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

第三十七计,疏水计。

适度地利用国家或者军队的情况,制造一些七分真三分假的几乎可以乱真的假像,使敌人产生误判,从而进入我军设计当中,最终打败敌人。

其道理就象疏通河水一样,将河道依据水往低处流的特点竣深竣阔,将河水引入新河道里,河水迅速进入大海,便不会泛滥成灾了。

……

宋军有些麻痹大意了。

随着迁州拿下,数万铁骑率先扑向锦州城下。

但后方的主力部队却不得不一步一个脚印,攻打辽国的来州、隰州。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若是将这支宋朝主力骑兵吃下去,宋朝将严重缺少骑兵,没有了骑兵的宋军,到了关外能做什么?

而且宋军兴师动众而来,如今两国换了一个形式了,不是辽军亡,就是宋军败。耶律隆庆迅速集中了所有兵马,兵分三路,扑向了锦州。

兵力很多,也未指望过会能隐蔽消息,因此只有快。

十几万骑兵,甚至还夹杂着一些各部族的丁壮,几乎达到了二十多万人,从四面八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锦州。

主将是马知节,副将是李继宣,都监是秦翰,先锋是田敏与张凝。

五人都是冠绝一代的勇将。

然而敌人数量太多,而且到了国破家亡时刻,三军士气一起激励起来,弥补了战斗经验、建制混乱的不足。

要命的是一股大部队杀向安昌城,将要从南方将宋军一起包围。

马知节力敌良久,看到不妙,下令立即撤退。

好在这些都是骑兵,逃得比较快,正当辽军从南部拉开包围圈时,宋军杀到了,撕开了一个个缺口。逃向南方。不过在两军夹击下,宋军损失惨重。

耶律隆庆骑在马上大喝道:“追!”

这道命令没有错误,这支宋骑杀惨了,只顾逃命。好的前景便是在辽军一路追赶下。可能导致这支骑兵能将宋军大营冲散,从而大捷,不好的前景便是让这支宋骑及时逃出生天,而宋军大营做好了准备。但那也无妨,停下来再准备第二场决战。

一路追下去,几万宋骑被杀得惨不忍睹。

就在辽军眼看要上演一场奇迹之时,无数宋朝步兵从五指山杀了出来,倚据六州河将辽军一切两半。

这便是疏水计。

不要以为宋军就可以轻松拿下辽国了,战场上翻盘的战局不要太多,例如淝水之战。东晋是什么样的羸弱兵马?赤壁之战,凭借刘备那支败兵,以及东吴那些江南兵,又如何与曹操的军队相比?

在关内还好一点,不管怎么说。那些汉人虽亲近辽国,但没有韩德让那样的人物带领,很难让他们愿意为辽国拼死奋战。然而出了关外,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利于宋军。若弄不好,就会再次发生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那样糟糕的结果。

所以宋九很小心,正好辽国派了使者。

宋朝大臣发出两种声音。

有一个前提。相比于汉唐,宋朝确实在变得内敛。与赵恒无关,而是赵匡胤开国之初便制下的国策。

不愿意伤及中原百姓利益,而去做无意义的开边,因此大渡河以西,金沙江以南。一挥手不要了。

这个政策给宋朝成为一个富裕王朝打下了基础。

就包括赵匡胤收复数国,也是打一国休息几年再打。这样百姓便不会因为战争而产生多大压力。

对宋朝这种政策辽国同样知道,那怕是宋九都不能改变,如北河套,实际宋朝能派官兵进驻了。然而至今继续羁縻,没有官员前去,没有士兵驻扎。

但对于平滦景营四州,辽国也能理解,若是宋朝不得到这里,那么门户就关闭不上。

因此使者回去禀报,大家相信了王钦若的话乃是宋朝的底限所在。至于宋九所说的唐朝营州,没有人当真。得到平州后,将渝关修一修,便能形成防御线,得到兴中府,试问从哪里修,孤城悬之于海外,那是送点心给辽国的。这个道理就象以前的涿州城,宋朝将士很勇敢,守了一年多时间,最后还是丢了。就象东易州,因为地势平坦,悬于易水之北,最后宋朝主动放弃了。

于是两种声音让辽国产生了迷惑。

也有人提醒耶律隆庆莫要大意,包括萧孝友,可是很快淹没在其他乱七八糟的声音里。

最主要的几种意见,一是与宋朝决一死战,收回燕云。

其次自渝关开始构建第一道防线,迁州构建第二道防线,不让宋军北上。

然而最大的一种意见便是请和。

同意将四州割让给宋朝,但不能称臣,一旦称臣了便不能统辖各族,辽国倾刻瓦解分裂,避过宋军的锋锐,然后勤政爱民,备战练军,学习句践卧薪尝胆,以后等辽国恢复过来元气,一举收回燕云。

那有那么多句践?

这是为自己割让燕云借台阶下的。

因此意见始终不能统一。

就在这时,石普带着兵马从海上登陆,宋军也向四州发起进攻。

有的人醒悟过来,知道不能善了,但还有更多的人执迷不悟,继续议论要派使议和。这便无形中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

其实还有一次机会。

一般数达到几万以上的军队行兵,多会出现分兵互相侧应的情况。道理简单,若不分兵,就会呆板,一旦受挫,往往产生大败,如史上的淝水之战符坚的前秦军队,赤壁之战的曹操军队,还有宋朝高梁河之战的宋朝军队,萧燕燕南下澶州时的辽国军队。就拿史上对比,若非种种原因,赵恒议和,萧燕燕未必有好果子吃,高梁河时若非潘美等将稳住败军,辽国军队还不够强,同样宋军可能会全军覆灭。

但分兵也有分兵的弊病。一般来说,若是范围太狭小了,失去分兵意义,其实是等于没有分兵。若是范围大了,相互不能配合,往往被敌人各个击破。

成功的例子就唐击吐谷浑之战,前期几支唐朝军队就在大小积石山之间行军,到了决战时,已翻过了日月山,就在青海湖两边拉开大会战了。

最成功的还是后来的淮海战役,解放军始终在砀山到固县以及徐州这一带穿插,运动,包抄。保持着优势兵力,或是围点打援,或是逼降策反,或是以优势兵力合击。这乃是大兵力会战最典型成功的战例。

失败的例子就如宋朝的雍熙北伐。

当然,它也未必能适应所有战役。如大非川之战时薛仁贵与郭待封也分了兵,而且离得不远。然而两将不和,最终必是失败。

不过常遇春与徐达北上,两军离得又很远,然而他们各自负责战区,相互配合要求也不那么紧张,所以虽分得远。最终大胜。所以说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不过总的来说,这个距离无比的关健。

所以宋九发起数次战役都注意了这个距离。南来风战役中虽离得远,不过那是分时间段分别发起的战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的,对相互配合要求并不严密。

然而这次有一支军队分兵却是很危险。

那就是石普的两万宋军。

看到宋军大规模行动。辽国七嘴八舌,有的人便建议不如出动重兵,两个方向夹击石普的孤军。

战后宋九感到十分庆幸。

若是辽军那样做,也未必能将石普的军队全歼,可是石普的军队必然会损失惨重。相反的辽军就会打出士气与信似。若是损失到一定地步。将后产生无法想像的后果。

首先现在六月份了,这在这季节里与辽军会战,对宋军更有利一点,然而离深秋的时间也变得很短了。

其次不能将辽军与辽东隔绝,两路联成一线,辽军能得到更多的援兵,活动的范围更大,未必胜,但必然拖长其反抗时间,那就到了深秋!

当伤亡到一定地步,记住了,宋朝已得到了关内所有地盘,包括未来的山海关,在宋朝内敛的制度下容易产生知足感,那么必有更多的人要求撤军。在他们带动下,包括三军也不想打了。到时候只有撤,一旦撤退,可能就永远撤退了。

不过还好,耶律隆庆这个悲催鬼哪里有那么长远的眼光。

宋朝还做了一件让他激怒的事,赵恒下诏以耶律隆绪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兼幽州路行军大总管。

别当真,这就是活着的辽国皇帝价值,但他是不可能进入军事权的,拥有的仅是一个虚名罢了,就象他的辽王一样。

这不要紧,要命的是宋朝又从耶律隆绪手中得到辽国的玉玺,又让耶律隆绪亲写诏书,诏宣诸州以及辽国军民投降宋朝。虽然这不可能得到辽国人的承认,甚至有人唾弃,不过还会有一部分人因此产生动摇。

正好马知节孤军深入,于是耶律隆庆不顾许多人反对,出兵锦州。

这也中了宋军的计策。

这支孤军前进不是想迅速得功,宋九用兵稳得让李继隆等将有些心寒了,哪里会布置如此轻进的计划?然而辽国不知道啊。

然后就是山。为何昆仑山被中国一再神话,那就是昆仑山的重要,它重要不在青海,没有喜马拉雅山高大,更不及天山瑰丽,可看它往下延伸的区域,秦岭,伏牛山,大别山,将中国一分为南北,然后再往上看,陇山(六盘山},黄土高原,吕梁山,太行山燕山,努鲁儿虎山,大兴安岭。

燕山过去便是大海,然而它继续向上走,努鲁儿虎山,黑山,松岭,闾山,大兴安岭。

现在燕山还叫燕山,松岭还叫松岭,不过燕山下面却重新命名为卢龙山,大兴安岭叫金山,至于努鲁儿虎山与黑山两大山脉细划成许多山脉名字,如马盂山,都山,闾山之上又分出青山等等。

除了海边一条狭长的平原地带,出了迁州后,往西去就是丘陵区与大山区域。

马知节看似的孤军深入,然而在此之前。却将几个孤城外所有辽国的哨所一起扫荡,辽国人在此失去了耳目,至少不能得到细致的情报。

随后宋军派高琼为主将,潜入到五指山一带的山区。

辽军拼命追赶。毕竟才过隰州,离宋军大营还有一段距离,为何不扩大战果,事实这次为了达到战略目标,被辽军击杀了数千骑兵。

这一追,即便李靖在世,也让会军队产生脱节,况且是现在的辽军。

高琼带着宋军杀出。

正好这里有一条河流叫六州河。

前期战事很惨,看到有伏兵杀过来,辽军调转头。想两路夹击,将这股宋军吃掉。高琼命人迅速将六州河的桥梁毁掉,然后奋不顾身地守住这条防线。

宋军四面八方杀过来,有火炮,而且现在的火炮数量达到了两千门。除了石普带走一部分外,余下全部用上。

另外还在地下埋了许多土制地雷,以及火药包,然后海面上腾起无数船只,在船上宋军用投石机将猛火油砸到岸上,然后借助东南风,发射火箭。

况且军中还有无数射程远。射力大的伏虏弩。

看着近半大军在河对岸苦苦挣扎,耶律隆庆心如刀绞,下令让三军疯狂地搭浮桥,冲向对岸。

然而不顾他如何做,南岸的辽军迅速地一大口一大口被宋军吃下。

此役,一共击毙辽军达到了四万余人。活捉了三万多名战俘。

可是宋军并没有渡过六州河,而是派了曹利用做为使者前来辽军大营,提出宋朝的条件。

“陛下亲临幽州,灭你辽国只是旦夕之间,你国派使议和。陛下顾全两国百姓幸福,于是也欲与你国议和,并且将太后灵柩归还你国。然你们还以为我中国乃是五代分裂之时,欲壑难填,不想诚服,不想归还我关内之地。”

“那就战,这就是战争的结果,一战几乎灭你十万兵马。不知你国还能抽出多少兵力,与我军奋战。”

“我做为使者,多次进入你国大营,在大名府,在澶州,与你们太后议和,那时候我朝兵力四面八方涌来,你们太后不但不归还燕云,相反的不顾死活,继续勒索我关南十县,飞狐关与紫荆关。”

“没想到,你们不惩大败之戒,继续不知死活。还给你们一个机会,我朝想和平友好,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我们也不欲求你们辽国疆域,至少也要将疆域恢复到曹魏之时。”

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与曹魏相比,确实也不过份。可曹魏时北方的疆域在哪儿?不包括云中,当然,即便不包括,辽国也无法索要回去了。这是指东北疆域,昌黎郡(辽国兴平府,朝阳市),玄菟郡(沈阳,辽国沈州),辽东郡(辽阳,辽国东京),乐浪郡(平壤),带方郡(朝鲜大同江南岸地区)。

道理是讲出来了,然而曹利用说得磨棱两可,前面又再次提了宋朝只想得到关内。

因此这给了辽国君臣希望,议和嘛,那是最好不过。

这个情形与史上北宋末期十分相似,金国一会战一会和一会勒索,让北宋君臣主意不定,甚至拿出五百万黄金,五千万两白银送给金国。那时一两黄金上下浮动到三四十缗钱,一两银子上下浮动到三缗钱,也就是一下子勒索了三四亿缗现钱!如果将这些钱奖赏兵士,巩固城防,制办武器,会产生什么结果?

历史上相似的例子太多了,如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与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赔偿倭国两亿两白银。如果用这些白银来备战,又会产生什么样的良性效果?

不要说历史,一个末落的王朝是看不到历史的。

所以历史到了这里,又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第482章 天堂第382章 中策(上)第352章 安定第65章 温度第241章 金贵第129章 雪话(下)第369章 拓跋第422章 定(上)第144章 事了(下)第166章 镜子(上)第38章 信(上)第214章 肥羊(下)第192章 上朝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504章 开始了第134章 荒野(中)第234章 快乐岛第274章 反击(上)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386章 礼物第420章 飘摇(上)第199章 牛(下)第134章 荒野(下)第385章 五十年第482章 天堂第127章 庙还小第47章 玩大了第110章 新任务(下)第158章 劲弩(下)第261章 保护(下)第502章 黎明第192章 上朝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82章 诱、惑(下)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102章 好东西第172章 死(上)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75章 卷(上)第502章 黎明第344章 矫正(下)第174章 嘉禾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484章 奇葩(下)第168章 镜子(下)第147章 迷茫第241章 金贵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114章 教材(下)第383章 中策(下)第275章 反击(下)第175章 聘礼第318章 摇摆第382章 中策(上)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221章 大婚(中)第194章 快乐第258章 天堂的**第52章 比较(上)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第208章 游园(中)第451章 乱战第383章 中策(下)第52章 比较(上)第215章 踢第484章 奇葩(下)第288章 春行(下)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319章 五字第481章 等的人第40章 挖祖坟(上)第223章 皇后(上)第140章 奸细第139章 派系第515章 捉猫猫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149章 背后(下)第515章 捉猫猫第318章 摇摆第184章 求实(下)第90章 又玩大了第41章 挖祖坟(下)第253章 大过第270章 危机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211章 思念第378章 惊弓之鸟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388章 新人第227章 双子星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第242章 抚桑第193章 朝会第276章 良臣第119章 变化(上)第211章 思念
第482章 天堂第382章 中策(上)第352章 安定第65章 温度第241章 金贵第129章 雪话(下)第369章 拓跋第422章 定(上)第144章 事了(下)第166章 镜子(上)第38章 信(上)第214章 肥羊(下)第192章 上朝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504章 开始了第134章 荒野(中)第234章 快乐岛第274章 反击(上)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386章 礼物第420章 飘摇(上)第199章 牛(下)第134章 荒野(下)第385章 五十年第482章 天堂第127章 庙还小第47章 玩大了第110章 新任务(下)第158章 劲弩(下)第261章 保护(下)第502章 黎明第192章 上朝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82章 诱、惑(下)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102章 好东西第172章 死(上)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75章 卷(上)第502章 黎明第344章 矫正(下)第174章 嘉禾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484章 奇葩(下)第168章 镜子(下)第147章 迷茫第241章 金贵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114章 教材(下)第383章 中策(下)第275章 反击(下)第175章 聘礼第318章 摇摆第382章 中策(上)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221章 大婚(中)第194章 快乐第258章 天堂的**第52章 比较(上)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第208章 游园(中)第451章 乱战第383章 中策(下)第52章 比较(上)第215章 踢第484章 奇葩(下)第288章 春行(下)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319章 五字第481章 等的人第40章 挖祖坟(上)第223章 皇后(上)第140章 奸细第139章 派系第515章 捉猫猫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149章 背后(下)第515章 捉猫猫第318章 摇摆第184章 求实(下)第90章 又玩大了第41章 挖祖坟(下)第253章 大过第270章 危机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211章 思念第378章 惊弓之鸟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388章 新人第227章 双子星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第242章 抚桑第193章 朝会第276章 良臣第119章 变化(上)第211章 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