也许不难,可没有图纸,对于宋九来说还是太难。

但这个技术积累是慢慢来的,挂钟的研究,又或多或少反馈利用到将来更复杂的铸造技术上。

还有一门好处,那就是对耐火砖的研究,出现各种各样的耐火砖,又能对焦炉进行改造。

这是一个沉淀的过程。

宋九在研究过程中,顺手对焦炉进行了一次改良,然后将图纸一起交给朝廷,钢监的研究告一段落。还有,但那要等很久以后了。还有研究,但都在河洲南北,离家不是太远,玉苹这才离开京城,

上了船,大小苏眼中有些幽怨。

本来潘怜儿与玉苹说好的,房事不便,让宋九将她们纳下。宋九不同意,但两个主母若苦劝,也不是不能成功。比较来比较去,宁为凤尾不作鸡头,看上的只能过去做小妾,能做正妻的又看不上,还不如在宋家做小妾呢。

宋九拍了拍她们的小脑袋瓜子,说道:“你们啊,光想着我现在,不知道我几年前,普通人家的女子都不愿做我娘子呢。不要胡思乱想,回来后,我放出话,会拿出一笔厚厚的嫁妆,看看有没有好儿郎愿意娶你们。”

小苏也不怕,嘻嘻笑道:“多少?”

“你想要多少?”

“十万的十分之一。”

“你想找打啊,”潘怜儿拍她的背。

“好,我答应你。”

“九郎,别听妹妹的,”大苏道。

“也不多,在我心中,你们是我妹妹,一万缗还多吗?”

小苏笑,大苏盈盈一拜。又叮嘱了许多话,几人才上了船,扬帆远去。

……

玉苹离开,在河洲引起小小的轰动。不过放在眼下的大背景下,玉苹同样是一个小小鱼,很不起眼。李煜也知道宋朝不安好心了,派使上书,愿听天子封策。

封策是指天子对王候的任命诏书,自此以后,李煜彻底做宋朝的臣子,不过保留管辖内的治理权,性质类似唐朝的各藩镇。赵匡胤不许,派梁迥出使南唐,只带一句话给李煜,朝廷今年冬天有柴燎之礼,也就是冬天时举行烧柴祭天礼,国主你来京城助祭吧!

动手了!

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481章 等的人第88章 神灵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332章 入相(上)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476章 一(下)第449章 风起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397章 自作聪明(上)第392章 打脸(下)第87章 巡察(下)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217章 夜宴(二)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209章 游园(下)第349章 王气第206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下)第202章 停修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477章 几千年的话题第217章 夜宴(二)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177章 夜探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108章 走后门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499章 示弱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372章 包青天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50章 火花四射第242章 抚桑第510章 胶着第510章 胶着第33章 始识第171章 死(上)第177章 夜探第189章 强上了第321章 大江(下)第245章 献酒(下)第216章 惩戒第81章 诱、惑(中)第333章 入相(下)第274章 反击(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474章 背嵬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343章 矫正(上)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100章 大舟第399章 未卜第272章 伐第301章 高下(上)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84章 夜郎(下)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442章 妖星(下)第216章 夜宴(一)第264章 人才第179章 开业(中)第196章 国舅(下)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140章 奸细第69章 神奇(上)第450章 良机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424章 定(下)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489章 大事不糊涂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471章 驱(上)第186章 用(上)第146章 桃花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485章 南方(上)第65章 温度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126章 影响第42章 真小人第171章 死(上)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第462章 前戏(上)第208章 游园(中)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350章 狐狸第139章 派系第81章 诱、惑(中)
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481章 等的人第88章 神灵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332章 入相(上)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476章 一(下)第449章 风起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397章 自作聪明(上)第392章 打脸(下)第87章 巡察(下)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217章 夜宴(二)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209章 游园(下)第349章 王气第206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下)第202章 停修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477章 几千年的话题第217章 夜宴(二)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177章 夜探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108章 走后门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499章 示弱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372章 包青天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50章 火花四射第242章 抚桑第510章 胶着第510章 胶着第33章 始识第171章 死(上)第177章 夜探第189章 强上了第321章 大江(下)第245章 献酒(下)第216章 惩戒第81章 诱、惑(中)第333章 入相(下)第274章 反击(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474章 背嵬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343章 矫正(上)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100章 大舟第399章 未卜第272章 伐第301章 高下(上)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84章 夜郎(下)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442章 妖星(下)第216章 夜宴(一)第264章 人才第179章 开业(中)第196章 国舅(下)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140章 奸细第69章 神奇(上)第450章 良机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424章 定(下)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489章 大事不糊涂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471章 驱(上)第186章 用(上)第146章 桃花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485章 南方(上)第65章 温度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126章 影响第42章 真小人第171章 死(上)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第462章 前戏(上)第208章 游园(中)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350章 狐狸第139章 派系第81章 诱、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