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上朝

“你好大的胆子。”

“微臣说漏了嘴。”

“你这小子,真相朕也可以对你说,坊间传言孟昶死得不明不白,朕是最冤枉的,你推崇曹彬,王仁赡也推崇曹彬,但人无完人,当初孟昶赴京,曹彬上奏说要朕将之斩杀,以除后患,朕写札子骂他说他小肚鸡肠!”

“啊。”

“这回你可明白了?孟昶是死于疾病与水土不服,但朕越是辨,议论的人越是多,越以为是朕加害了他。若加害他,何必到京城?京城坊间有谣传,朕也听闻,可那么多百姓传扬,难道朕将他们一一斩杀?那样,朕还会是你嘴中的长者?”

“是啊。”

“原来你这小子也以为是朕加害的?”

“不是。”

“不是什么?朕都能容王全斌,何必不能容孟昶?以前朕在军营,也喜欢动手动脚,但自从张琼死后,朕都不敢用动脚了。你说朕是长者皇帝,可知道想做一个长者何其之难?”

“是啊,千古以来明君就那几十位,不过陛下还是不要动手脚,满朝文武谁能架住陛下一拳头?”宋九怯怯地说。

“说说徐氏。”但赵匡胤比划了自己的大拳头,甚是自得。

宋九心中仍然不大相信,当真孟昶是死于疾病的?这恐怕是一个真正的谜团了。对徐氏与赵匡胤有没有一腿,宋九同样不敢确认,说道:“陛下,皇子也要教导。大儒,长者之臣。不过只是教导,也不能走得太近。陛下春秋正盛。做为臣子若走得近,说不定就会引起祸事。徐夫人孤身在京,想攀权附贵之心可以理解,然而她是前蜀主的妃子,若与皇子走得太近,也不大好,这是微臣的看法。那天微臣略规劝了一下,劝得隐晦。”

赵匡胤默默无言,不知道在想什么心事。

群臣一行继续往前走。李崇矩问:“当真那种火车能造出来?”

“能,但不仅是火车的技术,还有铁路的技术,铺铁轨技术不难,仅是铁轨用铁量也能承受,然而一路过去,有许多山川河流,那非是白玉桥,载重量不大。那是承受一万石重量的铁桥。还有行驶的震动力,这个桥用铁量大,技术更是难题。再者就是大山,小山可以建燧洞。大山想建燧洞不大可能,必须将它生生炸出一条道路。甚至用八字铁路拉。国家没有那么多钱帛,其技术难度更是无法想像。特别向河北去。非是往京兆府方向去的河流,并不是很宽广。若是在黄河上架铁桥……”宋九摇了摇头。这个桥就不是白玉桥了。

“那还不是空想?”

“怎能是空想呢,若是课铁量跟上去。达到一亿斤,各种技术也跟上去,成本下降,国家收入增加,它还能是空想吗?虽然建设会用掉许多钱帛,若是全国有数条铁路,兵力与物资可以短时间到达四面八方。国家将会变得如何的稳定?特别是未来用兵北方。”

但宋九心中很悲观。

它的意外因素很多,第一个物格学能不能发扬光大,若是干不过儒学,成为邪门歪道,说不定传播到西方,反而造成灾难提前降临。

第二是宋朝的外患,若不将西北党项人解决,幽云十六州收复回来,只要宋徽宗在世,依然能让游牧民族将宋朝干掉。变革就不能到来。

第三是粮食产量问题,现在整个宋朝,包括北汉南汉吴越与南唐的户数也不过三百万来万,包括人口最稠密的南唐也不过六十几万户,一百来年后就是两千多万户,增涨了七八倍。若再过一百年,增涨三倍没有问题的,那就是六千多万户。一旦宋朝出现了这么多百姓,不用对付外敌,自己儿就乱了。引进杂粮都解决不了问题。

但不是没有希望,这一切正是宋九。实际学舍办起来后,进步最大的不是学子,而是宋九,他正在慢慢适应用这时代的生产力与技术,与前世所记忆的知识结合,将许多事物一步步演变出来。并且不是走弯路的那种演变。就是帮手太少,帮手有,要多少有多少,但真正管用的帮手一个也没有,包括他的二十一个亲传弟子。

毕业考结束。

这次考试严格得多,两个博士那边开后门,宋九这边却守住了关口,学子出去,主要还是算术与会计,少量物格学知识,以使他们提高认识。至于经义与明律也不是很重要,两个博士开后门宋九也不在意。

但宋九一守,许多学子没有合格,二年级四十人,有十二人不合格,包括三名亲传弟子,其中有七人必须要留级。一百五十名一年级学子,有四十六人不合格,其中有三十二人必须要留级。

成绩发下来,一片哀号。

宋九笑了笑,让那些留级的学生站出来,对他们说:“留级不是丑事,磨得越长你们对知识越熟练。再学一年,然后升级,你们又会超过其他人。书院若是建设好了,还有四年级五年级的学子,无论你们资质多好,十之八九中途还会有一个留级过程。决定留下的学子不用说了,想走出去的学子,既然留级必须留下,否则我是害了你们。请相信我的话,别人会有各种用心,但我不会害你们。并且自此以后只有毕业证,没有结业证。书院建造起来,规矩还会更严。”

有十八个学子面露难色,他们想出去是因为家境,但现在留级了,家中等着钱用。这如何是好?

宋九又说道:“你们中间一些人勿要为难,既然留下,明年还有工程,你们会帮上忙,我也会向你们发放补贴,一月一缗钱,补补家用。先熬一熬,就这一年。但这个时间也不长。书院成立起来,学子招得更多。那是真正为国家而招,我补贴学子,就成了向朝廷的人收买人心。这一年多时光……大家好好珍惜吧。”

一留,于是只放出来六十九名学子。二年级的学子一个未放,其中三十三人升入三年级,余下七人与升级的五十名学子并入第三学期二年级班。三十二学子继续呆在一年级班。

然后给朝廷挑选五十人,余下十九名学子放出来供各个商贾大户瓜分。

许多来请人的管事同样一片哀号,十九人哪里够?外面几乎抢破了头,这与宋九无关。分分合合。第二年宋九心情要好得多。最终这些学子基本都要走出去的。而且这一批学子因为处理了许多事务,得到操练,也胜过第一批学子的素质。

宋九开始招收第三批学子,先考核二年级学子,层层考核,通过三关者,冬月初八来学舍进行终考,最终决定录取二年级人数。这个不是学舍内问留级或升级,而是面向整个京城。甚至外州外县通过宋九那套教材自学的学子。招生面极广,但结果不会太乐观。

先前考核交给五个先生与几名学子把关。

宋九准备上朝。

这让宋九很不习惯。

看了三遍开元礼,别以为自己没有仇敌,以自己的年龄担任这个职务。眼红大臣还会有的,到时候早朝出现失误,就等着挨批吧。甚至还请教了一些衙内。总算弄清楚了一些。一般早朝是寅之交卯即应召觐,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五点钟左右。因为用漏壶计时。会出现一些失误,只要不相差十分钟左右时间。都不会有责任。也就是可能在五点钟不到就要觐见皇上。皇上若是守规矩,是五更三点出来见臣子,大约在五点十二分时间左右。

中间要等十几分钟,但必须在五点钟就要到待漏院,因为漏壶会出现误差,时间还要更早,否则就会悲催。一般大朝会皇上不会缺席的,然而皇上若不出来见臣,太监出来宣旨,大臣谢恩,只好乖乖退下,各自回各自的部司当值。或者皇帝不守时,听说赵匡胤是喜欢这样做,有时候天不亮大臣们就在等,晚上两三点,三四点(一点二十四分钟,一刻14.4分钟)是很正常的事。

等十二分钟很快的,若是等一个小时,大家也不能有怨言,于是大家就在待漏院里侃大山。

然而这还不是悲催的,若是起得早,或者看错了时间,待漏院还不会放人,于是站在外面等候,特别是冬天里,最早来的那个官员站在寒风里,黑灯瞎火的,会十分地不好受。

宋九不算懒,来到这时代,事情多了,晚上睡得香,慢慢也养成早起早睡的好习惯。然而是五更时入待漏院,宋九哪里习惯。

三十那天晚上,宋九央请玉苹与翠儿轮值,必须到时候将自己叫醒,不然一觉睡到五更二点起来,那完蛋了。再穿穿朝服,洗梳,然后到大殿里等挨庭杖吧。

早早睡下,又睡不着,朦胧间似是快到三更才入睡。

刚睡没一会,玉苹过来将他叫醒,她与翠儿一道起来,也烧好了洗脸水,宋九匆匆忙忙地洗脸刷牙,睡意惺忪地问:“现在什么时间了。”

玉苹看着沙漏说道:“四更三点了(四点十二分)。”

还有四十几分钟,宋九不敢耽搁,骑着大黑往皇城方向跑。

没有迟到,但也没有早来,大多数大臣来了,看到宋九到来,一个个鸦雀无声。宋九拱了拱:“见过各位前辈。”

有人善意一笑,有人默不作声,楚昭辅将他拉过来,说道:“宋九,这边是三司官员。老夫给你介绍。”

三司能上早朝的官员也不多,四十几人。没有设三司副使,也就是三司使,包括自己在内两名三司判官,三部正副使以及判官,一些监督查账的部司司官。下面还有,孔目官,各案司,勾押官,勾覆官等,但这些官员只能参加大朝会,没有资格参加起居朝。接下还有更多的,都是更低层的小官僚与各司案的小吏。无论是什么朝会,与他们无关了。

宋九一一行礼,然后说道:“看到各位年高望重,晚辈这个官做得心里面不踏实啊,楚司使,要么你今天过后弹劾我一窃不通,请求陛下将我这个官职拿掉,或者贬一贬,就象武前辈,做一个勾覆官也行哪,查账我最拿长。”

本来许多大臣也不大开心的,听到这里,终于一起笑了起来。刘温叟愠怒地说:“这是朝会,你别在哪里耍猴,否则老夫定会弹劾你。”

“刘中丞,我说的是实际话,这不能弹劾,要么你弹劾我吧,让陛下早早贬我的官。”

“真让老夫弹劾你,老夫会建议陛下将你贬往规矩森严的某县担任主薄,让知县来磨练你的顽劣。”

“老刘,别要吓他,慢慢就会好起来。”楚昭辅说道。

宋九无奈,别人做不到,这个老刘一定能办到的。于是站在哪里扮哑巴。

陆续有几名大臣急匆匆赶来,开始将大臣们放进待漏院,还好,里面生着炭火,又有十几个煤炉,有的大臣来得早,年龄又大了,在外面冻得不行,开始伸出手在煤炉上暖手。

也没有刘温叟说得那么严重,还有一会儿,开始侃大山。宋九就听着,听了一会儿,心中差一点说道,原来都是老匹夫啊。(未完待续……)

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319章 五字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174章 嘉禾第99章 加码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279章 二敲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65章 温度第218章 夜宴(三)第338章 坦白第202章 停修第142章 又是豪赌(下)第154章 清明(上)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388章 新人第400章 未卜(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128章 雪话(上)第504章 开始了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200章 父亲(上)第37章 果子(下)第491章 狼来了第185章 钉子户第316章 脱变(下)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329章 毒狐第33章 始识第200章 父亲(上)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244章 献酒(上)第403章 铁血之路(三)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76章 卷(中)第41章 挖祖坟(下)第461章 走马灯第10章 制造标准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154章 清明(上)第389章 封禅(上)第158章 劲弩(下)第265章 折腾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342章 亲事第215章 踢第11章 师规第89章 结社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472章 驱(下)第528章 黑土地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78章 孤家寡人第256章 两知州(下)第66章 悬赏第17章 约战(下)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58章 异人奇课第65章 温度第480章 不杀第6章 金子第83章 夜郎(上)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第174章 嘉禾第306章 不杀人第321章 大江(下)第217章 夜宴(二)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215章 贺礼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266章 太狠了第514章 三忧第483章 奇葩(上)第362章 号角第3章 好戏第262章 辞戟(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17章 约战(下)第33章 始识第171章 死(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50章 火花四射第73章 南方(中)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462章 前戏(上)第134章 荒野(中)
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319章 五字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174章 嘉禾第99章 加码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279章 二敲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65章 温度第218章 夜宴(三)第338章 坦白第202章 停修第142章 又是豪赌(下)第154章 清明(上)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388章 新人第400章 未卜(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128章 雪话(上)第504章 开始了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200章 父亲(上)第37章 果子(下)第491章 狼来了第185章 钉子户第316章 脱变(下)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329章 毒狐第33章 始识第200章 父亲(上)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244章 献酒(上)第403章 铁血之路(三)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76章 卷(中)第41章 挖祖坟(下)第461章 走马灯第10章 制造标准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154章 清明(上)第389章 封禅(上)第158章 劲弩(下)第265章 折腾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342章 亲事第215章 踢第11章 师规第89章 结社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472章 驱(下)第528章 黑土地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78章 孤家寡人第256章 两知州(下)第66章 悬赏第17章 约战(下)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58章 异人奇课第65章 温度第480章 不杀第6章 金子第83章 夜郎(上)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第174章 嘉禾第306章 不杀人第321章 大江(下)第217章 夜宴(二)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215章 贺礼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266章 太狠了第514章 三忧第483章 奇葩(上)第362章 号角第3章 好戏第262章 辞戟(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17章 约战(下)第33章 始识第171章 死(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50章 火花四射第73章 南方(中)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323章 天下第一书院第462章 前戏(上)第134章 荒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