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教材(下)

外坊弟子未必都是成绩好的学生,但非是河中河北,只针对苦力,同在一起跑线上好看的小说。外坊弟子良莠不齐,有的家庭情况好,甚至将先生请到家中单独教,非是河堤边那种露式教育可以相比的。而此次择生又以成绩为主。

这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大多数择中的外坊弟子家境都不错,受过一些教育,若马上分班,甲班五十个学子最少会让外坊弟子占据四十五人。可让宋九担心了。他们家境好,河中弟子家境差,择生又限制在十八岁以下,天天接触,会发生什么?

马与驴有地方栓,离河堤不远,随便就可以栓一栓。甚至他们有钱让百姓专门替他们盖马厮,可是后果宋九不敢想像,于是又说道:“这个学舍非是书院,也非是国家机构,它培养的就是能吃苦耐劳,能读力的学子,再将一些学问实用化,若是你们认为来是度假的,请回吧。还有,外面那十五条师规抄一遍,能做到的明天过来,并且不得骑马骑驴,不得带仆役,不得向其他学子炫富攀比,以及十五条师规,犯者我必开除。若感觉做不到的,乘早不要来。名额有限,我还想将它腾出来给真正来求学的学子!”

宋九非是去年宋九,今年宋九乃是七品官员,那一个敢与宋九抬杠,唯唯诺诺地去抄师规。

五十个学子用毛笔在纸上抄师规,宋九却在深思。

赵匡胤说了太学。

宋九也略略说了实用,但没有多说。实际他能给出更多建议,听不听是赵匡胤的事。为什么未多说,那个太学注定是一座贵族学校。这是没办法的,在这时代,各人必然不同。但宋九不想自己这个学舍,未来的书院变成那个样子。可他现在还可以拦一拦,未来一旦成立书院,面向扩大区域招生,甚至有外州外县的学子,到时候自己怎么办?

以成绩择生,择的只是富家子,穷人家的孩子能有几人上起学好看的小说。论资质择生,何为资质?而且这群学子过来,多半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家业,自己孩子会算账管账,才会真正放心。因此他们的心思只能对着会计与算术上,也不会听从国家号召。这一点朝廷未必喜欢。

问题很多,宋九隐隐为此次以成绩择生感到后悔。

而且他又自找了一个麻烦,那就是教材。

两个博士与朱三不用发愁,这群学子是不用教千字文了,但有的是课本教,识字有字林、说文,经义有九经,除九经之外还有公羊、谷梁、毛诗、仪礼、尔雅、国语等。注疏除了孔颖达的《五经正义》,还有几百本有名气的经义注疏。史书以史记、汉书与后汉书为主,可相关的史书也有几十本。还有其他的,如开元礼。明律不仅要知道宋朝律法,汉唐是正朔,他们的律法同样也可以用作判案时的借鉴。

不要说一年,一生一世他们也不会为教材发愁。

宋九不行了,必须从无到有。

但他也有办法,将四十个留下来的学子集中起来,也不能象去年那样学,特别是算术,去年更是从无到有,必须从基础教起。今年这一关会略去,不会教千字文,也不会教小学一二年级的算术。

宋九未放,也编写了,可以作为启蒙教材向河中百姓发放,让他们学,或者教自家孩子,或者在河堤上露天教导,但不会带到学舍来学习。然后从相当于小学三年级开始编写。包括会计与物格,珠算不用编,有一个珠算口决,打得熟人人都会。宋九将去年讲义翻出来,以这个讲义为大纲,让学子参与编写,然后宋九做总结与修改。

忙忙碌碌的,酷热渐渐消下去,夜色降临时,秋虫开始鸣唱。倒是雨水多起来,时不时一落就是一天,夏末落雨,不会让民夫们停下休息。这时代的百姓特能吃苦。

不过影响了工程进展全文字小说。

一落雨,必须用草帘子将水泥建筑披上,阴天多晴天少,前面路面刚有些干,后面天又暗下去,泪花哗啦啦地流。又有很多人在干活,走来走去,让河洲到处是泥泞,连前去看热闹的百姓也少了。

这时,朝廷才派来两个先生。

岁数不大,一个是建隆元年的诸科生,叫黄澄,字子尹,一个是建隆二年的诸科生,叫陈泰执,字予馨。三十来岁,以诸科生的身份担任着书吏,人比较老实忠厚。

实际朝廷也弄错了方向,学舍里学的还是物格会计算术,经义与明律现在宋九不敢说不学了,但那是辅,前者才是主。不一定要博士,能考中诸科生试的,个个都能来教。相反,宋九害怕弄来什么大儒的,到时候必会发生冲突。

燕博士与张博士看着两个先生背影,很不满意,说:“朝廷薄啊。”

“燕博士,张博士,朝廷不薄,是没有大儒肯来。”

“宋九,还是快一点设书院吧。”

“设书院也不行,朝廷马上要动工太学,你说那些大儒们愿意到书院,还是愿意到太学。”

两人哑口无言。

“但这样好啊,若来的大儒多,两位,那个山长副山长的什么……”

听到这个,两人显然来了精神,张博士说道:“九郎,太乙书院山长有多大岁数?”

“我真不大清楚……你是,哦,放心,我不会争这个山长,但张博士,你也危险啊,一旦变成书院,就算有太学,朝廷也会强行调来两三名重儒。张博士,你算是闻名当世的重儒吗?就是后蜀调来京城的那几个文臣,好象也比你们名气大得多好看的小说。”

张博士沮丧。

正在择菜的翠儿低头乐。

“张博士,不是我说你,咱们这一年多来争也争了,吵也吵了,然而我有一点你不佩服不行,那就是人要勇敢面对现实。山长的什么,就那一个,我看你还是不要想吧,那个副山长或者晚上能梦一梦。”

“副山长也不错哎,上次太乙书院的副山长在相国寺开讲,引起无数士子前去听讲。”

“小丫头,择菜,太乙书院与这个书院能相比吗?”张博士恼羞成怒道。

宋九哈哈大乐,继续撩拨,道:“就是不能相比,以我看副山长也危险。若大书院,朝廷仅会调来一个重儒?说不定调来三个四个,你们啊,也不要争了,也不敢争!”

翠儿吃吃地乐。

但宋九姓格坦然,这是时代浓缩的悲剧,是太乙书院重要,还是这个书院重要?至少自己还为国家贡献了几十个得力的书吏,太乙书院呢?就不讲科学普及的意义了。

张博士让宋九说得无话可说,道:“我不与你瞎扯,去教课。”

挟着一本论语去学堂。

燕博士坐在厨房间想着心思,说:“九郎,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是未来书院创始人吧。”

宋九用手指着南边老杨家的晚桃树,上面挂满了许多桃子,说道:“栽树的是杨家人,但吃桃子的是有钱人,杨家自己吃不了几个桃子,都卖了换几个钱。”

“对啊,摘桃子的人未必是载桃子的人,”翠儿来了精神。

燕博士狠狠瞪她一眼说道:“摘了老夫的桃子,也摘了宋九的桃子全文字小说!”

但也不一定,说不定以赵匡胤现在的心态,会将书院看得很重,不及太学,可太学若折腾成贵族子弟的玩物,那会将书院看得比太学还重。太乙书院在士子心中影响大,未必能波及到赵大赵二的感情。若是以物格算术会计为主,就是大儒来了坐镇,副山长还会在他们三人当中产生,宋九的位置比燕张还要稳定。

这还早,宋九也不会去想。

走出厨房,看了看教室,苏小浩正在带二班学子讲算术,王大吉带三班讲会计。几十个学子起初是比较紧张的,还好,去年宋九南下时,让他们自己钻研,有过磨练,才开始几天磕磕巴巴地讲不清楚,现在开始能讲得有条理了。但因为底子薄,不能举一反三,讲课质量不及宋九。

翠儿放下手中的菜,跟在宋九身边。

宋九看着她,问:“翠儿,你想问什么?”

“青衣怎么还没有回来?”

宋九挠了挠头,道:“我也不清楚,大约有事耽搁。”

卢青衣这一去时间可不短了,这是到和州,不是去岭南,就是走水路速度慢,一来一去两个月也足矣。但能发生什么事呢?整个江淮百姓都在恢复生机了。南唐与宋朝隔着大江相望,虽然双方封锁严密,不过互不侵犯,承平许久。这也是开国的好处,只要一和平,地广人稀,百姓马上就能恢复生机。再加上整个江淮水利发达,大半是平原地带,可以说现在宋朝最欣欣向荣的地方就是两淮了。

或者不愿意回京,守着母亲,那也应当写一封信啊,他毕竟是经过韩熙载调教过的僮子,不是不懂礼的人。

十几天后,卢青衣回来了,回来得比较晚,八月初才回到京城。

翠儿抱怨道:“青衣,你怎么才回来全文字小说!”

青衣耷拉着脑袋看着宋九,大半天说:“九郎,我想请你替我帮一个忙。”

“说吧。”

“先父逃到江南后与母亲失散,母亲在和州改嫁了毕姓人家,后来在韩学士帮助下,打听到母亲下落,那时先父已病危在床,韩学士便悄悄送了一些钱帛给母亲。”

宋九点点头,在宋朝改嫁不是丑事,范仲淹母亲也因为生活所迫,改嫁了朱姓人家,王安石的学生李定生母三次改嫁,生出三个儿子包括佛印与李定在内,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不过前者是美闻,后者让苏东坡闹成了丑闻。特别是江淮战乱不休,不是改嫁,而是能不能嫁掉。

青衣继续说道:“我去了和州,找到母亲,没有想到韩学士送去的钱被毕家娘子所得,一文钱也未给母亲,而且一家上下对母亲十分苛薄。我能否恳请九郎替我出面,派人将母亲大人赎出来,我愿做牛做马报效九郎大恩大德。”

说着要跪下。

宋九终于明白为什么卢青衣这么久才回来,大约青衣过去交涉,那家人不同意,或者借机勒索,这才耽搁的。然而这件事有点儿不大好办,妾不是人,是财产,说她值钱真不值钱,甚至可以用几贯钱就能换一个妇人回来。说她不值钱,若对方不松口,出再多钱人家就是不卖,那么官府都无法强勉。但这件事也不是太难办,宋九想了想,将青衣拉起来,说:“青衣,你放心,我会托人将你母亲赎回。”

“那谢过九郎。”

“不用谢,既然你回来了,就安心学习吧。”

“九郎,我在路上看到一本抄本,”青衣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册子,宋九翻了翻,翠儿在边上叫道:“这怎么可以?”

第310章 硕麦(下)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56章 可怜的老师(上)第100章 大舟第40章 挖祖坟(上)第477章 几千年的话题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58章 异人奇课第385章 五十年第38章 信(上)第160章 提亲(上)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484章 奇葩(下)第41章 挖祖坟(下)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335章 契丹恶梦之始(下)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319章 五字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143章 事了(上)第350章 狐狸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182章 功名(下)第235章 比较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253章 大过第162章 提亲(下)第427章 上位(下)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17章 约战(下)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338章 坦白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287章 春行(上)第146章 桃花第155章 清明(中)第142章 又是豪赌(下)第255章 两知州(上)第168章 镜子(下)第215章 踢第87章 巡察(下)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77章 卷(下)第134章 荒野(下)第213章 肥羊(上)第202章 停修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252章 宝宝第508章 口袋第292章 小鱼(上)第143章 事了(上)第138章 草芥第160章 提亲(上)第161章 提亲(中)第336章 东华门第310章 硕麦(下)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52章 比较(上)第284章 春闱(下)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286章 落幕第332章 入相(上)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257章 神仙第187章 用(下)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第320章 大江(上)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99章 牛(下)第423章 定(中)第267章 海货第399章 未卜第454章 燕南归第257章 神仙第37章 果子(下)第80章 **(上)第102章 好东西第64章 糊涂第169章 寒瓜第272章 伐第19章 分岐第285章 论语第519章 病第260章 保护(上)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318章 摇摆第143章 事了(上)第91章 地图(上)第70章 神奇(中)第164章 新知州第430章 四人帮(上)
第310章 硕麦(下)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56章 可怜的老师(上)第100章 大舟第40章 挖祖坟(上)第477章 几千年的话题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58章 异人奇课第385章 五十年第38章 信(上)第160章 提亲(上)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484章 奇葩(下)第41章 挖祖坟(下)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335章 契丹恶梦之始(下)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319章 五字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143章 事了(上)第350章 狐狸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182章 功名(下)第235章 比较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253章 大过第162章 提亲(下)第427章 上位(下)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17章 约战(下)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338章 坦白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287章 春行(上)第146章 桃花第155章 清明(中)第142章 又是豪赌(下)第255章 两知州(上)第168章 镜子(下)第215章 踢第87章 巡察(下)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77章 卷(下)第134章 荒野(下)第213章 肥羊(上)第202章 停修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252章 宝宝第508章 口袋第292章 小鱼(上)第143章 事了(上)第138章 草芥第160章 提亲(上)第161章 提亲(中)第336章 东华门第310章 硕麦(下)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52章 比较(上)第284章 春闱(下)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286章 落幕第332章 入相(上)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257章 神仙第187章 用(下)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第320章 大江(上)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99章 牛(下)第423章 定(中)第267章 海货第399章 未卜第454章 燕南归第257章 神仙第37章 果子(下)第80章 **(上)第102章 好东西第64章 糊涂第169章 寒瓜第272章 伐第19章 分岐第285章 论语第519章 病第260章 保护(上)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318章 摇摆第143章 事了(上)第91章 地图(上)第70章 神奇(中)第164章 新知州第430章 四人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