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辞戟(下)

王明不作声了。

赵普太强悍了,那是神,提都不敢提。

几人不提赵普,于是坐下来协商。外面刮着大风,百姓称为飓风,实际就是台风,到秋后更多。不过台风带来了一场暴雨,天气稍稍凉爽一点。经常有,几人皆不在意,继续商议完善。

然后写好奏折,等雨住下来,立即送到京城。王明叹口气道:“这样下去,岭南会变成什么样子?”

“陛下说过,不将它变成南唐一般富庶,就不让我回去,没办法啊。”

“哈哈,”几人大笑。这是玩笑话,别当真,潘美说道:“你家小妾给你写了一封信,你看看吧。”

潘怜儿将玉苹写的信拿出来递给宋九。

宋九打开一看。

防止有人拆开看,玉苹信写得十分模糊,未说任何想法,只将这大半年河洲发生的种种事平淡地写出来,包括赏戟。潘美说道:“门前立戟哪。”

若让他选择,宁肯要这个立戟,也不要节度使。

宋九不作声,继续往下看,玉苹担心死了,宋九并不担心。原因很简单,赵普与赵匡义的性质,赵普用钱是来享受的,他只想专权,也不想做皇帝,人去求他,非他去求人,何必收买人心,想收买太简单了,利用手中职位给他升官发财就是。赵匡义所图有些“远大”,又不能象赵普那样公开做生意。所以河洲分成对赵匡义来说十分重要。

现在的赵匡义看似低谷,实际权谋之术,未必在赵普之下了。他能让赵承宗毁掉河洲吗?不过赵承宗公开来。自己就可以动手了。明年!

从明年开始,彻底毁掉河北。

看完了。问潘美与尹崇珂:“节度使薪酬比宰相还要高,可能高出多少?你们是不会缺钱用了。你们的孩子在河洲都有契股,这个契股钱难道不能弥补吗?”

“小九,你说明白一点。”

“丈人,朝廷在削兵权,还有多少节度使,南伐有功有过,何必要这个节度使虚名?”

潘美与尹崇珂不作声。

开什么玩笑,能做节度使何其不易,舍得放弃吗?宋九一看他们表情。知道劝不好,道:“得,我不说了。”

开始当着他们的面写信。

一是河洲的安排,各个衙内不顾分红多少,将钱拿来投入,稀释自己契股,那么索性让他们稀释一个够。因此在信上宋九说了两件河洲任务。第一件事是买地修桥,东水门外河北地涨得更厉害,可实际游人多了后。来回拥挤,无法停留,反而成了废地。宋九让玉苹将这些地买下,然后修桥。一直到角门的北边。正中留下道路通道,北部设置弯桥,降低坡度。让人与车能上能下,河洲上四道弯桥。通道四条主街。这才是他留下河洲西北角的用意。也会做一个小广场,但主要是为了架桥用的。

西边的护龙堤很宽广。不过游人太多,再加上朝廷的税务车辆,时堂发生混乱现象。不得不派护卫日夜调停。这一道桥修起来后,马上拥挤情况就得到改观。

但不仅如此,桥一立,许多游客会从这桥上直接进入河洲,而非是从河北再到白玉桥,从河洲返回。没有了游客,什么都没有了。若是河南再建设起来,从河洲去,河南回来,河北游人更少。再就是于河南正店斜对面建设一个小型码头,三个泊船卸货凹槽。

暂时还是很小心的,一是护龙堤上拥挤,二是于码头卸货,再运到河南,也十分不便。甚至修好了,河南不建设起来,都未必能看到真正的后果。

也许赵普现在能看出来,也许看不出来。

不过宋九隐隐感到赵普权焰如此,也快差不多了。尽管玉苹未在信上说赵匡义那八个字,天欲其亡,必欲其狂。

宋九也未写自己用意,信上还是说的这两条理由,正大光明的理由。

第二就是写给赵匡胤的辞呈,功过相抵,臣中奉大夫,门前立戟受之有愧,臣辞之,若陛下不准,臣宁肯辞职回家,连官也不做了。

既按开元礼来,那么请戟与辞戟都可以。请戟若理由得当,在唐朝是准许的,辞戟若理由得当,同样也准许,虽少了荣誉,但多传为美谈。

河洲的事潘美不管,管不了。

但看到辞戟,他急了,说道:“小九,不能辞啊,辞了以后再想有这个机会,万万不能。”

“丈人,知足常乐,荣极必衰,事物发展的必然原理,不能太荣才能长久。”宋九淡淡说道。还有很多事呢,宋九让玉苹借了二十万缗钱,那是准备玩一票更大的。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徐徐说道:“丈人,辞不辞戟是我的事,我们还是说岭南。盐。”

广南也有许多盐场,与钱塘江煮盐一样,将海边盐土用牛犁出来,再用水淋,经过沉淀,取上面的卤水煮。还有一些繁锁的程序,但基本原理就是这样。

成本高,一斤盐得四文钱成本,速度慢,还需要大量耕牛与盐户。

宋九所说的就是晒盐,先在海边铺盐田,利用潮汐原理,将蒸晒过的盐田盐水引入卤池,从卤池再进行第二次蒸发。然后再煮再加工。还是没有那么简单,卤池如何设置,田坝高度如何,以及相关的工艺,也要做试验。不过它属于简单的技术。

一是速度快,二是节约劳力与耕牛,三是成本低。

至于会不会冲击盐价,问题都是不大,榷盐是关税问题,非是原先盐不足,即便后来宋朝两千多万户,也未缺过盐,也没有缺过私盐……

盐多了。就控制盐场,盐少了。就增加盐场。

“这倒是可以尝试一下,先将它试验出来。再禀报朝廷。”尹崇珂说道。

几人正在说话,外面衙役匆匆进来禀报:“两位知州,两位转运使,东南洪水被飓风卷上了岸,淹没了许多人家。”

“走,出去看一看,”潘美披上蓑衣,对其他几人说道。

四人骑上马,冒着一把风雨。冲出城外,广州地形与后世也不一样,出了广州往东南,也就是后世顺德、中山、珠海到澳门一带非是连在一起的,而是由西江冲积下来的泥沙,形成一个个冲积岛,大大小小的岛屿有一千多个。番商所遇到的海盗,多是发生在这一带。这个问题不大,关健就是海浪。因为缺少护堤。一旦台风来临,海水便被卷上岸,实际海边都是良好的耕地,然因为如此。罕有百姓耕种,都离海远远的。

不过遇到大型台风,还会遭到严重涝灾。

骑马走了十来里路。看到台风正卷着海浪,不停地冲上岸。几百户百姓房屋被海水淹没。

潘美与尹崇珂只好安排人去救百姓。

什么财产的,不管了。先将人救上来再说。

一把大雨随着台风卷面而来,宋九站在雨水中,眼睛几乎都睁不开。

几个大佬在安排人手做百姓,他却想得很多。岭南有好处,接连南汉暴政,不管实施什么政策,皆容易执行下去,包括免役钱。而且几人矛盾不大,又想将功折罪,皆用了心思。要么就是一个新任通判兼判官谢玭,不知道是不是好官,可他能掣肘那一人?连宋九也不敢刁难。

坏处同样很多。

许多地区存在着大片的生蛮,朝廷不便直接管理,否则就会引起民变。还有复杂的地形,许多山区象湖南地形,缺水,土少多石,不易生存。象钦江等地区又不同,下游虽是平原地带,但又类似吴越北部,河流短平快,旱季能缺水,到了汛期山洪暴发,水不得泄,于是多处淹没。若大的钦江三角洲,如今却成为沼泽区域,无几人居住。

西江又类似于长江江东地形,江两岸不缺少,但夏初开始,雨季增加,江水不能立即流到大海,于是两边又容易淹没,因此汛期漫长,一直到秋后。到了海边又象吴越南部,那就是海水随着台风倒灌,就象今天看到的这样。

因为是南荒地段,自秦汉以来中国开始经营,却不重视,各州县水利工程皆不多,包括堰陟斗坝,河堤湖堤防江堤海堤,整个就象是空白区,硬是生生将一季三熟的地方变成越来越落后的所在。没有人烟没有财富,什么样的妖娥子都来了,瘴疠,蛊,落后,野蛮,湿热,毒虫……

这个问题也不大,不管如何复杂的地形,皆可以区别的处理。潘尹二人所带的书吏,在湖南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有两条,一是人,二是钱。没有他们,一件事也办不好。

想到这里,宋九恨得想返回京城再揍刘鋹,不要多,那怕留下一栋宫殿,也足够宋九在岭南挥霍一年了。生生一把火烧得精光。

百姓一一救上。

有几十个百姓不知下落,多半淹死了。

人群中传出低低哭泣声。

几个大佬在好言安慰。

一个长者说道:“几位将军,你们是圣天子的好官,已经尽力了,不能淋坏了身体,岭南百姓还要指望你们哪,快点回去。”

他身后的人群纷纷附和。

谁让老天如此呢。

至少他们在汉国从未看到官员能做到如此,冒着一把大雨来亲自指挥抢救灾民。

宋九本不想多事,若对水利动手,那可是玩大了,岭南现在条件跟不上来。而且他的事不少,所以下去巡查一下,只针对官员,将官员领好了,从上往下梳理容易了。

不过看着眼前这群灾民,还有一些失去亲人百姓眼中的悲痛与茫然,忍不住说道:“诸位乡亲,你们愿不愿意与我一起,与这大海斗,与大江斗,与大山斗,将岭南变成真正的人间天堂?”

一个中年人大声道:“愿意哪,宋候,你说要我们怎么做?”

潘美与尹崇珂、王明盯着宋九。

别人说不能当真,但宋九说出来,未必不是没有可能。

宋九道:“我需要你们的勤劳,你们的汗水,还需要你们向我推荐人才,特别是精通水利的人才,我将替天子以知州、司户、知县、主薄相待。”

潘美身边的小吏严桐问道:“宋转使,小的行不行?”

“不论是谁,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宋九道,诏书也下达了,准广州有择知州之权。

几人派小吏安顿好灾民,雨后要替他们盖房屋,送赈灾物资。然后返回城中。天色也黑下来。几人没有散去,王明担心地问:“小九,行不行?”

与海斗与江斗与山斗听起来很是气派,实际化为两字,就是水利。山区江边还好一点,加堤设坝,可这个大海边最头痛的,得什么样堤防,才能挡住海水冲袭?

若能成功,那是功德无量,广南多山,平原地区多在几个大河的三角洲,但海水冲袭成了严重掣约。一旦挡住海水,仅是这几个三角洲全部能耕种,就不知能养活多少百姓。

“也许能行吧,”宋九脑海里浮现出他前世旅游时所看到一个石塘(石堤坝),导游还介绍了其原理。不过叹了口气:“归根到底缺人缺钱哪。”

宋九又看着严桐,用笔画了一幅画,说道:“你若能在四天之内想出一个办法,让它用费节省下去,我会立即让潘将军给你担任广州一县知县。”

“好办法,”严桐看着图眼中闪过喜悦的光芒,可迅速光芒黯淡:“这得花多少钱哪。””

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85章 五十年第46章 正八品第255章 两知州(上)第262章 辞戟(上)第500章 破骑军第499章 示弱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79章 勇退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318章 摇摆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292章 小鱼(上)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254章 妹妹找哥泪花流第218章 夜宴(三)第456章 忠心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20章 拒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13章 从此醉(下)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19章 分岐第46章 正八品第186章 用(上)第383章 中策(下)第453章 山后第204章 老韩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217章 夜宴(二)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78章 孤家寡人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347章 必死(上)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471章 驱(上)第235章 比较第264章 人才第488章 要翻天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219章 夜宴(四)第67章 高第302章 高下(下)第161章 提亲(中)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421章 飘摇(下)第277章 公主(上)第397章 自作聪明(上)第208章 游园(中)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19章 分岐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89章 结社第36章 果子(上)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504章 开始了第25章 杀伤力第9章 歪才第61章 爱因斯坦第271章 前兆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75章 卷(上)第475章 一(上)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189章 强上了第316章 脱变(下)第132章 抢老婆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267章 海货第82章 诱、惑(下)第220章 大婚(上)第291章 大鱼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352章 安定第160章 提亲(上)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521章 无耻第338章 坦白第236章 三槐王第52章 地震第298章 飞虹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292章 小鱼(上)第318章 摇摆第503章 遗言
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85章 五十年第46章 正八品第255章 两知州(上)第262章 辞戟(上)第500章 破骑军第499章 示弱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79章 勇退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318章 摇摆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292章 小鱼(上)第458章 朔州之战第254章 妹妹找哥泪花流第218章 夜宴(三)第456章 忠心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455章 热爱和平第20章 拒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436章 神的黄昏(五)第13章 从此醉(下)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19章 分岐第46章 正八品第186章 用(上)第383章 中策(下)第453章 山后第204章 老韩第353章 莫明的处罚第217章 夜宴(二)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78章 孤家寡人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347章 必死(上)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516章 持中与未来第471章 驱(上)第235章 比较第264章 人才第488章 要翻天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219章 夜宴(四)第67章 高第302章 高下(下)第161章 提亲(中)第152章 烧酒会(上)第421章 飘摇(下)第277章 公主(上)第397章 自作聪明(上)第208章 游园(中)第370章 势不两立第506章 残忍的计划第19章 分岐第35章 第一张画(下)第89章 结社第36章 果子(上)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504章 开始了第25章 杀伤力第9章 歪才第61章 爱因斯坦第271章 前兆第469章 均贫富(下)第75章 卷(上)第475章 一(上)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189章 强上了第316章 脱变(下)第132章 抢老婆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267章 海货第82章 诱、惑(下)第220章 大婚(上)第291章 大鱼第437章 神的黄昏(六)第352章 安定第160章 提亲(上)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521章 无耻第338章 坦白第236章 三槐王第52章 地震第298章 飞虹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292章 小鱼(上)第318章 摇摆第503章 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