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春行(上)

一人一驴气喘吁吁来到光山县衙,翻身下驴,对县衙前的衙役说道:“麻烦衙哥子,我要见全主薄。”

“你是……?”衙役问道。

“同年。”

两字足够。

宋朝用官与史上区别仍不是很大,一为贡举,进士不用说了,诸科生同样也可以担任官员,当然,两者前程会是截然不同,不过宋初录取的贡举生不多,因此在官员中占据的数量并不大。二是奏荫,有荫补,补荫,恩荫,资荫,奏补,任子等不同荫补的名目,荫补的对象有官员子孙,三服以类的亲戚后代,例如舅姥家的孩子,叔伯家的子女,还有官员的直系门客。三是摄官,一些偏远地区无正任官员,于是让吏胥摄替官员处理政务。做得不好拿下,做得好,就会有奖励,那就成了第四类任官途径,出职,若是在吏职上做得光彩,从小吏直接提为官员,或者摄职胥吏改为正式官员,就象雷有邻状告的刘伟,他就是摄官,若无雷有邻揭发举报,那就成了正式官,若再做得好,会步步高升。宋朝前期官员多是这种形式提拨上来的。

这些人在下面做了多年小吏,然后步步为官,有吏的经验,有官的经验,同时又是从数万上小吏提拨上来的,多能称之为称职。但往后去渐渐不行了,官员越来越冗,连贡举的进士都没有捞到官做,况且他们,因此又做了明确规订,出职官最高不能超过七品武功大夫。然后一群有学问饱读诗书的官员担任重要官职,整个国家被一群书呆子把控,也有一个好听的名词叫书生意气!

不是凭借经验做官,是凭借书生气做官……

还有最后一种官员选拨途径,以军功武艺为武官,后来还有,范仲淹西北解决财政时提议的进纳出身,不好听的说法就是买官!

但在宋九推动下,又产生一种新的途径,又叫书院官吏。

这些年朝廷陆续用了好几百名书院学子,一出来多担任各部司与州县重要的胥吏职位。

不过用他们时产生了多方顾虑,开始的这批学子受宋九影响太重,没有赵普,赵匡胤也多少有些犹豫不决。赵普与赵匡义恶斗,多少产生了一些影响。

然而这个群体是如此出色,特别是德操。后来宋九渐渐放手,德操一直没有放,书院门口就是两行大字,正大光明,精忠报国,虽差了一些,可学得更全面。朝廷不可能看不到。

书院规模在扩大,但每一年放出来的学子并不多,只有两百余人,就这两百余人朝廷只能用到一半。每一次毕业考后,各部司都拼命地抢人,甚至求情求到赵匡胤处。俺手中没有人才,又要做这么多事,皇上,给俺人吧。

因此赵普下台后,宋九渐渐放手,于是朝廷陆续择其一部分担任各州县副属性官员。

严格说起来,他们还是出职官,也就是小吏升上去的官员,但与其他出职官还是有些不同,于是又有一个名称,书院官,这中间就包括光化县主薄全真复。

听说同学来了,全真复匆匆忙忙地从后堂迎了出来,看着狼狈万分的田峤,惊讶地问:“安远兄,为何从蕲州而来?”

“魁易,一言难尽哪。”

“快请进来。”全真复将田峤迎了进去,让衙役端上来茶水。

喝了一口茶,田峤说道:“蕲州秦知州贪墨盐酒钱,我善意劝谏,他不听,反而借我与娘子不备出外时,将数万钱放于我家,诬蔑我盗国库钱,州里一个老役看不下去,提前通知了我,我见事不好,一路北上,逃出蕲州,却没有想到此厮发下海捕公文,我只好仓皇地从大山里来到光化。”

从蕲州到光化,若拉直线,那是从黄洲到光州,关健这条直线拉不得,在黄州北边就是茫茫无边的大别山,几乎都没有道路。普通从黄州到北方,是从黄陂到安州,再到信阳,向西兜一个圈子,才能到光州,但那样也不用到光州,直接进入京城,就可以告御状了,将官司闹到御史台。

这是海捕文书所逼,从安州那边路走不通,于是进入了大别山,顺着崎岖的山道,来到光州。并且也不能再往前逃了,光州到黄州隔着大山,还没有接到海捕文书,再往前就是蔡州,只要田峤一出面,必然被抓捕,然后送到蕲州审讯。到了蕲州,有理也说不清楚了,因此来到光化县,田峤想到他的老同学。

全真复正色道:“这么说蕲州发下捕文了?”

“是,不过魁易,能否让我吃一顿饭?”田峤苦笑道。

这就是宋九以前的教导,一旦从政,只要不犯法,必须各为其主,不能相互谋私情。就象赵普木材生意也雇了书舍的学子,可斗得那么凶,宋九也没有通过这两名学子,过问赵普的账目。不能田峤说秦知州贪墨,全真复就一定必须相信。既然蕲州发下捕文,必须以蕲州官府的捕文为准则。

然而事情在老同学手中处理,性质必将是两样。

全真复招待了老同学一顿,随后将哭笑不得的田峤收下光化牢房,没有通知蕲州,因为贪污的是榷酒与榷盐,于是将经过写了一篇奏呈,递向三司。

两种说法,我不知道真假,人送到蕲州我不敢,人放手我也不敢,因此请朝廷查问。

不能算是大案子,派几个精于算术账目的老吏下去一查,真相就揭开了。但现在楚昭辅仍兼任着三司使,看到全真复将田峤先关押,后禀报,觉得是一桩禀公执法的典型,因此将它上报给了朝廷。

赵匡胤也觉得很有意思,并且又想到一人,宋九。

倒也不是赵匡胤不想用宋九,确实有事。宋九研究出现难题,先没有太在意,几样研究并头并进,最后看到进展不大,几乎一半时间呆在钢监了。直到年底,才交出小型高炉的技术,还要继续改进,不过它能勉强正式推广了。但到现在中大型高炉技术还没有完善,那个高炉建了拆,拆了建,本来就开始变形,终于在年末于半空中扭起麻花,见到不对,所有人一起逃之夭夭,然后轰地一声,庞大的高炉趴了下去。只要不死人,就不会有言臣弹劾,它本来就打算废弃掉了。宋九又就地修建了几个新高炉,继续折腾。他掏了不少腰包,国家也补贴了许多钱帛。这时候不能分宋九的心。

况且其他几样,似乎同样重要。

或者赵匡胤有其他想法,宋九仍做着一个小候爷,并没有担任官职。

正好宋九在家里,听到赵匡胤宣他,立即骑马进宫。

赵匡胤让他坐下,问:“宋九,你那个高炉研究得如何?”

“陛下,还有一些细节微臣没有琢磨明白,请陛下再宽恕半年。”

“半年,朕能候得,”赵匡胤道,即便赵普在这里,也只能说这句话,这是中国钢铁史上最大的变革,一旦它能成功,随着疆域增加,陆续又找到一些铁坑,火药的使用,宋朝课铁量会出现飞跃性的进步,去年课铁总量就达到了一千多万斤,不仅是数量,还有质量,一旦高炉技术成熟,所有的铁矿石至少转换成了优质熟铁。甚至若干年后,宋朝都能出现钢铁时代的萌芽。赵匡胤肯定不知道后世如何,但这个显著变化还是能看出来的。

“宋九,你有一年未进宫了吧?”

“上次大食使者来,我进宫赴宴一回,不足一年,差不多十个月。”

“十个月哪,”赵匡胤有些恍惚,道:“近来朕变得渐渐多愁善感。”

宋九默默无言,赵匡胤渐渐也老了,甚至人未老,心态已老,高怀德的后妻燕国公主死,赵匡胤痛声大哭,对左右说道,明年诞节,当罢会禁乐。也就是他的生日长春节不准奏乐。中书门下进谏,王者礼绝正更,虽陛下友爱之厚,然群臣上寿,无乐则无以为礼,望许教坊作乐。表面上他的妹妹死了,赵匡胤很难过。

抛开表面,认真分析,其实是亲人失去后,特别赵普事件之后,赵匡胤心态渐老,感到难过。是啊,燕国公主小时候对他不大好,可那终是小时候的事,长大了,他都做了皇上,还用着计较吗。看看燕国公主在世时,虽他姐妹有,只有一个燕国公主活在人世,何必计较过去,没有给她足够的荣华富贵,倒是给了赵普,但赵普呢。

所以才后悔。

这是都心态衰老的征兆,他是做大事的人,不是宋九,何必要婆婆妈妈,死了就死了。这时后悔管屁用。

“你看看……”

宋九接过来看,狐疑地问:“陛下让微臣看,是指那一方面?”

“全真复与田峤是同年吧?”

“是,不过他们做为国家官吏,微臣一再诫告他们,不能因私废公。包括微臣在内,一旦他们走出学舍或书院,微臣从不与他们有多少私信往来,要么就是督促他们不要放弃学业,书院出现新教材,微臣寄给他们,让他们在暇余,继续自学修学,增长知识。特别是最早几批放出来的学子,学了一年时间,学问不深,若不自学,必会淘汰。其他的,微臣不与他们有往来了,也杜绝他们往来。二人成朋,三人成党,朋党后祸无穷。”

“二人成朋,三人成党,说得好啊,田峤为人如何?”

“他是学舍学子,微臣有印象,此乃河北弟子,长于算术会计,为人很会变通,但素来品行不恶,微臣一度很看重他,不过其家乃贫,后来为朝廷征为胥吏,微臣没有阻拦。可是作为胥吏,收入很低,又走上社会,人是会变的,微臣不敢做评价。是非曲直,派人下去一查便知。”

宋朝胥吏多是差役制度,但也有募的,中央机构,例如三衙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等等,多是募用,也就是雇用制度,象堂后官、主事、录事、主书这些高级胥吏薪酬还比较高。前行后行通引官就次之了。最次的是衙佐与秤子,库子这些苦力差役,有的是募雇制,有的直接是差役制。各州县的胥吏基本都是差役制度,不同的就是富户担任。

经宋九之手,现在宋朝变得更复杂,广南是免役制,但也不是完全的免役,一部分临时役差依然用差役法,雇百姓抽空轮流担任。常任差役基本实施了免役法,就是富人出免役钱,请人担任。然而各地情况不同,募钱又不同,例如广州乃是广南最富最大的州府,用的差役多,几达九百多常任差,但生活用费高,雇钱也高。连州多山,人口少,生活贫困,用的差役数量少,募钱也少,并且还有第二步调整,广州每年除了负担自己的差役钱外,还要分一些钱帛资助这些贫困州县。就是这样,广州负担仍不重,倒是连州应付起来会有些吃力。再如雷州,本来是广南比较恶劣的地区,就象大禹治水时一样,扬州乃是九州最恶的地区,但现在大修水利,陆续许多海堤修建起来,雷州半岛有很多平原地带,再加上沿海有沿海的经济,会渐渐变成广南比较好的地区。那么役钱也要不停的调整。

这是广南的变化。

它还没有影响到宋朝,一是广南才勉强变好,当然与南汉不能相比了,南汉那是地狱。二是当地豪强多,这个豪强不仅是生蛮首领,也包括一些当地的汉人武装力量,以及熟蛮的大首领,变革对他们有利就会支持,没利就会反对,甚至有些人不知天高地厚,陆续叛乱。这些都不用潘美动手的,不值。各州县自己一一平灭,甚至受宋九启发,平一处,就手治一处。

因此它的总量还不足以影响宋朝其他地区。

其次就是书院的胥吏,没有一个学子放出去是官员的,都是胥吏,四分之一留在京城各部司,四分之三放了出去,这些小吏要略高于宋九于广南募雇的小吏薪水,钱差不多,差距是在各项补助上,但还是不及各县县丞与主薄,一年杂七杂八的加在一起,也不过七八十缗钱,只相当于宋九河洲作坊里上等仆役的薪水。

所以它造成了一些人才的分流,有的人宁肯到私人商铺里做主管,也不愿做小吏。薪水差距太大,高者能相差十倍以上。但也要看怎么想的,有的人看中了它是一个升迁为正式官员的契机,所以还愿意担任小吏,越是富裕家庭,越是有人愿意担任国家胥吏。毕竟这个胥吏某种意义与那些差役胥吏还有一些不同的。

宋九未联系,不知道现在田峤家境如何,但是以前他家很穷,再加上他投奔到同年全真复处,宋九更不敢下结论。

“朕清楚,大约是秦亶确有此事,”赵匡胤道,听到田峤是河北子弟,赵匡胤不用查,也断定下来,这些年书院在扩大,也有少量不好的,但两河子弟一直是金字招牌,走出来的,没有一个是差的。又道:“这是中书献上来的制书,你看看。”

宋九打开一看,上书一行字,令诸州知州、通判、判官、兵马都监、县令所掌盐麴及市征、地课等,并亲临之,月具籍供三司,秩满校其殿最,欺隐者当置于法,募告者赏钱三十万。

这个麴通曲,就是指榷酒。也就是各州县与兵马都监主要官员必须亲自过问属下的市征税务,各项专营与地课事宜,然后每月将治辖内账目呈报给三司查问,若是贪赃者,属下官吏或百姓举报有功,赏钱三百缗。

宋九放下,道:“不妥,空增官吏,未必有实效。且……”

“且什么?”

“上不清,上不公正,下不明也。”rs

第309章 硕麦(中)第387章 好人第241章 金贵第491章 狼来了第145章 祭文第82章 诱、惑(下)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336章 东华门第507章 求和第425章 上位(上)第383章 中策(下)第8章 神奇第91章 地图(上)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207章 游园(上)第144章 事了(下)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347章 必死(上)第179章 开业(中)第272章 伐第383章 中策(下)第20章 拒第488章 要翻天第255章 两知州(上)第39章 信(下)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110章 新任务(下)第343章 矫正(上)第367章 相才第135章 夜战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500章 破骑军第41章 挖祖坟(下)第42章 真小人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481章 等的人第491章 狼来了第448章 南方有风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214章 肥羊(下)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16章 约战(上)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293章 小鱼(中)第472章 驱(下)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61章 爱因斯坦第292章 小鱼(上)第440章 妖星(上)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325章 拜第8章 神奇第177章 夜探第217章 夜宴(二)第219章 弄错了第338章 坦白第167章 镜子(中)第15章 非奸即盗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356章 无敌第62章 我的地盘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276章 良臣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216章 亲征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412章 铁血之路(十二)第229章 石岭关第446章 野望(上)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53章 比较(下)第336章 东华门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519章 病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392章 打脸(下)第19章 分岐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366章 幕后者第164章 新知州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519章 景德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41章 挖祖坟(下)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201章 父亲(下)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178章 开业(上)第329章 毒狐第20章 拒第224章 皇后(下)第391章 打脸(上)第136章 夜审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
第309章 硕麦(中)第387章 好人第241章 金贵第491章 狼来了第145章 祭文第82章 诱、惑(下)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336章 东华门第507章 求和第425章 上位(上)第383章 中策(下)第8章 神奇第91章 地图(上)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207章 游园(上)第144章 事了(下)第406章 铁血之路(六)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347章 必死(上)第179章 开业(中)第272章 伐第383章 中策(下)第20章 拒第488章 要翻天第255章 两知州(上)第39章 信(下)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110章 新任务(下)第343章 矫正(上)第367章 相才第135章 夜战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500章 破骑军第41章 挖祖坟(下)第42章 真小人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481章 等的人第491章 狼来了第448章 南方有风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214章 肥羊(下)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16章 约战(上)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408章 铁血之路(八)第293章 小鱼(中)第472章 驱(下)第368章 四种官员第61章 爱因斯坦第292章 小鱼(上)第440章 妖星(上)第394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第325章 拜第8章 神奇第177章 夜探第217章 夜宴(二)第219章 弄错了第338章 坦白第167章 镜子(中)第15章 非奸即盗第435章 神的黄昏(四)第356章 无敌第62章 我的地盘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276章 良臣第405章 铁血之路(五)第216章 亲征第223章 谁敢惹(上)第412章 铁血之路(十二)第229章 石岭关第446章 野望(上)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53章 比较(下)第336章 东华门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519章 病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392章 打脸(下)第19章 分岐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366章 幕后者第164章 新知州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519章 景德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41章 挖祖坟(下)第404章 铁血之路(四)第201章 父亲(下)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178章 开业(上)第329章 毒狐第20章 拒第224章 皇后(下)第391章 打脸(上)第136章 夜审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