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才

“朝廷大半精兵良将一起在江南,南方卑湿,正值秋暑,陛下听闻军中多疫疾,不忍兵士死亡太多,更担心大疫盛起,若是死的将士过多,我朝得到江南也颇不值,故想暂时退兵广陵,让士马休息,以为后图。”

这样说就讲得通了。

宋朝的江南宋九一次未去过,可去过洞庭湖一带。因为围与圩田很少,许多地区有大片的湖荡子,或者沼泽地。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一句,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浔阳就是九江,那是多好的地方啊,不冷不热,有庐山,有大江大湖,很难理解这个湿。甚至都能忽视大禹划分天下九州为何将扬州划为最下州。

那就是这个湿字。

一到夏天,这些茫茫的水域水汽蒸腾,天地间仿佛一个大蒸笼一般。扬州早就开发了,因此唐宋成为一等一的场所,然而江南许多地区还没有开发,包括如今的升州,也就是金陵的周边许多地区。也许南方人久呆在哪里还感觉不出来,但北方人初来乍到,到夏天会十分地不适应。若卢多逊不解释这个疫,宋九还以为赵匡胤让赞宁那老和尚将脑袋洗坏掉了。

他问了一句:“为何曹将军不急攻金陵?”

原先宋九以为是赵匡胤的意思,想要生生逼降李煜,但现在赵匡胤都打算先行撤兵,看来就不是了。

“我是参知政事,有权协助宰相处理政务。偶尔也能过问一下财务,然而如何过问军务?”

“这个我倒知道。”候陟说:“听闻你外父潘将欲急攻金陵,曹将军不同意,他是主将,潘将军无奈之。”

“为何?”

“陛下不欲此次平唐国死人太多,似乎曹将军也担心,因此徐而攻之,先拨掉金陵外围所有关卡,再将码头占有。水军堵死,坐等吴越军队与我朝大军合二为一,拿下润州。润州一拨,四面合围,那时攻打金陵,唐兵再无反抗勇气,死人也不会多。”

“这也太稳了……”宋九喃喃道。看来曹彬军事能力不行啊。确实曹彬军事能力有限。不及潘美。不过曹彬也有曹彬的犹豫,宋朝灭数国,几个主将王全斌李处耘下场不提了,再看看灭南汉三大战将,勇将王继勋才踏入五岭就病死了,尹崇珂在宋九回京后也病死在广州。不要说两知州两转运使。就说这次任命,潘美变成了自己的副将,说明皇帝还对潘美失误感到很不满。所以这一仗不大好打,不能杀人多,还要拿下南唐。又要保住金陵城中的财物,本来他用兵就是一个慢性子。这一来更变成蜗牛在爬了。

卢多逊呷了一口茶,两人的事得全部解决,候陟不是卢多逊的人,卢多逊也不敢象赵普那样结派系,不过两人默契的是一个战壕体系的战友。他必须要帮助,宋九的事也要管,自己还欠他一个人情,不能不帮。不过宋九的事更麻烦,先放在后面,看着候陟道:“表东,若是你做了一首粗鄙的小令,众人耻之那怎么办?”

“卢相公是指……”

“请九郎作小令哪,不管九郎作的小令好不好,大家听闻必去围观,你的事也就淡化了。这叫转移视线。陛下虽厌兵,可一鼓作气,二鼓衰,这一撤后面的结局不大好说了,因此陛下一直犹豫不决。你从前线来,向陛下言前线事,说可战,陛下必转移视线。相比于拿下南唐,十几万将士的性命,你那点事算什么?”

“谢卢相公。”

“勿谢,倒是九郎的事真不大好办,若不是你谋财多是为了国家,死了这么多人,那就出大麻烦了。”

“是啊,我正为它一愁莫展呢。”

“说一说南方的情况。”卢多逊显然也感兴趣,八卦之心人人皆有之,当然,也在想着办法。

宋九说了说,忽然道:“若是我上书言找到我说的那个大洋岛如何?”

“什么大洋岛?”候陟问。

“就是南海中一个很大的岛屿,面积大约有我朝三倍大小,有草原平原,河流山川,沙漠高原。上面土著人不多,不会超过一百万户,文明十分落后,与我刚才所说的底笏国差不多,武器多是木棍石头,顶多会使用一些涂了毒药的竹弓竹箭,或者削尖的短矛。大多数部族连铁都不会冶炼,用石头做工具。我曾经与陛下谈过,论内治之策,我与史书做过相比,无一朝有我朝完善,以后人口必然暴涨。现在缺少人口,将来人口密集,反而会引起危机。象这些落后的所在,可以建一些据点,一旦人口密集了,可以向这些据点迁移,国家就不会存在人口与土地压力。虽还有些远,但现在可以未雨绸缪,先开拓一块小小的领地,以备将来。”

“真有那么大的岛?”

“我先生说的,他也是听人说的,准不准确不得而知,可能是我朝面积两倍大,也可能是三倍大,或者四倍大。反正船上的仆役已经踏上去了,走了两天,踏到一片山脉的一座高山上,站在上面用望远镜看,始终看不到尽头,也没有看到人烟,本来想探索一番,不过害怕同伴担心,又返航了。”

“哪里太热了。”

“不对,那个岛很大,象我朝一样,有热带,也有温带,而且到了哪里是大地的南边,越往南天气越温暖宜人,与京城差不多了。只不过季节颠倒过来,冬热夏冷。凭此功劳,可否?”

“是功劳,可那个太遥远了,九郎。”

“发现了一片新大陆,又证明了天方地圆,算不算功劳?”

“那更不算功劳,而且你最好别说。否则诸儒生必对你发起怦击。”卢多逊想了许久道:“这样吧,我都有一个办法。”

“请教。”

“你先最好将这件事瞒住。”

“不行啊。抚恤金一发放,必然就会让人知道。”

卢多逊没有问抚恤金多少,也不用问,想来少不了,但不管有多少,人是死了的,问题就在于此,与抚恤金毫无关系。又问道:“以你们几家的优势,弄一些换装的铠甲大约不难吧。”

“这个大约不难……”宋九迟疑地答道。这些年钢铁激增,兵士着铁甲也多了起来,皮甲布甲纸甲在减少,还有的精锐军队开始换下旧甲,穿上新甲,这件事宋九没有参与。但听说了一些,有的铠甲换下来,继续给次要的军队使用,还有的铠甲实在不能用了,于是回炉重冶。这是军用物资,若是后者。利用关系弄一些出来应当不难,虽是违禁,问题不大。

“有铠甲,有武器与弓箭,捉几个国王回来不难吧。”

“若是占城三佛齐这样的稍大国家。文明先进,做不到。不过若是打扳、新拖、底笏这样落后的小国,捉几个国王回来还是能做到的。”

“你们不是留下船只在继续寻人吗,因此这时还不能公开死讯,马上西北风就要起来了,顺风带足武器,与铠甲,捉几个国王来京城,让他们献土归顺投降,那时公布死讯问题就不严重了。”

“这有什么用……”宋九话忍回去,实际这次虽死了许多人,但于公于私都有不少积极的一面,可卢多逊说的这个恰恰是宋九想都没有想过的。若是几百人一起全副武装,那怕就是穿着淘汰下来最次的盔甲,也足以对付那些竹弓竹箭与长矛,象有的所谓国家也不过几万人几千人,哪里是其对手,但捉到京城有什么作用,给他们吃着喝着,再带着,带一个不痛不痒的官爵回去,宋朝以后就能真的统治这里了?可是仔细一想,他认为没作用,在这时代还真有作用,万里之外的海外国家来朝,那是多大的喜事啊?到明朝几乎达到了巅峰。

“谢过,”宋九苦笑地与候陟离开。

既然准备捉几个皇帝,或者国王的什么,就得要准备。

候陟生病了,天知道他是真生病还是假生病,因为生病不能见皇上,赵匡胤大怒,让兵士将他挟到皇宫,候陟早有准备,先是伏拜,然后大声说:“陛下,江南平在朝夕,陛下奈何罢兵?愿急取之,臣若误陛下,请夷臣三族。”

卢多逊这招真好使,赵匡胤立即屏退左右,让他走近说话,候陟于是将前线的种种说出。这时赵匡胤罢兵的诏书都写好了,差一点发出,听后沉思良久,终于不罢兵。当然,赵大也“忘记”追究候陟贪墨不法。

江南继续在磨蹭,润州主将刘澄投降,将卒不同意,刘澄说道:“宋军久攻不克,我担心又象周世宗那样,久攻楚州不久,既克,一怒尽屠之。”

仅一句,诸将士无一人敢再说话。润州城降。

丁德裕送数千降卒于金陵,半路多逃,曹彬发檄招集,稍稍来集,不久又担心会生变,又全部杀死,于奏折上说击败了润州数千溃卒,斩首七百人。

此时赵匡胤有些后悔了,但曹彬出行前赵匡胤说过的,此行由你全权负责。实际招大军回广陵休息,第二个用意也是想换掉主帅。但他闷骚的性格,一直没有说出口。

这么多人吃喝,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包括民夫最少达到了二十万人,还有战马呢,荆湖供给不上了,只好诏书和县、含山与乌江三县百姓,凿横江河,以通粮道,将江淮的粮食向前线调运。最终曹彬是拿下了江南,并且做得还不错,杀的人不多,江南几乎所有财富没有损失。否则这次南伐他将很悲催。

李煜看到润州已破,开始自救,一边急召朱令赟回援,一边组织百姓为兵,没有盔甲,只好穿纸甲,没有兵器,只好以农具为兵。然后派高高人大道士周惟简与徐铉同使京师,请求宋朝退兵。徐铉临行前李煜对徐铉说道:“汝既行,我当中止上江援兵,勿令东下。”

徐铉答道:“臣此行,未必能排难解纷,城中所持者还是援兵,奈何中止。”

李煜说道:“方求好而复召兵,自相矛盾,于汝岂不危乎?”

“要以社谡为计,置臣于度外。”

李煜泣下,即拜左仆射参知左右内史事。实际李煜为人不恶,比宋九想像的要好,甚至比赵佶还要好,就是不会用人,又不理国政,由是误国。徐铉二人先拜见曹彬,曹彬很客气地将他们送出军营。二人马不停蹄,几乎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就来到东京城下。

大臣们听到这个才子来了,一个个很紧张,此人太能说会道了,而且才华横溢,除非象上次赵匡胤那种无赖做法,否则真讲道理一个也讲不过他。许多大臣就对赵匡胤说,陛下不能太大意,应当有所准备才能接待。赵匡胤哈哈大乐道:“只管将他叫上来,其他的你们不管。”

徐铉见到赵匡胤劈开第一句便是响亮的声音:“陛下,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

不能因为李煜不参加什么烧柴祭,就要派大军来灭国,这个理由太勉强。

群臣鸦雀无声,有人害怕赵匡胤一怒之下举起玉斧往徐铉嘴巴上抽。(未完待续。。。)

第54章 独一无二第91章 地图(上)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63章 可怕的学生第343章 矫正(上)第265章 折腾第120章 变化(中)第440章 妖星(上)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337章 窅娘第56章 可怜的老师(上)第132章 抢老婆第214章 肥羊(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216章 夜宴(一)第258章 天堂的**第59章 七幅画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60章 关健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483章 奇葩(上)第324章 棋子第199章 牛(下)第324章 棋子第313章 才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521章 无耻第270章 危机第262章 辞戟(上)第325章 拜第448章 南方有风第356章 无敌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186章 用(上)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483章 奇葩(上)第356章 无敌第134章 荒野(中)第136章 夜审第352章 安定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316章 脱变(下)第220章 夜宴(五)第156章 清明(下)第298章 飞虹第513章 寓言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251章 暖冬(下)第180章 开业(下)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283章 春闱(上)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528章 黑土地第514章 三忧第217章 夜宴(二)第283章 春闱(上)第302章 高下(下)第254章 妹妹找哥泪花流第188章 立必行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510章 胶着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66章 悬赏第490章 大秘密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456章 忠心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403章 铁血之路(三)第380章 交锋(下)第310章 硕麦(下)第507章 求和第38章 信(上)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66章 悬赏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200章 父亲(上)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186章 用(上)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176章 真是他第381章 斗吧第40章 挖祖坟(上)第220章 大婚(上)第229章 石岭关第490章 大秘密第471章 驱(上)第350章 狐狸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217章 夜宴(二)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385章 五十年
第54章 独一无二第91章 地图(上)第339章 遥远的地方(上)第63章 可怕的学生第343章 矫正(上)第265章 折腾第120章 变化(中)第440章 妖星(上)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337章 窅娘第56章 可怜的老师(上)第132章 抢老婆第214章 肥羊(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216章 夜宴(一)第258章 天堂的**第59章 七幅画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60章 关健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483章 奇葩(上)第324章 棋子第199章 牛(下)第324章 棋子第313章 才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521章 无耻第270章 危机第262章 辞戟(上)第325章 拜第448章 南方有风第356章 无敌第416章 一地鸡毛(中)第186章 用(上)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483章 奇葩(上)第356章 无敌第134章 荒野(中)第136章 夜审第352章 安定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316章 脱变(下)第220章 夜宴(五)第156章 清明(下)第298章 飞虹第513章 寓言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251章 暖冬(下)第180章 开业(下)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283章 春闱(上)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528章 黑土地第514章 三忧第217章 夜宴(二)第283章 春闱(上)第302章 高下(下)第254章 妹妹找哥泪花流第188章 立必行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510章 胶着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66章 悬赏第490章 大秘密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456章 忠心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403章 铁血之路(三)第380章 交锋(下)第310章 硕麦(下)第507章 求和第38章 信(上)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66章 悬赏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200章 父亲(上)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186章 用(上)第22章 麻烦来了(下)第176章 真是他第381章 斗吧第40章 挖祖坟(上)第220章 大婚(上)第229章 石岭关第490章 大秘密第471章 驱(上)第350章 狐狸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217章 夜宴(二)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385章 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