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保护(下)

“继续说!”赵匡胤很不悦地道。难道连自己身边太监也要替赵普说话吗?

但他“误会”了王继恩。

王继恩说道:“河北种种纠纷还是因为劳力问题,开始时劳力紧张,多数劳力去了河洲,河北劳力紧张,为了约束,造成一些不好的事。现在情况渐渐扭转,不似从前,宋平家的惨案,还是那个管事贪色所至。”

赵匡胤额首。

这才是禀报,他是自己身边的人,要站在朝廷角度说话,不能挟带其他想法进去。

王继恩又说道:“然而二大王略有些弱,陛下下诏捉拿罗管事弃市,二大王前去捉拿,罗管事嘴中污言秽语,对赵相公多有不敬,让二大王强行下令射杀。而且街坊多有传言,说此案与赵衙内无关,仅是赵衙内手下犯了错,倒是以罪勒归私第,不胜忿恚,借机将事态扩大,不然一个妇人怎能知道他的府第,到他府上喊冤鸣苦?奴婢斗胆说一句,二大王不行哪,再寻一人,才符合朝廷平衡之道。”

“寻谁?”

“薛相公,李相公……”

“别瞎扯,给朕添乱了,”赵匡胤道,连弟弟都斗不过赵普,薛居正李崇矩他们更不行。然后坐下来沉思,看到弟弟是吓坏了,最简单的道理,京城种种传言,显然是赵普派人散发的,来抹去宋平一家惨案的影响,若是以前,弟弟能放过这个机会么?赵普能散发谣传,弟弟也能散发。看来二弟是想做一个太平王。不想招惹赵普。

宋九想问题简单,大不了两个人都不用。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然而赵匡胤压根就没有想过,以至后来局势那么凶险。他想的仍是起用赵匡美。

成长不同,想法不同。

他非是李世民刘邦与刘秀,生生打出来的天下,因此敢用人。他也非是杨坚,未篡国之前,杨坚权倾天下多年,胸有成竹。柴氏江山他在里面扮演的功劳并不多,而在皇袍加身之前,才刚刚升为点检使。资历不足,声望不足,再加上前代种种,让他对别人一直信心不足。

做了天子之后,想要了解外面情况,一是奏折,天知道里面有多少水份。二是石汉卿与王继恩这样亲信禀报打探,同样也有很多水分。因此外面必须有亲近的人把持国政。何谓亲近之的,赵普。赵匡义,除了他们还能有谁,赵匡美,太小了。不行。因此只能在他们两人之间玩一种平衡游戏。总之,这种小心与不自信有好有坏,那就是逼着他施行种种仁政。使国家安宁,即便征伐过程也是小心翼翼。宁肯慢一点,也不能大踏步前进。以防意外发生。还有,就是对武将的矫枉过正,在二赵之间玩平衡……

前期确实需要这种平衡,没宋九想得那么简单。

然而平灭南汉过后,二十几员重将死的死,收权的收权,有没有这个必要,天知道呢……除非宋九能力再强一点,直接影响到赵匡胤,然后再斗倒二赵……好艰巨的任务哦。

赵匡胤于是盯着地图看。

他认为赵普与弟弟反正在京城,自己眼皮子底下,蹦不出一个天来。因此想着岭南,潘美南下,有大功,也有大过,于是不赏也不罚。

不过问题不仅于此,潘美军事能力很强悍的,他在岭南可非是刘鋹在岭南,兵力虽少一点,然而岭南离京城太远,又隔着南唐与吴越福建,只有湖南一条路,湖南原来属于谁治理的?以及蛮人,秦再雄还是宋九的干哥哥。

而且北方兵士未经磨练,能不能适应南方的气候?

不赏不罚可以,潘美他们也知道原因,但不能让他们后院出事,那会让他们寒心的。万一逼急了,什么都有可能。想到这里,他问道:“你去了岭南,说一说你的看法。”

王继恩咯咯笑了起来,道:“陛下,潘将军与尹将军都傻了眼睛,还是奴婢喝醒他们的。”

“你不懂,”赵匡胤也得意地大笑,南下潘美是主帅,是头号功臣,不能让尹崇珂凌驾于上,那又让潘美寒心。于是让他们并列,用这招一作惩戒,二做掣肘,潘美就不会有其他想法。自己这步棋是一着妙棋,管他几个知州,若允许,三个知州也行哪。

“是,以奴婢之见,南方最重要的人乃是宋九,奴婢所过之处,无数百姓闻听奴婢是中使,一起伏下山呼圣天子,奴婢想,恐怕京城百姓也不会象岭南百姓对陛下忠心,纵不如之,也不会出现巴蜀那种乱象。这中间宋九乃是头号功臣。不过他也是头号罪人,陛下用他为都监,就是监督三军的,马迳山一战,刘鋹请降,他未及时进劝,听任自己丈人强行出战,那时,他没有看到即将倒下数千汉兵,而是看到的是他家中的美娇娘,不然何来那把火。”

“什么美娇娘,瞎扯八道,”不过赵匡胤显然很快乐,私下里他也喜欢与太监或者一些亲近大臣瞎说八道,甚至听一些八卦。又说道:“你啊,也是一个欺负怕硬的主,不敢得罪赵普,连潘美也不敢得罪。此失非与宋九有关,他还年青,在磨勘期,主要是潘美缺少了决断。”

“奴婢不懂。”

“你是朕的人,以后说话在有些骨气。”

“是,是。”

“不管怎么说,宋九这次在岭南动静不小,他欲要将功折罪,不能让他寒心了。赵普手伸得太长,但他说得也有道理,无学子指导,恐怕不行。这件事由你来主持,勿要让赵普接近那些学子,更不要让人逼迫那些学子。你对这些学子说,书院是朕的书院,没有朕之命令。任何人不得调动,堂帖也不行。再一件事。你去宋九家,向玉苹将那些卷宗要来。朕要看看是那些官吏想要献媚。”

“喏。”王继恩走出皇宫,抹了一把汗,好不容易才将二大王委托的事办好了。不然河洲早晚让赵普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下一根。但想要弄倒这个赵则平,还要费更多的苦心。

他是带着皇上的旨意来的,几个学子不得不同意。

秦娃子他们也隐隐感到朝堂局势的凶险。这时,他们皆看着南方。这一刻,他们很盼望宋九回来,那才是书院的依靠。

王继恩又向玉苹要到那份卷宗,带回宫中。

赵匡胤打开一看。那还不清楚吧,立即下了一份制书,六个知县,十几个小吏全部罢免,其中七个小吏直接发配牢城。又来到高家,对燕国公主说道:“二姐,这样你该放心了吧。”

接着又赐二弟十四把门戟。这个物事形状很象戏文里的方天画戟,天子宫殿门、国学、文宣王庙、武成王庙、各州公府、贵官私第等门口都设门戟,以示隆重。但数量各有定数。因为宋朝此时多执行开元礼,所以多是开元天宝规矩。最多的是二十把戟,庙社门(祭拜本朝前任皇帝或者皇上父亲祖父的太庙门口)与宫殿门口各悬二十把戟。

东宫门口是十八把。嗣王郡王,若上柱国、柱国带职事二品。散官光禄大夫已上,镇国大将军已上,各同职事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护。门十四戟;上柱国、柱国带职事三品,上护军带职事二品。若中都督、上州、上都护,门十二戟;国公及上护军带职事三品,若下都督、中下州,门各十戟,并官给。

也就是做大臣的,最多十四把。太子不能算,那是半个人君。

但它贵就贵在不常设,非是嗣王或上柱国肯定就有的,例如赵普的门口,一把戟也没有。只有得到皇上肯定的大臣门口才可以设戟,因此在唐朝,有大臣请戟,张介然说我三品官了,可以立戟,请皇上恩准,唐玄宗准了,还准他在家乡故宅门口立戟。

宋朝立国,国公如走狗,但立戟的人家几乎一个没有。

意思是二弟,大哥还是对你信任的,可他根本不了解现在的弟弟。河洲财政太重要了,而且他比赵匡胤更了解宋九,赵匡胤要用赵普,他也要有用的人,包括宰辅,能用的人不少,但适合宰辅的人并不多,选来选去,只有宋九一个!当然,他不会说的,说出来估计能将这小子吓死。所以他才隐秘地动用了一个关健棋子。

河洲保住了,宋九也保住,给再多戟也不管用,继续装死。

赵普这时候确实糊涂了,也太贪婪了,以至他的堂帖比诏书还要管用,下面许多官员宁肯执行他的堂帖,也不愿执行诏书。在赵匡胤手中这么干,在史上赵匡义手中还这么干,可迅速让赵匡义解决掉了,然后做乖孙子。

这一年京城上安始终飘荡着一份不安的气息。

老百姓没有察觉。

甚至许多官员认为赵匡义息菜了。

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下,刘鋹押到京城。赵匡胤派吕馀庆问焚府库之罪,吕馀庆也是又好气又好笑,几个伐国大臣先后悲催,本指望这次潘美南下终于有一个好结局,没想到又出了这档子事。他问,刘鋹就答:“我也不知,是龚澄枢他们要求做的。”

赵匡胤又派中使问龚澄枢,李托与薛崇誉,几个太监大臣推三赖四,这是南汉谏议大夫王珪看着李托说道:“昔在广州,机务皆是你们所专,火又自内中起,你们欲推过何人?”

他也急了,换自己是宋朝皇帝也会动怒啊,那是多少钱帛?想一想那些宫殿里的金山银海,玉岭珠河,能不动怒吗。这个责任不能担,一担准得死。中使是宫中的太监,一句已经清楚,宋九当时急了,他也急了,想一想皇上为了国库与内库多一些钱帛出来,省吃俭用,那一年能省出多少钱?这一把火得够皇上省一千年的。气愤之下,先唾其面,然后越想越愤怒,赵匡胤熬,连带着他们也跟着熬,上去伸手一个个大耳光子抽过去。龚澄枢一看动武力了,没办法,个个承认,将事情经过逐一交待。但损失了多少钱,那一个人都没办法计算出来。

赵匡胤也愤怒,用帛系鋹及其官属,这是好听的说法,也就是用布绳子象栓狗一样,系在刘鋹与其官属颈子上,献太庙太社。这才召见刘鋹,赵匡胤懒得问,而是让卢多逊责问。刘鋹一下子跪在地上,说道:“臣年十六僭伪号,龚澄枢皆先臣(他父亲)旧臣,每事,臣不得自由,在国时,臣是臣下,澄枢是国主。”

他自己干的好事,全部赖在一个太监身上。

然后趴在地上请罪。

对于这个不要脸的家伙,赵匡胤无辄了,让大理卿高继申将龚澄枢斩于秋千门外,徐徐道:“朕赦释你之罪了。”

“谢陛下恩典,谢陛下,”刘鋹用头撞地,那是真撞,头都撞出血来。所有大臣看到他这个不要脸的样子,都忍不住扭过头,看不下去了。刘鋹又说:“还望陛下再下诏,让宋九不要再打臣了。”

说完哇哇大哭。

奶奶的,这是怎样的一个活宝啊,所有大臣又扭过头。但当真是活宝?若此,他就不会做出那些丧天良的暴行。实际这一招很聪明,终其赵匡胤一世,他活得比谁都快乐。

赵匡胤气乐起来,瞅着他的下面。赵匡胤也想错了,那天宋九气得快要发疯,忘记了这一茬,没有踢他小jj。然后潘美秘密将他押回京城,刘鋹躲过了一劫。

“宋九乃是我朝有名的软温臣子,为何要打你?”

“臣有罪,臣有罪,应当阻止龚澄枢他们放火的。”

“你起来吧,以后既是我朝大臣,宋九不会再打你了,”赵匡胤道,暂时也不能杀,以刘鋹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员外置,封恩赦侯,俸外别给钱五万,米麦五十斛。

得到刘鋹等人的口供,再对照潘美的奏折,他非是一流的权谋大师,但是一流的军事家,脑海里迅速模拟出潘美南下的种种路线与用意,愤怒减少了一分。换自己,也多半不会想到南汉君臣这么混账。也不能给人留下一个重财轻民的看法,因此以潘美遥领山南东道节度使,尹崇珂遥领保信节度使,继续同知广州兼市舶司使。

又以王明为广南诸州转运使,不过他在桂州不大方便,因此让他调到韶州担任知州兼广南转运使。朱宪知潮州。又听从潘美建议,将周渭调到桂州担任知州。将宋九调到惠州担任知州,中奉大夫同兼广南转运使。这样做,王明与宋九方不方便,赵匡胤不管的,两人如何分辖权限,他更不会管的。又派出一些官员南下,余下人等不变,伪汉官员听任潘美等处执。

下完这道圣旨后,他又想到了宋九不辞辛苦,巡查诸州,这件事做得很漂亮。那么大的地方,又是蛮汉杂居,不便一一处理,想要好,必须从上面开始梳理,选出好知州,一个好知州出来,再往下梳理到知县,官员做事了,清廉了,整个岭南就真正进入发展轨道。想到这里,他又下了一诏,赐宋九门前立十戟!

这是变相的一种强力保护。

赵普要对宋九下手,二弟也没有怀着好心,宋九在他们面前,比一朵小花还不如,随便弄弄,就花谢人残了,以前之所以苟活,那是赵承宗在弄,若是赵普弄宋九,现在宋九非是广州通判,早就是一堆花泥。因此立十戟,他是朕的人,你们那一个都不准动。也是另外一种意思,朕放手你在岭南做,看你最后能做出什么。(未完待续。。)

第64章 糊涂第116章 流民(下)第87章 巡察(下)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65章 温度第217章 夜宴(二)第58章 异人奇课第483章 奇葩(上)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19章 分岐第178章 开业(上)第493章 原因第53章 大笑第342章 亲事第25章 杀伤力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222章 大婚(下)第181章 功名(上)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221章 夜宴(六)第149章 背后(下)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315章 脱变(上)第519章 景德第220章 夜宴(五)第424章 定(下)第238章 宋无敌(下)第54章 独一无二第494章 朕累了第343章 矫正(上)第72章 南方(上)第361章 黑辽河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134章 荒野(下)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85章 内幕第272章 伐第127章 庙还小第223章 皇后(上)第199章 牛(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76章 卷(中)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80章 **(上)第128章 雪话(上)第456章 忠心第121章 变化(下)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343章 矫正(上)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202章 停修第198章 插钗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216章 夜宴(一)第8章 神奇第360章 小把戏第382章 中策(上)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75章 卷(上)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42章 真小人第301章 高下(上)第162章 提亲(下)第292章 小鱼(上)第221章 夜宴(六)第344章 矫正(下)第476章 一(下)第440章 妖星(上)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491章 狼来了第220章 大婚(上)第497章 咸平军第173章 第一枪第186章 用(上)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420章 飘摇(上)第281章 可怕的误会(中)第176章 真是他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302章 高下(下)第128章 雪话(上)第130章 诘问(上)第64章 糊涂第210章 钱啊第419章 荒诞(下)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329章 毒狐第143章 事了(上)第369章 拓跋第298章 飞虹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427章 上位(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12章 从此醉(上)
第64章 糊涂第116章 流民(下)第87章 巡察(下)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65章 温度第217章 夜宴(二)第58章 异人奇课第483章 奇葩(上)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19章 分岐第178章 开业(上)第493章 原因第53章 大笑第342章 亲事第25章 杀伤力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222章 大婚(下)第181章 功名(上)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221章 夜宴(六)第149章 背后(下)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315章 脱变(上)第519章 景德第220章 夜宴(五)第424章 定(下)第238章 宋无敌(下)第54章 独一无二第494章 朕累了第343章 矫正(上)第72章 南方(上)第361章 黑辽河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134章 荒野(下)第312章 同病相怜(下)第85章 内幕第272章 伐第127章 庙还小第223章 皇后(上)第199章 牛(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76章 卷(中)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80章 **(上)第128章 雪话(上)第456章 忠心第121章 变化(下)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第343章 矫正(上)一百零五章 秋实第202章 停修第198章 插钗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216章 夜宴(一)第8章 神奇第360章 小把戏第382章 中策(上)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75章 卷(上)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42章 真小人第301章 高下(上)第162章 提亲(下)第292章 小鱼(上)第221章 夜宴(六)第344章 矫正(下)第476章 一(下)第440章 妖星(上)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491章 狼来了第220章 大婚(上)第497章 咸平军第173章 第一枪第186章 用(上)第109章 新任务(上)第420章 飘摇(上)第281章 可怕的误会(中)第176章 真是他第535章 大结局(三)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302章 高下(下)第128章 雪话(上)第130章 诘问(上)第64章 糊涂第210章 钱啊第419章 荒诞(下)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329章 毒狐第143章 事了(上)第369章 拓跋第298章 飞虹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427章 上位(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12章 从此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