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奸细

宋九不明所以,但吕馀庆与他无怨无仇,不会害他,立即转口道:“王将军,我对军旅的事不大懂,要么,我到了益州去军营看一看再给你答复。”

“行啊。”

一路北上,到了灵泉县日暮时分,停下来扎营休息。

宋九找到吕馀庆,问:“吕相公,为何不答应?”

“你答应了就等于是领了军令。”

宋九哆嗦了一下。吕馀庆又说道:“有办法最好,巴蜀原先富足,将士们到了这里不是乐不思蜀,而是乐不思宋。但如今到处一片残砾,有的兵士想家了。如有办法,你也可以献一献。但必须要等,等一人过来。”

“谁。”

“丁德裕。”

“我闻听朝廷以丁将军为西川都巡检使,康将军又为东川招安巡检使,陛下或有何用意?”

现在没有四川的说法,要么说两川,东川与西川,广义的西川包括汉中,东川包括夔峡,狭义的东西川就是以益州为分界线的,西部与西北为西川,东部与东南部为东川。官方总称为川峡路。后来又分成西川路与峡西路,西川路就是广义西川,峡西路就是广义东川。最后又再划,分西川为益州路与利州路。峡西路为梓州路与夔州路,合称为四川。但就是这样,举宋一朝民间仍继续用东西川称呼巴蜀。

主要叛乱地区就是在狭义的东西川。

丁德裕总管西川,康延泽主管东川,曹彬主管南部吕翰叛部。那还有王全斌什么事?

“不要乱想,如今两川叛寇不平。陛下也不敢轻率处理,只有等各地叛乱平息了……”吕馀庆说道。

“我明白了。”宋九说道。

主要起牵制作用,不是为了架空的。但一旦平息,三支人马合在一起,王全斌再不听调动,勿用从朝廷调兵,由这三路人马合击,就能让王全斌灰飞烟灭。

因此这时,还是以王全斌领首。

当然,巴蜀百姓也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损小而挽大。

“太复杂。太复杂了。”

“不复杂不行哪,治大国若烹小鲜,需要谨慎维之。否则象后唐庄宗那样,本来得蜀是一利,却成了一害,不如不得也。”

宋九无语。

“不过因为你的策略,潘丁尹三将与王知州虽苦,政绩赫然,闻听丁将军离开。百姓夹道相送。这一来,丁将军必对你产生好感。康曹二将与王将军略有不和,你一来就杀了王将军三十几名属下,这种种关系。他们对你也会不恶。只是曹将军的兵力不得不驻扎在眉州与嘉州,让吕翰牵制。那个王可僚本是川人,我朝看其才能。任其为牙校,但他不思报效朝廷。反而挟持流民作乱,活动在遂州与合州。又将康将军的兵力牵制。你想要平安,还是等丁将军来吧。”

“谢过吕相公指点,但我还是不解,为何不见我朝出兵?”

“王可僚活动在山区,康将军必须先将普州整合好了才能出兵。雅州那边的事十分复杂,后蜀未灭亡前,置静南军扼守邛崃、百丈,调曹光实为永平捕盗游奕使,与当地蕃首张忠乐结下深仇,杀死张忠乐多名部下。我朝出兵,张忠乐借机调集许多蕃人羌人,袭击了曹府,曹光实手中兵力抽之一空,没法防守,背着他的母亲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他的三百多名亲人全部被张忠乐杀害,连父亲的坟也扒了。曹光实只好投奔王将军,因为他久在雅州,对其山川地形十分熟悉,将地形绘成地图献给王将军,王将军将其提拨为义军指挥使。但这幅地图在王将军手中,不在曹将军手中。”

宋九恍然大悟,曹光实被宋军收留,那么张忠乐肯定与吕翰联手自保。

但是自全师雄叛乱以后,曹彬、曹翰与刘光义屡屡大捷,反而王全斌部下屡屡失败,甚至连大将高彦晖等人都让全师雄干掉了,那个向孟昶要金银财宝要美女的勇将王继涛守彭州,结果从都监李德荣到手下全军覆没,他自己很凶悍,身中八枪,硬是杀出一条血路单骑逃到益州。

如果将曹光实与地图交给曹彬,曹彬再立功,王全斌将会无地自容。王全斌不交,曹光实有家难回之时,是王全斌收留的,他肯定相帮王全斌。现在曹彬手中没有地图,没有信任的向导,雅州地形复杂,吕翰又与羌蕃联手,更不敢孤军深入,因此只好僵持下去。

至此,宋九对整个巴蜀局面,至少大体上全部了解,可他也苦笑了,说道:“别的我不说,我只说一件事,各地官吏与豪绅勾结起来,将所有地契重新篡改,这个后果很严重。”

“我也听闻,宋九,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若无豪绅联手,巴蜀将会是何等局面?”

“不患贫,就患严重贫富不均,一朝一代凡立国之时,因为人口大量死亡于战乱之中,土地不紧张,贫富分差不大,故只要小心一点,都会迎来大治。越往后去,越是难治。巴蜀开国就是如此,几十年后,若有灾害,官员再处置不当,加上百姓心中有仇怨,那将会比全师雄叛乱危害更严重。”宋九说到这里,忽然想到李顺与王小波,喊出的口号就是均贫富。

直接意义毁灭了宋朝从现在起留下的许多积弊,包括豪绅们一些贪婪的兼并。

还有一个意义就是使宋军无法分心于西北,给了李继迁壮大机会,最终西夏出现。没有西夏,北宋会不会灭亡?这将是一个不解之迷。但至少没有西夏牵制,一年驻扎于西北几十万大军的所需几千万供给节约下来,以宋朝重视内治,那么北宋百姓会更富裕。

“宋九。你有何良策?”

“我……吕相公,你别问了。我非是张良,晕。吕相公,你们再这样用我,我要对陛下说,最少给我一个四五品官做做。”宋九抗议道。

“若有良策,我担保你一个五品官职,最少是五品散官。”

“得,就是四品散官,我也想不出好办法。不过这一路所看到的,以及我所想的。我会一一向陛下禀报。”宋九果断拒绝。

……

宋九一行去了益州,他听从吕馀庆的劝,没有答应,但也渴望战争早点结束。没的打了,王全斌你该回去了吧。因此钻到军营里看,甚至跑到灌口寨察看灌口寨地形。

灌口寨就在益州西北,就是后世的灌县,都江堰市。地貌有变化,但不大。正好位于都江堰工程灌区总进水口北边,大约就是后世自己旅游的都工堰市所在地。

是不是,没有必要计较了。

两军于此相峙,王全斌军队在南边。扼守着益州安全,全师雄兵力扼守着灌口寨,以及北边山区。一直延伸到益州东北的金堂县。也就是益州整个北大门全部让全师雄的叛军堵上。

宋九在跑,王全斌十分慎重。派了许多人,甚至默许了两百川骑保护宋九安全。作为他本心。也想取得一个大捷,不能让曹彬比下去。但宋九也让他苦恼无比,军事实际与宋九此行无关,他主要还是看流民。因此四处跑,元旦时又溜达到青城山上看了一遭。四川有很多美丽的风景,不过宋九心情不佳,在青城山走一回就下来了。然后看百姓,还能指望百姓说王全斌多少好话?

四川没有新年的快乐,京城却充满了节日气氛,但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很不好的事。

马知州与毕姓人家较上了劲。

青衣母亲是毕姓人家的小妾,若他家不卖,马知州从宋律上来说,是不能强行勒索讨回的。但这个头一旦低下去,和州没办法治理了。并且也不能小视了江淮民风强悍,那可是朱元璋以后发家的地方,并且也是项羽发家的根据地,更不要说几年前轰动一时的白衣军。

于是马知州用了迂回策略,他是知州,有的是办法,与其他一些豪绅打压毕家。

我不赎人了,但要对付你也容易。

若是一般情况,毕家屈服就是,民不与官斗,一个堂堂的知州对付不了所有豪绅,但对付一个豪绅,难道还会是难题吗?

这也是军中书吏出身的性格,马知州是石守信原先的幕僚,这也注定了马知州会强硬。然而结果出忽他的想像。

毕家人在马知州打压下,十分困窘。但还是宁折不挠,然后派人到京城来,反诬了一口。说是从卢青衣是韩熙载派来的奸细,韩熙载防止收买宋九不成,故意将青衣留在宋九身边,将那些学问学到手,然后带回唐国。青衣去了和州,毕姓家里的人还看到他与唐国来人密谈过。

南唐名义上臣服宋九,实际两国防范甚严,对密探抓到后基本都是一律处死。

可能是毕家的人诬蔑,但也不能说不是,若是青衣将这些技术学到手,母亲又拢在身边,没有了任何牵挂,借机潜逃回南唐,那将对宋朝极是不利。

毕家诉讼状到了御史大夫刘温叟手中,刘温叟不敢怠慢,交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犹豫了好一会儿,宋九将青衣带回宋朝他是知道的,包括他与韩熙载如何会面,又说了什么,全部写了奏折,就在鄂州送到京城。当时赵匡胤也以为是一件小事,没有往深处想。这一想,隐隐觉得很不安。

南唐也不能轻视它,有很多人才,人口多,财富多。仅是南唐还不要紧,宋朝四面环敌,就包括湖南,南汉一直没有甘休。若是南唐得到这些技术,以它的财力就能迅速壮大起来。一强大,若与契丹等国联手就不大好了。而且南唐还有过与契丹联手的历史。甚至宋齐丘还出了一个主意,契丹燕人高霸父子去南唐,至周唐边境濠州,南唐阴派人刺杀高霸,嫁祸于后周。其后契丹再派使,后周大将荆罕儒闻听,用了姑苏慕容的手段,以彼之道还彼之身,请了高高手,一个剑客田英潜入清风驿。契丹使者正要更衣准备参加南唐大臣夜宴,忽然仆地,驿站里人出来看,契丹使人头没有了。荆罕儒又用了一些手段,反嫁祸给南唐,自此两国断绝来往,各自为战。

但过了数年,天知道契丹那口怨气有没有下去?

这样一想,事儿就多了,赵匡胤下诏将青衣收押,交给御史台刑讯。

然而这急坏了另一人。

很多事吕馀庆还没有说,也不敢说。实际二赵之争,已经开始,包括高锡事件。赵普反击也开始了,宋九这个层面肯定不知道的。

御史台也有赵普的人,宋九没有将自己看成赵匡义的人,可别人却将宋九看成赵匡义的人,赵匡义自己儿也将宋九看成他的人。这个一刑讯,若是用酷刑,想要制造什么冤案都可以的。那么不知道牵扯出多大的事。

想到这里,正准备着元宵节灯会,也没有心情了,是自己的人,就要庇护,想来想去,亲自去了皇宫,兄弟俩说话也不用客气,直接说道:“皇兄,青衣案子交给我来审吧。”(未完待续。。)

第149章 背后(下)第61章 爱因斯坦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422章 定(上)第342章 亲事第75章 卷(上)第523章 第三十七计(下)第42章 真小人第270章 危机第301章 高下(上)第325章 拜第442章 妖星(下)第48章 后院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267章 海货第387章 好人第250章 暖冬(中)第140章 奸细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198章 插钗第333章 入相(下)第500章 破骑军第260章 保护(上)第423章 定(中)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111章 送礼第10章 制造标准第76章 卷(中)第345章 杀气第446章 野望(上)第420章 飘摇(上)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169章 寒瓜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259章 枪杆子第507章 求和第6章 金子第468章 均贫富(上)第431章 四人帮(下)第521章 无耻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513章 寓言第385章 五十年第91章 地图(上)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341章 傲娇的战友第505章 历史的玩笑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81章 诱、惑(中)第245章 献酒(下)第325章 拜第174章 嘉禾第129章 雪话(下)第218章 夜宴(三)第424章 定(下)第74章 南方(下)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71章 神奇(下)第78章 孤家寡人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336章 东华门第298章 飞虹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218章 夜宴(三)第349章 王气第240章 脱变第224章 皇后(下)第83章 夜郎(上)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173章 第一枪第475章 一(上)第222章 大婚(下)第143章 事了(上)第346章 轻敌第9章 歪才第167章 镜子(中)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201章 父亲(下)第382章 中策(上)第138章 草芥第508章 口袋第193章 朝会第162章 提亲(下)第58章 异人奇课第214章 肥羊(下)第163章 想不通第316章 脱变(下)第382章 中策(上)第515章 捉猫猫第156章 清明(下)第385章 五十年第504章 开始了第518章 皇对皇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488章 要翻天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
第149章 背后(下)第61章 爱因斯坦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422章 定(上)第342章 亲事第75章 卷(上)第523章 第三十七计(下)第42章 真小人第270章 危机第301章 高下(上)第325章 拜第442章 妖星(下)第48章 后院第355章 有一种痛叫虚伪第267章 海货第387章 好人第250章 暖冬(中)第140章 奸细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198章 插钗第333章 入相(下)第500章 破骑军第260章 保护(上)第423章 定(中)第299章 爱情问题(上)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111章 送礼第10章 制造标准第76章 卷(中)第345章 杀气第446章 野望(上)第420章 飘摇(上)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169章 寒瓜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259章 枪杆子第507章 求和第6章 金子第468章 均贫富(上)第431章 四人帮(下)第521章 无耻第537章 大结局(四)第415章 一地鸡毛(上)第513章 寓言第385章 五十年第91章 地图(上)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141章 又是豪赌(上)第341章 傲娇的战友第505章 历史的玩笑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81章 诱、惑(中)第245章 献酒(下)第325章 拜第174章 嘉禾第129章 雪话(下)第218章 夜宴(三)第424章 定(下)第74章 南方(下)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71章 神奇(下)第78章 孤家寡人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336章 东华门第298章 飞虹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218章 夜宴(三)第349章 王气第240章 脱变第224章 皇后(下)第83章 夜郎(上)第94章 一把手的问题(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173章 第一枪第475章 一(上)第222章 大婚(下)第143章 事了(上)第346章 轻敌第9章 歪才第167章 镜子(中)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201章 父亲(下)第382章 中策(上)第138章 草芥第508章 口袋第193章 朝会第162章 提亲(下)第58章 异人奇课第214章 肥羊(下)第163章 想不通第316章 脱变(下)第382章 中策(上)第515章 捉猫猫第156章 清明(下)第385章 五十年第504章 开始了第518章 皇对皇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488章 要翻天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