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神奇(上)

一品富贵sodu

石高二人回去,他们家背景雄厚,高处恭的继母就是皇上妹妹,可以直接进宫问究竟。就是妹妹,赵匡胤也不好说出打赌的事。说得含糊,宋九是答应过交四百零几万缗给朝廷。

那就对了。

实际看到宋九砸了许多钱下去,声势弄得大,但只看到宋九在造声势,也不提钱的事,河洲百姓地契的钱才给了不足一半,宋九也不从与他打交道的一群衙内手中套白狼,赵氏兄弟也蛋疼了。除博采让兄弟俩不置与否外,其他的他们也希望出现,京城美丽也是他们光彩,况且以后历历数数交纳那么多税务,无异也使朝廷增加一笔收入。不过现在这个收入兄弟俩渐渐看得淡,看重的是各种技术。只有这个河洲成功发展下去,这个贪财的小子才有动力源源不断研究,朝廷才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技术。

于是兄弟俩不约而同在背后替宋九造了一些声势,这才有高石二家动心,开了头。

仍没有真正投入,要看,看宋九是否能将人送上天,能,再加上火药,这种新钢,河洲上一切都有可能,那时候可以入股了。

宋九也知道,暂时没有多想,甚至都很少回去,写了一些教材让学子自己自学,燕博士与张博士看得急,又不好说什么,心中想着是否要再延长学期。宋九还是以这个钢监为主,实际它还是一种原始的钢厂,技术水平只能相当于欧洲十六七世纪的水平。也许技术含量不高,可交给一个人来主持,那一个人都会累。

不过未来河洲上的事会更复杂,这个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

十天后,拿下脚手架,里面的木材与泥巴也掏空了,但里面还得布置,过了四天,才开始预热。天气更冷,汴水开始正式结冰。宋九这几天就在几个窑炉边转,害怕他这种水泥会出现差错。还好,也许是四周升起了篝火,维持了温度,也许它的抗冷性比宋九预期想得要好,也许还未到最冷的时刻,总之未出什么问题。

中间陆续有许多官员过来察看。

正式冶铁后,赵匡义又赶了过来。弄了这么多事,花了无数钱帛,一是铁,二是钢。铁是关健,没铁就没钢。

离出炉时间不远,赵匡义看着宋九脸色,没有再问。那是自信而又有些小骄傲的脸色,问了又得蹭脸向自己讨价还价。淡淡说了一句:“宋九,你会不会制造木车流马?”

这件事宋九也听说了,来观看的百姓多,包括一群无所事事的衙内,也包括王全斌的孩子王审钧,从他们嘴中宋九得知了许多朝廷的情报。开始时后蜀官员张廷伟对知枢密院事王昭远劝说,王昭远信其言,劝后蜀孟昶派孙遇、赵彦韬、杨蠲带蜡弹帛书去北汉,约北汉共同出兵伐宋。三人扮成商人,大摇大摆还绕了一些道路,来到东京城,然后再准备去北汉,这时候赵彦韬不知是怎么想的,也许看到宋朝比他想的强大,也许是同姓赵,暗中将此帛书献给赵匡胤。又有一个四川医官叫穆昭嗣担任朝廷翰林医官,赵匡胤看到帛书后将穆昭嗣喊来问四川情况,穆昭嗣答道:“荆南即西川、江南、广南门户,今已克此,则水陆比可趋蜀。”又得此帛书,赵匡胤大笑道:“吾西讨有名矣。”

你们想对付我,那不怪我要对付你们,这就是出兵的大义。

让王全斌为主帅,崔彦进为凤州路副帅,王仁赡为都监,刘光义为归州路副帅,曹彬为都监,沈义伦为转运使,曹翰为西南转运使,两路六万大军准备进伐后蜀。为惩李处耘之戒,又下诏有能乡导大军,供饩兵食,率众归顺,举城来降者,当议优赏。行营所至,毋得焚荡庐舍,殴掠吏民,开发邱坟,剪伐桑柘,违者以军法从事。

又在右掖门汴水北岸治一豪宅,五百余间,供什物器具,准备安置后蜀主孟昶。大军还未发,孟昶的宅子都准备好了,这是何等的自信。

当然自信是好事,可是后勤同样让人头痛。

但宋九会制造什么木车流马?似乎前世听人也仿造出来,可是宋九未看到实样,于是摇头苦笑。

赵匡义道:“看来你也不及诸葛亮。”

“二大王,千古以来出了多少个诸葛亮,微臣哪里敢与他相比。”宋九觉得很憋闷。

“你不是会物格学吗?看来物格学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臣一人会不行,若是万人会,那就是无所不能。”

这句话颇有深意,赵匡义额首道:“对此陛下与本官也十分看重,不然何让皇子去你哪里观学?”

简单的一句话让宋九产生迷茫,宋朝重文黜武的事就是赵匡义搞出来的,可这段时间交道打下来,宋九隐隐发现不对,赵匡义想法是不保守,相反还略有些激进,对儒学看得也不是那么重。哪里出了差错,难道高梁河一役影响有那么远?

宋九想不懂。

出炉了。

天冷下来,冷却起来很快的,能做比较,先铸一器,试其韧性与硬度,它还有许多缺陷,但肯定比宋朝那种方式冶出的铁好了不知多少倍。并且浪费率也少,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成本也略略下降。赵匡义松了一口气,终于弄出来一样。为了它,整个朝廷都在骚动,更不知花了多少钱,看着铁水从槽口里平静地流淌出来,赵匡义道:“也算是大功一件。”

“二大王,我就不要朝廷赏赐了,请求朝廷疏浚汴水。”

“你不说本官就不知道哪?只要再出来好钢,不用你说,本官也会成人之美,成全你。”

送走赵匡义,接下来就是炼钢。这不但要炉窑,从炼焦到冶铁到炼钢,各种矿石放法也很讲究的,但是它们原理都不是太复杂,与十六七世纪欧洲人相比,也许部分细节上不及他们,但他们未必能有宋九原理知道得清楚,也导致一部分细节必然不如宋九。会各有优劣,不会好也不会太差。

将铁棒与木炭层层落好,开始升火。

先将民夫打发回去。但还有事,留下的将是未来这个作监的工人,官吏,宋九必须要讲解,不仅各个注意事项,操作过程,还有原理,不知道原理就会胡来。

宋九也清楚地说了一件事,那就是不断地改进技术。

材料的不同,温度的不同,以及各个细节的变化不同,都会产生不同质量的钢铁,这个宋九也弄不清楚了,必须以后慢慢摸索,不断地改进技术,才能尽善尽美。

也就是说最初出的钢与铁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它的质量比宋朝以前的钢铁会好了许多倍。

这些情况一起反应到了朝廷。

对此大家能理解,宋九只是侥幸遇到一个好先生,也不是神,无所不能,包括他听了木车流马的愕然。

几天后,京城外落起一场水雪,寒冬真正降临。

新钢终于出炉。

君臣又过来察看。

在这时代这可是一件大事。

将略变得粗大的钢棒取出后,开始锤打。对此宋九以前也做过讲解,所谓的百炼钢越炼越轻,不是将杂质去掉,那是错误的说法,真正杂质很少很少,每一次锤打过程中都会有一个氧化过程,敲打掉的是氧化铁,若真的百炼,最后十斤铁不会剩下一斤铁,余下九斤铁全部成了氧化铁浪费在炉渣里。是好钢,可浪费让人目不忍睹。

大家忽信忽疑,是否如此,用这个新钢一比较就能验证。

钢棒出来也要经过锤打,之所以粗大,一部分氧化,一部分是渗了碳进去,还有其他一些反应物。前后两者必须要锤打掉的。但它浪费不严重,至少十斤铁能变成七八斤钢。

有工匠,有工具,就手打了一把朴刀。抽出一名侍卫的朴刀,相互对砍,两刀皆出现一道缺口,差不多大。

宋九略有些失望,不管侍卫手中这把朴刀是怎么打出来的,若是用木炭打出来的,温度不够,质量肯定跟不上去,若是用煤炭打出来的,含硫量会高得怕人,韧性也跟不上,除非是真正百炼钢,那是不可能的。难道哪里还出了问题?

有点儿想不明白。

已让君臣大喜,首先就是宋九说了好几次浪费,铁矿石出铁浪费,炼钢反复锤打,浪费的铁数量也远远高过这种炼钢法,人工也浪费,一把朴刀多次锤打,得花几个人工,而不是象现在一次成型。其次是效率,速度快,能大规模产量化,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还有火药的使用,这会使宋朝钢铁产量来一个飞跃性的增加。

赵匡胤哈哈大笑,说道:“宋九,这次算你替朝廷立下大功。”

“这是微臣应当做的事。”

“有功当赏,有过当罚,让朕赏你什么,你岁数小,升官不大好,朕就赏你一万匹绢。”

这个赏最好不过,官本位思想作怪,一些儒臣仍然认为它是小道,再升官还会罗嗦,但赏钱就不要紧了。而宋九现在最缺的就是钱。

宋九大喜道:“谢过陛下。”

这里的事务也结束了,余下的由朝廷正式接管。

宋九回家,得弄一样东西出来,那就是上天的东西。但另一件事让他忧上心头。

第431章 四人帮(下)第65章 温度第9章 歪才第366章 幕后者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426章 上位(中)第119章 变化(上)第392章 打脸(下)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388章 新人第533章 大结局(一)第186章 用(上)第387章 好人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131章 诘问(下)第181章 功名(上)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471章 驱(上)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185章 钉子户第473章 真相第154章 清明(上)第396章 枭雄的末落(下)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92章 地图(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64章 糊涂第61章 爱因斯坦第65章 温度第178章 开业(上)第139章 派系第313章 才第212章 哥哥第165章 有约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66章 悬赏第76章 卷(中)第229章 石岭关第272章 伐第220章 夜宴(五)第116章 流民(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126章 影响第493章 原因第503章 遗言第502章 黎明第392章 打脸(下)第172章 死(上)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15章 非奸即盗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93章 两道诏书第422章 定(上)第514章 三忧第397章 自作聪明(上)第39章 信(下)第344章 矫正(下)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442章 妖星(下)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278章 公主(下)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262章 辞戟(上)第505章 历史的玩笑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87章 巡察(下)第23章 父辈(上)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56章 可怜的老师(上)第235章 比较第459章 小妾第177章 夜探第179章 开业(中)第212章 哥哥第374章 交锋(上)第82章 诱、惑(下)第23章 父辈(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102章 好东西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372章 包青天第485章 南方(上)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40章 挖祖坟(上)第219章 弄错了第42章 真小人第384章 雁归来第492章 疏忽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63章 可怕的学生第162章 提亲(下)
第431章 四人帮(下)第65章 温度第9章 歪才第366章 幕后者第434章 神的黄昏(二)第426章 上位(中)第119章 变化(上)第392章 打脸(下)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388章 新人第533章 大结局(一)第186章 用(上)第387章 好人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131章 诘问(下)第181章 功名(上)第397章 卢宋会(下)第407章 铁血之路(七)第471章 驱(上)第340章 遥远的地方(下)第185章 钉子户第473章 真相第154章 清明(上)第396章 枭雄的末落(下)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92章 地图(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64章 糊涂第61章 爱因斯坦第65章 温度第178章 开业(上)第139章 派系第313章 才第212章 哥哥第165章 有约第305章 不杀人(上)第66章 悬赏第76章 卷(中)第229章 石岭关第272章 伐第220章 夜宴(五)第116章 流民(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126章 影响第493章 原因第503章 遗言第502章 黎明第392章 打脸(下)第172章 死(上)第393章 持续性的打脸(上)第15章 非奸即盗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124章 两重天(下)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479章 不动如山第93章 两道诏书第422章 定(上)第514章 三忧第397章 自作聪明(上)第39章 信(下)第344章 矫正(下)第439章 神的黄昏(八)第442章 妖星(下)第107章 最危险的职业(下)第410章 铁血之路(十)第278章 公主(下)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262章 辞戟(上)第505章 历史的玩笑第32章 刁难外国去第87章 巡察(下)第23章 父辈(上)第296章 卢宋会(上)第56章 可怜的老师(上)第235章 比较第459章 小妾第177章 夜探第179章 开业(中)第212章 哥哥第374章 交锋(上)第82章 诱、惑(下)第23章 父辈(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327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102章 好东西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372章 包青天第485章 南方(上)第26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第40章 挖祖坟(上)第219章 弄错了第42章 真小人第384章 雁归来第492章 疏忽第108章 最危险的职业(上)第63章 可怕的学生第162章 提亲(下)