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谁想不到的

燕颇与乌玄明二人一起迎出兀惹城。

九月辽东的天空,开始变得萧瑟起来。

然而二人脸上皆露出笑容,仿佛春天提前降低在这片黑土地上。

城外来了许多人,同时还带来许多物事。

是宋九来了,之所以赵匡义让宋九判登州,全是一个幌子,真正用义是让宋九去辽东协助乌玄明。

谁能想到。

当然真相只有少数人知道,对外是保密的。

二人客气地将宋九迎到城中,随他同来的还有高琼与杨延玉、杨延昭,以及十几名书院学子,一百多名禁军侍卫,高琼他们与这些侍卫不仅要保护宋九,还负责指挥与训练女真人军队之职,学子是将要教导女真人耕种,以及建立成熟的制度。

他们前来,还带来丰厚的礼物,大量武器,以及一些农具。

进城后,几个重要的人物坐了下来。

契丹将大军用于幽云,使得宋九此行十分平安,有惊无险的到达兀惹城。一路上宋九学习当地语言,肯定不是宋朝语言,也不是普通话,就不知道是不是后来的满语,但有些象普通话的发音。

宋九还不大熟悉,所以大家交流时说得很慢。

乌玄明深施大礼道:“真没有想到朝廷居然让宋公来我们这里。”

按理说这是一个落后的国度,因为宋九提议,开始有来往了,乌玄明早在去年就派了使者去京城,听到宋朝的一些情况,也知道宋九在宋朝的地位。

宋九亲自前来,让乌玄明受宠若惊。

其实还是他们不强大,缺少自信,再加上宋朝向他们提供了许多支持,若是换成了完颜阿骨打,根本不会当做一回事。

宋九脸色平静。不过心里说道,开了一个好头,同样是一个未知数,天知道这些女真人会怎么想。现在看来,他们还是领这份情的,那就好办了。

因此徐徐说道:“大王,我来这里。主要是协助国王与燕将军使贵国变得更强大,恢复昔日渤海国的荣光。”

“谢过郑公。”

“不用谢,我来说几条想法,你们看看能不能接受。想要强大,第一个是局势。如今契丹与我朝在开战,重心全部在燕云。兵力也放在燕云地区,后方兵力少,这给你们一个崛起的机会。若浪费这个时机,你们将永世受契丹人奴役了。”

“贵国有没有大捷?”燕颇问道。

“我朝用兵仅数月,拿下太原,接着攻打幽州,只是用兵时久。将士疲惫,陛下仁慈,这才退兵。不过你们放心,我朝对东北不感兴趣,只图燕云地区。”

“那就好。”

“但你们想要抓住这个时机,得一步步地去做,首先你们看那两人,若殴打起来。谁会赢?”宋九指院前两名护卫,一个高大强壮,一个稍稍瘦小一点。

结果不用说了。宋九又说道:“但那名瘦小者若是三人,又是谁赢?”

“这就是我提供的第一条建议,暂时你们眼睛不要放于南方,然而也不能满足于眼下状况,眼下你们实力太差了。一旦契丹缓过气来,你们乌舍国必被灭亡。所以你们必须放于东北与北部地区。”

也就是五国部与黄龙府附近的完颜部等生女真各部。

“由我朝提供的大量精锐武器,你们实力远超于他们,但也不能一味强攻。或拉拢,或强攻,趁着契丹没有办法注意你们时,将这一地区统一起来,壮大你们的实力。但这个也要分先后,先是联合乌昭度的安定国(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奥尔加),然后共同对付东北,与长白山北麓各部,哪里契丹不会太关注,将他们吞并下来后,实力进一步壮大,还要做一件事,向契丹上表称臣,迷惑他们,同时对付黄龙府附近的各部与铁骊。”

“称臣?”

“称臣是一种假像,这是为了赢得你们吞并其他各部的时间。一旦将这些部族联合起来,实力壮大之后,就不需要再称臣了,那时候你们要提出大义。”

“大义?”燕颇与乌玄明根本就不知道它的作用。

“就是正名,你们要立国称王,这样才有更大的号召力,再打出旗号,驱逐契丹,还我渤海,占领整个辽东。”

燕乌二人深思。

“这是我提供的战略,还有训练。我朝将士武力不及你们渤海战士,为何与契丹交战时占据上风,”宋九在吹牛了,这也是给他们信心:“不仅是兵力因素,我朝与契丹交战,多次以少胜多。这关健的原因,一是将领的指挥能力,二是军队训练有素,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我带来数员将领与一百多名侍卫,将由他们训练你们部族战士,让他们变得更强大。”

“好。”燕颇道。

他是原契丹大将,懂得更多军事方面的知识。

“第三就是制度,没有制度,不成方圆。我提供给你们一种制度,各部联合制度,只要赞成你们恢复渤海国荣光的,大部族首领可以拜为王,中小部族首可以拜为公候,另外给他们议事权,同时你们用我朝提供的一些武器与支持,分赏给他们,以便拉拢,让你们上下一心。但有一点,一旦用兵时,必须各部主动出兵,以便与契丹相抗衡。”

想要有一种成熟的制度,需要更多的细节。这必须慢慢来,宋九所讲的只是一个大概。

“第四就是经济与生产,你们有许多宝贵的物产,如皮毛药材等等,我将提你们一些支持,运到我朝,换回你们需要的物事。同时还有耕作,虽然东北仅一季收成,可全是肥沃的黑土地,可以种植春麦,豆粟,只是你们种植方法太落后了,现在我带来一些人,由他们教导你们的百姓种植,以后推广这种先进的耕种方式。将会养活更多的人,也不愁交战时的粮草供给。只要这四条你们接受了,那么一个强大的渤海国就会屹立。”

这就是宋九在涿州城的灵感。

耶律休哥重伤,这几个月是不想好起来。

然而那个萧燕燕是一个极其好胜的女人,一旦幽州稍做恢复,必然报复宋朝。没了耶律休哥,其他大将。宋九未必放在眼中。

在他与赵匡义谈话中,也一再提醒赵匡义重视这个耶律休哥。

那是一个妖孽程度可比拟韩信的人物。

只要契丹报复,可能会失败,契丹将必会重新起用耶律休哥。这一拖,就会有一年多时间。

有这个时间,在朝廷支持下。以及宋九指导下,乌舍国足以将实力范围延伸到黄龙府附近,甚至将后方安定国等处一一兼并。

同时相关的制度也成立起来了,甚至先进的耕种方式也渐渐推广,那时契丹就是醒悟了,乌舍国早就尾大不掉。

若不管,乌舍国会南下。整个辽东会丢失。若管,最少会牵制契丹十万以上的军队。

再加上宋朝南面夹进,它将成为契丹一剂致命的毒药。

只是想实现它,宋九可能必须在苦寒的辽东呆上两年以上的时间。所以让赵匡义感慨万千。

事实发展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在宋九提议下,乌舍国缓称王,广积粮,向契丹表示臣服。那时契丹正在与宋朝打得热火朝天。接到消息后,加上东北苦寒,契丹不太重视,因此高兴地接受了他们臣服,并且封乌玄明为太师,对乌玄明的扩张表示了缄默。

而且宋九制订的所谓制度有很大的迷惑性。

提到了种种好处,只有一条。大家必须要协助出兵,但出兵所得大家共同分享,没有提税务。一个国家成立,必须要有完整的税务制度。否则这个国家很难发展。

然而宋九当真想女真人提前在辽东建立一个大金国?

加上在宋朝支持下,乌舍国力量越来越强大,许多部族表示了臣服。

扩张的速度几乎超出了宋九的预计。

不好的一面就是所谓的安定国,他们在辽东深处,靠近了后来的日本海。又十分落后,将契丹少数官兵驱逐后,没有唇亡齿寒的观念,所以不答应两国合一。

直到第二年秋天,乌舍国力量进一步壮大,用兵东方,将安定国击败后,乌昭度才表示归顺。不过他影响不大,而且离东北方向的五国部同样遥远,但那时让宋九意外的发现安定国有一个良港,他不知道这就是后来的奥尔加湾。

也就是从此以后,宋朝想提供物资与武器,不需要再经鸭绿江这条航线,而是直接从海船将物资运到这个港湾,直接从后方就可以到达乌舍国,从而免去了许多风险。

……

宋九去了东北,这条消息严格保密的。

就连潘美也不知道,这导致潘美在家中胡思乱想,陛下果然是一个心腹很狭窄的人啊。

实际从这时起,赵匡义对宋九越来越看重。

宋九是忠臣,然而其他一些人呢?

历史因为同情,往往忽视了在涿州城中发生的那件事。

石守信他们想扶立赵德昭,在明朝也发生过,但那时明英宗被鞑靼人抓了多长时间?国家无君好几个月了,于谦等人才扶持了明代宗做皇帝。

而高梁河之战中,赵匡义仅失踪了两天,下落还不明呢,石守信等人就想升官发财,准备扶持赵德昭。

赵匡义开不出口,毕竟这个前提是他无耻地逃跑了,导致下落不明的。然而他内心深处怎么想?

第一个导致赵德昭兄弟的惨剧。

第二个导致赵匡义猜疑心更重。

第三个导致赵匡义对这些大将们更加地不放心。

所以当时宋九除了及时制止外,一声叹息。

回到京城,赵匡义下了三道诏书,先是以中书令西京留守石守信从征范阳,督前军失律,责授崇信节度使兼中书令。还是中书令与节度使,不过这时候的节度使全变成了虚职,最重要的一道实职洛阳留守拿掉了。

石守信心中有数,相对这个处罚结果,算是好的,戚戚的谢恩。

接着将作监段思恭因为在秦州擅用官钱造器皿,又妄以供奉为名,向百姓贱买狨毛与虎皮,为通判王延范所发,贬为少府少监。段思恭因不学无术,在任上接连犯了许多错误,但算是一个良吏,王延范所举报的,许多官员皆在犯这两个类似的错误,但因为赵匡义正在恼羞成怒当中,于是贬官。

这与涿州无关。

接着第三道诏书下达。彰信节度使刘遇责授宿州观察使,光州刺史史珪责授武定行军司马,皆坐从征范阳,所部兵逗挠失律故。

石刘史三人有何失职之处,论快谁跑得有赵匡义快?当然,真正原因是说不出口的。

只赏了一人。

以杨业为郑州观察使,再让潘美为河东三交口都部署,以防契丹入侵。

然后赵德昭发言了。

第175章 聘礼第443章 高处不胜寒(上)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235章 比较第510章 胶着第533章 大结局(一)第209章 游园(下)第194章 快乐第92章 地图(下)第217章 归来(上)第134章 荒野(下)第287章 春行(上)第79章 勇退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345章 杀气第420章 飘摇(上)第271章 前兆第389章 封禅(上)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143章 事了(上)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242章 抚桑第116章 流民(下)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468章 均贫富(上)第139章 派系第6章 金子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138章 草芥第99章 加码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313章 才第189章 强上了第1章 狗血的剧情第337章 窅娘第76章 卷(中)第380章 交锋(下)第329章 毒狐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291章 大鱼第82章 诱、惑(下)第241章 金贵第308章 硕麦(上)第293章 小鱼(中)第173章 第一枪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361章 黑辽河第497章 咸平军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521章 无耻第223章 皇后(上)第20章 拒第139章 派系第269章 谋划第173章 第一枪第215章 踢第65章 温度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第452章 西北最强第332章 入相(上)第64章 糊涂第266章 太狠了第263章 辞戟(下)第204章 老韩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470章 将功折罪第209章 游园(下)第198章 插钗第343章 矫正(上)第16章 约战(上)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65章 温度第71章 神奇(下)第514章 三忧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66章 悬赏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9章 歪才第136章 夜审第262章 辞戟(上)第422章 定(上)第423章 定(中)第25章 杀伤力第155章 清明(中)第314章 才子(下)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499章 示弱第525章 选择题(下)第234章 快乐岛第123章 两重天(上)第510章 胶着第200章 父亲(上)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420章 飘摇(上)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
第175章 聘礼第443章 高处不胜寒(上)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235章 比较第510章 胶着第533章 大结局(一)第209章 游园(下)第194章 快乐第92章 地图(下)第217章 归来(上)第134章 荒野(下)第287章 春行(上)第79章 勇退第282章 可怕的误会(下)第532章 军事家(下)第345章 杀气第420章 飘摇(上)第271章 前兆第389章 封禅(上)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143章 事了(上)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242章 抚桑第116章 流民(下)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468章 均贫富(上)第139章 派系第6章 金子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138章 草芥第99章 加码第401章 铁血之路(一)第313章 才第189章 强上了第1章 狗血的剧情第337章 窅娘第76章 卷(中)第380章 交锋(下)第329章 毒狐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291章 大鱼第82章 诱、惑(下)第241章 金贵第308章 硕麦(上)第293章 小鱼(中)第173章 第一枪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361章 黑辽河第497章 咸平军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521章 无耻第223章 皇后(上)第20章 拒第139章 派系第269章 谋划第173章 第一枪第215章 踢第65章 温度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第452章 西北最强第332章 入相(上)第64章 糊涂第266章 太狠了第263章 辞戟(下)第204章 老韩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470章 将功折罪第209章 游园(下)第198章 插钗第343章 矫正(上)第16章 约战(上)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65章 温度第71章 神奇(下)第514章 三忧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66章 悬赏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9章 歪才第136章 夜审第262章 辞戟(上)第422章 定(上)第423章 定(中)第25章 杀伤力第155章 清明(中)第314章 才子(下)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499章 示弱第525章 选择题(下)第234章 快乐岛第123章 两重天(上)第510章 胶着第200章 父亲(上)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420章 飘摇(上)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