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一个人的战斗(上)

良久,张霁说道:“九郎,逝者已逝,生者还生。”

“是啊,当时朝廷不将张兄调往饶州,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案了。”

“九郎,我也惭愧。”

“张兄何必惭愧,说来我还要感谢张兄,若无张兄,我此来江州会很麻烦。”

宋九说得十分诚恳,两人心才稍稍定了定。眼下这个局面,宋九想做什么是很难的,张霁与古通判同样害怕宋九。

“张兄,古兄,你们来江州也不过两个余月,一座死城,如今生机勃勃,州境太平,宋某很佩服。”

张霁有些小得意。

古通判陷入深思,马上张霁跑了,自己却不能跑,于是壮着胆子说道:“难啊。”

“是难,所以宋某才敬佩万分。”

“不是这个难,今天发生了一件事,”古通判将今天发生的纠纷说出来,明起带着原江州百姓打官司,讨要房舍耕地没做错,不过张霁命令抓人时,双方在推搡,那肯定是不对的。

如果将顺序原委再稍稍颠覆一下,明起那方会十分无理。

古通判之所以说出来,是宋九进城了,来不及判决这些人,看宋九语气,对他们二人印象不恶,可宋九始终是一个好官,索性大大方方说出,以免以后为难。无论以后宋九怎么处理,他的钱也捞够了,将政务交给宋九吧。难不成宋九将这么多江北百姓一起撵回去,让江州再成为一座死城?

“明起?白鹿洞那个明起?”

“就是他。”

“一个书呆子罢了,但他在江州影响力不小啊,不能草率处执。”宋九做沉思状,又道:“这样吧,马上交接后,我来劝一劝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陛下想法也不想江州闹出多大的事。诸位切记。”

“喏。”古通判大声道。

宋九从京城来的,皇上一定说了什么。

但这是一个好消息,皇上不想江州闹出大事,就不能严厉处执明起,反过来宋九也不能改变江州现在的格局。

张霁想了想,认为宋九是在说真话。

忽然人群中传来一声轻脆的喊声:“喂。”

宋九抬头,看到如儿用手帕向他挥舞。他皱了皱眉头,不过现在就要交接了,宋九不担心她们将自己行踪说出来,额了额首,算是打招呼,开始进城。

“娘子。果然是他。”如儿兴奋地说道。

“如儿,他是国公,与我们差距太远了,”刘氏叹然。

她说得不是很对,双方差距是存在的,连宋九也承认差距的存在。

说齐民,当真在这时代。一个国公与老百姓能做到“齐人”?但他进入了政治圈,前后世对照,对政治二字了解得更深。不要说什么主义,实际说到底政治划为两个类型,一个是集权专政,一个是分权监督,就象道家所说的阴阳一样,然而没有绝对的阴与阳。集权也自发地在分权监督,分权监督也在自发地集权,以便决定政策。

至于人人平等,宋九并不认为有那个国家那个主义能做到。

那是哄人的,或者是愚民的,好让百姓不闹事。

但相对而言,对照这一世与前世。他十分佩服老美,人家那个脑子洗得很好啊,一个所谓的民主能抵挡百万雄兵。然而当真了,也就上当了。

其实这种想法能衍生出许多思考。

从宋朝起。中国政治渐渐陷入怪圈,包括军事,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内部辗压起来波澜壮阔,对外却笨拙得象一头笨拙的断腿大象。

因此集权与分权只是一种理论存在,据说宋朝已经做得很好了,宋九未看到,难道所谓的祖宗家法,祖是赵匡胤,宗是赵匡义?在赵匡义手中完善的?

宋九已经走在前列。

差距是存在的,但宋九十分平易近人,非是刘氏所想的那样。不过宋九对他们这种变相的霸占江州原百姓财产十分不喜,虽有同渡之缘,以后不会有太大交集。

刘氏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宋九没有却想,两者差距太大,大象能考虑蝼蚁的想法吗?

入城后,开始交接。

从开始时,宋九对张古二人就表示了足够的善意,因此交接很快。

交接后宋九道:“将明起带上来吧,张兄,正好你还在江州,我们一道将这起纠纷平息如何?”

“难办啊,那明起是一个认死理的人。”

“无妨。”

宋九吩咐将明起带到内厅,既然皇上说了不想江州闹出大事来,因此务必以安抚为主,宋九做法能理解。并且宋九让几个主要的官吏一起陪坐,张霁与古通判并没有产生其他的想法。

衙役将明起拉上来,样子有些惨,张古走后,衙役抓捕,百姓不让抓,双方推搡,百姓手中寸铁,可人多力量大,从州衙门口开始闹,一起推搡到几百步第二个十字街口,看到许多百姓被殴打,明起主动站出来让衙役抓捕,事件才平息下去。押到牢房时,衙役在拉扯中也被百姓揍了几下,因此将怒火发泄到十几个人犯身上,包括明起的几个学子。前面进了牢房,后面拳打脚踢。

宋九皱了皱眉头。

张霁会意,喝斥道:“谁让你们打他的?”

宋九摆手,打了也打了,追究没作用,道:“明洞长,请坐。”

明起闷哼一声,没理睬。

宋九又道:“明洞长,我只想问你几个问题,我是不是才来江州,以前也担任过官员,名声似乎不算恶?”

明起不能答。

张霁与古通判对视一眼,脸上皆有些喜色。

宋九突然到来,很多事他们还没有想好,这句话看似说得很公正,宋九官声不恶,而且才来,没有利益瓜分,因此说话能站在一种客观中立的立场说话。

然而宋九先入为主,看到江州的变化。十分欢喜,这种中立的立场已经不中立了。所以对他们是有利的。

宋九又道:“明洞长,张知州因何迁向饶州?”

“此一时彼一时也。”

“也是,然而你要知道,若无江北百姓过来,如今江州是什么光景?鬼城!”

“若无江北百姓过来,不用几年。江州自然能恢复。”

“明洞长,错了,就是江北百姓过来,经此催残,江州也非是以前的江州了,就象巴蜀。原先之富裕不恶于江南,经过动荡后,国家十年治理,然至今还没有恢复。你是江南国学的洞长,既然要讲道理,咱们就讲道理,莫要颠倒黑白。那我们就没办法说下去。”

明起又不能回答。

事实经过曹翰催残,作为江南西路的第二大州终北宋一朝,皆不及洪州,还不及地利稍差的赣州、抚州、吉州,甚至也不及后来的一个下州临江军,北宋末年宋朝户数达到巅峰时,江州户数在江南西路中只能算是中下等,还不及一些山区多的小州。

这一条宋九也不大清楚。

但这种发展趋势是很明显的。

宋九在讲道理。明起也讲道理:“宋知州,明某也听说过你一些事迹,我也承认张知州的功劳,我要求并不高,绝户宅子与绝户地听凭朝廷处理,然而有亲人在世的房宅,请朝廷勿务交出来。”

“明洞长。就如你所说,可你有没有想过。曹将军肆无忌惮之时,城内城外还有一些百姓逃出生天,他们逃走后各奔东西。有的会回来,有的在异地他乡落叶生根了,朝廷无能力逐一查找,那么也无法辨认出来何是绝户宅地,难道就让江州荒芜几十年后再做决定?你认为可能吗?”

“人不回来就算了,人回来了,就得退让出来。”

“你说得轻巧,江北百姓接手的地庄稼半荒,他们接手后就得要耕作,要投入,换作你,会不会心甘情愿交出?宅子也要打扫装修,特别是邸店。不作为,你们不满意,一作为,江北百姓商贾又如何?”

“这个……”

“所以要权衡啊,也许你认为张知州做得不好,张知州过来是带任,能在短时间内使江州出现生机,何其不易。请相信朝廷,也请相信我,我最终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不过我想说两条,欲望是进步的源泉,但不要迷失在欲望里,人要知足。第二条无论你们有没有理,已与衙役发生推撞,这是违法的。我现在让你回去,甚至会向朝廷写奏折,恢复江南国学,但不能称为江南国学了,而是白鹿洞书院,会拨出钱帛,会拨出一些耕地做学田,也会如你所愿望的一部分,最大限度给江州原百姓一个公道,不过我是太守,必须兼顾。这个需要你配合,主动替朝廷安抚百姓。若做得不好,我会判你图谋不诡。请回去吧。”

明起不大情愿,然而至少明处宋九说得有道理,因此想了想道:“行,明某会配合你让百姓等上两个月,若两个月还象现在这样,明某会到京城去申诉。”

说完就走了。

“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一名小吏说道。

“诸勾押,朝廷想要清静……”

“是。”

“我们再说说正事吧,我刚才进城,看到城墙边许多残壁断垣,这些必须要清理。”

“好,我马上就派人办这件事,”古通判说道。

“其次我想上书朝廷,在江州设一铸钱监。铸钱需要四种矿料,铜,铅,锡,石炭,如今九成以上的铜矿石产在江南,江南也有一些地区产石炭,而湖南与广南多产铅锡,正好江州是两地交会之所,在这里设铸钱监,会节约大量运输费用,同时也会给江州带来更多的生机。诸位以为如何?”

“九郎,你那个冶铜技术能投产了?”

“还不行,不过设监,要朝廷同意,来回书奏,再到议程建设,最少需数月之久,那时大约能正式投产了。但我就不知道江州还有多少百姓。”

几人全部沉默。

宋九想法是对的,自从拿下南唐后,朝廷实施了许多政策,其中的铜摆在最前面之一,许多工匠前往各个铜坑,或者寻找新的铜矿。朝廷又运来许多火药,江州不产铜,但这些船只必须从江州经过。

冶铜技术本身就是宋九改良的,正好宋九在,技术上没有问题。

国家缺少钱币。这件事若是办好了,是大大的政绩。

不过很难,若是设这样的铸钱监,必须临近码头附近,哪里本来就缺少百姓了,没有百姓,就没有匠户。就是有了匠户,什么样的待遇。

“我来得快,张知州没有做好准备,要走也得几天,你对江州熟悉,这几天顺便配合一下。”

想走也不会走,他得了那么多贿赂,不管运到他家中,或是运到饶州,没几天也不行的,然而宋九偏偏说是配合,也就是官场上的花花轿子大家抬,有功能大家一起分享,这让张霁与古通判更松了一口气,于是一起讨论。

到了傍晚大家才散去。

张霁还要为宋九办接风宴席,宋九拒绝了,他还没有找好房屋呢。

宋九带着王枕找房子,张霁对古通判说道:“古兄,这回放心了吧。”

古通判一笑。

“走,到醉凤楼,听说里面来了几个俏行首。”

“我请客。”

两人正要准备走,他们两家管事匆匆忙忙地跑过来,来到他们面前说道:“大事不好了。”

第37章 果子(下)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181章 功名(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348章 必死(下)第425章 上位(上)第286章 落幕第396章 枭雄的末落(下)第235章 比较第425章 上位(上)第83章 夜郎(上)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80章 **(上)第292章 小鱼(上)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518章 皇对皇第302章 高下(下)第448章 南方有风第64章 糊涂第505章 历史的玩笑第143章 事了(上)第200章 父亲(上)第240章 脱变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426章 上位(中)第175章 聘礼第258章 天堂的**第381章 斗吧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202章 停修第192章 上朝第78章 孤家寡人第138章 草芥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456章 忠心第384章 雁归来第114章 教材(下)第229章 石岭关第168章 镜子(下)第499章 示弱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87章 巡察(下)第17章 约战(下)第191章 女人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292章 小鱼(上)第20章 拒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208章 游园(中)第367章 相才第473章 真相第389章 封禅(上)第169章 寒瓜第113章 教材(上)第341章 傲娇的战友第23章 父辈(上)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99章 加码第217章 归来(上)第220章 夜宴(五)第367章 相才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347章 必死(上)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19章 分岐第316章 脱变(下)第267章 海货第384章 雁归来第217章 夜宴(二)第291章 大鱼第461章 走马灯第258章 天堂的**第462章 前戏(上)第283章 春闱(上)第121章 变化(下)第471章 驱(上)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77章 卷(下)第123章 两重天(上)第273章 中伤第99章 加码第215章 贺礼第122章 吃肉第216章 惩戒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417章 一地鸡毛(下)第66章 悬赏第250章 暖冬(中)第224章 皇后(下)第362章 号角第491章 狼来了第223章 皇后(上)第219章 夜宴(四)第86章 巡察(上)
第37章 果子(下)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181章 功名(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348章 必死(下)第425章 上位(上)第286章 落幕第396章 枭雄的末落(下)第235章 比较第425章 上位(上)第83章 夜郎(上)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80章 **(上)第292章 小鱼(上)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518章 皇对皇第302章 高下(下)第448章 南方有风第64章 糊涂第505章 历史的玩笑第143章 事了(上)第200章 父亲(上)第240章 脱变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426章 上位(中)第175章 聘礼第258章 天堂的**第381章 斗吧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202章 停修第192章 上朝第78章 孤家寡人第138章 草芥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444章 高处不胜寒(中)第456章 忠心第384章 雁归来第114章 教材(下)第229章 石岭关第168章 镜子(下)第499章 示弱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87章 巡察(下)第17章 约战(下)第191章 女人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292章 小鱼(上)第20章 拒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208章 游园(中)第367章 相才第473章 真相第389章 封禅(上)第169章 寒瓜第113章 教材(上)第341章 傲娇的战友第23章 父辈(上)第495章 第一权臣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99章 加码第217章 归来(上)第220章 夜宴(五)第367章 相才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347章 必死(上)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19章 分岐第316章 脱变(下)第267章 海货第384章 雁归来第217章 夜宴(二)第291章 大鱼第461章 走马灯第258章 天堂的**第462章 前戏(上)第283章 春闱(上)第121章 变化(下)第471章 驱(上)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77章 卷(下)第123章 两重天(上)第273章 中伤第99章 加码第215章 贺礼第122章 吃肉第216章 惩戒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417章 一地鸡毛(下)第66章 悬赏第250章 暖冬(中)第224章 皇后(下)第362章 号角第491章 狼来了第223章 皇后(上)第219章 夜宴(四)第86章 巡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