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三槐王

他终于算出来。.

宋九一笑道:“是啊,培养一个学子成本有可能达到六七百缗钱,甚至更多。书院建设不提,以后一年费用也将是巨大数字。但吕相公,不用多,只要一年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人才,这个人才能为国家带来多少回报?”

还怕吕馀庆没反应过来,又说道:“没有付出,那有回报,就象河洲撒下多少钱,先是撒,后就有了回报。但若不撒这个钱帛,如何能有回报?它的回报又岂是河洲相比,那是百倍千倍,甚至一个更强更富的国家。”

赵匡胤一笑。

“陛下,微臣说过善户,何谓善户义士,舍己救人是谓义士,平时在家乡积善行德,推广教育,修桥铺路,赈灾救贫,抚恤孤寡老弱,是谓善户。微臣第一次为筹集善款,便派人放出风声,捐款多者为善户,有人前来捐了几百缗钱,想得一个名额,微臣便对他说,以后高学学子名为学子,实为先生,这些学子放出去一年各商家会出多少薪酬,想要留住他们一年给五百贯钱不多吧,以后将要留下两百人。算算这得花多钱少。还有学子吃穿住用补贴,以及课本,笔墨纸砚,试验费用,现在河洲是种种建设,发放一些钱帛,以后没有了,全部是补贴,这一年要花多少钱。一年只能出现两百几十人,摊下来一个成本会有多少钱帛?几百缗钱买一个善户,好洗洗回家睡觉了。”

“宋九,你太损了。”赵匡胤笑骂道。

“是啊,名额有限,虽以募捐为主,也要看人,明年还会有一批,后年就不可以了,必须是真正的善户。”

“宋九,为何修建寺观不在其内?”

“陛下,佛在心头坐,想拜佛,象陛下一样,在前线战斗,依然不停地下达诏书,救治百姓。这才是佛,才是有了佛。现在国家土地不紧张,未来我朝必然大治,大治结果就是人口会很快稠密起来,土地必然紧张,又何必修建更多寺观?反正我不赞成。”

“你也修了一寺。”

“陛下,那是微臣修的,只是一个小寺,和尚微臣来挑选,若不是真和尚,微臣马上让他卷铺盖走人。”

赵匡胤不语。

宋九讲的这个问题也很现实,非是佛法不好,关健是有些和尚不是真和尚。

又到处看了看。

很满意,不是满意,而是觉得奢侈,不知道史上有没有这样奢侈的书院。然后走出书院,河洲变化之大,让他快认不出来。看着这些建筑,他喃喃道:“居然真变出来。”

不但变出来,而且年年在分钱。

赵普说道:“据老臣所知,仅是河洲现在若包朝廷投入在内,现在就花掉了近一百六十万缗钱,是唐朝上阳宫的五倍多。”

赵匡胤没有作声。

是花掉了这么多钱,可有的钱是必须花的,例如码头,而且朝廷在里面花的钱很少,非是很少,仅是去年一年税务就达到了三十多万缗钱,远远地超过他的想像。一旦河洲全部竣工,还不知道会达到多少。忽然他明白赵普为何对宋九反感了。宋九在纳税,赵普自己那个生意也就算了,他儿子也一文钱没有纳。

想到这里,心中隐隐有些不悦,二弟这段时间十分猖獗,让他打压打压,还要用他来对付一些武将,削弱各节度使的权利,以防安史之乱在宋朝也会发生。

这种缄默就是一个态度。赵普自觉地闭上嘴巴。

赵匡胤在巡视,这一回要好得多,除了白玉桥一带过于狭窄外,余下皆四通八达。人群能分散得开。然后来到广场,看了上面的大字,宋九求自己书写,自己未同意,于是让梁周翰书写。快乐岛,确实也能称为快乐岛,刚才自己远远地就听到无数笑声。有的孩子笑得天真无邪,因为自己来了要避道,笑声才中断的。然后他又看着那几十只食铁兽,也许这就是快乐。

说道:“河洲种种,权当朕一种尝试,各位,若无十恶不赦大罪,就勿要进谏了。”

“喏,”他身后几十位重臣同时答道。

实际不快活的人少,多数人未必赞成,也未必反对,一是庞大的税务,二是种种技术,三是更多的人才,这三者朝廷都需要。

有的人看着河北,又看着赵普。

不但赵匡胤会意,他们也会意。可问题在于赵承宗他们不大好交税,他们一交,连赵普也要交。赵普舍得吗?还有一些良心比较好的官员,隐隐看到这是一种新思路。前朝前代史书多是记载,说种种灭亡原因,归根到底还是贫富分化,朝廷又要从贫者身上征税。若是将税务转移再转移呢。可一想又觉得茫然。

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因,那就是利润。

若赵承宗他们有这个利润,恐怕也舍得纳税。

这是一个假设,能不能纳,不得而知。

……

几天后,赵匡胤下了一道诏书,让王祜权知大名府,对他说:“大名府,卿之故乡,古人说所谓昼锦返乡者。”

王祜感谢地伏下说道:“陛下,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圣恩。”

赵匡胤压低声音说道:“王卿,有人密报符彦卿在大名府有反举,你替朕好好察看,朕当以宰相待之。”

“喏,”王祜神情严肃地说道。不能说不可能,五代谋反的大将多如海去,一旦符彦卿谋反,以他的威望,宋朝又将是一个浩劫降临。但他不是一个傻子,走在回家的路上越想越觉得此事不对头。

他家人正在收拾行李,儿子王旦说道:“父亲大人,孩儿想去书院。”

“不妥,随我一道赴任,书院绝对不能去。”

“为何?”

“你不懂。”

他妻子不解,丈夫四处奔波,从东到西,儿子总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进太学,能进吗,哪儿整乱了,只能进书院。

“书院是朝廷的还是宋九的?”

“现在是朝廷的。”

“错矣,还是宋九的。他个人印记太浓厚。实际他成就了书院学子,也害了书院学子。否则这些学子早就有更多人进入仕途。甚至还害了他自己,不然他会升得更快。不过他也不大乎,”王祜苦笑道,说不定不升官,这小子反而会很开心。他与常人想法不同,就不能用常人心态看待他。

“妾身明白了,你是说旦儿一旦进去,以后反而不大好做官。”

“还是多读书,考进士吧。以我儿资质,进士又何其之难?”

老子不让去,小王旦不敢作声。王祜坐在家中,宰相他是想的,这个宰相未必是赵普的位子,也包括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副使,但也不错了。身为宰相,必然荣载史册。可这件事整个不对头。

朝廷择大名府官,上月就开始在商议,说是符彦卿镇大名十余年,委政务于牙校刘思遇,刘思遇贪而黠,招权黩货,军府久不治,必须择官代之。于是朝廷用了自己代之。

但为什么冒出来谋反?

要知道皇上能顺利做成皇帝,也要谢谢两人,一是张永德,二是符彦卿。张永德不用说了,赵匡胤做为他手下头号战将,十分器重。起初赵匡胤出身微寒,十分穷困,张永德凡是自己所有的好玩资用,子女玉帛,任赵匡胤择取。不仅奉养着赵匡胤,还给他介绍了一些禁军朋友。是不能叙功的,一旦叙功,张永德才是宋朝头号功臣。

符彦卿不是张永德,但与张永德有关。皇袍加身前夕,除了张永德,还有一人,符彦卿,此人更重要,他两个女儿皆是柴荣皇后。因此赵匡胤想与他联亲,非是为他自己,他正好娶了王饶的女儿。而是为了他二弟,二弟妻子尹氏去世,于是替二弟向符彦卿求娶符彦卿的小女儿。虽那时赵匡胤是点检使,可身世太寒薄。说句不好听的,还不及宋九求潘美的女儿。这时张永德做保。另一个问题又来了,赵家没钱。赵匡义变不出钱来,于是张永德又拿出几万缗钱做聘礼,这才将符彦卿小女儿下嫁给赵匡义。是下嫁,两者地位差距太大。

由此赵匡胤铺平了最后一条路。

不久皇袍加身。

这一想终于想明白符彦卿动态,非是符彦卿不作为,他不能作为,那怕石守信能作为,他都不好作为。身份使然!这才装糊涂,将政务委与牙将避嫌,乃避嫌也。

再说符彦卿不作为是很长时间的事,为何这段时间冒出来争议?于是往下想,将这几个月事情一一回顾,隐隐地他看到了真相。又想到了宋九与石汉卿争执起来,赵普不悦。由是又想到了张琼。

然后再想,又想到了赵普生病,以及许多官员附从赵匡义。

秋风飒爽,吹得槐树叶沙沙作响,他默默地看着庭前三棵槐树黄叶纷纷落下,终于想出一个可怕的真相。

不作为没事,大不了拿掉官职,与石守信他们做伴。他们都是前朝的重将,皇上这样做,能理解,而且没有流血牺牲,没有杀人,算是善待。

然而不能谋反。

这是赵普想借自己的手干掉符彦卿哪。不但要干掉符彦卿,接下来呢,干掉了赵匡义老岳父,赵匡义高兴吗。那么早晚就要借刀杀人,让皇上杀死皇弟……

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360章 小把戏第215章 踢第503章 遗言第179章 开业(中)第19章 分岐第281章 可怕的误会(中)第462章 前戏(上)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315章 脱变(上)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422章 定(上)第463章 前戏(中)第236章 三槐王第309章 硕麦(中)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第65章 温度第236章 三槐王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159章 核心第485章 南方(上)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364章 弃子(下)第89章 结社第127章 庙还小第259章 枪杆子第319章 五字第201章 父亲(下)第257章 神仙第499章 示弱第483章 奇葩(上)第244章 献酒(上)第62章 我的地盘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452章 西北最强第519章 病第148章 背后(上)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473章 真相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101章 宇文恺第131章 诘问(下)第452章 西北最强第189章 强上了第364章 弃子(下)第343章 矫正(上)第473章 真相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315章 脱变(上)第158章 劲弩(下)第257章 神仙第123章 两重天(上)第61章 爱因斯坦第148章 背后(上)第521章 无耻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99章 加码第204章 老韩第86章 巡察(上)第423章 定(中)第211章 思念第285章 论语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392章 打脸(下)第17章 约战(下)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189章 强上了第93章 两道诏书第349章 王气第169章 寒瓜第343章 矫正(上)第217章 夜宴(二)第298章 飞虹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252章 宝宝第276章 良臣第120章 变化(中)第131章 诘问(下)第75章 卷(上)第88章 神灵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419章 荒诞(下)第428章 乌鸦嘴(上)第261章 保护(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362章 号角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472章 驱(下)第60章 关健第369章 拓跋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361章 黑辽河
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478章 干嘛不站队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360章 小把戏第215章 踢第503章 遗言第179章 开业(中)第19章 分岐第281章 可怕的误会(中)第462章 前戏(上)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315章 脱变(上)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422章 定(上)第463章 前戏(中)第236章 三槐王第309章 硕麦(中)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第65章 温度第236章 三槐王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159章 核心第485章 南方(上)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364章 弃子(下)第89章 结社第127章 庙还小第259章 枪杆子第319章 五字第201章 父亲(下)第257章 神仙第499章 示弱第483章 奇葩(上)第244章 献酒(上)第62章 我的地盘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452章 西北最强第519章 病第148章 背后(上)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473章 真相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101章 宇文恺第131章 诘问(下)第452章 西北最强第189章 强上了第364章 弃子(下)第343章 矫正(上)第473章 真相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315章 脱变(上)第158章 劲弩(下)第257章 神仙第123章 两重天(上)第61章 爱因斯坦第148章 背后(上)第521章 无耻第445章 高处不胜寒(下)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99章 加码第204章 老韩第86章 巡察(上)第423章 定(中)第211章 思念第285章 论语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392章 打脸(下)第17章 约战(下)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189章 强上了第93章 两道诏书第349章 王气第169章 寒瓜第343章 矫正(上)第217章 夜宴(二)第298章 飞虹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252章 宝宝第276章 良臣第120章 变化(中)第131章 诘问(下)第75章 卷(上)第88章 神灵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419章 荒诞(下)第428章 乌鸦嘴(上)第261章 保护(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362章 号角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472章 驱(下)第60章 关健第369章 拓跋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361章 黑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