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变化(中)

赵匡胤又仔细地观察着。

百姓先是过来伏拜,不过赵匡胤让他们各自散去,各人又干各人的事去了,吕端说了表情,能看到表情,不是每一个人都很快乐的,有的人家中失去亲人,还带着一缕淡淡的忧伤。但还有一些小娘子们在快乐地唱着歌。

一个老翁翁在远处招呼着一大群孩子,不让他们到处远玩,一个孩子不知因为什么哭了,老翁翁走过去哄他,一会儿这个孩子破啼为笑。

场面十分温馨。

李崇矩挠头,说:“若灾民都会出现这种情,那是多好啊。”

说漏了嘴,再好也是灾民,还能期盼灾民多多出现?

赵匡胤与赵匡义、赵普在深思。

背后的东西太复杂了,赵匡胤道:“则平,你说说你心中的想法。”

“臣以为不易,此乃在陛下脚底下,看的人多,韩将军与宋九不敢马虎。宋九本身就需要大量劳力,对别人来说流民是负担,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件幸事。”

吕端摸了摸胡子,赵相公说得太腹黑了,一件大善事啊,说得硬是一点功劳也没有了。

“但为是没有借鉴之功,我朝设厢兵,一是安置流民,二是用他们做劳役,减少百姓力役负担,三是诠选禁兵,甚至禁兵训练不合格者降为厢兵,用此督促禁兵训练。但大规模的水利、道路以及其他工程,仅是厢兵肯定不足,又必须发动力役。力役多就是劳民。或者雇民,一旦雇民。财帛吃紧。各州各县都有一些工程这个原因不得设施,若是用此法安置流民。一使流民生活有保障,甚至灾后马上就能有钱帛返回家园重新过上正常生活,二也是使一些积重不能施工的水利道路等得以功。不过问题多多,一是值不值得施工,二是无良官良吏。河洲京畿,无人敢少灾民的工钱,各州县未必不敢克扣。并且与雇来的民夫不同,这些民夫就是周边各县的百姓,官吏虽会克扣不敢过份。但这些灾民是无根浮萍。两川降兵事件就会发生。往往大灾过后,流民数量也不会少,动辄上万人计算。激起暴乱,那非是善举,反成了灾难。”

提到了两川,赵匡胤蹙起眉头,正是赵普提议将十几万降兵迁于京畿。本来是一件好事,相对于巴蜀,北方百姓人口密度很少的。还有许多地区是寡妇村,这些降兵迁过来了,一能解决各州县壮年劳力问题,二能引除巴蜀的后患。

就是因为王全斌与手下的克扣。引起两川大规模的动荡。

王全斌敢克扣这份钱,那么其他官吏更敢克扣灾民的钱。

“吏治与用心哪!”赵匡胤说道。

一是要好官,二是要用心。宋九那么多事。然而用心了,那么就与秦再雄结为兄弟。甚至让辰州自己要求办书院,听说那个书院规模还可以。十几个先生,包括宋九的两个学生,三百多个学子,大半是各酋长的孩子。也用心了,于是流民才有这份温馨的场面。

难道宋九吏治能力整个大宋无人能敌吗?

忽然他想到宋九与他打的那个赌,若输了,微臣将全身心效劳陛下,说得多明白哪,现在虽用心,但只拿出一两份力量效劳自己的。

他笑了笑,道:“则平,你多想一想。”

“喏。”

赵普道,两川那边的事不能多提,宋军能迅速得蜀,那是孟昶无能,不容易得的,前段时间是吕翰反叛,若逼得紧,王全斌学习孟知祥,那将是一场灾难。可是宋朝北方分去了四万兵马,近六万兵马去了两川,还能调动多少军马?因此对王全斌只能暂时安抚,让他尽快将四川叛乱平息,这才能将他与他的军队调回京城来。

宋九现在也知道了一些内幕,王全斌这么玩,不仅害了巴蜀百姓,还害苦了整个宋朝,使得宋朝政策一点一滴地向另一个不好的方向滑行。

赵匡胤说道:“我们去那试验室看看。”

在宋九带动下,宋朝出现了一些新名词。

赵匡义忽然哆嗦了一下,说道:“皇兄,若看,最后将宋九喊来。”

侍卫将宋九带来。

此时宋九正在教书,眼下教书似乎才是他的正业。

赵匡胤要召他,不敢不来,将一群人带到试验室,也不能说是试验室,规模越来越大。边缘就是石棉瓦小作坊,赵匡胤饶有兴趣地看着它们,问:“宋九,试验成功了?”

“基本成功了,但有一些不足,它的造价依然贵,只能说比瓦要好一点,可也有弊端。”

“弊在何处?”

“微臣看了朝廷诸仓,多用泥墙砌垛,茅草上顶。虽说茅草一年一换,泥墙也要维修,可是造价便宜。面积不大,可以用数量来弥补。但它缺点更多,需要派人防火,一旦发生火灾,眨眼之间便化为灰烬。其次是损耗,它的体积决定了它很拥挤,容易生霉,容易引起鼠耗,又要不停翻晒又引来雀鸟,这种损耗无法统计,无法统计的损耗会招来另外一些更硕大的老鼠。”

“是啊,这个硕鼠危害太大了,”赵匡胤乐道。

“如用砖瓦代替,建仓成本太高,它们能建大,那成本更高,仅是支撑的粗大梁柱更是无法估算。有了石棉瓦这些问题能得到大部分改善,它的重量轻,可以建造更多的大仓库,仓库大就能透风,降低霉变速度。地面又用了水泥地,鼠耗问题也能得到大部分改善。就是有了鼠耗,来次彻底翻晒,鼠耗也无法生根了。损耗减少,硕鼠就是贪,也不敢贪多,这才是损耗的大部分。”

“说得好。”赵匡胤道,实际内心五味杂陈,这是用官哪,还是用贼哪?

“最后一个好处若是以后课铁量激增,钢监增加,可以用钢材代替木梁,还能防火。一仓起火,火势蔓延不会太快,能及时将火情扑灭。可是缺点同样明显,首先它轻,陛下,你来看看,这是微臣刻意增加成本加厚的。不然更轻。一轻风起来了,便会有起伏。现在它还没有铺上屋顶,不过微臣画上也有,四周建造水泥檐压瓦,又用部分长木条在中间压瓦。不过它还会容易损坏,几年就要轮换一次。不然一损坏,雨水必进入仓中。”

赵匡胤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个缺点。

“其次就是造价,因为它轻,朝廷可以量力而行,大仓用砖墙或石墙,小仓可以用泥土墙,实际就是泥土墙,只要垒得厚,同样可以建大仓。顶多在下面建一层防鼠石墙。然而它本身就会有一些成本。现在造价不及瓦片,大规模生产,技术逐步改进,成本还会能下降一点。然而两条制约,一是运费,二是官家的。官吏来运,运费会变得很高,或者苛民。交给商贾来运,有能力经营官家生意都是大商贾,本来一贯运费,到了他们手中就会卖成三贯运费。这个成本无论怎么减,还是减不下去。要么就是和买,全部交给百姓经营,和买本身就是一个弊病,受伤害的还是中小商人作坊主,贫富悬差大了,国家同样不会稳定。因此微臣以为想要大批量使用它,也要考虑这个成本,用它来与原来仓库的损耗做一个比较,量力而行。等诸仓建好后,微臣将成本计算,写一篇札子递给陛下观阅。”

其实还是可行的,别以为宋朝仓库建造成本不大,但仓储损耗太惊人了,往往一年下来能达到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四十,甚至百姓之五十。

然而赵匡胤喃喃道:“吏治啊。”

赵普说的还是吏治问题,宋九说的根本还是吏治。

然而宋九在心中好笑,只要继续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这个吏治永远不能解决,那怕是朱元璋那种扒贪官皮做闻登鼓。

韩重赟也闻讯迎驾。

赵匡胤又问道:“宋九,为何这里不铺水泥路?”

“陛下,它是暂时性的,未来这里会是居民区,大部分试验会转移到书院,一小部分转移到作坊。”

“带朕进去看一看。”

赵匡胤也不敢涉险,这里面有火药,有能让羊肉变成焦炭的物事,太过危险了。先是让宋九带着,进了前院,看到许多矿石,宋九深情地抚摸着它们,说道:“陛下,臣的学问还不行,不然这大半矿石会发挥极大的作用。就包括未来那种粮食增加的肥料,都需要矿石。”

“对了,你那个三肥土呢?”

宋九将几块矿石找了出来,递给赵匡胤。赵匡胤看了看珍珠岩道:“它们很漂亮。”

“与漂亮无关,只要能用上的,管它是黑猫白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不能捉老鼠就不是好猫,就象这个泥炭,在三肥土中作用更大。”

“太粗俗了,太粗俗了,”吕端忍不住说,多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哪,然而从宋九嘴中冒出来不是那么一回事。宋九看了看吕端,心想说这个原话的人脑袋瓜子,就是你也不如他。

赵匡胤也摇头,宋九又说道:“若陛下有空,臣带你去河南看一看,说具体地说一说三肥土。”

“行,”赵匡胤道,正在奇怪此事,顺便看一看吧。

又看到一些古古怪怪的东西,宋九说道:“有的是研究防锈漆的,课铁产量激增,铁使用会广泛,必须有它,还有的是微臣灵感,有的在继续研究,有的觉得不行,放弃了。时间太紧。”

说到这里,宋九很想说一句,我时间那么紧张,你老人家让我去四川做什么?(未完待续。。)

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534章 大结局(二)第17章 约战(下)第288章 春行(下)第422章 定(上)第348章 必死(下)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364章 弃子(下)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8章 神奇第514章 三忧第192章 上朝第452章 西北最强第257章 神仙第295章 诅咒的国家第380章 交锋(下)第525章 选择题(下)第228章 猛人哥第196章 国舅(下)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42章 真小人第363章 弃子(上)第140章 奸细第345章 杀气第171章 死(上)第310章 硕麦(下)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314章 才子(下)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第129章 雪话(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298章 飞虹第454章 燕南归第423章 定(中)第484章 奇葩(下)第78章 孤家寡人第206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下)第413章 铁血之路(十三)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149章 背后(下)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149章 背后(下)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272章 伐第485章 南方(上)第191章 女人第288章 春行(下)第277章 公主(上)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471章 驱(上)第8章 神奇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19章 分岐第500章 破骑军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158章 劲弩(下)第335章 契丹恶梦之始(下)第51章 负荆第505章 历史的玩笑第462章 前戏(上)第66章 悬赏第490章 大秘密第341章 傲娇的战友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204章 老韩第371章 那一年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77章 夜探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240章 脱变第279章 二敲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517章 养猪第285章 论语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241章 金贵第39章 信(下)第475章 一(上)第387章 好人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111章 送礼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221章 大婚(中)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497章 咸平军第426章 上位(中)第329章 毒狐第235章 比较第463章 前戏(中)第352章 安定第413章 铁血之路(十三)
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534章 大结局(二)第17章 约战(下)第288章 春行(下)第422章 定(上)第348章 必死(下)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364章 弃子(下)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8章 神奇第514章 三忧第192章 上朝第452章 西北最强第257章 神仙第295章 诅咒的国家第380章 交锋(下)第525章 选择题(下)第228章 猛人哥第196章 国舅(下)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42章 真小人第363章 弃子(上)第140章 奸细第345章 杀气第171章 死(上)第310章 硕麦(下)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314章 才子(下)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411章 铁血之路(十一)第129章 雪话(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298章 飞虹第454章 燕南归第423章 定(中)第484章 奇葩(下)第78章 孤家寡人第206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下)第413章 铁血之路(十三)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149章 背后(下)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149章 背后(下)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272章 伐第485章 南方(上)第191章 女人第288章 春行(下)第277章 公主(上)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471章 驱(上)第8章 神奇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19章 分岐第500章 破骑军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158章 劲弩(下)第335章 契丹恶梦之始(下)第51章 负荆第505章 历史的玩笑第462章 前戏(上)第66章 悬赏第490章 大秘密第341章 傲娇的战友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204章 老韩第371章 那一年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77章 夜探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240章 脱变第279章 二敲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517章 养猪第285章 论语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241章 金贵第39章 信(下)第475章 一(上)第387章 好人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111章 送礼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221章 大婚(中)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497章 咸平军第426章 上位(中)第329章 毒狐第235章 比较第463章 前戏(中)第352章 安定第413章 铁血之路(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