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危机

坐在下面的周仁浚长声叹气。

“周司户,你怎么啦?”宋九问道。他是潘美的部下文官,平岭南也有一些功劳,实际若非刘鋹烧掉宫殿与府库,个个都有功劳,从征到治,那一个人不是当成两个人在用的?

潘美说道:“陛下下诏以周仁浚为太子中允知琼州,以儋崖振万安四州军属矣。”

这是正四品的官,海南岛最大的大佬,恐怕也是有史以上,中原中央政权第一次公开而非以贬谪授命的朝廷官员入驻海南岛。然而周仁浚一上海南岛,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情况下,多半是老死在海南岛了。

若他是周渭还好一点,岭南人氏,周仁浚却是河南汝阳人氏。宋九道:“周知州,我陪你一道去琼州岛看一看。”

周仁浚还是不做声。

宋九又说道:“周知州,若你将琼州岛变成花园,变成钱山银海,试问朝廷能不能你一辈子呆在琼州岛?”

有两种结果,一种变得更坏,周仁浚必被调走,但结果会很惨的。另一种就是变得更好更好,朝廷看到有钱有粮有兵,再加上周仁浚得民心,隔着一道海峡,必会不放心,又能将周仁浚调回。

周仁浚眼中一亮,说道:“我需要人手。”

“你说吧,需要那些人手。”潘美道。他得力的手下文官,去了海南岛潘美也痛惜。。

周仁浚连续说出骆崇璨四个南汉官员的名字,皆是第一流的南汉良吏,骆崇璨还是宋九手下的知县,也是宋九的得力助手,精通水利,慈善爱民,宋九愕然道:“周知州,你真会挑人哪。”

周仁浚道:“我还要求一些钱帛,再调二十名学子与几十名老农过去,这是借用,宋九,琼州几十万顷方圆,由你折腾。”

潘美道:“我准了,不过你选用四名伪汉官为琼州四知州,必须奏报朝廷准许。”

“问题不大,陛下曾对宰相说遐荒烟瘴,不必别命正官,且令仁浚择伪官,因其俗治之。”

“好,那你准备要多少钱帛?”

“最少二十万缗钱帛……”周仁浚道,南方诸多良吏现在全部视钱如蜜,可这个钱与多数官员的钱不同,没有钱帛就不能开发,当成开发用的,非是往自己腰包里装,又道:“但我只要部分钱帛,其他的化成农具,以及一些火药。”

“你胃口真大。”宋九苦笑道。

“谁让琼州岛乃是落后野蛮之所,我上去最少要修几条简单的道路,还以招募一些土兵,不然我政令怎能得通?还有一些水利,将几个港口修缮一下,那一样不得花钱?”

“小九,你再挤一挤吧,仁浚说得对。”潘美又说道:“小九,莫夫人给怜儿送来一张织锦。”

说完,敬重的拿出一块广锦递给宋九。

开始让这个莫筌弄得哭笑不得,最后才听到她一些事,她与周渭分散后,还带着两个孩子,母亲劝她改嫁,莫氏说我相信官人一定能出人投地回来迎我。然后在南方苦等,一直等了二十六年,期间还将两个儿子熬出成家立业,周渭终于回来了。宋九半是敬重,半是感慨,让一群文人们将这个故事编成戏文在剧院传唱。赵匡胤不知从哪儿听说了,赐其二子官。

宋九想了想说道:“真不行,再挤挤吧。”

然后说正事:“两位将军,不如我们兵发交趾。”

“不妥,交趾太远,百姓野悍而混乱,得而也不能治也。”潘美立即拒绝。

“是不妥,虽去年陛下因为交趾称尊号大怒,派中使前去斥责,今年丁家立派使修好纳贡,不合讨伐之道。”

未伐南汉之前,宋朝也注意到这个小国家的存在,派使自海上去交趾,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用以分化南汉与交趾的关系,暗中扶持交趾壮大。宋九并不清楚。真的壮大了,丁部领统一十二使君后,即皇帝位,尊称大胜明皇帝。在华闾城建都,凿池、起宫殿、制定朝仪、置百官、采用年号、定文武僧道阶品、行十道军制等等。

潘美平定南汉后,湘兵一起送回去,无力再征南方,将此事禀报给赵匡胤,赵匡胤派中使下了一道责书:中夏之于蛮貊,犹人之有四肢也,苟心腹未安,四体庸能治乎?蕞尔交州,远在天末,唐季多难,未遑区处。今圣朝盖覆万国,太平之业,亦既成矣,俟尔至止,康乎帝躬。尔毋向隅,为我小患,俾我为绝蹯断节之计,用屠尔国,悔其焉追。

丁氏吓得魂不附体,年末得到国书,立即派使去宋都,途经岭南时还刻意向潘美谢罪。

“尹将军,他们有没有去掉皇帝称号?”

“不妥,你若想伐,请将邕西能顺利治理,我就准许你这个建议。”潘美道。

“是伐,非是占,虽派使谢罪,可其人并没有真正诚服,南人多建海船,不久将一一下水,若是派轻骑佯攻边境,伺机自海上进入内河,夏秋正是其内河河水最高的时候。”

“白藤江之战?”

“尹将军,战例不可复制,正好周知州去琼州,崖州就有天然港口,在广州以打击海盗为名艹练水军,再以打击海盗名义出海,船至崖州,先行派小船载勇士以经商为名,停泊于各个河口,一旦敌人察觉,于河口伏设尖木桩,船上勇士杀出,水军进驻。名义就是让丁部领去皇帝号,作惩戒后利用水路的优势,将其钱帛载上大小船只,不仅我朝有船,交趾也有许多渔船与商船,一想集中,返回广州。”

南汉征交趾失败,有多种原因,而且迫于国内形势,导致后来无法再征。此一时彼一时,此时岭南是潘美是尹崇珂,无论那一人指挥能力皆远远胜过刘弘艹十倍。甚至论真实指挥能力,就是狄青过来了,也未必及潘美。

想到这里,宋九忽然明白了为何后来文人丑化潘美与狄青,因为二人文武兼治,是武将,可治理上不亚于文官,他们证明了武将可以成为忠臣良吏,这可不行的,必须抹黑……

想想这些士大夫的样子,宋九无语。

二人听出来了,宋九意思是做强盗的活计,十分心动。

事实他们也没有将交趾放在眼中,只不过无兵无钱,占下来又不大容易治,所以二人对交趾一直不感兴趣。最悲催的宋朝伐国之战几位主将皆没有捞到好下场,也打消了武将们开疆拓土的信心。

然而抢一回就走,又给了警戒,还是能做得的。

剩下的无关宋九的事,潘尹二人开始商议,宋九想插嘴也插不上去。

周仁浚也没有反对,无论是武将或文臣,此时宋朝南下的数名大将臣子,皆是好战分子。所以二万多蛮兵居然攻不下一个邕州城,范昱也是好战分子!

这也要精心准备的。

水军要艹练,情报工作要准备好。当然,条件不准许,还是不能出兵。

宋九与周仁浚一道去了海南岛,对于周仁浚一行,宋九看得更重,南方让人害怕了,更不要说海外的岛屿。若是周仁浚做得好,那可能是一个重大政策变动的前兆……

兵行诡道,广南在暗中准备,但外表看不出任何迹象。

黄河再度出事,还是澶州。原因很简单,宋九那个模型就能看出来,澶州地形低,而黄河两端地形都比较高,往东是在诸山区里穿行的,因此多从这里决堤。也就是黄河自己儿要找更好的出海口,它只能从澶州找,一路向大名府沧州而行,都是地势比较低的地方。

并且这一年雨汛来得早,五月就到来了,大雨下个不停。赵匡胤苦逼的派曹翰发五万民夫前去塞堤。宋九说了原理,但赵匡胤疑神疑鬼,问诸宰相道:“霖雨不止,朕曰夜焦劳,不知所措,难道是时政有所失?”

赵普只好说道:“陛下临御以来,忧勤庶务,有弊必去,闻善必行,至于苦雨为灾,是臣等失职。”

赵匡胤沉默一会,说道:“朕思之,恐是后宫幽闭者众,昨天命令查后宫,太监宫女共三百八十余人,于是告谕他们愿意回家的,说出理由与情言,得到一百五十几人,朕厚赐遣其回家。”

赵普等臣称善。

也就是这一择后宫仅有二百三十几名太监与宫女。

宋朝皇宫不大,可终是皇宫,这么大的地方要有太监传旨,要打扫卫生,要洗衣做饭,要准备宫宴,虽然说宫女与太监不人道,但这个数量少得不能再少。

算是仁政,作为大一统王朝后宫就这些个太监宫女,可以说是破了记录。但前面遣送,后面黄河又决于大名府,河南河北诸州皆大水,没有遭受河决之苦,然而全部出现严重内涝。

赵匡胤又胡思乱想,难道朕做得不好吗,于是下诏禁广南百姓采海珠,不管是民用或官用,都不准采,会死很多人的。

然后前面诏书一下,黄河又决于阳武县,上汴水决于郑州,下汴水决于宋州。

赵匡义悄声道:“皇兄,去看看那个模型吧。”

不能往老天上想,不能越施仁政,老天越生气,没这个道理儿。

二人带到中书,赵普也为黄河头痛,他是宰相,一有灾任务更重,为这个黄河召宋九来商议过四次。宋九未说什么,但让小吏陆续又送了几个模型过来,第一个模型是黄河自澶州改道进入沧州,第二个模型是河北地势抬高后,由黄入济,第三个模型是将济水与大野泽糟蹋的差不多了,由开封东部进入淮河。

模型放在中书问题不大,可真的出现了,那怕出现一次,都会是天大的灾场。

赵匡胤看着这个模型问:“则平,至今无良策?”

“老臣想不出来,若分流卸洪,河水缓慢,泥沙沉淀更厉害,危害比现在更烈。或者减缓泥沙,陛下,让能陕西百姓不耕不种吗?”

赵匡胤也揉脑袋,他觉得唐朝很不好,留下一大堆烂摊子给他,例如武将专权,例如这个黄河。

两人从中书走出来,赵匡义道:“皇兄,新水泥出来,下诏鼓励百姓使用砖石建房吧,它们同样漂亮而华丽,费用虽略贵一点,但不象木房容易起火。皇兄可以做一个表率,于宫中用砖石修一个宫殿。再者,鼓励百姓用石炭与蜂窝煤。再问询宋九,问他那些养殖场如何。那么黄河上游诸水泥沙能部分缓解。否则仅是赈灾费用,国家就支付不起。”

办法是好办法,但赵匡胤迟疑了一会道:“以后再议。”

赵匡义想到赵普的木材生意,没有再说,又华丽的消失不见了。

曹翰塞好黄河决口。

但动用那么多民夫,以及那么多灾民嗷嗷待哺,大问题来了。

去年就在救灾,今天救灾规模更大,主要国家又想宽税,宽税税粮就会减少,楚昭辅前来禀报:“陛下,北方诸仓只能供给到明年二月,请陛下将让诸禁兵返回故乡就食,再让官兵将所有民船一起集中,到江淮去调粮,不然明年春天……”

还能熬半年,若是往年,半年时间也不要紧,有一个秋收。

今年半年时间那可致命的,江淮虽好起来,但非是国家粮税的重点对象,河南河北与山东依然比江淮税粮多。然而北方全部遭到了涝灾,秋后不是征粮,而是送粮食去。也就是江淮税粮仅能满足百姓百姓的救济粮食。然后到了明年二月,全京城近百万军民一起喝西北风了。(未完待续。)

第481章 等的人第461章 走马灯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52章 比较(上)第56章 可怜的老师(上)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491章 狼来了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412章 铁血之路(十二)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325章 拜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113章 教材(上)第198章 插钗第450章 良机第167章 镜子(中)第46章 正八品第316章 脱变(下)第199章 牛(下)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483章 奇葩(上)第378章 惊弓之鸟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160章 提亲(上)第130章 诘问(上)第294章 小鱼(下)第202章 停修第216章 夜宴(一)第115章 流民(上)第242章 抚桑第265章 折腾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78章 孤家寡人第181章 功名(上)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10章 制造标准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284章 春闱(下)第182章 功名(下)第463章 前戏(中)第191章 女人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317章 学问第120章 变化(中)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71章 神奇(下)第137章 对峙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504章 开始了第236章 三槐王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418章 荒诞(上)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19章 分岐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184章 求实(下)第180章 开业(下)第424章 定(下)第80章 **(上)第17章 约战(下)第510章 胶着第167章 镜子(中)第220章 夜宴(五)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140章 奸细第131章 诘问(下)第177章 夜探第159章 核心第403章 铁血之路(三)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250章 暖冬(中)第378章 惊弓之鸟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497章 咸平军第188章 立必行第474章 背嵬第165章 有约第332章 入相(上)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221章 夜宴(六)第158章 劲弩(下)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12章 从此醉(上)第188章 立必行第422章 定(上)第143章 事了(上)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6章 金子第356章 无敌第307章 不杀人(下)
第481章 等的人第461章 走马灯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52章 比较(上)第56章 可怜的老师(上)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491章 狼来了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412章 铁血之路(十二)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325章 拜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113章 教材(上)第198章 插钗第450章 良机第167章 镜子(中)第46章 正八品第316章 脱变(下)第199章 牛(下)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483章 奇葩(上)第378章 惊弓之鸟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160章 提亲(上)第130章 诘问(上)第294章 小鱼(下)第202章 停修第216章 夜宴(一)第115章 流民(上)第242章 抚桑第265章 折腾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78章 孤家寡人第181章 功名(上)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10章 制造标准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284章 春闱(下)第182章 功名(下)第463章 前戏(中)第191章 女人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317章 学问第120章 变化(中)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71章 神奇(下)第137章 对峙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504章 开始了第236章 三槐王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418章 荒诞(上)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19章 分岐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184章 求实(下)第180章 开业(下)第424章 定(下)第80章 **(上)第17章 约战(下)第510章 胶着第167章 镜子(中)第220章 夜宴(五)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140章 奸细第131章 诘问(下)第177章 夜探第159章 核心第403章 铁血之路(三)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250章 暖冬(中)第378章 惊弓之鸟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497章 咸平军第188章 立必行第474章 背嵬第165章 有约第332章 入相(上)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221章 夜宴(六)第158章 劲弩(下)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12章 从此醉(上)第188章 立必行第422章 定(上)第143章 事了(上)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6章 金子第356章 无敌第307章 不杀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