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未卜

但不是所有人都赞成北伐的。

李至便委婉地说道:“幽陵,戎之右臂,王师往击,彼必来拒抗。攻城之人不下数万,兵多费广,势须广备军粮,一日军用,当为百日准计,未知边粮可充足乎?”

宋九答道:“前线这些年多屯田,保军士所用外,朝廷数年来又从河东河北就近将税粮调向边塞,边粮略有盈余。但用来北伐,边粮远远不足。并且有的将士贪墨,或者有的将士用粮来酿酒,亏空若是多,欠缺会更重。”

李至点头,这就是宋九担任枢密使的好处,若是让石显回答,恐怕就答不出来。

他又说道:“还有幽州之旁,坦无陵阜,离山很远,取石困难。金汤之坚,非石莫碎,可发机缒石,从哪里取石头?这是臣担心的三个所在。”

但他看到赵匡义心意已决,并且不顾张齐贤在西北事务并没有安定下来,就将张齐贤等大将大臣调回京城,张齐贤又返回西府,其他大将听候安排,知道事情不可改更,因此又说道:“若陛下坚决北伐,臣以为京师是天下根本,愿陛下不离辇毂,恭守宗庙,示敌人以闲暇,慰亿兆之瞻仰,此上策也。大名,河朔之咽,或暂驻銮辂,扬言自将,以张兵势,壮军威者,此中策也。若是远提师旅,亲抵边陲,北有戎援之虞,南有中原之虑,则曳裾之恳切,断鞅之狂愚,臣虽不肖,耻在昔贤之后。”

也就是你别瞎整了。再象上次那样御驾亲征,我就要拽你的袍子。拉着你的战马,强行阻止你。

赵匡义老脸一红。

上次在高梁河他表现太不光彩了。

但他可能军事能力确实很差。可不是一个固执的皇帝,所以以后才给了小寇表演的机会。

因此说道:“朕这次就在京城遥控指挥。”

“陛下英明,”李至退下。

不但他,许多大臣在高梁河失败后,常想,若无赵匡义亲自指挥,耶律休哥就不能逼得赵匡义逃跑,那么那次北伐会不会成功?

赵匡义不去了,大约就没有关系了。

本来宋九不想说的。这次终于忍不住说出来,道:“陛下,诸位,上次高梁河小挫,有人认为是陛下做得不好,我认为非也。那次失败乃是将士疲惫,又忽视了耶律斜轸这支生力军之故。若无陛下亲自上阵指挥,以耶律休哥之眼界,也能找出其他的漏洞。到时候两军相持,山后还有数万辽军在赶来,还是拿不下幽云,说不定会败得更惨。不过陛下是国家之根本所在。夫子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陛下最好不要再去前线冒险了。”

不要以为赵匡义这次不瞎指挥,就能大胜。

“卿之何意?”

“臣的想法……”宋九困惑了。

他这些年做了很多。包括军事改革,增加国家收入。用兵西北,甚至在辽东呆了两年多。为的不是今天吗?

相比于史上,宋九相信辽国国力应当弱了一点,宋朝国力应当更强一点,就包括将士的战斗力,也会更强一点。

然而国家富了,国力强了,武器先进了,就一定会打胜仗吗?

况且辽国那两个妖人。

沉默良久,宋九说道:“臣说几件事,第一个就是辽国皇后,她与其他两人有何关系,臣真没有注意,不过据前方情报,臣知道得更多,甚至为了立威,辽国皇族涿州刺史耶律虎古顶撞了韩德让几句,韩德让在辽国王庭的大殿上,抢过卫士手中的兵器铁骨朵,活活将耶律虎古打死。但辽国乃是戎人,民风开放,这根本不算什么。相反的,在韩德让主持下,萧太后发起数起改革,若无我朝种种布置,辽国越来越升平,别的不说,就说幽云,除边境百姓外,余下百姓这几年生活皆得到大幅度改善,这两人皆不可小视。请大家切记,韩德让,辽国萧何也!”

大家一起沉默了。

因为这一句话宋九在第一次北伐之前,同样也说过。

可没有几人当真,结果在韩德让的坚守下,宋军始终拿不下幽州城。

“陛下,还有,贺令图上书,说辽国孤儿寡母,好欺负,然而贺令图却忘记了兵家一言,哀兵必胜,这种情况如果萧太后不争气,可以为我朝所用,但非是,萧太后乃是一代女杰也,她反而会利用这一点,激起辽军哀悼之气,反而增加了辽军的战斗力。若伐就伐,不可因此而轻视,否则这次会败得更惨。”

赵匡义又是沉默。

宋九继续说道:“还有,臣不知内藏库有多少钱帛?以臣之见,若伐,最好明年再伐,今年休生养息一年,若是没有大的灾害,国库盈余,再加上内藏库的钱帛,那么不必苛民,就可以用这个盈余支持一场浩大的战争。若得到幽云最好不过,若得不到,只要不是惨败,对我朝来说损失不大,但辽国将会因此而凋残,那时只要派几使者,出使鞑靼、西山、阻卜、高丽、辽东,辽国必然更加削弱。随后我朝再休息几年,第三次北伐必然成功也。而且经一年时间准备,北伐也更有把握。”

然后拱手道:“臣有家人在辽国,比任何人都希望陛下北伐,然不能因私废公,望陛下三思。”

可以说宋九所说的话十分冷静,然而赵匡义只争朝夕,等不及了。

还有一个人,宋琪,他离开相位,很是不甘心,因此连番上书,高调地支持赵匡义北伐。

甚至还嘲讽宋九,本来国家有更多财帛支持这次战争的,然而因为宋九小题大作,在西北用掉大部分国库储蓄,才造成费用紧张。

赵匡义未听信。虽然他同样认为宋九花的钱多,不过用兵北方。若李继迁还在,继续在西北折腾。终是不美。

于是国家机器开动。

而且他虽然听从李至的建议,可对自己的军事才能仍然很自信,于是亲自策划整个北伐计划,可难免会遇到种种难题,因此时常召西府数相进宫议事。

曾经有一天,赵匡义六次召西府数相入宫商议。

宋九与王显、张齐贤、王沔十分郁闷,宋朝皇城虽不及唐朝皇城,可也不小,枢密院离大内好几百米。一个来回就是一公里多,六个来回就是七八公里。

跑吧,每天两边跑,不在西府,就在大内,或者在两者之间的路上。

其实战争很是劳命伤财。

战后赵普用南阳百姓为例,一万多纳税主户需缴纳十万贯钱,才能将两万石军粮运到前线莫州,平均每户需一次承担十贯钱税。据说大部分主户因为不堪重负。典桑卖牛达到六七成以上,更有卖儿卖女上吊自杀的悲剧发生。

赵普那是夸大了,不过因为这场战争,确实使宋朝百姓再度苦逼了。另外赵普所说的费用也是比较准备确的。虽然平时一石粮食在宋朝不足三百文。若是粟米那就更便宜了,然而运到前莫州就得需五贯钱。这还是莫州,若是去西北。费用更高。

赵普那是事后诸葛亮,但这时候人人要求北伐。包括胡旦,胡旦上书说。我们克复太原七年之久,今军队强大,又是好的奖励制度,相信我军一定能轻松拿下幽燕。幽州有四面城墙,我们就派四个勇将分别攻城,幽州城北有十个路口可以南下,我们就派十个将领分别把守,阻止敌军南下救援。如此一来,攻下幽州指日可待。

宋九想骂胡旦,然而胡旦这样的胡说八道却让赵匡义喜欢了,立即升官,授为知制诰,让王祜差一点气得休克。

举国上下,宋九不算,只有李至比较清醒,看到大家如此骄傲,他劝了好几次,没人听,于是一怒请求罢相。最后以礼部侍郎免相。

偏偏这时候,耶律斜轸完成了一次大捷。

他在黄龙府呆了好几年,渐渐将混同江下游的情况摸清楚,又策反了数部,然后乘正月寒冷,乌玄明不备,突然出兵兀惹城。

这一战,乌玄明失去六座重要的城池,包括他的王都兀惹城。让辽军掳获无数百姓,近十万匹优良的东北马,还有大量武器辎重与粮草。

好在石普忠实地执行了宋九的计策,利用辽东地广人稀,山大林密的特点,在后面不停地打游击,骚扰辽军供给,以及押送百姓马匹返回的部队,逼迫耶律斜轸最后撤了回来。

否则能让耶律斜轸一鼓作气,将整个渤海国歼灭掉。

可惜离得太远了,否则宋九得知后,一定会坚持来年作战,避其锋芒。

宋朝北伐国书下达,短短半个月,所有军队与将领就完成了集结。

兵分三路。

东路军以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崔彦进为副,郭守文为都监,帐下有傅潜、李延斌、马正、杨重进、范延召、李继隆、薛继绍、史珪、刘知信、符彦寿、贺令图等大将。

另派大将米信为幽州西北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杜彦圭为副,赵延溥、张绍、董愿为都监。同时还有蔡玉、韩彦卿、窦晖、曹美等将领。

两路大军兵取新城、涿州。

中路军主将是田重进,吴元辅与袁继忠为都监,帐下有荆嗣、张承俨、安得祚等将领,从定州北上,兵出飞狐口。

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王侁与刘文裕为都监,手下又有杨延朗等大将。

还有,又让高琼率领楼船水师,自沧州出海,北攻平州。

又诏王承美与折御卿率领诸部进攻辽国西山。但这两路是侧应的。同时又派斥候浮海潜入辽东,立即送信给乌玄明,让他配合反攻咸通二州。

应当来说,不提武器,与士兵的士气,就是从进攻的路线,也比史上多了更多的选择。并且大约再也没有西夏的威胁了,这也是宋九没有坚决反对出征的原因。

主力部队是东路军,十二万兵马,中路与西路军一共八万兵马,包括高琼的,一共是二十二万禁军,这也是宋朝能拿得出手的最大限度兵力了。但实际不止,还有乡兵,以及河北的弓箭手与壮丁,兵力超过了三十万人。若加上民夫,那么数量更加庞大。如果再加上折王两家,与乌玄明的部下,可能仅是正规兵力实际就接近了三十万兵马。

计划主要是赵匡义制订的。

鉴于上次的教训,赵匡义改变了策略,因此以最强的一路兵马正面直对幽州,但是不打,而是慢慢缓行,将辽军主力吸引在幽州城下,让中西两路直取山后(幽云十六州,太行山北支东南方向的檀顺蓟幽涿莫瀛七州称为山前七州,太行山西北的儒妫新武云朔寰应代称为山后九州,部分已在宋朝掌控之中),那么辽国就会顾此失彼,站在对方角度如何选择,必然是选择保住幽蓟,那么中西二路大军成功拿下山后,三路大军成功于山前会合,一举就定了乾坤。

似乎是好计策……但宋九听后想了大半天,感到不对劲,主要他对军事还不算太精通,因此又不知道哪儿不对劲。想不出来,就说不出来。

计划商议完的,可是人选是赵匡义自己做主选择的。

看到这份名单,宋九大惊失色,连忙道:“陛下,且慢。”(未完待续。。)

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348章 必死(下)第130章 诘问(上)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356章 无敌第449章 风起第19章 分岐第508章 口袋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147章 迷茫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292章 小鱼(上)第421章 飘摇(下)第217章 归来(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第190章 深山的贵人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176章 真是他第149章 背后(下)第190章 深山的贵人第85章 内幕第193章 朝会第215章 贺礼第449章 风起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145章 祭文第10章 制造标准第196章 国舅(下)第382章 中策(上)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137章 对峙第93章 两道诏书第228章 猛人哥第363章 弃子(上)第418章 荒诞(上)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309章 硕麦(中)第70章 神奇(中)第70章 神奇(中)第209章 游园(下)第308章 硕麦(上)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第271章 前兆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99章 加码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115章 流民(上)第276章 良臣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20章 拒第177章 夜探第503章 遗言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518章 皇对皇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23章 父辈(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133章 荒野(上)第155章 清明(中)第219章 夜宴(四)第475章 一(上)第169章 寒瓜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91章 地图(上)第110章 新任务(下)第162章 提亲(下)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77章 卷(下)第518章 皇对皇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442章 妖星(下)第196章 国舅(下)第220章 夜宴(五)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464章 前戏(下)第519章 景德第420章 飘摇(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391章 打脸(上)第235章 比较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276章 良臣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121章 变化(下)第65章 温度第86章 巡察(上)第192章 上朝第283章 春闱(上)第155章 清明(中)第187章 用(下)第53章 大笑第459章 小妾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219章 弄错了
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348章 必死(下)第130章 诘问(上)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356章 无敌第449章 风起第19章 分岐第508章 口袋第530章 军事家(上)第147章 迷茫第95章 一把手的问题(下)第292章 小鱼(上)第421章 飘摇(下)第217章 归来(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414章 铁血之路(十四)第190章 深山的贵人第290章 郭成仪(下)第176章 真是他第149章 背后(下)第190章 深山的贵人第85章 内幕第193章 朝会第215章 贺礼第449章 风起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145章 祭文第10章 制造标准第196章 国舅(下)第382章 中策(上)第526章 好邻居(上)第137章 对峙第93章 两道诏书第228章 猛人哥第363章 弃子(上)第418章 荒诞(上)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309章 硕麦(中)第70章 神奇(中)第70章 神奇(中)第209章 游园(下)第308章 硕麦(上)第409章 铁血之路(九)第271章 前兆第531章 军事家(中)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99章 加码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115章 流民(上)第276章 良臣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20章 拒第177章 夜探第503章 遗言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518章 皇对皇第300章 爱情问题(下)第23章 父辈(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133章 荒野(上)第155章 清明(中)第219章 夜宴(四)第475章 一(上)第169章 寒瓜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91章 地图(上)第110章 新任务(下)第162章 提亲(下)第467章 很短的飙风(下)第77章 卷(下)第518章 皇对皇第311章 同病相怜(上)第442章 妖星(下)第196章 国舅(下)第220章 夜宴(五)第465章 很短的飙风(上)第464章 前戏(下)第519章 景德第420章 飘摇(上)第134章 荒野(中)第391章 打脸(上)第235章 比较第359章 翻云覆雨第276章 良臣第27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中)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121章 变化(下)第65章 温度第86章 巡察(上)第192章 上朝第283章 春闱(上)第155章 清明(中)第187章 用(下)第53章 大笑第459章 小妾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219章 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