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弃子(上)

“弄臣!”

赵普不屑地说了一句。

叙职这件事上纠缠没意义了,赵普心中还幸庆赵匡义来得及时,否则自己一走,将事情闹大,自己反而不可收拾。

但赵普也不相信宋九有这么忠心,某些方面,宋九确实能用弄臣来形容。

这也是他的表态,否则自己缄默不作声,宋九为了国家,南下岭南,北上陌生寒冷无比的辽东,两次都立下赫赫的功劳,挟借这股风势,马上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他正在弄卢多逊呢,若默视宋九,可能自己前功尽弃。

宋九淡淡说道:“我没那么好心思,弄臣就弄臣吧,反正我也不想做诤臣,谄媚陛下,忠心陛下,也不算丑事。但不弄没办法啊,陛下若不保护我,天知道我未来是怎么死的。”

“你们一人少说一句!”赵匡义喝道。

“陛下,别的老臣不说,宋九虚名在外,说是仁爱百姓,仍因宋九,辽东一方百姓将会生灵涂炭,老臣不忍也。”

“哈哈哈,”宋九大笑起来,但不说,赵普这句话在宋朝会有影响,例如李昉的那句,吊一方傒后之民,赵匡义出兵燕云当真是为了解救燕云百姓?人家领不领情?若那样,幽州城百姓都不会那么顽强的反抗了。那些兵,那些民是什么族人?非是契丹人,九成是真正的汉人!

但这句虚伪至极的话可能会成为宋朝的主流。

宋九又道:“不过赵相公说得对,臣是有一些名声,可那虚名在外,臣与先帝,与陛下先后说过,臣非是良臣,只能说勉强算是一个忠臣。甚至我对百姓也说过。我也贪图享乐,去了辽东,心中叫苦不止。很想回家,所以一些百姓对我的评价是虚名。我从来也没有承认百姓的评价是对的。”

沈义伦与卢多逊低下头闷乐,宋九自贬太牛了。

那还能说什么?

宋九话音一转:“去了辽东虽苦,无奈也,毕竟没有国就没有家,不收回燕云,塞外铁骑随时能南下,不说陛下子孙。就是我的子孙也将不保。这是小我上的牺牲,成全了大我。战事一起,辽东百姓是苦了,但我教导他们种植。建立制度,我朝又提供大量支援,这也能算是额外的补助。同样是小我与大我之分。而且赵公,你有那么大公无私?都无私到辽东的番子哪里去。”

赵匡义看着他们针锋相对,表示很头痛。

说道:“你们去政事堂吧。”

别吵了。得办正事。

如今两府大臣换了许多,薛居正病死了,王仁赡让赵普弄得气死了,楚昭辅自然不用说,也免掉了相位。可能不久。卢沈二人也要罢免相位。

即便是赵匡义为皇帝,赵普的性格也要独霸为尊!

他岂能坐视这些政敌位于两府?

东府是赵卢沈三人,以及郭贽与窦偁两位参知政事。

西府是曹彬,以及石熙载与柴禹锡两位枢密副使。

郭窦石柴四人皆是赵匡义旧日藩邸功臣,他们与赵普有没有关系就不清楚了。

赵匡义等大家坐下,想了想看着宋九说道:“宋卿,你于塞外呆了近三年,有大功于国家,朕赐你为枢密使之职吧。”

相比于东府,西府确实太单薄了,有曹彬,可能指望曹彬做什么事?

而且宋九一回来就与赵普势同水火,若同在东府,三天不下来,会使整个东府燃烧起来。

“谢陛下,”宋九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

西府好啊,虽实权远不及东府,但对于宋九来说,这时还有什么比军事更重要吗?

两府中武人起家的只有曹彬一个人。

宋九再将经过与计划说了一遍。

曹彬三人瞠目结舌。

“难怪……”曹彬喃喃道。

高梁河一战之前,宋九做了数次提醒,又于涿州安定军心,是有大功于社稷的,可后来莫明其妙弄到登州,登州是什么所在,海滨,而且北面大海上就是沙门岛!

柴禹锡也喃喃道:“辽东啊。”

柴禹锡是柴荣叔父柴守义之子,赵匡义担任开封府尹时,因他与柴家有关系,将柴禹锡调到府中做事。

赵匡义能用柴禹锡,却不会重用柴荣的后代,无他故,柴禹锡虽与柴荣同祖父,但没有了大义,而且也能获得一个善待柴家人的好名声。

“玄圭,当初我与陛下在涿州商议此事时,陛下也不想我去,然而女真各部分散,人烟稀少,其他人去要么没有能力组织,要么有能力却没有资历承担,于是陛下才让我去了辽东。”

“宋公大义,我敬重也。”

“若无陛下,那有臣之今天,从昔日我是一个不知轻重的野小子陛下就在指导帮助臣,才让臣一步步成长起来。臣就是为陛下以死效劳也不能报答,况且仅是去了辽东办一回差。”

赵普又想骂宋九是弄臣,然而话到嘴边终忍了回去。

现在不是时候,宋九风尘朴朴地从辽东返回来,自己若过份了,上下皆不会满意。

于是说道:“陛下,老臣担心国家经济啊。”

“仅是增屯一些兵力,又能花费多少,顶多几瓶金瓜子。”

卢多逊再笑,这是影射钱俶送赵普那几瓶金瓜子。

“并且这也有关陛下的脸面,陛下禀程先帝基业,于是征讨燕云,且你也说过,先南后北,如今南方皆定,也到了经营北方的时候。难道赵相公你坐视燕云为契丹侵占,无数汉家儿女受辽人压迫?或者说你不想陛下一心想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为子孙后代打下一个基石,做一个好榜样。”

“巧舌如簧,蛊惑人心,天下百姓为你所误也。”

“赵公,是我巧舌如簧,还是你有滔天的手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宋九讥讽道。然后转过头来看着赵匡义道:“陛下,当想在辽东听到赵相公重新做了宰相时。臣是什么想法?那时感觉是太阳从西边升起来的了。”

“赵普,宋九。若你们继续如此,朕会将你们全部罢免,贬出朝堂。”赵匡义终于喝道。

“喏,陛下,可容臣说最后一句,以赵公之能,若是安心做首相。臣也赞成,无论赵公或卢公,皆有这个能力。但能否言事不言人?若是臣真的做错了,赵公借机打压臣。臣也无话可说。但臣没有做错,不能因为打压臣,就将臣所提议的全部否决。若那样,非是用臣,而是培养王莽之辈!”

“宋九。你越来越骄狂了。”

“是。”宋九乖巧的将话头打住。

然而话说开了,赵普再为了反对而反对之,那就坠了下乘。

赵普却阴森地看了宋九一眼未说话。

说完了增兵一事,赵匡义又道:“河南府近遭大旱,百姓饥困。多为盗,诸卿有何良策?”

赵普道:“河南府虽有旱,非是举国有旱,朝廷可以派一良吏任河南府,再从江南调运粮食赈济,河南府自定。”

赵匡义看着宋九,宋九道:“臣为枢密使,此中书与三司之职,臣不会语也。”

赵匡义快要无语了。

但宋九通过数次试探,至少现在赵匡义还舍不得将他做弃子。

赵匡义又说道:“宋卿,你回来正好,你提议研发的那个纺织机械有了眉目。”

黑辽河一役让赵匡义信心倍增。

一个女真就让契丹头痛了,若是再来一个阻卜会如何?

实际阻卜作用没有那么大,而且有种种不利,辽东虽寒冷,仍能耕种,阻卜却是真正的大漠所在,人烟更稀少,又不象乌舍国与安定国那样建立了所谓的国家。

不过若是措施得当,会起一些牵制作用。

并且宋九对西北一直不放心,如果这条皮毛之路打通,阻卜那边只要略有反叛,国家就会对西北重视。

如果没有西夏,或者李继迁反叛后,及时地重视起来,扼杀在摇蓝里,不让西夏重新出现,不但朝廷以后不会缺少马匹,而且没有西夏牵制,专心于北方,宋朝就不会有金人南下危机。

其实说老实话,若是抛开武功上的不足,论内治,由柴荣开始,直到赵大赵二,北宋内治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然而想到了李继迁,宋九不由想到了另外两个人,一是李自成,一是太祖,李继迁几乎是这两人的结合体,无论是太祖的游击战术,或者李自成不要脸的假降战术,李继迁都将它发挥得淋漓尽致。

可能他不及耶律休哥勇敢,也不及耶律斜轸狡猾,但很好地将两人优点结合起来。这让宋九十分头痛。

不过来到西府了,应当还来得及。

赵匡义继续说道:“正好,我们一道去书院看一看。”

一行人来到河洲。

如今河洲变成了宋朝顶级繁华场所,并且也为朝廷带来大量收入与人才,于是赵匡义于南汴水处又打开一个城门,命名南水门,让货物直接运向仓储区,用于分散人流。

一行人先看了学子。

时至今天,宋九的烙印已经很轻了,而且这种新式教育办法,培养了许多实用性的学子,有的人颇为出色,即便是赵匡义也不得不用。

于是赵匡义偶尔也来书院,将书院的学子从宋氏子弟变成天子门生。

不过学子看到宋九回到京城,还是很开心的,可能他们与宋九没有直接联系了,然而赵普上台,许多人也担心赵普恨屋及乌地报复,个个以为宋九真让赵匡义贬到登州。现在回到京城,原来就是参知政事,最少也是一个参知政事职位吧。

赵匡义说了几句话,又来到河南。

非在试验室,而是在河南那个刺绣作坊中。

宋九看了看,有飞梭,这个飞梭如宋九所提示的,使了弹簧,它使织布布面更宽,而且效率更高。还有针织纬编机,针织经编机,以及其他几组机械。

为此花了许多钱帛,用了八九年时光,去年才将这些机械研发出来。

然而对它大家皆不懂,不知道能不能推广,于是赵匡义传了一道口旨,让学子与织工们继续改进。

宋九说道:“你们做个样子吧。”

主要就是能否纺织棉布与畜毛,以及混纺。

织工们开始操作,效率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但能否赶得上十八世纪以后欧洲工业革命时的纺织技术,宋九就不大清楚了。

宋九道:“行。”

赶不赶得上无所谓,只要能纺棉布与羊毛就可以了。

它的出现,宋朝能出现羊毛衫了。

然而另一个方面让宋九有些失望,火炮至今进度不大。

不过看到天色渐暮,宋九也没有心情了,他去辽东来回几达两年零九个多月,实际离家时间更长,自大前年春天随军北伐太原就离开家了,这一分别就快三年多时间。

因此说道:“陛下,臣要先回去了。”

赵匡义忽然脸上露出古怪的笑容。

第75章 卷(上)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240章 脱变第215章 贺礼第86章 巡察(上)第2章 人心第236章 三槐王第452章 西北最强第221章 大婚(中)第65章 温度第87章 巡察(下)第227章 双子星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533章 大结局(一)第360章 小把戏第344章 矫正(下)第244章 献酒(上)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19章 分岐第10章 制造标准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518章 皇对皇第62章 我的地盘第128章 雪话(上)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163章 想不通第473章 真相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143章 事了(上)第267章 海货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162章 提亲(下)第418章 荒诞(上)第253章 大过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447章 野望(下)第40章 挖祖坟(上)第259章 枪杆子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336章 东华门第211章 思念第178章 开业(上)第484章 奇葩(下)第510章 胶着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275章 反击(下)第4章 打赌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227章 双子星第179章 开业(中)第427章 上位(下)第485章 南方(上)第510章 胶着第154章 清明(上)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25章 杀伤力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309章 硕麦(中)第392章 打脸(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211章 思念第476章 一(下)第170章 巫蛊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485章 南方(上)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38章 信(上)第59章 七幅画第67章 高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281章 可怕的误会(中)第63章 可怕的学生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194章 快乐第145章 祭文第269章 谋划第133章 荒野(上)第372章 包青天第449章 风起第258章 天堂的**第380章 交锋(下)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517章 养猪第344章 矫正(下)第335章 契丹恶梦之始(下)第13章 从此醉(下)第1章 狗血的剧情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239章 太监国度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92章 地图(下)第108章 走后门第363章 弃子(上)第138章 草芥第183章 求实(上)
第75章 卷(上)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240章 脱变第215章 贺礼第86章 巡察(上)第2章 人心第236章 三槐王第452章 西北最强第221章 大婚(中)第65章 温度第87章 巡察(下)第227章 双子星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533章 大结局(一)第360章 小把戏第344章 矫正(下)第244章 献酒(上)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19章 分岐第10章 制造标准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518章 皇对皇第62章 我的地盘第128章 雪话(上)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163章 想不通第473章 真相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143章 事了(上)第267章 海货第68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第162章 提亲(下)第418章 荒诞(上)第253章 大过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447章 野望(下)第40章 挖祖坟(上)第259章 枪杆子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336章 东华门第211章 思念第178章 开业(上)第484章 奇葩(下)第510章 胶着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275章 反击(下)第4章 打赌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227章 双子星第179章 开业(中)第427章 上位(下)第485章 南方(上)第510章 胶着第154章 清明(上)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25章 杀伤力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309章 硕麦(中)第392章 打脸(下)第395章 枭雄末落(上)第211章 思念第476章 一(下)第170章 巫蛊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485章 南方(上)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38章 信(上)第59章 七幅画第67章 高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281章 可怕的误会(中)第63章 可怕的学生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194章 快乐第145章 祭文第269章 谋划第133章 荒野(上)第372章 包青天第449章 风起第258章 天堂的**第380章 交锋(下)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517章 养猪第344章 矫正(下)第335章 契丹恶梦之始(下)第13章 从此醉(下)第1章 狗血的剧情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239章 太监国度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92章 地图(下)第108章 走后门第363章 弃子(上)第138章 草芥第183章 求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