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良机

这一更有些晕,昨天上传时说是审核中,于是将章节名字从好机会改成良机,难道好机会也和谐?次序乱了,大家阅读时注意一下,虽不是俺的错,也向大家道个歉?

=======

宋朝开始的西北疆域禀程后周,包括灵州、庆州、环州与秦州中东部地区。后来在会州渭州等处,陆续驻兵,但在这里仅是羁縻,类似与西北上角的府州。

至于定难四州就象一个坑陷在宋朝西北境内,李继捧时才献了出来。有人夸大定难四州的富裕,这个真不能当真。但它的地理位置真的很重要,有这个坑存在,即便拓跋李家不叛乱,朝廷对西北始终无法进行有效管理,更不要说在它上方的南北河套地区。

朝廷几路大军平叛后,南河套差不多控制起来,还是没有向西进军或向北进军。西部是吐蕃人,包括秦州以西,兰州等地,甚至对渭州控制能力仍然很弱。

主要原因就是契丹人的牵制。

所以朝廷暂时对吐蕃人或者交趾都不感兴趣,无法分心!

因此自府州与丰州往北,包括北河套地区,连驻兵都没有。

然后再到契丹南方境内,准确地说,在后唐出卖幽云十六州之前,不仅是十六州属于中原势力,那怕是各个割据势力,甚至府州之北,辽国夹山之南,丰州以西,都属是中原管理或羁縻的地方。随着辽国壮大,古长城之外,也就是夹山各部投降辽国。包括丰州王家。然而两大势力对这一地区都不怎么看重。

尽管王家倒向宋朝,一度让辽国恼羞成怒。

宋人称定州以西的太行山为西山。辽人则称辽丰州以西的阴山为西山,但总体来说。辽国控制的地区只是在黑山(大青山)以东。但就象宋朝对北河套一样,是真正的羁縻。

无他顾,地形复杂,民族繁多,百姓凶悍,看一看宋朝得到定难四州的代价,?尽管李继捧主动献地,若非宋九金手指,对仅有一些残部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李继迁出动了十几万大军。同时还邀请熟悉南河套的王家配合,宋朝都未必能得到定难四州!

再想一想史上宋朝是如何得到河湟的,那是被西夏打残的情况下,还用了很多年,很多将士的鲜血,最终才将河湟拿下,并且拿下不久,北宋就灭亡了。

羁縻可以,直接管理。代价太大!

不过雍熙北伐,王折两家带着诸多羌蕃军队入侵丰州,让辽国终于意识到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开始拉拢政策。如去年夹山干旱。一些部族缺少粮食,萧燕燕派人赈济。宋朝想要打通塞上夹山商路,辽国强行阻拦。只会让百姓反感,于是索性设关卡。学习宋人征税。折家与王家派出物资赈济,萧燕燕派人将毒药放在粮食中。以至毒死了几名百姓,一度让夹山各部十分反感折王两家。

虽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然而辽国对这两个党项豪门,内心深处却是极是愤恨。

……

宋朝为了治理广南与湖南西北,不得不设一支禁军驻扎。

特别是西北。

不过现在性质变了,西北不仅用以驻兵,还用来练兵。特别是多戈壁与沙漠的南河套,上有北河套顶着,东北有王家与丰家卡在正前面,宋九发起的训练骑兵计划,南河套几乎占了一半。

但这么多马得吃牧草,当然,两万来骑放在南河套上,实际真不算什么。

然而这个水土问题让黄河悲催了,宋九无法挽救,但不会有意让它再恶化下去。因此就着黄河,引来一些沟渠,又建了一些蓄水堰坝,比较粗糙的那种,也无妨,这仅是用来灌溉与改善水土的,不用来通航,又几乎九成是牧区,对水利要求不那么严格。

再就着这些灌溉沟渠与水堰,建了一些防沙林,种植了一些耐旱的牧草,马是圈养的,只是训练时才放出来,散于这广大的沙原之上。

然而迫于辽国威胁,这些轻骑稍稍能派上用场,几乎全部让宋九调到河北与河东,增加两大战区实力。

起初这些举措也让辽国风声鹤唳,接着斥候又禀报数则消息。

几万骑兵对于河东河北广大的边境,也不算什么负担,况且那么多地区成了闲田地带。但也得养活这些战马,不仅是马匹的选择,骑兵到了河北,几乎全部骑乘剿获的契丹战马,为了好养活它们。河套马虽好,在河北养活养好太难了。

只好于河北增种一些杂粮,以及广植芦苇,有的芦苇品种就是上佳青饲料,同时能增强边境防御强度。又运来水泥与火药,用火药炸开山石,再用水泥石头修彻更坚固的堡砦。这样修建,成本同样很高,因此修得不是很多,就是主要的二十几个堡砦与州军县城。

河北有水路,运费要便宜一点,河东却多是旱路,因此于并州设了一个水泥作坊,制作水泥。非是用来盈利的,主要就是军用。

依然以防御为主,并不象是进攻燕云的样子,否则这样干,成本太大。

有可能这样一来,辽军南下难度增加。

不过辽国那边同样在休生养息,加上两次大败,辽国心中没底儿,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堡砦在迅速增大加固。但从战略上来说,除了多山区的河东让人头痛外,宋朝就是加固了二十几个砦城,还是不能完全抵挡辽骑南下,广大的平川让空档太多。只能说兵力加强,堡砦加固,增加许多速度快的骑兵,尽管这种草草练出来的骑兵让辽国人轻视,但防御强度加大了。

而且它的缺陷很多,宋朝练骑兵,不象辽国。人家大多数就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宋朝骑兵得经常骑在马上跑。射,相互配合。因此需要更多的空间。

这是眼下,河北河东有很多闲田,若放在澶渊之盟后,边境人口增加,可能局限性更大,即便如此,这也掣肘着宋朝骑兵数量的增加。

还有养马的费用,即便前线广植牧草与杂粮,以资马粮。但马的胃口必然比人胃口大多了,甚至还要喂少量鸡子以壮马匹,随着骑兵数量增加,前线粮草显然开始严重不足,必须从后方向前线调运,导致军费渐渐在增加中。

还有马的缺乏,因此这一批调到西北的新兵,有意训练成骑兵的比例数量减少了,不足两成。也训练骑术,那仅是为了达到会骑的目标。然而南河套黄河畔开垦出大量牧场以耕地,不能将它们荒废,于是改放牛马羊。还有马,但只以为了获取战马的,与骑兵关系不大。同时又驻扎了一万余步兵。战斗力同样不是很乐观,一边屯田。一边操练。但如无其他意外,在这里练兵还行。

辽国那边。耶律休哥等辽国官员正在努力使燕云百姓恢复生机,做得还不错,不然没有那么多汉兵为辽国誓死而战。

同时还有一支军队在丰州,也就是辽国西南招讨司所在。

宋军在西北的弱点契丹肯定是看到了,不过折王两家顶在前面,让辽国也不敢动弹。

然而宋朝在西北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

辽国西南招讨使韩德威看着手边的奏报。

韩德让成了萧燕燕正牌皇后之后,韩家更加得宠。

韩德让女儿嫁给耿家的耿延毅死后,在她的墓志上写着一句话,曹公辅汉,运霸世之机筹,伊尹匡殷,树格天之勋阀,说他在辽国的地位相当于曹操与伊尹。因此韩德让的兄弟韩德威、韩德颙、韩德冲等人陆续走上舞台。甚至萧燕燕与韩德让死后,韩德让之子耶律遂正,耶律遂正之子耶律元佐韩德冲之子韩制心,仍然权倾朝野。

然而未必韩家所有人都服气,包括韩德威在内,他同样很想证明自己不弱于大哥。

看完后,韩德威说道:“将他带上来。”

手下将一个胡人带过来。

韩德威问道:“你就是胡克族少酋长胡克嗣明?”

“禀大王,小的正是。”

“你是吐谷浑人?”韩德威又问道。经过多年的迁徙,以及少量联姻,夹山各个种族不易区分了,甚至所谓的吐谷浑人,就包括党项人与鞑靼人。但若留心,还能从他们服饰上看到一些不同之处。

“大王,小的正是吐谷浑人,当初父亲被猪油蒙了心,不顾大辽天威,将整个部族两百来帐全部迁到屈野川。我劝他也不听,到了屈野川后,才知道他错了,哪里多是党项人与少量吐蕃人,我们吐谷浑在哪里饱受欺凌……”

“所以你才劝说诸部叛宋?”

“大王,不是叛宋,是叛折家。但大王有意,我们做内应,协助大王攻破府州,然后乘机宋朝不防备,小的愿意做乡导,带大王去河套上的宋军兵营。现在哪里的宋军皆是新兵,军纪散漫,战力羸弱……”

“好了,你先下去休息。”韩德威说道。

这确实是宋朝在西北的一个弱点。

某些方面,诸多部族迁徙而来,分散在南河套上,多少抵消了横山诸豪的力量。

但有利的一面,必然有不利的一面。

西北诸羌多结仇,夹山诸羌也未必会好到哪里,这些部族又没有打散,因此在南河套上多次发生冲突,好在宋朝开始在西北练军,兵力雄厚,加上轻徭薄敛的低税政策,各族勉强地听从了朝廷官兵的调解。

可这种税务政策肯定不能持久的,渐渐西北安定下来,朝廷尝试着征一些税,实际税很低,但分摊下去,就产生了一些不公平。

那支熟悉西北,战斗力还可以的军队多调走了,来了一群新兵蛋子,契丹那边在夹山实施的政策同样有各种优惠,终于有些部族开始蠢蠢欲动。

胡克嗣明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来丰州之前,甚至还联络了一些府州附近的部族,与他组成同盟,又悄悄地将府州等各地地形绘制成图,一道带到丰州来,以图邀功请赏。

韩德威派斥候潜入府州打探。

因为辽宋之间商贸阻断了,夹山商路越加繁荣,几名斥候顺利潜入府州以府州后方各处,不久就带来一个个好消息,甚至折御卿恼羞成怒之下,于府州城门前绞死了数名不轨的各族族民,以示惩戒。

并且这些斥候还验证了胡克嗣明探知的一条小道,一条以前大家都没有注意的道路,这条道路人烟稀少,并且一个堡砦也没有。只要做得好,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在几天内,将几万大军顺利驶达府州城下。

“好机会啊!”韩德威说道。

宋朝那个宰相让韩德威有些忌惮,他就赖在西府不走了,提起这件事,包括萧燕燕等人都感到头痛。

一旦让他察觉,只要调回一万训练成形的轻骑,这个机会就眨眼流失了。

于是迅速集结大军,又让胡克嗣明迅速返回去,与他的盟友们联系,想办法进入府州城,不求人多,但求保密措施做好。等辽军攻城那天,里应外合,一举将府州拿下,然后兵临后方的宋军营地!只要成功了,那将是奇功一件。(未完待续。。。)

第114章 教材(下)第514章 三忧第484章 奇葩(下)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507章 求和第4章 打赌第245章 献酒(下)第191章 女人第227章 双子星第391章 打脸(上)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463章 前戏(中)第332章 入相(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159章 核心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122章 吃肉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483章 奇葩(上)第451章 乱战第166章 镜子(上)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175章 聘礼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135章 夜战第451章 乱战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184章 求实(下)第477章 几千年的话题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456章 忠心第528章 黑土地第169章 寒瓜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294章 小鱼(下)第170章 巫蛊第456章 忠心第119章 变化(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426章 上位(中)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361章 黑辽河第456章 忠心第49章 盛况第208章 游园(中)第276章 良臣第283章 春闱(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92章 地图(下)第19章 分岐第200章 父亲(上)第111章 送礼第140章 奸细第503章 遗言第423章 定(中)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136章 夜审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119章 变化(上)第48章 后院第53章 比较(下)第224章 皇后(下)第293章 小鱼(中)第84章 夜郎(下)第15章 非奸即盗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371章 那一年第373章 原因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13章 从此醉(下)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93章 两道诏书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6章 果子(上)第453章 山后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386章 礼物第223章 皇后(上)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47章 玩大了第199章 牛(下)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15章 非奸即盗第485章 南方(上)第54章 独一无二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344章 矫正(下)
第114章 教材(下)第514章 三忧第484章 奇葩(下)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507章 求和第4章 打赌第245章 献酒(下)第191章 女人第227章 双子星第391章 打脸(上)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463章 前戏(中)第332章 入相(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159章 核心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122章 吃肉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483章 奇葩(上)第451章 乱战第166章 镜子(上)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175章 聘礼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135章 夜战第451章 乱战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184章 求实(下)第477章 几千年的话题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456章 忠心第528章 黑土地第169章 寒瓜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294章 小鱼(下)第170章 巫蛊第456章 忠心第119章 变化(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426章 上位(中)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361章 黑辽河第456章 忠心第49章 盛况第208章 游园(中)第276章 良臣第283章 春闱(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92章 地图(下)第19章 分岐第200章 父亲(上)第111章 送礼第140章 奸细第503章 遗言第423章 定(中)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136章 夜审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119章 变化(上)第48章 后院第53章 比较(下)第224章 皇后(下)第293章 小鱼(中)第84章 夜郎(下)第15章 非奸即盗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371章 那一年第373章 原因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13章 从此醉(下)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93章 两道诏书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6章 果子(上)第453章 山后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386章 礼物第223章 皇后(上)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47章 玩大了第199章 牛(下)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15章 非奸即盗第485章 南方(上)第54章 独一无二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344章 矫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