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原因

不但这条消息,还有许多其他的消息,有的有用,有的没用。

宋九将这些隔情报整理出来,首先得找出李继迁能成势的原因,不仅是李继迁军事能力,还有各族为什么如此拼命支持他。这不是在辽东,整个后方都是女真人,又是极度落后的所在。定难四州文明开化了,还有许多汉人,吐谷浑人,吐蕃人,以及其他种族的羌人,这些种族互相不团结,即便是党项人也不团结。

所以得找出真正的原因,这才能开药。

他将手里事务放下,整整呆在枢密院看了两天,最后终于理出来一些头绪。

还有呢,如何开这个药剂。

又想了两天,宋九在政事堂将这两份情报抛出来。

宋九再将定难的历史讲了一遍,唐朝与五代时未讲,那是过去式。也不是讲他们的历史,而是讲心态与对错。

赵匡胤继位,李彝殷来降,避讳改名,是否李彝兴如此忠诚于宋朝?不是,他所做的仅是希望得到中原王朝对他在夏州政权的承认,好捞取好处。效果也不错,赵匡胤承认了他在定难的治理权,并且官拜太尉,在宋初能得到这个职位的,除了李彝兴只有一个人,赵普。

赵普也在坐,冷声说道:“宋九,当时朝廷有何能力西顾?”

“是啊,可我没有说先帝做得不对,我讲的这段历史,是从历史上找出李继迁能聚集诸族反叛的原因。”

赵普没有再作声了。

这段时间他损失有些惨重,新亲家高怀德死了,这门亲事带来的影响力渐渐下降。战友老王溥也死了,影响更大。

于是赵普派人扬言。说是王溥被宋九气死的。

宋九听到传言后仅说了一句话:“若是王溥被我气死,只能说明他做贼心虚,未做亏心事,何怕半夜鬼敲门,若是没做亏心事。我又凭什么能气死他?对错不谈,用死人做文章可耻也。”

赵普是阴谋,宋九是阳谋,打了一个旗鼓相当。

但在军事上赵普不大敢插手,这不是他所长,弄不好会自取其辱。因此缄默不语。

宋九还有一个上司。按道理曹彬是一号西府首相,他只是二号首相。不过曹彬这时候心情不大好,自己几个月前还说过,定难八州不会反叛,话音未落便反了,好说什么?

宋九继续往下说。

不管怎么说。李彝兴做得还可以,但赵匡胤待他也不差。

继续勾心斗角,宋九以前献了计策,赵匡胤未采纳,不是不重视西北,而是嫌宋九计策太过激进。

北汉皇帝刘钧乘宋朝立国未稳,勾结契丹与代北诸镇兵马兵阵黄河西岸。李彝兴派兵去麟州营救。刘钧只好撤兵,李彝兴向赵匡胤报功。似乎是有功,然而李彝兴这么做还是为了保住定难四州。而且从五代历史来看,赵匡胤虽没有现在宋九发达的情报系统,但直觉告诉他这个李家得注意一点。派五路节度使去了延州灵州一线。

李彝兴无奈,胳膊干不过大腿,于是献三百匹马。他识相,赵匡胤便赏了玉带给他。实际此时若是李彝兴有什么不好的举动,赵匡胤很有可能动手。西北五大节度使一个也不好惹!不过李彝兴没有把柄授之,赵匡胤又将重心放在统一中原上。继续超级羁縻之。

实际这时候西北诸族看到中原内乱不休,更替不断,渐渐有些看不起中原王朝了。李彝兴在还能将诸族约束住,李彝兴死了,李光睿继位。几个蕃部开始在北宋边境上做起打家劫舍的无本买卖。李光睿便默认了他们的行为。

他不管赵匡篆要管。迅速派兵让董遵诲将他们镇压,李光睿于是装模作样,向朝廷表示感谢,谢谢赵匡胤替夏州平定了叛乱。接着绥州刺史李光琇死,绥州动乱,这一回李光睿本领超强,迅速出兵,将内乱平定,扶持李光琇的儿子李丕禄为绥州刺史。这是害怕赵匡胤打着平定叛乱的借口借机出兵绥州。再与前面的诸族抢掠李光睿的表现,就能看到李光睿的心态。

他们对宋朝忠心很是质疑,手段却是十分高明。

再到潘美党进伐北汉,李光睿出兵相助,破吴堡寨,获无数牛羊铠甲,咱出兵了,咱相助了,咱好处也捞得差不多了。所以再等黄河冰封渡河吧,于是撤兵。再看折家是如何相助的?那才叫真正出兵相助。

赵匡义做皇帝,李光睿改名为李克睿,他境内却发生了一件事,一些羌人居然将灵州到京城进贡的贡品给劫了,董遵诲带着人去夏州,李克睿将劫匪找到,抢的贡品全部送回,又向朝廷谢罪。

要知道那时西北五大节度使是什么人?

赵赞延州、姚内斌庆州、董遵诲环州、王彦升原州、冯继业灵武。

这五员虎将个个都是李汉琼级别的重将。

现在军中有几将能达到他们的水平?就是有,也多放在河北河东了,哪里舍得个个全部放在西北?

但是定难诸族就没有将宋朝当作一回事。

无他,因为中原王朝对他们的优容,反而使他们对中原王朝轻视之心越来越重。他们开始向往一种自己的绝对自由,一种不受任何外人限制的自由,并且继续轻视中原,并且还要让他们时不时抢掠,继续象五代时那样。

所以这给了李继迁反叛的土壤与群众基础。

李克睿死,到李继筠,李继筠死,他儿子还小,于是立李继捧。然而李继捧能力不足,银州刺史李克远和弟弟李克顺起兵奇袭夏州,但走漏了消息,李继捧布下伏兵将李克远击杀。李克文上书朝廷,请召李继捧入朝。虽然各族暂时未作声,然而以前定难四州内乱很多。但都是自己解决了,什么时候借助外人?况且李继捧献出了定难四州。许多首领皆不服气。

这也是李继迁能迅速以几十人得势的原因。

李继迁敢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手下有一个汉人谋士叫张浦。

正是此人献计,李继迁出逃地斤泽。这里水土还非是象后世那么恶化,虽有风沙,可长着许多牧草,大漠又成了最好的掩护,离夏州只有三百里,与辽接攘。进可窥夏州,退可以逃向辽国避难。

地斤泽上有一些部族,虽在经济上附依于宋朝,但以奉拓跋为尊,当初李继迁官职管内都知蕃落使,就是管理这些部族的。在这里他有着威望,便于发起群众。

“陛下,不但定难四州,包括横山地区,灵武等处,都有这种轻慢中原的想法。如果粗心大意,可能整个西北会全面糜烂。”

“不会有那么严重……”曹彬道。但这一回他说得有些不自信。

“曹公,先帝时西北虽没有发生大事,乃是李将军,姚将军他们在西北,他们皆是一流的大将,而且先帝那时重心仅是南方,并没有真正动手西北,如今南方收回来,重心是北方,情况会是两样的。况且我朝能插足辽东。辽国难道不能插手西北?羊毛商路已经开通了,西北安,羊毛商路将会发挥巨大作用。西北乱,羊毛商路堵塞,就不能拉拢阻卜。分化契丹,反而我朝不得不用兵西北。一正一负之间,会产生多大的悬殊?”

其实主要还是李继迁是一个妖孽。

然而宋九说李继迁说妖孽,有何证据?

这时他十分庆幸及时赶回,将羊毛商路打通,不然都找不到说服的理由。

大家默然。

所谓的羊毛商路不仅是阻卜,包括吐蕃,甘州回鹘,以及西北诸族。

并且大家身上大多数开始穿上暖和的羊毛衫。

它意义还有,宋朝与大食交易,大食进口过来的主要是琉璃,香料,药材,棉布制品,毛毯制品,以及一些珠宝玉石。

在宋九推动下,琉璃制品反过来倒出口了,随着新式纺织机械开工,那么毛制品与棉布制品,也会反过来向大食倾销。贸易就会产生大量节余,宋朝会获得更多的金银,得以补充紧缺的货币。

“宋卿,那你有什么办法?”赵匡义问道。

不管羊毛商路有多重要,这是迈向强盛的第一步,赵匡义也不想出差错。

“梅山蛮。”

“梅山蛮?”赵匡义沉思。

梅山蛮时常出来烧杀掳掠,让宋朝很头痛,宋九的提议,朝廷恩威并用,那是真正的恩,不是以前那种买安式的恩,解除封山政策,边境处开通互市,提供交易。兴办学堂,若感兴趣,朝廷还派人指导他们耕种,拿出部分钱帛给他们买耕牛,买农具。同时随着朱洞岳麓书院的兴起,又于附近建了一些学舍,无偿教导他们子弟读书识字。甚至友好的部族,派专人下去,指导他们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提高收入。

这是恩的一面。

威的一面,朝廷增驻了三十营官兵驻于附近,若有反叛者立即剿灭,但不仅是官兵去剿,那个难度不小,哪里山大林深,官兵也有些鞭长莫及。因此还邀请一些投顺的部族参与,一旦平剿后,反叛部族的百姓财产,全部归这些协助官员剿叛的部族所得。用了一些钱,陆续发生了一些战事。但反对的人不多,由宋九推动,如今从潭州到辰州,经济发展也很快,大家也不想坐视这个梅山蛮继续骚扰当地了。但这种变化也使得宋九这个计划得以成功。

等到赵承宗去了潭州时,梅山地道修了三四条大道,各蛮部也渐渐安定下来,那三十营官兵随着撤离。

“说仔细一点。”

宋九扭头看了看赵普。

实际这时候对付李继迁未必有那么困难。李继迁还小,没有完全成长起来。

然而就象大家不承认李继迁会妖孽翻天那样,更不会承认李继迁以后会坐拥整个夏绥五州包括灵武,甚至未来还会拿下河西走廊,逼得宋朝常年在陕西边境驻扎三十万军队。就象曹彬,现在他相信吗?

还有呢,自己又无法证明折家与王家的忠诚。事实也不大好说,折家与王家夹在西夏与契丹夹角缝里,不忠于宋朝能成吗?特别丰州王家被西夏灭掉后,折家只能将宋朝大腿抱得越来越紧。若是没有这情况,天知道又是什么想法?

还有这个赵普。

什么样的提议才能让赵匡义接受,赵普不会过于反对,还要有效果……

宋九想了两天,临到说出他提议时,又将眉头拧起来,认真地长考,这是尤关到国运的长考。(未完待续)

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183章 求实(上)第332章 入相(上)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338章 坦白第387章 好人第400章 未卜(下)第145章 祭文第423章 定(中)第122章 吃肉第345章 杀气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481章 等的人第303章 打猎(上)第369章 拓跋第344章 矫正(下)第45章 折纸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342章 亲事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17章 约战(下)第235章 比较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178章 开业(上)第88章 神灵第316章 脱变(下)第286章 落幕第270章 危机第87章 巡察(下)第64章 糊涂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486章 南方(下)第352章 安定第428章 乌鸦嘴(上)第171章 死(上)第119章 变化(上)第193章 朝会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154章 清明(上)第273章 中伤第85章 内幕第348章 必死(下)第342章 亲事第111章 送礼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473章 真相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425章 上位(上)第473章 真相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220章 大婚(上)第239章 太监国度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502章 黎明第304章 打猎(下)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15章 非奸即盗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216章 亲征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185章 钉子户第227章 双子星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504章 开始了第187章 用(下)第371章 那一年第185章 钉子户第121章 变化(下)第497章 咸平军第471章 驱(上)第183章 求实(上)第269章 谋划第443章 高处不胜寒(上)第114章 教材(下)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108章 走后门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131章 诘问(下)第69章 神奇(上)第25章 杀伤力第99章 加码第344章 矫正(下)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184章 求实(下)第242章 抚桑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
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183章 求实(上)第332章 入相(上)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338章 坦白第387章 好人第400章 未卜(下)第145章 祭文第423章 定(中)第122章 吃肉第345章 杀气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481章 等的人第303章 打猎(上)第369章 拓跋第344章 矫正(下)第45章 折纸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342章 亲事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527章 好邻居(下)第17章 约战(下)第235章 比较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178章 开业(上)第88章 神灵第316章 脱变(下)第286章 落幕第270章 危机第87章 巡察(下)第64章 糊涂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486章 南方(下)第352章 安定第428章 乌鸦嘴(上)第171章 死(上)第119章 变化(上)第193章 朝会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154章 清明(上)第273章 中伤第85章 内幕第348章 必死(下)第342章 亲事第111章 送礼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473章 真相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425章 上位(上)第473章 真相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220章 大婚(上)第239章 太监国度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502章 黎明第304章 打猎(下)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15章 非奸即盗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216章 亲征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185章 钉子户第227章 双子星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504章 开始了第187章 用(下)第371章 那一年第185章 钉子户第121章 变化(下)第497章 咸平军第471章 驱(上)第183章 求实(上)第269章 谋划第443章 高处不胜寒(上)第114章 教材(下)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108章 走后门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131章 诘问(下)第69章 神奇(上)第25章 杀伤力第99章 加码第344章 矫正(下)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184章 求实(下)第242章 抚桑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