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黎明

宋九便睁大眼睛看着前线。

遂城之战过后,王显请求致仕,老王确实也老了,奔七的人。北方寒冷,身体吃不消,倒不是以退为进。于是朝廷以他的副手王超代替了老王的职位。

宋九隐隐感到哪儿出现了问题。

虽说按理王超比老王更能打,但老王重在资历,若是能打,河北诸将中能打的人不要太多,最少有十位将领胜过了王超。

另外还有两个变动。

因为魏能之才干,赵恒又下旨将魏能调回破虏军,让李重贵替之守紫荆关。此人乃是王审琦的孙女婿,也算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了。这个人选也没有错。

但接下来一个人选让宋九有些担心。

王显下,王超不可能象王显那样,兼任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那样诸将可能激愤眼红之下会造反的。因此高阳关都部署职位便空缺出来,因此吕蒙正便提议以宣徽使居其任。

两个宣徽使,周莹与王继英。

赵恒考虑了一下,还是周莹对军旅熟悉一点,因此拜永清军节度使兼高阳关都部署,再兼三路排阵使。

就是这道任命,宋九产生疑虑,又不知问题出在哪儿了。

想不明白,但还得要准备。

冬闲起,朝廷又从曹、单、宋、亳、陈、蔡、汝、颍等京畿两路挑选了五万丁壮,编入禁军。这使得禁军数量达到了赅人五十一多万之巨。挑选好了,将他们立即送到西北操练。

以至春天时,田锡上书,去秋以来,霖雨作沴。近畿诸处水潦为灾,虽为检覆灾伤,乃是虚名,即行赈贷,且非实事。又。国家为阙兵备边,遂于曹、单、宋、亳、陈、蔡、汝、颍之间拣选强壮,并押赴西北。失信如此,下民宁无怨望!古者民为邦本,食为民天,今国家取壮丁为兵。已失邦本,以灾伤去食,宁有民天!五万人并离农亩,灾沴之馀,寇盗若起,适足为外敌之利耳

不能怪老田。

老田不知道真相。

不仅到西北操练。连今年南河套绿化也没有了,将节省下来的钱在陕西以及西北各族广购牛羊以及猪肉,然后腌制,再加上本来屯田与定牧圈养的大量牧畜,因此导致了士兵吃了练,练了吃,几乎顿顿是肉食。吃肉是好事,可天天吃,并且未经过认真烹饪,于是九成兵士吃得要呕吐。

然而练当练,甚至因为接乎实战性的训练,导致几十人在训练中伤亡。

这又引来言臣的弹劾声。

然而让他们感到奇怪,无论他们怎么说,赵恒始终于动无衷,做管财政的三司使陈恕也从不表态。尽管他为了理财,差一点累趴了。

咸平五年。除了宋九发疯似的用钱,边境倒也安静。

动的只有西北,曹玮到了西北,他现在可没有老朋友李继迁做他的敌手。不过渭州一带生活着许多吐蕃人、羌人与党项人,有的开始表示效忠宋朝。有的于动无衷,包括渭州通向灵州最重要的葫芦川道与石门峡道周边各部亦是如此。

他前去宋九还刻意将他喊到中书,主要就是将秦渭灵原庆形成一个整体,便于防御。

因此曹玮一去渭州后,便主动写信给各个部落首领,晓以利害,恩威并施。大多数部族还是纷纷表示效忠宋朝的。

但也有许多部族仍置若罔闻。

正好秦翰在河北立功,以都监身份去了西北,于是两人开始用兵,迅速将许多桀骜不驯的部族灭掉。仅是一年时间,西北到屈吴山,西南到陇山,北边到杀牛岭,诸部全部诚服。但现在还不能说真正得到这么广大一片领土,不过能勉强说与灵州形成一个整体。

相比于他父亲曹彬,有许多人反映他用兵苛刻。有一个例子,山东名士贾同去西北拜访曹玮,曹玮登门看望。贾同很奇怪,为何来我家他一个侍卫也没有带。直到将曹玮送出门才发现,门外居然部署着三千铁甲军,但三千铁甲从人到马皆鸦雀无声,静得就象没有人一样。

然而宋九接到这个消息后,却大加赞赏。

做武将的还是莫学李广,学习程不识吧。看看古今名将,从前面的李靖程不识等人,再到后世的岳飞戚继光,那一个大将不重视军纪?

正因为曹玮凶悍的战斗表现,六谷部首领巴勒结派蕃官来贡,表示诚服。赵恒以巴勒结为朔方节度使,灵州西面都巡检使。从此,名义上兰州与凉州也属于宋朝的了。

这很不容易。

历史上巴勒结虽表示诚服,那是为李继迁所逼。

现在没有了李继迁,若无曹玮的表现,说不定他们能与宋朝产生不必要的磨擦与敌意。

于是赵恒将曹玮改任为知秦州,兼泾、原仪、渭、镇戎缘边安抚使。国家如今头号敌人是辽国,二号敌人还是辽国,什么交趾大理统统要摆在后面,那么容易对付的南方峒蛮也得摆在后面。不过西北也不能说没有事,北部得要继续安抚,还要防止辽国人策反,灵州那边更不能松懈,防止辽国突然从阴山后面绕到贺兰山发起进攻。但最重要的还是西南方向,哪里有一块土地叫河湟,河湟上生活着一群人,叫吐蕃人,而且力量还不小,据说百姓数量达到五十万户以上。

咸平六年四月,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辽军不会再南下了。

因此西府一道道命令发出,该换防的换防,该整休的整体。

特别是诸多骑兵,河北边境没有很好的牧场,必须换下来,或者去西北训练,或者在京城休息。

当然,植树也停了下来。

这个植树也起来极大的迷惑作用。若是宋朝有心进取,干嘛花那么多钱在河北载树,南河套还差不多,哪里沙漠化了,要固土定壤。

然而就在这时候。辽军再次南下。

与萧燕燕无关,而是由南京统军使萧达凛与南府宰相耶律瓜奴共同发起的总攻。

王超闻讯,聚集六万大军于威虏军城相候。然而再次出忽王超意料,辽军抵达长城口时忽然绕道,顺着西边扑向了望都。

这让王超感到有些苦闷了,他手中没有多少骑兵。一起到西北或在京城休息了。

于是只好从军中抽出可怜的两千骑,先行与辽军接战,阻止他们南下。自己率领大军列阵随后跟上。但他还是不大放心,正好轮戍过后,军中一半是新兵,即便不是新兵。大家也有些陌生,不易配合。还有自己这几万兵马是步兵,从破虏军城赶到望都,必然会有些疲劳,兵力不及对方,又多是步兵,再加上疲军。前景就有些不妙了。

因此他向高阳关周莹发出求救。

宋九担心的问题来了,周莹很快给了答复,必须要有枢密院的命令我才能领兵出战。

他这个做法对不对,不对。首先按照官职来说,王超是他的上级,有权调动他。而且自赵匡义起,宋九发起的军制改革,便明文规订了前线指挥官有事急从权,临时便宜行事的权利。

等到了枢密院,再商议好。然后再送到前线,黄花菜也凉了。

然而周莹以老卖老,王超无奈,只有独力奋战。

两军于望都北面郊外打响战斗,辽军想挟宋军略有疲劳之时。发起进攻,然而两次进攻皆没有成功,反而被斩首两千余级。萧挞凛迅速率领攻打望都的主力返回援救,收住阵型。

第二天继续作战,辽军仍不能击败宋军。不过王超虽能打,但也不是奇才,并不比萧挞凛高明到哪里去。因此辽军虽进攻不务,王超率领着实力相对要弱一点的宋军,也不知道如何趁势取胜。

不过总的来说,萧挞凛要高明一点,这一改道,让王超所有布置全浪费了。因此王超不得不下令,让后方将粮草送过来。于是王超又出了一个漏子,粮草送过来也没有错,那么多人得吃饭。不过他下令送粮草过来时,并没有下令派多少兵士保护。因此让萧挞凛成功将粮草劫走。

六万宋军,扎的大营很长的,东侧是王继忠,他最先得到粮草被劫的消息,离得不是很远,于是带领着人马过去察看。萧挞凛立即看到这是一个战机,立派耶律瓜奴前往堵截,将王继忠包围了。这一隔,王继忠与宋军主力脱节,只好向西山突围,试图逃到破虏军,哪里还有几个名将,以及一些兵马。可是辽军死死围上,王继忠只好且战且逃,到了西山,镇州副将李福与李升看势不妙,率先逃跑,王继忠却寡不敌众,最后力竭被生擒活捉。王超见王继忠兵败,粮草被烧,只好退回定州。萧挞凛趁机南下掳掠各州县。不过这时候魏能、杨延昭、李继宣等将主动站出来,纷纷出兵接应,不过李继宣可能没有摸清楚情况,他的军队就驻扎在徐河一线,离得不远,可行军缓慢,有些怯懦的样子。怯懦不可能的,可能他在考虑这种情况下如何打胜,或者是能不能打胜。

因此魏能到达时,变成了孤军奋战,然而他毫无惧色,派魏正与刘知训从小路包抄,然后自己迎头痛击。这一战辽军死伤惨重,尽管双方兵力差距太大了,魏能也不可能会击败辽军,然而萧挞凛看到李继宣等宋军陆续赶过来,于是见好就收,撤了回去。

等萧挞凛全军撤回辽国,周莹才带着诏书姗姗来迟。

这一战王超肯定出现了失误,但没有象曹彬那样被完全击崩。至于开始斩首两千余人,也不止两千人,如三都谷之战宋军说斩首数千人,直到战场全部拿下来,才清点出几万吐蕃死尸。当时战场在辽军控制当中,因此这个数字也被缩小了。再加上王继忠的血战,魏能的败敌,辽军也牺牲了近万人,当然宋军更惨,牺牲的兵力达到一万五千人以上。

然而这一战,却极大的振奋了辽国的士气,况且又捉住了王继忠这样的高级将领……也给了萧燕燕信心与勇气。

战后,赵恒派人查问真相,将李福与王升贬到岭南,可是不问周莹。宋九未说其他,而是带着一份财政报表,上面标注了这几年扩军练兵以及备战所用的钱帛数字,然后说道:“陛下,若是将这些钱帛放在百姓身上,天下会是如何?”

赵恒无奈了,问:“宋九如何处置。”

“调赴楚州吧。”

楚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这些年也繁荣起来了,不再是以前那个被柴荣屠杀后的鬼城。

实际就是让这个怯懦的大将远离未来的主战场。

也不算是严重处罚,然而诏书下达后,周莹不情不愿。

这么频繁的入侵,已经是很不正常了。于是宋九再次提议,抽出一部分钱帛,修筑或扩建河北诸城,然后再抽出一些钱帛赏赐河东河北诸乡兵,以及提供优良的制式武器。

其实自宋九在赵匡义手中改革兵制后,乡兵也算是辅助兵种了,待遇不及禁兵,但与厢兵相仿佛,另外划分耕地给他们家眷耕种也与厢兵差不多。但不同的是乡兵会进入战场,作为辅助兵力,厢兵则是提供劳役。

然而此次不同,朝廷发放了一大笔补助,就是加强他们的训练,并且训练他们如何在辽人入侵时,及时将百姓带撤离到各个城池或堡砦中。

此次用费更多,非是乡兵的补贴与发放制式武器,而是修筑城池堡砦的费用。

但表面上还是预防。

可就在这时候,一个人出了事。9

,!

第11章 师规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171章 死(上)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87章 巡察(下)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139章 派系第24章 父辈(下)第473章 真相第244章 献酒(上)第218章 夜宴(三)第88章 神灵第284章 春闱(下)第113章 教材(上)第145章 祭文第374章 交锋(上)第308章 硕麦(上)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298章 飞虹第417章 一地鸡毛(下)第187章 用(下)第221章 大婚(中)第422章 定(上)第258章 天堂的**第381章 斗吧第173章 第一枪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392章 打脸(下)第476章 一(下)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485章 南方(上)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364章 弃子(下)第378章 惊弓之鸟第77章 卷(下)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473章 真相第276章 良臣第49章 盛况第447章 野望(下)第154章 清明(上)第424章 定(下)第373章 原因第211章 思念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413章 铁血之路(十三)第223章 皇后(上)第53章 比较(下)第275章 反击(下)第265章 折腾第178章 开业(上)第493章 原因第275章 反击(下)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81章 诱、惑(中)第356章 无敌第159章 核心第342章 亲事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293章 小鱼(中)第19章 分岐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242章 抚桑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362章 号角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446章 野望(上)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101章 宇文恺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384章 雁归来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349章 王气第196章 国舅(下)第294章 小鱼(下)第484章 奇葩(下)第204章 老韩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134章 荒野(下)第265章 折腾第277章 公主(上)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18章 君子第321章 大江(下)第38章 信(上)第135章 夜战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504章 开始了第420章 飘摇(上)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450章 良机
第11章 师规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171章 死(上)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87章 巡察(下)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139章 派系第24章 父辈(下)第473章 真相第244章 献酒(上)第218章 夜宴(三)第88章 神灵第284章 春闱(下)第113章 教材(上)第145章 祭文第374章 交锋(上)第308章 硕麦(上)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298章 飞虹第417章 一地鸡毛(下)第187章 用(下)第221章 大婚(中)第422章 定(上)第258章 天堂的**第381章 斗吧第173章 第一枪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392章 打脸(下)第476章 一(下)第432章 神的黄昏(一)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485章 南方(上)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364章 弃子(下)第378章 惊弓之鸟第77章 卷(下)第334章 契丹恶梦之始(上)第460章 小寇才是祸第30章 这世界太危险(下)第473章 真相第276章 良臣第49章 盛况第447章 野望(下)第154章 清明(上)第424章 定(下)第373章 原因第211章 思念第498章 散财之功第413章 铁血之路(十三)第223章 皇后(上)第53章 比较(下)第275章 反击(下)第265章 折腾第178章 开业(上)第493章 原因第275章 反击(下)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307章 不杀人(下)第81章 诱、惑(中)第356章 无敌第159章 核心第342章 亲事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293章 小鱼(中)第19章 分岐第104章 太不现实了第44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第242章 抚桑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362章 号角第153章 烧酒会(下)第446章 野望(上)第7章 要钱不要命第101章 宇文恺第429章 乌鸦嘴(下)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384章 雁归来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349章 王气第196章 国舅(下)第294章 小鱼(下)第484章 奇葩(下)第204章 老韩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134章 荒野(下)第265章 折腾第277章 公主(上)第520章 从娃娃抓起第18章 君子第321章 大江(下)第38章 信(上)第135章 夜战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504章 开始了第420章 飘摇(上)第524章 选择题(上)第450章 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