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

宋九隐忍了一年多时间,正是为的这一刻!

其实不能全怪宋琪,当然宋琪也有部分责任。

如果宋九只是普通地说说,也不管用,但说了另一个真相,那就是李继迁越败越强,让大家不得不重视。

然而此刻所有人不是想着李继迁,而是看着宋琪与李昉的脸色,这是大朝会,虽然两府九名宰相,可那个不知道宋九所说的两庸相是谁?这个耳光打得太狠了。

“卿……”

“陛下,烽火渐成燎原之势,陛下难道不着急吗?”

赵匡义犹豫着。

“陛下不见渤海国乎?”

赵匡义终于醒悟。

宋九初去乌舍国,乌玄明属下将士真的很可怜,连一万人也不足,现在虽然重新打回到辽东深处,可今非昔比,连辽国名将耶律斜轸都感到忌惮。在宋九指导下,乌玄明让他属下发起游击战,耶律斜轸也没闲着,派出密使诱惑乌玄明的属下各部族,但不敢强行用兵辽东。

这还是乌玄明不听宋九的话,否则当时耶律休哥伪退时,他不追击,固守咸州城,再加上高丽人策应,可能都真的动摇辽国的辽东。

赵匡义便道:“宋李二卿家不知兵事,卿勿要指责,以失朝仪。”

但有许多大臣心里想,这是宋琪与李昉自找的。

不比岁数,只比资历政绩能力,宋九远胜于李宋二人,但这段时间中书,特别是宋琪不断地给西府下绊子,就是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

况且宋九与曹光实关系一向不错。

宋九暴怒虽失了朝仪,也情在合理之中。

赵匡义又道:“以卿何计?”

“陛下,国家将来必用兵于北方,若西方有变,后方受到严重牵制。臣以为十分不妥,然南河套地域广大,兵力少,李继迁东窜西逃,不易擒拿。固臣以为当派六七万精兵,再诏府丰二州出兵相助,那么就能一举扫荡西北各部叛乱,让西北永安,国家可以专心用兵于北方了, 此乃百年之计也。”

“不妥。夏收在即……”李昉说着说着。声音弱了下去。

如今宋朝禁兵并没有扩张。依然是三十三四万人左右,前些年陆续地有些战斗,死了一些兵士,还有一些兵士自开国以来就加入禁兵。渐渐年老,陆续退役。

朝廷按照宋九制订的制度,于厢兵里挑选身强力壮者,或者从河北河东陕西的一些壮丁弓箭手中挑选一些兵源,继续补充。

总体兵力上下波动不大。

有人会可能拿北宋最高峰时八十万禁兵与之比较,但还是不同的,那时北宋人口达到一千多万户,几乎是现在的三倍有余,因此这时若再添加禁兵。朝廷负担必然变得很沉重。

所以宋九增加乡兵,还有一些大臣反对,他们不算是胡搅乱缠,国家承受能力比较有限的。

这三十多万禁兵,河东河北驻扎了十来万禁兵。另外还有西北从渭州到灵州到延州一线,也驻扎了近四万兵马,若无宋九提议,仅是勉强三万兵马。以及南方少量禁兵,主要是在荆湖地区,还有余下的近半兵马散于京畿附近各地区。

对此,宋九那次兵制改革也做了调整,陆续从南方补充了一些新兵,南兵轮戍南方,北兵轮戍于北方,以防水土不服,无辜死了许多士兵。这也是一次具体积极意义的改革。

史上称禁兵去荆湖轮戍,死者过半,虽夸大其词,确实因水土不服,天气炎热,导致了一些兵士死于轮戍。

后方的近半兵士也不全部在乡下屯田,京城还驻扎着数万禁兵,大约十一二万禁兵散于各地屯田。

一旦用兵于西北,马上夏收到了,收割的人力会变得很紧张。

不过这个理由不充分。

还有办法解决,如让家属代为抢收,或者雇民收割。毕竟兵士屯田仅是为了节约开支,上战场打仗才是他们正业。

并且宋九挑明了,你们两个庸相……

李昉心中苦笑,这个梁子看来是化解不开了。

宋九果然冷笑一声,道:“陛下,此次用兵,臣还有一个想法。国家这几年承平了,里面有近半新兵,他们根本就没有上过战场。西北就是最好的训练场所,若不练,这些新兵到了战场,会很不适应。西北派驻这么多兵马,大约能解决了,可国家头号敌人,不是西北,而是北边……因此臣建议用兵于西北,一为后方安宁,二为练兵。请陛下三思。”

可是赵匡义仍犹豫不决。

若如宋九提议,向西北增派六七万兵马,西北本身大约可以抽出来两万兵马可以参战,再加上折王二家的兵力,那将会达到十万大军。一会用很多帛,二是用关云长青龙偃月刀去宰鸡了。可是将兵力克扣,可能又如宋九所说的那样,兵力少了,纵然将李继迁打败,但李继迁仗持着南河套地形的复杂与广大,到处逃窜,大军一退,又能死灰复燃。

甚至张齐贤在西府开了一个玩笑:“宋公,你说的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乌玄明没有执行好,李继迁却很好地执行,难道他在西北也听到你这八字方策?”

争议并没有多久。

西北又传来一个糟糕的消息。

李继迁得到银州,等于将宋九这张网生生撕开一个口子。再加上各个堡砦并没有全部筑修成功,就是筑修成功,要商议屯兵与屯田,实际宋九也是有意地将屯兵屯田推迟。

所以各堡砦就是筑成了,还没有完全派兵士入驻。

还有一个原因,虽然在筑堡砦,修路,构成一张链状防御网络,朝廷仍以宋琪思路为主,招安为主,歼灭为辅。宋九开始发威,李继迁不知道的。

因此他带着一支轻骑自银州南下,跨过横山防线,并且催毁了两个堡砦,掳走数百民夫,又迅速南下,撕开环庆二州防线,跨过葫芦川,直抵会州。仅是眨眼功夫,便将不设防的会州拿下。后来秦州宋军迅速赶来营救,李继迁考虑到离银州与地斤泽太远,于是一把火将会州城烧得一干二净,城中数千吏民未来得及逃走,全部活活烧死。

赵匡义大怒,将几个宰相全部召集。

宋九说道:“陛下想制家俱,是用臣来制,还是有木工来制?东府两相如果写诗作赋,纵是臣也远远不及。但军事,非他们所长也。臣也不行,然而自信比他们更有远见。”

又打脸了。

李宋二人是首相唉,善长是写诗作赋,难道首相只会写诗作赋?

不但打脸了,说得还十分地粗暴,术有专攻, 你们不懂军事,整天乱叫什么?

吕蒙正问道:“宋公,会州离银州那么远,为何李贼用兵会州?”

“灵州也。”

“灵州?”连赵匡义也是不大明白了。

“去向灵州,庆州道,环州道,延州道,可必须翻越横山。拓跋李家在定难经营一百多年,不仅是四州八县,包括周边地区皆有威信,东北到地斤泽,东南到白马川、乐山, 甚至在灵州也有一定威信。若李继迁再连连获胜,诸羌会纷附其帐下。还有李继捧看到朝廷态度偏软,也变节了,李继迁叛变,杀官兵,占银州,李继捧却不顾事实,上书要求朝廷继续招安。招安?招到何时?难不成招到李继迁占据整个西北,尾大不掉时,朝廷不得不封一个西北王才为止?”

这句话赵匡义懂的。

国家无论是内政,或者是军事,必须要软硬兼施,恩威并用。

“因此李继迁用兵于会州,如让他得逞,庆环延三道皆被封锁,朝廷想援救灵州,只有两道,一是渭州葫芦川道,二是会州屈吴山道。不过这次用兵,可是李继迁过于仓促,拿下会州后感到不好,于是焚烧城池,返回银州。”

赵匡义脸色阴沉得怕人。

若是宋九所说的是正确的话,那么正在构画一幅很不好的图画。

不用占据盐州、灵州与屈吴山,那怕李继迁重新拥有定难四州,也让朝廷头痛了。

……

翻看《杨家将》,有英雄,有奸臣。

奸臣是潘仁美,这就有些囧了。

还有一个人,王侁。

其实宋九也在注意着这个人,但结果让他很困惑。

不说平江南时的宣州之功,就说以后吧,因其人文武皆有才干,朝廷曾经准备让他讨伐梅山蛮,后来到了西北,立即向朝廷奏了一件事。朝廷在西北设置了诸将,节管各族。

但不可能大小事务皆由各将负责。

实际有的主将战功赫赫,可治理能力却不行。

因此各将用身边的牙兵协助,但时间长了,这些牙兵与边人交结,桀黠难制。王侁请求朝廷对这些牙兵同样要进行轮换。

赵匡义同意,可这些牙兵不乐意了,王侁挑选其中几个带头闹事的人,斩首示众。

这是在西北,真正的拳头为大,王侁这样做需要何等的魄力?

所以宋九产生一个怀疑,难道这个王侁也是一个好人,也是被冤枉了。

但宋九却忽视了一件事,所谓的奸臣,那一个不是能臣?

王侁坑人了。

第450章 良机第341章 傲娇的战友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159章 核心第265章 折腾第64章 糊涂第425章 上位(上)第310章 硕麦(下)第17章 约战(下)第419章 荒诞(下)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11章 师规第64章 糊涂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329章 毒狐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71章 神奇(下)第482章 天堂第306章 不杀人第279章 二敲第37章 果子(下)第391章 打脸(上)第56章 可怜的老师(上)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91章 地图(上)第315章 脱变(上)第127章 庙还小第163章 想不通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482章 天堂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82章 诱、惑(下)第171章 死(上)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284章 春闱(下)第197章 草帖子第463章 前戏(中)第280章 可怕的误会(上)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255章 两知州(上)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178章 开业(上)第92章 地图(下)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264章 人才第251章 暖冬(下)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75章 卷(上)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128章 雪话(上)第338章 坦白第521章 无耻第254章 妹妹找哥泪花流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472章 驱(下)第52章 地震第179章 开业(中)第12章 从此醉(上)第143章 事了(上)第84章 夜郎(下)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53章 比较(下)第422章 定(上)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147章 迷茫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206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下)第143章 事了(上)第74章 南方(下)第227章 双子星第133章 荒野(上)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59章 七幅画第304章 打猎(下)第521章 无耻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191章 女人第219章 夜宴(四)第143章 事了(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168章 镜子(下)第157章 劲弩(上)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378章 惊弓之鸟第20章 拒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391章 打脸(上)第2章 人心第111章 送礼
第450章 良机第341章 傲娇的战友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159章 核心第265章 折腾第64章 糊涂第425章 上位(上)第310章 硕麦(下)第17章 约战(下)第419章 荒诞(下)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11章 师规第64章 糊涂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329章 毒狐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71章 神奇(下)第482章 天堂第306章 不杀人第279章 二敲第37章 果子(下)第391章 打脸(上)第56章 可怜的老师(上)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91章 地图(上)第315章 脱变(上)第127章 庙还小第163章 想不通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482章 天堂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82章 诱、惑(下)第171章 死(上)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284章 春闱(下)第197章 草帖子第463章 前戏(中)第280章 可怕的误会(上)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255章 两知州(上)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178章 开业(上)第92章 地图(下)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264章 人才第251章 暖冬(下)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75章 卷(上)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128章 雪话(上)第338章 坦白第521章 无耻第254章 妹妹找哥泪花流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472章 驱(下)第52章 地震第179章 开业(中)第12章 从此醉(上)第143章 事了(上)第84章 夜郎(下)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53章 比较(下)第422章 定(上)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147章 迷茫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206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下)第143章 事了(上)第74章 南方(下)第227章 双子星第133章 荒野(上)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59章 七幅画第304章 打猎(下)第521章 无耻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191章 女人第219章 夜宴(四)第143章 事了(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168章 镜子(下)第157章 劲弩(上)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378章 惊弓之鸟第20章 拒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391章 打脸(上)第2章 人心第111章 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